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Text message scams much easier? QQ groups who create fake websites,
Careless driver forgot to lock the car, Apple iPhone6s,Plus off all the way,
这就是古希腊英雄雕像丁丁很小的原因 - 古希腊,雕像
台媒:大陆游客对手机依赖度高于卫生纸 - 手机
中国移动降薪:看运营商们上演过的“三十六计”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Test: jump up in the winds of 175 km-h will be like? ,
马云:如果地球病了,没有人会健康 - 马云,阿里巴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五大银行手机转账免费:“感谢马云”不如感谢竞争 - 手机银行,网银,转账
影视剧限外令开闸:《生活大爆炸》第八季“持证上岗” - 生活大爆炸,美剧,视频网站
网络女主播让粉丝痴迷,外媒:反映出年轻人的孤独 - 网络女主播,网络DJ,宅男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China railway shunting skills competition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4
青春清纯美女大集合1
这玉米,买还是不卖?
Play for Free show breast in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A beautiful girl to bud2
Park waits to have her picture taken exposed
Earthquake hedge common sense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22
西游日记4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小姨子》英文版23
jdk1.5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8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2
asp.net技术内幕
豪门浪荡史
Proficient in Eclipse
功夫熊猫2(上集)
《小姨子》英文版31
Eclipse-CALMSANNY (second edition)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10/16 11:31:03 Edit(编辑)
阿里YunOS张春晖:手机将被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网时代到来 - 云栖大会,YunOS,张春晖

阿里YunOS张春晖:手机将被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网时代到来 - 云栖大会,YunOS,张春晖

阿里YunOS张春晖:手机将被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网时代到来 - 云栖大会,YunOS,张春晖 - IT资讯

昨天云栖大会YunOS IoT峰会结束后,阿里巴巴OS事业群总裁张春晖接受媒体专访。在专访中,张春晖表示,今天大家看到了YunOS取得的成果,可是在三年前什么都看不到,未来将坚持在OS方向继续探索实践。

未来手机将被重新定义

张春晖在谈到YunOS操作系统时,表示做操作系统,做数据和服务,本身就是很大的课题,数据是什么样,服务是什么样,然后自然而然要讲到生态,这是蛮复杂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代码的问题。经过六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慢慢摸到了脉络。最开始是从云出发,我们希望是云端一体化的操作系统。

目前手机行业出现产业升级的好趋势,但未来应该从万物互联网的角度去思考手机定位。手机今天是否能够承载它的特殊性,并不是用手机连接空调和窗帘,那只是简单的摇控器,未来手机将被重新定义。

YunOS@Home是把人、设备、服务都连接起来

张春晖表示,Home是一个场景,我们最后希望实现的是场景的智能化,我们讲“三网融合”,就是把人、设备、服务都连接起来,这是我们对“YunOS@ Home”的理解。还有一点是“全屋智能”,“全屋智能”延伸出去可以理解为智慧小区,从“全屋智能”到“智慧小区”,再往外拓展,再结合到互联网汽车以及城市大脑,当这些因素在一起的,可能未来的愿景可能会逐渐达到一个“互联网城市”,会往这个方向去演变。这些需要大家来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介入,我们也会从我们的角度去推动这件事情。

今天我们讲IoT时代,我们要感知、连接、计算,我们当然希望当场景有了以后,以人为中心,让数据流动起来,让人参与进来,越来越智能。这个智能可能不是想象中的智能,那个太遥远,可能就是基础一点,就是它的服务越来越贴心。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因为只有操作系统才可以跨端、跨设备,这就是操作系统的价值。

YunOS不仅仅是手机系统,更是一个平台

手机系统只是为手机打磨优化,无法给车和电视用,因为很多东西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对操作系统的架构要求非常高。比如汽车对实时性、可靠性要求会更高,而且交互方式也会变。张春晖表示,在YunOS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推出了“Container(容器)”技术。有了这项技术,才有了后面的YunOS for Car、YunOS for Work等平台……

