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Russia unveiled new MC21: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C919,
实拍警犬排队吃饭,网友:人不如狗 - 警犬排队吃饭
曝华为中国区首席营销官杨柘将离职:或跳槽TCL - 华为,TCL
女子收百元错币激动不已:然而真的很值钱? - 人民币
“170、171”号段被诈骗犯玩坏,看到来电你敢接? - 电话诈骗,诈骗,虚拟运营商
Lei June talk about rice, reporters laughed,
韩国青少年深山戒网瘾,大多想当程序员 - 网瘾,韩国,教育
Zhenai limit refund member complaints: accused of “overbearing clause“
斯诺登:网盘Dropbox不值得信赖 - Dropbox,网盘,云盘,云存储,云服务
China’s new rules: to require foreign companies such as Apple and Microsoft domain names must be registered in China,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Forced sex girl living abroad1
Tie a large font of mouse
The real super beauty13
Extremely rare TianShan Mountains snow lotus2
The real super beauty7
Averag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1
NeedWallpaper4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1
壮丽的云彩2
The six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 is such a kill pig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
Boxer vs Yellow1
Boxer vs Yellow3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6
Kung.Fu.Panda.2
豪门浪荡史
Boxer Classic video1
Popkart Cracked versions Mobile phone games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Proficient in JavaScript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2/29 7:06:11 Edit(编辑)
简直高冷!德国人正在逃离社交网络 - 社交网络,德国

简直高冷!德国人正在逃离社交网络 - 社交网络,德国

简直高冷!德国人正在逃离社交网络 - 社交网络,德国 - IT资讯

关掉手机马上睡觉!每晚我们都这样“果断坚决”,但一个小时过后,很多人仍然瞪大了眼睛,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摩擦、摩擦——刷微博、聊微信……

2015年,有100多年历史的《牛津词典》甚至将年度热词颁给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家伙——聊天表情“笑cry”!这玩意能如此刷存在感,也足以证明网络社交之威力。

如此说来,地球人都已经被它征服了?非也,还是有国家相对淡定。据中国之声报道,在各国网民普遍爱刷手机的年代,经济、教育、科技都超级发达的德国,却只有一半网民使用社交媒体,在受调查的40个国家中排名垫底。

据介绍,德国人在阅读和信息获得方面更青睐书本等传统介质;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喜欢面对面地直接沟通,“吝啬”于向社交媒体投入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如此高冷的表现,自然有其“独到”原因。有分析说,德国人比较保守,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因此压根不喜欢各种“晒”;另一方面,对于转发、网络言论他们也非常谨慎,因为一旦内容失实就有可能惹上麻烦,信口开河造谣生事都要吃官司;此外,根据德国法律,如果有人利用无线网实施犯罪,那么网络的提供者也将负有连带责任,所以公共场合WiFi比较少。

这么看来,德国人的“淡定”也在情理之中,并且也谈不上是否值得效仿。不过放眼世界,还是有很多网民正在努力对网络社交说“不”。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1990年后出生,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科技影响巨大的一代年轻人,正在经历一种社交媒体疲倦症,并且这种疲倦症正“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反观国内,这样的“患者”也绝不少见——比如有人感慨“手机绑架了生活”,有人调侃“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远离手机”,有人吐槽社交媒体偷走了时间、精力,并且带来了信息庞杂、负面情绪、攀比心理、心理落差等等,而在“删除了社交媒体账号是什么感受”的帖子中,网友也是热烈响应……

这是闹哪样?美国学者雪莉·特克尔写过一本书——《群体性孤独》。在她看来,数字化的社交关系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又可以互相隐身。但是抛除幻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群体性孤独”。所以,选择逃离的小伙伴或许已经戳破了幻觉,感受到了孤独。

此外,科学研究或许也能给出一些答案。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证明,过分沉溺于社交媒体,睡眠质量将大打折扣;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调查发现,人们越使用社交网络就越会对自己生活感到消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激发对生活总体的较高程度的不满。

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幸福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远离社交媒体,会大大增加你的幸福感、社会活跃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沉迷网络社交媒体易患心理疾病,社交媒体成婚姻雷区,17%的夫妇因此争吵……

所以,未来可以肯定的是,社交网络将会继续改变生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人涌入社交网络的汪洋大海,并在虚拟小伙伴的激励、安慰、为你的自拍点赞、祝你生日快乐中美得屁颠屁颠的。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将进一步改变世界,并且依然是深度改变。

不过与此同时,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察觉,开始反思,甚至心生疲倦。他们或许会选择远离,或许会在真实与虚拟生活的比例分配中更加理性——使用而不滥用,享受而不沉溺。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