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Malaysia man missile into the dining car: selling fast food on the street,
爱因斯坦和扎克伯格的共同点:桌面都很乱 - 扎克伯格,乔布斯,爱因斯坦
阿里或借瑞东新合营公司拿到国内券商牌照 - 阿里巴巴,证券公司,券商
United States expand the scope of search warrants: the FBI can search any computer,
西部数据收购闪迪,东芝最受伤 - 西部数据,SanDisk,闪迪
Huawei’s “no man’s land“ with Intel’s “Valley of death“
亚马逊在欧洲又摊上事了 - 亚马逊,垄断
暴风科技暴涨暴跌背后:成也机构毁也机构 - 暴风科技,股市
Amoi mobile: when China-made wonders, now sells cheap nobody wanted,
小米开始研发处理器,联发科高通很受伤 - 小米处理器,海思,华为,小米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3
采访美女孙菲菲
采访谢楠
A beautiful girl to bud2
More attractive than sora aoi1
Group of female porn in 《westwards》, uninhibited woman threatened to not the bottom line1
Japan sexy beauty passion photo
No trading, no killing
中国女孩大胆自拍,显露完美身材
Exquisite decoration is not paying too much4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C语言教程TXT
Rio big adventure
Photoshop 8.0图象编辑软件
Adobe Flash Player(IE) 10.0.32.18 浏览器专用的FLASH插件
仙剑奇侠传98版歌曲
功夫熊猫2(上集)
中国结婚习俗实录
C#与.NET技术平台实战演练
Unix video tutorial5
Kung.Fu.Panda.2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4/25 8:36:59 Edit(编辑)
马云:无意影响《南华早报》新闻运作 - 马云,南华早报,阿里巴巴

马云:无意影响《南华早报》新闻运作 - 马云,南华早报,阿里巴巴

马云:无意影响《南华早报》新闻运作 - 马云,南华早报,阿里巴巴 - IT资讯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接受专访,南早中文网分上下两篇刊出。上篇马云畅谈中国经济、讨论企业家精神对推动增长的重要性;下篇则谈及他对《南华早报》的展望,以及对香港当前困局的看法。此为下篇专访实录。

马云(摄影记者:Sam Tsang)

问:现在《南华早报》已经加入了阿里巴巴的大家庭,您对南华早报的前景有何看法?对南早扮演的角色怎么看?

阿里巴巴加入了《南华早报》的未来,我们非常兴奋。《南华早报》是一家了不起的媒体,也是香港最好的媒体之一;郭鹤年先生接手之后,更是成为了亚洲最顶尖的英文媒体之一;阿里巴巴希望透过我们的技术和资源,协助《南华早报》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媒体。亚洲正在改变,中国也正在改变。所以《南华早报》会拥有大量的机会。与其他媒体相比,《南华早报》凭阿里巴巴在中国、在亚洲拥有的资源,可以令整个世界更好地了解亚洲、更好地了解中国。如果南华早报能够扮演东西方桥梁的角色,我相信这家媒体未来一定会成功。

问:阿里巴巴曾表示《南华早报》的报道应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有别于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您认为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叙述方式?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读者公平。读者有权利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我很幸运地去过不少地方,但我越多地接触世界各地的人,越多地听到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我越觉得其中的误解很大。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从媒体上得到准确的信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历中国,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机会去欧洲或西方,所以我认为这其中有巨大的机会,也正是一家媒体可以承担责任之处——帮助人们以更全面的方式来互相了解,而不是用只由只言片语就轻率地得出一个结论。我非常高兴《南华早报》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更为广阔及更具深度的方式报道中国。所以我认为《南华早报》要做的应该是“对我们的读者公平”。我们应该让读者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中国。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问:有一些评论猜测,阿里巴巴发布收购南华早报公告的含义,似乎是指未来《南华早报》有关中国的报道会变得更正面,甚至会在一些棘手的议题上帮中国粉饰。您对这些猜测有何回应?