在打通平台方面,张春晖介绍,YunOS首先是和不同领域的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共同定义HAL(硬件抽象层),这样就解决了不同硬件之间的问题,因为到芯片会收链。我们通过和合作伙伴合作硬件抽象层把把底层搞定了。一旦有了这个以后,上面的操作系统就可以装上去了。其次YunOS定义了新框架,它只要做一定量的服务,它会发现在其他端上其实也是很容易适应的,从这两个角度使得我们可以横跨不同载体。虽然我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是很难的,但是不干也不行。

因为创新需求,YunOS和HP、Intel走到一起

为什么三家合作?张春晖称,首先因为需要有芯片,需要从芯片的优化、支持思考。同时也需要有操作系统,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品类,需要新的操作系统去思考、优化。同时也需要一个更理解它的客户、用户的产品视角来,最后自然而然三家非常互补,就走上了合作的道路。

我们对新的品类很看好,同时你也会发现办公群体,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没有被关注的群体。以前大家的重心关注点在手机上,其他就被忽略掉了。所以对我来说,我希望开拓一个YunOS for Work的领域,具体落地就落在了YunOS Book这个品类上。大家对这个方向是非常认可的,也愿意创新,那么自然而然就走到一起了。中间肯定也是有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大家对未来有共同目标,对未来看好,愿意去尝试创新,总是会走到一起的。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距离很近。他们经常会飞到上海或者杭州,和我们碰面,相互沟通。

YunOS的商业模式

张春晖称,在IoT里,硬件会越来越有价值,大家也会尊重硬件的价值。同样服务也有服务增值的价值,你会愿意为服务付费。手机产业方面,YunOS和朵唯等中小手机厂商开展后向运营、联合运营。在IoT时代或者互联网的时代,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首先要改变思路。

附阿里巴巴OS事业群总裁张春晖专访全文:

提问:今天到场的手机企业代表有朵唯和小辣椒,说实在话,这两个品牌在我们心目中可能量小,品牌支撑也不够大,YunOS是一个操作系统,在与更大的手机品牌的合作方面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二,还有几个国产操作系统,像是中科院的COS,也没有什么市场声音,您怎么评价这些同行?

张春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远的问题。我稍微多说两句。我觉得做操作系统是非常难的,以前有人老讲,你如果要做操作系统,没有点理想主义真做不下来。你得坚持,得有理想主义,同时公司要愿意投入,要有理想,要有钱才能做下来。其实比我们有钱的公司多了,但是今天我们还在坚持做操作系统,做了这么长时间。其实你会发现操作系统,与最开始我们教科书上学的操作系统定义相比,无论从外延和内涵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要做操作系统,就得有你对这件事情未来的一个看法和判断,所以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灵魂和坚持。所以,在操作系统这件事情上,你去学别人、抄别人都没有用,不然你完全不需要做操作系统,你就做一个应用或者做一个所谓的中间层就已经很好了。我们已经做了六年了,YunOS一直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质疑。当我们刚开始做操作系统的时候,我的朋友看我时都是一脸同情。在他们看来,明明日子过得挺好的,突然跑到一个公司做操作系统。我的朋友或同情,或者有点看不起的眼光。但是我觉得这个时代来了,我们有机会做这件事,所以一直坚持着。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如果你选择的路不符合整个时代的发展,最后也很难有生命力。做操作系统,做数据和服务,本身就是很大的课题,数据是什么样,服务是什么样,然后自然而然要讲到生态,这是蛮复杂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代码的问题。经过六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慢慢摸到了脉络。最开始是从云出发,我们希望是云端一体化的操作系统,那时候是手机最火的时候,所以选手机当做一个端上的承载。最开始的智能操作系统基本上是for手机的。

