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英国艺人遭中国拒签 08年曾现身“抢火炬”现场-西藏
委员:应给儿科青年医师增发专项津贴-儿科医师
习近平对做好新疆发展民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天津警方辟谣碎尸案3个孩子出事-系女性尸块-碎尸案
云南通报航班发热患者检测结果:排除MERS
食药监-蒙牛冰棍大肠菌群超标 金锣肉不合格-不合格食品
中国抗战部分数据首次公布-毙伤俘日军150余万
秦岭罕见棕色大熊猫安然度过今年首汛-棕色大熊猫-秦岭
XI Jinping and visit old seniors: your criticism
山东济南发生凶杀案4人死亡 警方称现场有枪-枪支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BingBingFan apple dew point photo gallery4
关于海盗的研究
Fierce! China's special forces training the devil1
Household design classic black and white
The real super beauty15
A man's favorite things16
Terrorist smile the largest human history an explosion1
Beautiful vacuum girl2
西游四格漫画(六)
Tie a large font of mouse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Boxer vs Yellow5
jBuilder2006
超级战舰
Professional killers2 data package
SP3 for SQL2000
美女游泳记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0
C#程序员参考手册
Call Of Duty2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1/16 8:51:47 Edit(编辑)
忠魂归何处: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疑云调查

忠魂归何处: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疑云调查

忠魂归何处: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疑云调查


347具远征军的遗骸被扣留在小屋之中,未能归国



   347位远征军将士的忠骨,仍屈身异国的狭促小屋,等待归宿。


  11月5日,在缅甸密支那挖掘出的中国远征军遗骸,被当地华人组织扣留,至今已超10余日。国内一片哗然:是谁在阻拦忠骨归国?


  搜狐新闻采访遗骸归国发起人孙春龙、阻拦方“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会长高仲能,并走访多位远征军代表及后裔,还原出事件背后真相:阻拦方欲在密支那重建烈士墓园,并将其打造成“非常亮眼的景点”。


  背后折射的问题值得深思:面对身处国家、党派与民族狭缝中的密支那华人,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消融历史的疏离、互增认同?


  故国的亲人仍在等待,愿天国的英灵早日落叶归根。



 

没能接到遗骸的一行人,在远征军墓地遗址祭奠英灵


  大江一侧,上演忠骨之争


  两辆旧式大卡车,拦在放置347具远征军遗骸的小屋门前,也挡住了前来祭拜的人群。


  “他们好不容易被找出来,又被关进小屋里。”人群中传出哭声,悲痛中带着不甘。


  上世纪40年代,在二战中缅印战区,中国远征军三年多伤亡近20万。密支那意为“大江边”,是控制中缅边境以及云南大后方的要塞。1944年5月至8月,在这里,中国军队与占守日军殊死搏斗,歼敌2300余人,赢得了最终大反攻的主动权。


  远征军中伤亡最为惨重的,是新一军第30师,共阵亡1044人。他们被葬在当地新一军修建的墓地。时过境迁,墓地屡遭破坏,遗址上已盖起民居和学校。多年来,当地施工建房常现遗骨,多被遗弃。客死异乡的忠魂难以安眠。


  今年4月10日,由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下称龙越基金)主办的“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在这里启动。8月底,347具遗骸陆续发掘出土,经整理、装箱和编号,暂存在原墓地附近一间小屋内。


  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原计划在11月5日运送这些遗骸归国,并举办隆重的迎接仪式——多年前,还是记者的他得知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辞职后,他筹备成立民间机构龙越基金,发起如“老兵回家”等面向二战老兵的公益活动。为促成此次遗骸归国,基金会已调研4年时间。


  不料,11月4日,变故突生——阻拦运走遗骸的那一幕发生了。11月6日,347具本应载着遗骸归国的棺木,从缅甸空空而归。


  舆论的焦点指向了封锁小屋、扣留遗骸的组织——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下称同乡会)。


  同乡会是密支那华人圈影响最大的社团。事发前几天,该社团的会馆落成仪式上,云南省侨联党委书记还曾前往祝贺。据一位密支那华侨介绍,会长高仲能祖籍腾冲,是密支那地区华人富豪,热衷华人事业,并担任一所华人学校的校董,在中国也有店面和生意。