我没有做过记者。但是我相信,如果还没报道,就先给一个媒体定个规则,要正面去报道,还是负面去报道,这个报道本身肯定就是片面的。我认为不是“正面或负面”,而是“全面”,非“片面”。我总结为“客观、理性、全面”。如果人们真的希望更好地认识中国,我们必须确保媒体的报道是东西方读者都容易理解的。正如我说过,我们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而不只是为中国或为我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

问:中国的故事错综复杂,有时甚至自相矛盾。媒体如何才能从具吸引力的客观角度,让西方读者可以去明白在中国发生的这些事情?

我觉得媒体最重要的是客观、公平和全面,不应该掺入偏见或成见。有时人们单纯以西方角度或东方角度看待问题,流于片面。《南华早报》可以做的,就是交代清楚事件的来由和文化背景。西方文化崇尚科学,讲究要么黑、要么白;东方是讲究黑和白之间混沌的发展,太极中间的变化。《南华早报》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东方思维。东西方未必互相认同,但至少可以理解对方的出发点。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问: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之前提过,编辑方向会交给南早的编辑负责。您身为集团负责人,会不会参与其中?您会给编辑委员会什么样的建议?

我不是媒体人员,也没觉得自己有能力或者有欲望去干涉这样的工作。我不会参与到编辑决策,因为媒体有自己的专业规则和标准。我可能会为商业运作和报纸未来的经营模式给予意见,也可能以读者的身份参与,就如何提升读者的体验提供意见。我跟蔡崇信也讲,我说“你到《南华早报》,你要代表的是广大的读者,你不需要代表股东,你只代表读者。”为此阿里愿意不断投入,我们要加强编辑团队、加强记者团队,让这个媒体的实力增强。南早对于阿里巴巴最大的回报,是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媒体。

中国经济及对华投资

问:身为中国重要企业家,您怎么看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供给侧改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究竟是正确的应对方法,还是会招致风险,进一步影响经济?

中国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它的经济规模那么大,不可能无止境地按照这个速度增长。再按照这样的速度去发展,对中国也没有好处,不但不可持续,还会破坏环境。要是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是继续以双位数增长,我们要担心的恐怕会更多。

中国当前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加剧等。如果不改变增长模式,就会出现问题。经济放慢才能船调头,船小容易调头,今天中国这艘船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船要掉头,一定要慢,快了肯定不行。

我觉得,未来三五年中国经济会面临挑战。经过三十多年的增长,花几年时间调整方向也是合理的。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长速度是7%,有人认为实际速度可能只有5%左右。但就算这样,现在全世界并没有一个规模相当的经济体以这样的速度发展。

我们没有必要恐慌。衡量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率。如果可以保持就业稳定,经济就不会有问题。今天中国经济一方面是传统的经济开始在下滑,但是服务、消费、高科技经济在增加,这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机会。物流及快递行业也为低技术工人创造了大量职位。

我觉得未来十五年到二十年,中国还是会充满机会。这个国家有13亿人口,当中七到八亿人已经脱贫,二到三亿人属于中产阶级。如果好好发展互联网科技,中国就能够推动消费、服务及科技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我认为在这个时候,中国能够诞生出了不起的企业。至于货币宽松政策,还有供给侧改革,是否能够改变中国经济,这毫无疑问是两个很重要的积极要素,但是真正最重要的要素,我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只要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被发扬光大,中国未来就会成功。

图片来源:ImagineChina

问: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早期需要外来的资金,需要外来的技术,到现在中国开始输出技术、输出资金。既有很多希望到中国做生意的投资者,也有很多中国投资者希望走出去。您会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中国经济放缓以后,这在为中国供应煤、石油、钢铁等原材料和资源的国家中引起了恐慌。这种恐慌被放大,而恐慌本身大过了中国经济所面对的问题。有些西方投资者慌了手脚,于是撤出中国。对此我们无可奈何。但其实资本外流造就了机会。要在中国做生意,必须把目光放远一点。长远来看,中国的机会其实还很多,中国农村还有那么多的机会,中国改革走向服务业,走向高科技,走向消费的机会太多。如果今天还是搞钢铁、石油这类传统行业,就要选择性的发展。

很多人问,美国互联网公司进中国,怎么没有多少间成功?其实美国只来了少数互联网公司,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几十万家互联网公司创业,活下来的就这么几家,真正大型的就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好的互联网公司只有二三十家。做一个创新工作,去任何地方,都很难。人家美国人说我们互联网公司到中国都没有成功的,你跟我讲一个中国公司在美国成功了?你跟我讲一个欧洲公司在美国很成功了?跨境做生意,跨文化做生意本来就很难。如果你希望在两三年以内做成功就不容易。我的看法,去任何地方做生意,要长远,尤其在中国,你要了解文化、你要学会欣赏文化,这是我觉得未来全球化的关键之举。

问: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展开全球化发展。您认为未来中国哪些企业或哪些行业可以真正走出国门?为什么?