我今天在会上也讲了,我们最开始的想象,是云端一体化。那么怎么样能够构建一个云端一体化的框架,怎么把服务更好地提供给用户。那时候我们认为将来肯定是在线的世界,因为讲手机、讲移动互联网,大家还是很兴奋,那时候大家就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互联网,一切美好的都来了,一直在线,你就觉得很好,所以我们就弄了云应用的框架。但是现实是残酷,整个产业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无论从芯片角度,包括通讯、服务等都不完善,虽然市场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虽然也许并不成功,但其实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到最近,我们明显感到进入了一个万物互联网的时代,经过这么多年的储备和积累、探索,我们把这些事情也弄得比较清楚,我觉得我们坚持的方向是对的,坚持也是对的。我们在手机这块的路,走了个最曲折的路,因为你最开始的时候就拿最新的东西来做。但是现在比较清楚,我们想从大到支撑汽车的系统,小到一个手表的系统,你会看到整个框架是一体化的。而且在汽车里面是没有“应用”这个概念的,也没有一个APP主导的东西,而是用地图串联起所有的相关服务。而且我们现在也得到了验证,用户还是比较喜欢的,现在我们那款车也成为了最好卖的SUV,在国庆期间一天要卖1000多台,从7月发布到现在,已经超过了5万辆订单,其中70%都是互联网车型。这也证明用户喜欢这样的东西。

反过来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包括今天我们发的YunOS Book,这在工作领域是一个新的尝试。其他领域也是同样,其实它们需要是服务。但你会发现,当各行各业都来了以后,最复杂的就是手机这个产业,手机产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是这几年的发展,产业链已经打造得很完善了。其实今天很多人不看好手机,觉得手机已经到头了,但是我觉得手机依然有机会,可能手机的好时代刚刚开始也说不定,因为整个产业基础比较好了。同时大家会发现这几年大家越来越买会买贵的手机,越来越注重品质和质量,我觉得这是一个产业的发展,包括整个用户消费习惯,也是一个产业升级的好趋势,我觉得就是应该这样,硬件就应该有价值,然后在下面承载服务。

但是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下,今天我们用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可能今天整个大方向往万物互联网方向,可能要在万物互联网整个大的方向去思考手机的定位、手机的体验和交互,手机和人更紧密一些,那么手机今天是否能够承载它的特殊性,并不是用手机连接空调和窗帘,那只是简单的摇控器,不是我们想象的东西,我觉得手机可能要被重新定义,所以其实我们现在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只是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在过去一段时间,关于红利的问题,红利有好也有不好,好的事情是把一个产业链打造成熟了,有规模效应;不好的是所有的厂商都快速去做,这样对品牌、对产品、对整个思考,可能是个系统性问题。毕竟今天中国的很多品牌,大也好、小也好,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有创新能力的,而且也愿意花钱创新。

YunOS本来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我们愿意赋能这些厂商,只要它对品牌有追求,愿意把产品做好,愿意为用户服务,我们都愿意成为它不断创新的变量。而且我觉得随着发展,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

另外品牌合作难度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困难,只是大家信心的问题。这次我们发布了一些和国际化大品牌的合作,这件事情也许会给中间观望者一些信心。这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说你好,有人会相信,有人可能会怀疑,有人可能会来和你接触,这个行业就是这样。

提问:我想问,YunOS从可移动的硬件切入,我也注意到你们在家庭的、不可移动的设备方面在做一些尝试,上次美的发布会时我也和您交流过,我想家电、家居,还有家庭的很多设备,下一步你们在这个领域有什么设想?第二,这一块走下来有什么障碍?还有哪些障碍?

