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少年熬夜玩电脑,脖子就这样了 - 退化性关节炎,健康
Fujian group selling “phishing website“ source, monthly profit USD
SFC: Storm technology shares to buy assets application is not approved,
IT资讯的云主机困惑 - IT资讯网站
Trash can on a tall, full automatically notifies the garbage man,
天猫双十一未开场,10万卖家已贷款90亿元备战 - 双11,双十一
做手机的为什么非得会说相声? - 罗永浩,周鸿祎,雷军
40,000 net purchases of 1 half years old boy, man has been sentenced to 7 months
Vanke CHO Chen left join drops served 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Balance Po II, and promised break-even yields 7%,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mythology hero1
奇趣的世界记录1
The beginning and end
采访美女孙菲菲
Breasts woman big set 2
沙漠里的美女
[猫扑大杂烩]华东师范墙上看到的捐精告示 15毫升3600元
This is heaven to some path
教你22句话
关于提肛的健身效果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Unix video tutorial18
小黑猫大战两米大花蛇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6
双旗镇刀客B
SP3 for SQL2000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
电车之狼R
Unix video tutorial4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Boxer vs Yellow5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6/23 1:53:50 Edit(编辑)
中国的G.fast: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光纤,4G

中国的G.fast: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光纤,4G

中国的G.fast: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光纤,4G - IT资讯

上周举行的一年一度Optinet光网络会议上,头戴主角光环的SDN不出意外成为讨论的焦点。光接入技术可以谈的话题不多,铜缆新贵G.fast,在会议上没有任何声息,这可以说明G.fast还没有得到国内运营商的重视。

事实上,G.fast技术在中国市场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这篇文章不想讨论G.fast的标准制定进展、技术如何先进、国外有哪些运营商支持,而是从中国的现实来说,出身于铜缆的G.fast,就背负了铜缆的“原罪”,注定无法在中国市场立足。

有进无退

中国消费者可能是最热爱技术的一个群体。过去几年,智能手机产业打响了“核战争”,从单核到双核到四核再到八核,今年进一步升至十核,主战场都在中国。手机芯片老大高通尽管技术绝对领先,但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被联发科的“核攻击”不断打乱产品部署,亦步亦趋,终贻笑大方之家。

放在宽带市场亦如是。中国在2013年年底才发放4G牌照,短短一年时间中国移动超过70万座TD-LTE基站拔地而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今年2月份获得FDD-LTE牌照后,也大踏步开启了4G网络建设进程。至于3G网络还没赚到钱——没多少消费者喜欢了,再投入已经没有了意义。

中国宽带接入网发展始于2010年,中国电信启动了100万户FTTH(光纤到户)试点。在政策强力推动下,运营商随后开始大干快上,光纤宽带成为新建小区标配、旧校区宽带升级改造的唯一选择,铜缆几乎无人问津。光纤化的速度太快,甚至连用户都来不及接受,并闹出了不少矛盾。xDSL如同一位垂暮的老人,等着完全消亡的那一天。

“手机核越多越好”、“4G比3G网速快”、“光纤比铜缆网速快”消费者已经被教育出了这样的认识,而且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无论G.fast技术如何先进、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带宽需求、成本更低,铜缆就是铜缆。在充分竞争的中国宽带市场,FTTH已经是标配,运营商不可能冒风险再度选择铜缆技术,把用户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现实窘境

作为全球份额最大的光接入方案厂商,中国设备商华为也是G.fast技术的一大支持者。早在2013年10月,华为就与英国电信成功开通业界首个G.fast试验局,并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的高度评价。试验局重新利用了原有铜线资源,无需铺设最后一段光纤和室内布线,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工程开支。

事实上,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铜缆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让G.fast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国内的铜缆资源,处境十分尴尬。经历了4次电信重组,各地运营商手中的市场变来变去,已经不大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铜缆资源,尤其是光纤化后几年,对铜缆的关注度大幅降低,不少铜缆资源已经被彻底遗忘。据了解,某地运营商在盘查铜缆资源时,发现只有不到20%能够明确,而这在同业已经属于比较高的数字。

在政策导向、消费者心理、光纤产业链成熟、铜缆资源不明朗等多种因素下,运营商基本上不再考虑盘查、盘活铜缆资源,做宽带接入再利用,即使G.fast技术在某些场景、某些地区更具成本和性能优势。相应的,华为、阿尔卡特朗讯几大设备商都没有费心去向国内运营商推广G.fast技术。

这不能不说是G.fast技术的一大遗憾。在当前以及未来数年,中国都将是全球最大的宽带接入市场,影响着产业链的发展进程。根据中国FTTH论坛主席毛谦提供的数据,中国仍然有超过1.3亿的xDSL用户,比FTTH用户还多些。不管条件是否合适,这些XDSL用户很难有机会转向G.fast,未来是光纤的,是FTTH的。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