阿里巴巴还没有完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现在只是在全球有些名气,但不能称之为全球化已经成功。应该说阿里今天在全球化里面的一些思考,有一些动作、有一些尝试而已,到目前为止,这些尝试还是比较健康的。今后阿里巴巴想建立的一个平台,就是可以帮助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个人进行全球贸易。阿里巴巴的目标并不是全球化,而是把世界贸易联结起来。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全球化,但是绝对不是说在国外有一个工厂、有投资,就全球化了。全球化是你的企业有没有全球的思维、全球的视野,去服务当地,创造当地的价值,做出当地独一无二的服务,这叫全球化。

图片来源:美联社

中国文化与东西方的分歧

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软实力上面,似乎没有跟上经济进步的步伐,您会觉得担心吗?

首先我觉得中国经济在前面几十年,得到了非常令人震撼的发展,全世界很少再能找到一个国家,在这么短时期内解决了这么多人的贫困问题。不过,建设硬件和基础设施,比培养软实力容易──软实力是需要慢慢去培养的,今天中国的硬件能力大于软实力。中国有八百年的时间是GDP世界第一的文明大国,但后来中国闭关锁关,我们就落后了。过去三四十年,中国又再开放,努力改变体制、融入世界。中国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进步其实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今天,中国人在不断学习西方的东西,中国不断在了解美国做了什么,而美国好像并没有那么想了解中国。中国在不断向西方学习优秀的东西,这一点我很高兴。你今天在街上找一百个中国年轻人,至少八十个人可以说点英文,但是你今天到美国去,街上找一百个人,你觉得能不能找得出二十个人能够讲些中文?一个文明要复苏、要重拾活力,是需要时间的。建一间房子很容易,可能一年两年就建好,但是你把房子变得像一个家,可能需要二三十年。对于中国未来软实力的提升,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是需要给中国一点时间。

问:您说过您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但对宗教本身极有兴趣。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一样,都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这些信仰都面对巨大挑战。您认为这些宗教和学说对今天的中国人还有意义吗?

西方偏向于知识文化,重视求知和获取。知识让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让你获取东西的欲望和能力越来越强。东方文化我称之为人类的智慧文化,重点在于放下身外物。智慧文化让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放弃什么。

出现了谷歌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Go(注:即在人机大战中战胜棋王的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之后,很多的人担忧,机器已经打败了人类。但Go的有趣之处,在于看对手怎样出错、怎样惹他生气,胜负倒是次要。阿尔法不懂得“趣味"这个概念,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所以我觉得世界应该走向乐趣世界。所以阿里巴巴提出两个未来的战略,2H战略,Happiness(快乐)和Health(健康)。要是科技发展以后,让人越来越不健康、让人越来越不快乐,那就没有意义了。

图片来源:法新社

香港问题

问:您对香港当前的困局有什么看法?

香港的问题并非源于内地或西方国家,而是源于内部。香港愈来愈欠缺包容,也失去了拼搏精神,大企业也不再那么愿意冒险了。我跟香港一些年轻人聊过,他们都说觉得很迷茫。年轻人的机遇确实比以前少,但是不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绝对不是。

香港有一些独有的优点: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在一国两制下,既可以享受到中国发展带来的好处,也可以吸收西方精萃。香港的教育制度优良,本地大学毕业生素质可以媲美其他任何城市的尖子。这里的服务业也是一流的。香港人认为需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我觉得香港的独特之处在于多元化,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年轻人应该明白,香港是开放的城市,所以有时候也会输入不良的元素。中国并不希望香港走向衰落,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