张春晖我觉得这块也是现在比较关注的,我们现在想把万物互联,有很多行业需要加入,现在大家都在探索,因为现在正好是变更期,我们现在是围绕几个事情在思考,一是围绕家庭,所谓我们有一个YunOS@Home智能家庭生活方式。但是其实围绕家庭,不光包含家里的智能家居,电视、冰箱等,其实还有几个东西比较重要的,比如说汽车,也是家庭的一部分。

家庭是以家庭成员为中心的,那么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相互的沟通,围绕着服务,围绕着人的服务。我们讲的Home,其实更复杂的概念就是有人、有家庭、有房子、有物,是整个这样的概念。有通常简单意义上的智能家居设备,甚至包含了家庭人员的手机、甚至汽车,因为汽车现在慢慢变成家庭一个大的设备。还包括了“全屋智能”,整个房子的基础智能设施在装修前就已经植入进去了。

Home是一个场景,我们最后希望实现的是场景的智能化,我们讲“三网融合”,就是把人、设备、服务都连接起来,这是我们对“YunOS@ Home”的理解,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尝试。比如说冰箱这个大家比较好理解,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太多说的就是“全屋智能”,这是和房地产开发商一起合作,在建房的时候就已经放进去了。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买房的时候,都希望精装修。而精装修的房子其实对所谓的“智能”都有诉求的,所以“全屋智能”是一个切入点。

“全屋智能”延伸出去可以理解为智慧小区,这里面可以想像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包含了非常多的东西,包含了小区里面的最后100米的物流配送问题、停车的问题等等,这就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我们很多伙伴都在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做一些尝试。而且一旦你和一个开发商做出一个试点来,那么它们自己也会复制。

我们以前经常提“智慧城市”或者“互联网城市”,而“互联网城市”是更大的概念,也更复杂,是需要长时间演变的过程。但是可能有切入点,从“全屋智能”到“智慧小区”,再往外拓展,再结合到互联网汽车以及城市大脑,当这些因素在一起的,可能未来的愿景可能会逐渐达到一个“互联网城市”,会往这个方向去演变。这些需要大家来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介入,我们也会从我们的角度去推动这件事情。

还有一个纬度,今天我们讲IoT时代,我们要感知、连接、计算,我们当然希望当场景有了以后,以人为中心,让数据流动起来,让人参与进来,越来越智能。这个智能可能不是想象中的智能,那个太遥远,可能就是基础一点,就是它的服务越来越贴心。以前也许只是围绕你个人,以后也许是围绕整个家庭成员。这里有很多都是可以落地的。比如说你在家里需要一个更好的视频体验,或者你外出时这个体验能否延续,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一个场景。但是今天还没有人真正做到,这就需要一起来努力,那么底下就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因为只有操作系统才可以跨端、跨设备,这就是操作系统的价值。

提问:YunOS操作系统的版本承载整个从汽车到手机,到电视,包括到笔记本,生态不断扩大,这个扩大的过程中,需要有合作伙伴的支持。YunOS作为一个操作系统,作为一个平台、产品,对整个生态的扶持或者支持上,怎么和合作伙伴一块儿去玩这件事情,有什么计划?

张春晖操作系统真的需要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深刻的体会。比如说如果我只干手机的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今天你拿的只是为手机打磨的操作系统,只为手机优化,无法给车和电视用,因为很多东西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对操作系统的架构要求非常高。但即使在很难的情况下,我也希望能够同时支持不同的行业。比如说要既能支持手机,也要支持汽车,但其实这两个需求差别会很大。汽车对实时性、可靠性要求会更高,而且交互方式也会变。这种情况下其实对我们操作系统的平台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我会强制团队说必须这样做,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不是一个操作系统,就会变成割裂的,那不是我想要的OS,我们的OS一定要是一个平台。

我们吃过很多这样的苦头,不断地迭代,真的只有做过之后才理解,但这样做完之后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为什么今天YunOS有能力去支撑不同的看起来范围很广的东西,真的是被折腾出来的。国外的架构师们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但我们发现这件事情我们也能做,只是要吃点苦头。有时候也会感觉有一种奋斗的无力感,因为很多很大贡献的都是我们优秀的工程师贡献的,但以前所有的发起人或者方案都是老外,基本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感觉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心不够,所以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和团队说,我们做OS,就要用OS的思想去考虑问题。首先我们要有自信心,今天别人可以瞧不起你,但是你一定要瞧得起自己。

