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飞利浦开设农场:LED灯用来种菜 - 飞利浦,LED灯
2016 of micro-data report: men and women rate exposure,
重庆移动:12月1日起非实名制用户将无法交费 - 手机实名制
Project Manager, you can never know a programmer,
厮杀乱斗:五大核心面板厂发展解析 - 三星,夏普,LG
限定45岁以上:夏普将裁撤3500位“老员工” - 夏普,裁员
Avoid head family tragedy: Korea try banning cell phone safety signs,
从美团和大众点评说起:为什么互联网行业老大老二爱合并 - 美团,大众点评,互联网,O2O
P2P平台老总:害怕穿制服的警察,今年目标是活着 - P2P,网络借贷
Regal by intermediary net about Angelababy cheated 18 million, user: IQ is moving,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Born After 90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campus flower photos3
梦幻的风景
恶搞漫画1
俄罗斯台球天后惊艳魅惑2
Kim jong il's mistress, national beauty JinYuJi actor2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1
Sexy women in 2013--2
关于海盗的研究2
Is said to be a Chinese female artist fame explicit pictures before2
非笑不可:最强爆笑图片精选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VC++6.0培训教程
matrix1
Such love down(擒爱记)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7
变速齿轮3.26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3
《小姨子》英文版12
Call Of Duty2
C++编程教程第三版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5/22 8:16:41 Edit(编辑)
说电荷不存在的民科成网红,自称拿诺奖没难度 - 电荷,凡伟,谣言

说电荷不存在的民科成网红,自称拿诺奖没难度 - 电荷,凡伟,谣言

说电荷不存在的民科成网红,自称拿诺奖没难度 - 电荷,凡伟,谣言 - IT资讯

“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日前这篇文章突然引爆网络,并让自称是“云南大学科学家”的凡伟一举成为“网红”。

但是很快,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发布声明称:“凡伟不是云南大学的学生。”同一日,因“凡伟涉嫌身份造假”,其论文也被撤销。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但在果壳和知乎等平台上,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凡伟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和最初“成名”后的兴奋相比,现在的他已经回归了平静。

现在,即使依然有人质疑,他也不介意,“释怀了”。

凡伟对自己这次的表现还算满意,他说,“现在弄出点动作来,虽然还未成功,但至少能给家人一个交代”。一举成为网红,让凡伟颇为开心,“这些我确实努力了,并不是在痴人说梦。”

凡伟告诉法晚记者,心中的梦想压抑了8年,从未有人理解过,也没有人相信他会成功过。

采访中讲到自己的诺奖梦,凡伟称,“也许对于别人,获诺奖很困难,对于我,真的没有难度”。

“民科”研究者:“不能交流”是鉴别的核心判据

凡伟,本名凡委,是一名90后。他称,自己学历应该算是初中,因为他只上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学校里面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后面我就退学自学了。”

按照凡伟的说法,他自学的方式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几年的时间里,他看了上万册图书,“大学物理都是最基础的”。

对于这种自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田松并不认同,田松已经研究“民科”(民间科学家的简称)十多年了。田松认为,正常的自学方式也是循序渐进的,有不懂的地方会去找老师问,而不是始终靠自己看,自己学。

在田松看来,凡伟是典型的“民科”。在田松的研究中,他把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做出了划分,“他们的差别在于,你能不能和科学共同体达成正常的交流”。

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别“民科”的核心判据。因为他认为“民科”不仅不能与科学共同体正常交流,也无法与常人正常交流。田松有一个夸张的说法:如果“民科”给你打电话,你放下听筒离开十分钟,回来后你会发现,他完全没有察觉到你的离开。“很多‘民科’只想倾诉,不愿倾听,这反映了其偏执的心理特征。”

田松说,“民科”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他都听不进去。

“你不是也觉得我不是正常人吗?”

采访中,凡伟并没有避讳自己被定义为“民科”,他认为自己确实属于民间科学家。“本来他们说的也是事实。”但他又觉得,现在的“民科”是被强行套上了贬义的色彩,就为了给一些“民科”贴伪科学的标签,“算是学术歧视吧。”

尽管凡伟给《法制晚报》记者提供他曾经联系过的一些著名教授和学者的名单,但是关于“支持说”却始终没有确实的证据。

在此次“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的事件中,凡伟承认,自己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被打扰了,但对于这种打扰,他是乐见其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还是很喜欢被打扰的,终于有人关注到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我可以借此机会为大家发声了,如果没人关注,我这一生恐怕无望发表自己的论文,更不可能获得科学共同体认可。”

因主动公布QQ号,邀请媒体加他,几天时间,“QQ和微信”都被加爆,他曾在朋友圈感叹:“人家说一夜成名,这个还没有过夜就成名了。”凡伟说自己最近接过多少电话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接到媒体记者的电话,“我被网上抹得很黑,我很想通过媒体记者澄清。可是很多时候,你说的,和人家想报道的不是一回事”。