  面对国内哗然,同乡会的回应是——责任在于主办方龙越基金。高会长声称自己也有苦衷:“真金不怕火来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云南、密支那的华人华侨,而非个人利益。”


  一场关于忠骨去留的对峙,就此展开。



 

1995年,当地老华侨向缅甸政府陈情重建远征军墓园的申请书


  “沟通不畅”背后的隐情


  双方沟通不畅——舆论普遍将症结归因于此。


  11月6日上午,同乡会发布声明,提出多条质疑。同一天下午,龙越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几乎进行了逐条回应。


  同乡会认为,10月份龙越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并未告知他们,属于蔑视当地华人。


  孙春龙回应,已尽力表达尊重。活动初期,他便带礼品去拜访过高会长。孙告诉搜狐新闻,向当地华人学校捐赠和8月底暂存遗骸时,对方都是积极的。


  面对“理事长从4月起就没有亲自跟我们沟通过”的说法,孙春龙回答:“可能后期,我们一直在寻找遗骸,和他们对接的比较少。”


  此外,同乡会还质疑基金会在某活动中存在严重财务问题。孙春龙则公开回应称,那实际是一次政府外包活动,龙越基金并非主办方。


  在诸多问题上,双方针锋相对,各执一词。除沟通问题,似乎还存在其它隐情。


  龙越基金称,双方并非合作关系,同乡会和龙越的归葬项目“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孙春龙表示,密支那的远征军,多为非云南籍的外省人,云南同乡会难以代表他们及后裔的意愿。


  但同乡会11月9日发布的另一声明称,2011年就组成“远征军遗族联谊会”作为分支机构。有学者分析,同乡会在密支那影响力最大,加上与云南华人通婚等原因,外省老兵及后裔或许也要从中获得庇护。


  搜狐新闻曾向几位远征军后裔及华侨求证此事,却未能获得明确答复。


  龙越基金理事高飞称,11月1日曾邀请对方参加活动,遭拒。而高仲能的弟弟高仲品曾向媒体透露,当时基金会措辞强硬,令他们感觉“尊严受到伤害”。


  据高飞回忆,临别时同乡会有人提出,想向他要一些钱来建纪念碑。他没有答应。


  而最大的分歧在于:同乡会称9月份就决定将遗骸安葬在密支那,并告知龙越方。孙春龙则回应,确有人提出过“能否留下部分遗骸,以便在当地修建纪念碑”。不过,是以“非正式的其他途径”。


  “我们觉得不合适——留哪些,不留哪些?便没有(和他们)正式谈过。”


  同乡会长:将重建墓地打造“亮眼景点”


  种种迹象表明,同乡会扣留遗骸,目的在于复建当地的远征军墓园和纪念碑。


  在最初的质疑声明中,他们声称:原以为只是运走少量遗骸,但没料到龙越基金准备运走全部遗骸。“我等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致使英灵漂泊,不得安息”。


  扣留事件发生后不久的4日上午,旅缅远征军后裔联谊会(龙越合作方)副会长王玉顺,曾以中间人身份调节。“我提出,孙春龙一行存在礼节上的不足,龙越同意将骸骨归国一事交给云南会馆(同乡会)来操作,并提供资金支持。”


  同乡会并未同意,而是临时向缅甸官方提出反对意见和申请:想把遗骸保留在当地,建立一个花园式的墓园,“增加密支那的旅游、外汇收入”。


  第二天,同乡会召开紧急会议。高仲品透露,会上认为,“远征军是当地历史资源,都拿走就没有了……没有任何条件可谈”、“拿回去有好处,在这里也有好处”。


  11月9日,同乡会发文称:将组成“密支那中国远征军墓园重建委员会”:今后凡有关密城中国远征军任何意见或作法“均需与本会接洽协商”。如有中国政府相关单位之照会,本会定当经大会协商议决处理。