我们在整个操作系统开发过程中,当时有一个特别难的事情,叫“Container(容器)”技术。在车里可以没有应用,全是服务,这没有问题,但是在手机里如果现在没有应用是个问题,因为还需要个过程。那么我用什么实现呢?我就用“Container”技术,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当时我们在做这个技术的时候,所有的芯片厂商知道之后,他们都觉得方案非常棒,但是也都觉得非常难。有人都劝我们放弃,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到最后自己都很敬佩自己,因为真的做出来了。经过很多这样的折磨,可以说我们对核心操作系统的研究,真的都是打仗打出来的。然后通过这么多不同的领域来锤炼。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平台,所以我们才敢像今天这样支持这么多的东西,又支持汽车、又有YunOS Book。要知道,要完全满足这些公司的要求是很难的,因为它们有它们的一套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蛮感谢他们的。虽然最开始我也觉得那些要求是让我很难受的,因为非常严格。但是你发现最后扛过去以后,就会收获很多,合作伙伴帮我们成长。最后的好处是我们打磨出来一个操作平台。我对我的团队还是蛮骄傲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装在那些小的设备,就是所谓的传统IoT设备或者嵌入式设备。这些设备本来芯片的内存就比较小,如果按照手机的思路去做那样的事情,也是很危险的。我们的优势马上就发挥出来了,因为我们有那个基础在,可变性很强。

提问:你刚才说现在YunOS可以打通不同的平台,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或者哪一点,能够使得我们可以从支持手机到支持这么多的平台?因为刚才您说的很多的内容,我还是不太理解,到底是在哪个方面做出来的突破,导致咱们现在可以不仅仅支持手机,还包括汽车、平板电脑、机器人方面都可以。

张春晖:我尝试回答一下。因为我们每个不同的领域,硬件也是有很大差异化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化。我先说我们做的两个动作,一个是和不同领域的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共同定义HAL(硬件抽象层),这样就解决了不同硬件之间的问题,因为到芯片会收链。我们通过和合作伙伴合作硬件抽象层把把底层搞定了。一旦有了这个以后,上面的操作系统就可以装上去了。

那么再对上你会发现,他们要求的服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冰箱和在汽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车又是另外一个故事。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对开发者的同一平台,我们一直在向往是的服务生态,而不是应用的生态。因为应用就是要垂直开发,但服务就比较好,服务基本上是以云为中心的,在端上是一个展现。那这样的话,我们定义这样一个框架,它只要做一定量的服务,它会发现在其他端上其实也是很容易适应的,从这两个角度使得我们可以横跨不同载体。虽然我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是很难的,但是不干也不行。

提问:王坚博士说到因为与Intel和HP合作,云栖小镇距离硅谷气质比其与中关村的距离更短,能否详细分享一下HP和Intel的合作,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第二个问题,YunOS到今天已经有五年了,在2015年成为了第三大操作系统,那么在接下来的六年里,YunOS重要的增长点是什么?

张春晖:今后陆续会有一些品牌和我们合作,你会发现大家能够走到一起并且把东西做出来。虽然过程也许会比较曲折,但一定是大家都有一个想改变的初心。你会发现无论是Intel还是HP,都是非常积极热情地想去探索尝试、做改变的。你也知道,其实传统PC行业是在走下坡路的,它也要求变,人也要求变,只要会谋求创新发展就好办了。而在这个创新中需要一些创新变量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三家合作?首先因为需要有芯片,需要从芯片的优化、支持思考。同时也需要有操作系统,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品类,需要新的操作系统去思考、优化。同时也需要一个更理解它的客户、用户的产品视角来,最后自然而然三家非常互补,就走上了合作的道路。我们对新的品类很看好,同时你也会发现办公群体,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没有被关注的群体。以前大家的重心关注点在手机上,其他就被忽略掉了。所以对我来说,我希望开拓一个YunOS for Work的领域,具体落地就落在了YunOS Book这个品类上。大家对这个方向是非常认可的,也愿意创新,那么自然而然就走到一起了。中间肯定也是有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大家对未来有共同目标,对未来看好,愿意去尝试创新,总是会走到一起的。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距离很近。他们经常会飞到上海或者杭州,和我们碰面,相互沟通。