“你不是也觉得我不是正常人吗?”凡伟反问记者。

对于凡伟自称研究的是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田松直言,这就特别符合民科的特点,“什么都会”。田松直言,研究了民科十几年,凡伟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接触了不少民科的案例,田松总结,民科实际上是有些心理疾病的,都比较偏执,“这也是民科的普遍特征。”田松说,民科也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很多人会觉得完成某个研究后,会“一举成名”。

田松见过很多从事民科的人,在研究他们认为的所谓科学研究中,倾家荡产。因为不少民科的钱都花在买书和找权威认证上了,“他们特别希望得到权威的认证。”

对话

“诺奖”梦

被女友当疯子遭抛弃“获诺奖对于我真没难度”

法晚:你曾说要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向女朋友求婚,你现在有女朋友吗?你觉得你在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个梦想?

凡伟:站在诺奖领奖台上向女友求婚,确实是我的本心,这是为了我的初恋女友,当时就想给她全世界男人都不能给她的东西;后来因为在她看来我就是一个疯子,偏执狂,只会说大话,满脑袋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后来就被抛弃了,甚至否认与我有任何关系,曾经一度觉得失去她我就一无所有,很多年过去了,至今没有走出这段阴影,我也没有勇气谈恋爱了,至今一人。

如果我的成功现在得到认可,是很有希望年底获得诺奖的,其实我现在也算是拼一把,因为每年诺奖评选是从五六月份开始的,错过了今年,我就不能刷新诺奖的最低年龄了(这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如果明年才获得,我只能算追评诺奖得主最低年龄(25岁)。我从未把拿诺奖视为目标,因为这对于我没有任何难度,只是时间的问题,唯一不确定的是什么时候能拿。

法晚:你为什么笃定自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凡伟:也许对于别人,获诺奖很困难,对于我,真的没有难度,我写了很多不同学科的论文都可以获得诺奖的,一篇不中,另外一篇都会中的,并且一篇论文可以获几次诺奖都行的;我想的不是能否拿诺奖的问题,我想的是是否能刷新最低年龄和能否把所有的诺奖都拿遍,这个对我才有挑战性。

能否拿诺奖,其实跟好奇心和天赋有关。我认为天赋指的是是否善于思考问题和思维能承受的极限强度。

生活现状

从事广告工作不看书“消化看过的书让我越来越自信”

法晚: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凡伟:其实以前我也没那么多自信,是因为后面泡了图书馆,饱读诗书(不分文理)以后,拜求名师,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指点江山,并对自己、别人,乃至社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此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很多时候自己也会很自负地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

法晚:你目前在从事什么工作?家人、朋友和同事怎么看待你此次在网上发表的“电荷不存在”的论文?

凡伟:现在主要从事广告方面的工作,关于我网上的事件,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不好发表看法,因为舆论一边倒,可能他们都觉得我动摇不了当下的学术体制,一个人怎么斗得过那么多权威。

法晚:你怎么定义“网红”的概念?你觉得你目前算“网红”吗?

凡伟:就正常情况而言,网红应该是那种搞网络直播的,一般都是些颜值高的美女,我算是网红,也不算是网红;说是网红,我确实也成了网络红人,说不是,我没有从中获利,并且我是实实在在搞学术的。

法晚:这么多人质疑你,这么多人在“打假”,也有很多人在嘲笑你,这会影响你的心情吗?

凡伟:刚开始,很多人这样质疑我,我是非常痛苦的,后面发现被抹得不能再黑了,就不在乎了,看到人家嘲讽我的言论,我感觉很开心,等我成功那天,这些言论就会变成我人生最值得炫耀的资本。没有什么能动摇我的决心,我的梦刻进骨髓里,融入血液里。每一个天才都是醉心于梦想的偏执狂(虽然并不存在天才)。

法晚:当时为什么要假借云南大学的名义?

凡伟:假借云大名义,是为了方便投稿,也为了求教名师,我曾经因为说自己是普通爱好者,一名中科院院士拒绝与我讨论问题。之所以用云大,是因为我在昆明。

法晚:你从小就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吗?现在还看物理方面的书吗?

凡伟:我从小好奇心确实特别强,对物理也确实很感兴趣,其实我也想系统的学,后面出来自学以后,我本打算凭自己的学术成果自荐去清华或者北大去系统学习,但是被拒绝了,其实我的基本功挺好的,一个电磁学也就巴掌那么大点,一个电荷问题还没有指甲那么大,何况还是最为基础的基础物理学问题,这并不需要多高深的东西,质疑我的那些网友其实是不懂事,外行充当内行。

我现在都不看书了,我在图书馆看的太多太多,够我消化很多年了,我也是在这个消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自信的。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