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新版100元发行:第三代1分钱现值1万元 - 新版100元发行,人民币
Mysterious electrical contractor giant over the purchase of Dalian aerbin team,
The network of “extortion“ is rampant: victims revealed that many young people,
传戴尔拟将信息安全业务分拆上市 - 戴尔
互联网大佬们为什么一定要做手机? - 大佬,小米
2015年科技行业赢家盘点:个个“膀大腰圆” - 亚马逊,云计算,Uber
As the huge loss of 2 billion, Jia Yue Ting borrowing 3.2 billion yuan to buy a House? The official denial,
P2P platform that heavy penalties from the oven: Silver Fang financial executives were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盗取超1亿美元,俄黑客之王遭美FBI全球通缉 - 黑客,黑客之王,FBI
In response to the Central Bank’s new rules: micro-payments will help user to perfecting information,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美丽的少女1
修电脑也有这么漂亮的美女
The Soviet union swimsuit exposure in the 70 year3
西游日记4
Embarrassing things comic collection1
The Soviet union swimsuit exposure in the 70 year1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of the beach1
中国的十元人民币的秘密
The mother was a stay-at-home children too tired took three baby suicide
如果没有好报,为什么要做好人?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株洲本地在线棋牌游戏
Professional killers2 data package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5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4集
Unix video tutorial3
Take off clothes to survival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4
Eclipse 4.2.1 For Win32
ASP.NET.2.0.XML.高级编程(第3版)
虚拟机汉化软件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2/2 7:14:10 Edit(编辑)
那些顺口的中文科技名词都是如何诞生的? - 科技,大数据,云计算

那些顺口的中文科技名词都是如何诞生的? - 科技,大数据,云计算

那些顺口的中文科技名词都是如何诞生的? - 科技,大数据,云计算 - IT资讯

大数据、云计算、三网融合、碳交易……这一个又一个我们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这些名词的诞生过程却需要数百名科学家的长期努力。

1985年,一个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的机构成立了。这个由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机构吸纳了国内各个科技领域的专家。它们开始为新生的科技事物规范名称。

一个人离不开自己的名字,同样,每一项科技成果也离不开它的名称。为科技事物找到一个统一、规范、简洁的名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曾说,科学名词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新出现的科技名词要有适当的翻译,既要符合科学原意,又要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才能被大家所接受,这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

2013年,屡屡发生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开始关注PM2.5。然而,PM2.5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汉语词,更不是一个规范的科技名词。这时,全国名词委开始召集有关方面的专家,开始为PM2.5起一个“中文名”。

这些来自气象学、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为PM2.5提出了多个“备选名字”,其中包括“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2.5”“2.5微米的颗粒物”“细飘尘”等,最终,大多数专家赞成“细颗粒物”。

此后,经过进一步征询意见和严谨审定,全国名词委联合媒体等单位,将“细颗粒物”这一最终确定下来的“中文名”推广到社会各界。而我们也就可以从报纸上、手机里了解到这一词汇了。

然而,一些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则需要科学家“创字”。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张焕乔曾参与命名一个新元素。他表示,造新字的过程不仅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符合汉语文字的习惯。

张焕乔介绍,2007年111号新元素“Rg”沿用了化学界通行已久的命名原则,以科学家伦琴的名字命名。然而,若依照传统,这个字就是“金”加“伦”,其结构怪僻,将会对信息交流带来不便。

最终,张焕乔和相关专家决定去掉单人旁,对应的繁体字为“錀”,正好是固有汉字,还与台湾地区的命名是相通的。

张焕乔表示,科技名词的命名既要方便使用、避免信息流通障碍,还要考虑两岸命名的一致性,促进两岸科技名词的协调统一。

经历了30年的发展后,如今已经有600余位专家参与到名词工作中来,其中包括500余名两院院士和社科院学部委员。经过他们的努力,将会有更多的科技新词与我们相见。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