关于第二个问题,现在的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也不敢太畅想。到2020年,YunOS第十年的时候,其实这不是我讲的,是我们一个合作伙伴展讯副总裁王成伟说的。在五六年前,展讯和我们都不是太成熟,但现在展讯和我们合作得非常深,基本上占它整个出货量的50%了。那天他放了一张PPT,让我很受触动。他说,YunOS用了前五年前完成了技术积累和突破,现在正在处在第二个五年期间,他们愿意和我们一起把YunOS做成一个国际化的操作系统。而再过五年,让YunOS成为一个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操作系统。这是我们一个合作伙伴的愿景。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重要的是怎么样和合作伙伴一起寻求发展创新,在这个平台中,和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同贡献。

提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YunOS for Car的,荣威X5我们也做了很多次的体验,而且你也提到他的亮点是在服务上,之前我们在这里体验过买咖啡和停车服务。现在我想问的是,在服务方面,阿里目前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是说怎么样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快速地在铺开服务?

张春晖:我讲的服务是从最后的体验角度来讲的,做操作系统首先是把路铺平。我觉得今天像车也好,机器人也好,都是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尝试,今天才刚刚开始。那今天对于汽车这件事情,我觉得它的意义可能不在于你能买咖啡了,它最大的意义是对于今天这个已经发展了130年的汽车行业,为它的而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或者新的东西。它会是一个平台,什么是平台?平台就意味着说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甚至说你的创造力是受局限的,那一定需要更多的开发者来一起创造,这是今天对平台的定义。当然,包括我们刚结束的互联网拉力赛也是一样,都是一个体验。

在这里平台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服务的平台,另外一个是硬件的平台,在这里面有相互循环的过程,因为今天你的量还不是那么大,所以服务会比较慢。但是如果到了一个点,当你车的量起来以后,关于这点根本不用担心,哪里有机会,开发者就会跑到哪里来,服务就会繁荣起来。而我们现在先把基础的东西打造好,磨炼好,我觉得这反而是我们需要投入做的事情。

我们现在已经有用户了,而且我们发现用户的活跃力和生命力是非常高的,用户的使用会影响车本身的思考、设计甚至制造,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才是对汽车制造业、行业的影响,而不只是一个产品的影响。今天加一个服务和减一个服务只是对产品体验的影响,但今天我们更希望看到它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这个影响今天已经发生了,只是也许还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但是现在在汽车圈里,有评价说,有三辆车应该被记住。第一是红旗,第二是桑塔纳,第三就是荣威RX5。为什么把它放到那样的地位上来讲,是因为这件事情对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这是我讲的,“协同智能”这样的含义会对制造业产生影响,当然这件事情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提问:第二个问题,YunOS虽然说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快,已经从手机扩展到家电、汽车,有很多家居的领域。但是它虽然在一些成熟的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装机量,但是背后有很多的补贴在里面,那么从长远来看,YunOS是不是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变现模式,或者说有没有考虑过变现模式?