  一位在缅人士分析,此举表面看来有所缓和,用外交辞令开辟舆论,“重点是稳坐地主之便拿下当地建墓主导权,动员多方来奉献”。


  滇缅战史专家戈叔亚则认为,且不论此举是否有经济因素的考量,多年来当地华人确实有重建墓地的想法。五六十年代,缅方为报复盘踞缅甸的国民党军队,捣毁远征军墓地。当地华人目睹石碑被砸,遗骨被挖乱扔,但因自身难保,无能为力。


  后来,密支那老华侨写请愿书,多次向缅方陈情重建墓地。虽获许可,但因“囊中羞涩”,未能动工。戈叔亚2011年就断言,寻找遗骨,定要考虑华侨华人的感情,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着墓地。


  搜狐新闻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同乡会长高仲能的真实想法:此次是重建墓园的机遇。“我们要把远征军墓园,辉煌的建造起来……这是台湾、中国、美国、日本都应该来敬的地方。在大陆,提到远征军,没人不竖起大拇指。”


  他还将其视作缓解当地局势、提升凝聚力的切入点,并报很高的期待。


  “我想加上二战文物、密支那华人的奋斗史,结合缅甸政府、克钦族等等的文化内容,将来会变成非常亮眼的景点。”



 

知情者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同乡会要求:今后凡有关密城远征军任何意见或做法,均需与本会接洽商谈


  龙越基金:支持当地建陵,不碍遗骸归国


  实际上当地复建陵园一事,孙春龙等人是支持的。


  “我们很早就了解到,1995年艾元昌、杨子臣等老华侨写过重建墓园的申请书。”孙春龙介绍,“我们一直在帮助他们。去年年底,我们主动提出用募捐的方式,资助他们修建一个纪念碑,但缅甸政府没有批复。”


  而高飞也表示:“我认为,高会长提出的融合多方文化的想法,非常好。有利于当地华侨和民族的内容,我们定是支持的。”


  殊途同归,高飞相信此次事件,会如此前那些历史的隔阂一样,逐渐化解。


  早期因信息闭塞,一些内战后退至缅甸的国军老兵,对大陆方面确实有些埋怨情绪,但终究血浓于水。“几年前,有少数遗骸回国,如艾元昌老人,非常高兴,感动得流泪。”


  2008年,高飞曾在缅甸曼德勒一所华人学校,看到历史书上存在历史争议问题,便提议可否更换。半年后,在双方努力下,多所学校都更换了课本。


  “只要双方愿意坐下来谈,一些具体诉求,我相信都可以决。”孙春龙说。


  就一些争议,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建陵园、纪念碑,与英灵归国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孙春龙称,就连日本也是在当地建陵园,修了诸多纪念碑和墓地,“但是把遗骨都接回本国”。


  “遗骸归故里,既符合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观念,也符合人性与亲情——这些远征军在国内的亲属,还在等待与家人相聚。”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对遗骸的DNA,已完成56%。未来,龙越方面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为遗骸寻亲。


  “据我们调研,除目前的347具遗骸外,密支那还有大约6000具中国远征军遗体。同乡会是否有能力,对遗骸做进一步的收敛和鉴定工作?”孙春龙说。


  因此,孙春龙不认同将遗骸“留一部分,拿一部分”的折中做法。


  而作为在缅华侨,王玉顺觉得应“两条腿走路”:国家方面,应由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出面,将已挖出土的尽快拿回国提振国民心;长远计划,是在海外建墓地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正面历史形像。“两者主旨并不矛盾,都在铭记先烈。”


  同乡会确实较重视中国官方的态度——据知情人士称,此前的某次协调中,高会长提出,需要官方的批文。搜狐新闻曾求证此事,并未得到回复。


  僵持之下,忠骨应归何处?龙越基金、英灵的遗骸和他们远在故乡的亲人,都还在等待,也只能等待。



作者:刘畅 姚舜  栏目主编:王辰


延展阅读:


战友何时归:中国留缅远征军老兵最后的等待


http://news.sohu.com/20151116/n426654293.shtml



更多《新闻当事人》精彩内容请扫描关注下方二维码



 
(责任编辑:姚舜)
2015-11-16 17:45:07
搜狐网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