张春晖:手机相对来说是相对成熟的行业,但是今天关于手机也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义。而其他产业正在处于新兴状态,比如说车里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不是传统做法,而是数据做法。比如说碎片化保险。比如在车里,我们知道车的状态,也知道你的驾驶习惯,假定说它知道你要出远门,那么它可能就会告诉你上一次性的保险,这就是碎片化的保险。我觉得这种商业模式是非常多的。

在IoT里,商业模式又不一样,比如说冰箱,是一个另外的商业模式。我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趋势,硬件会越来越有价值,大家也会尊重硬件的价值。同样服务也有服务增值的价值,你会愿意为服务付费。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有些人睡眠不好往往是睡觉过程中姿势不对或者是因为打鼾。那么如果有人说我给你一个智能枕头,能帮你解决打鼾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把你的睡眠数据存着,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睡眠状态,而每个月需要收你5元服务费用,那你愿意接受这样的服务吗?如果真有这样问题的人,也许10块都会接受。像这样的商业模式其实非常多,我可以告诉你这种机会无限。

再回到手机,我觉得我们对手机产业还是有贡献的。我们一直有一个初心,希望能够帮到中国的中小手机厂商,他们只要有把产品做好的追求,我们都希望它能发展得好,这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希望它们能够培养起来,有创造力,这是我们的初心。现在其实不叫“补贴”,叫后向运营、联合运营,我们现在和很多品牌商都这么做的。比如说我们和朵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分润,大家都很开心,这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我对这件事情是蛮有信心的,我觉得在IoT时代或者互联网的时代,我是不担心商业模式,虽然今天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但是我觉得在这里面将来是非常有想象空间,但是要改变思路。

提问:YunOS系统要打造一个协同智能的平台,又要提供可持续的云服务平台,又推出了云芯片的架构,那么我想在今后万物互联网的世界里,你怎么重新界定安全的边界,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春晖:安全问题是很大的话题,也是很复杂的,至少大家今天能够认识到,安全是一个体系,不能单点来解决,所以大家都在找根。如果没有那个根,那只是代价的问题,理论上在上层都是可以破掉的。最后具体到某一个业务或产品的时候,是找平衡点。但是在技术讨论的时候是要找矛点。今天我们往下走,最后肯定是落到芯片上,今天大家觉得至少硬件安全会更可信一些,包括今天我们很多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在共同建设一个安全体系,我们的ID2只是提供一个安全框架,其实是一个身份认证的框架,那里面需要很多人来完成,最后矛点还是落在芯片上,这是我们为什么和芯片合作紧密的原因。当然矛点找到以后,可能是一层层体系建设上来的,云到端的整个安全体系,肯定是要这样打造的。

提问:如果马总负责天马行空,您觉得您的工作是什么?您的花名是什么?平时都写什么诗?

张春晖:我没有花名,他们觉得春晖就蛮像花名,就没起。写诗确实写,确实也拿不出手,只是表达一下感情。

提问:怎么拿到你的诗?

张春晖:我们内部有出过一本书,《5是传奇》。

提问:能不能给我一本?

张春晖:可以。公司会觉得操作系统是个很重要的方向,因为这确实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坚持的,我还是蛮感恩公司的,能够让我们坚持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中间做了不断的尝试,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成果,三年前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公司没有关掉我们,这也是蛮奇葩的,没有被关掉。我们一直坚持在OS方向继续探索实践。

提问:昨天也看到您发了IoT完整战略布局的表述,在展台也看到咱们各种终端,我想知道在标准体系方面有什么规划,除了和咱们相关的合作企业的终端产品,咱们这个平台可以设置以外,其他的智能产品,咱们这边有没有什么规划,就是兼容化层面。

张春晖:我们也有一个开放协议,叫Alink(音译)。

提问:就是说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了?

张春晖:因为它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者领域,大家都在探索,但是我觉得最后还是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现在也有一些协议在那里。协议其实一边是靠制定,一边是靠协同,一边是靠市场份额来做,还有包括协同,其实更多的是一直在呼吁产业合作伙伴,相互之间竞争是小的,反而应该一起共同创造。因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里,它的机会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巨大的,还没有被探索的领域,而不是大家互相去PK,我觉得机会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