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索尼移动高管:美元上涨,手机价格…… - 索尼手机,索尼Z4,美元
Brands out of the way, mobile phones have changed the “new bottle,“ grab the market,
机房实地探秘: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 超级计算机,超算
A top Programmer’s 10 best practices
Mrs Clinton vowed publicly on stage “area 51“ information on UFO fans boiling
Beautiful bikes stolen installed electric motors entry is checked: suspended for 6 years, fined 130,000 yuan,
揭秘Facebook北极圈数据中心:日处理45亿个赞! - Facebook,脸书,数据中心
Developers get Microsoft Azure Edition of open applications,
Apple Samsung patent pending a court appearance today proposed compensation
中国ATM故障维修太慢,日企看不下去了 - ATM故障,ATM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我国房地产真相
Household design of gorgeous series
日本小萝莉1
yy365网站上的美女1
住院一星期,检测费两万
到南昌西站了2
美女浴室写真1
Averag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1
再来随便发几张
8090后结婚的各种XX事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Unix video tutorial20
C#程序员参考手册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4
Proficient in Eclipse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8
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8
Call Of Duty2
功夫熊猫2(上集)
The Bermuda triangle3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7/30 0:08:36 Edit(编辑)
我们能从网上彻底消失吗? - 网络隐私

我们能从网上彻底消失吗? - 网络隐私

我们能从网上彻底消失吗? - 网络隐私 - IT资讯

在上网的时候,如果不想让别人看到浏览痕迹,有一万种办法。但是被访问的网站、你登记的信息,虽然按下了删除键,却并不如你以为的那样可以雁过无痕。

在线婚外情网站AshleyMadison.com上周被黑,当发现他们付费要求删除个人信息的承诺并没有得到兑现时,3700万用户炸了。

尽管网站会完全删除用户在网站上的使用记录和个人信息,但用户的购买记录,包括真实姓名和住址并不会被删除。

说好的清除信息没有实现,那何来安全可言?

隐私条款模棱两可,到底想怎样?

有的人可能会说,不怕,我行为正派,不会去偷情。但这未必有点儿too young了。拿Facebook来说,上面的条款是这样写的:

“在删除过程中,其他Facebook用户无法访问这些信息。”

可是,不让人看见你的Facebook并不代表你已经从网上删除了自己的信息。这一点得到了鲁汶天主教大学法学教授Brendan Van Alsenoy的肯定。“Facebook并没有说明‘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具体指的是哪些。”

这实际上和AshleyMadison.com的做法类似,网站只是把信息隐藏了,而非真正删除。Facebook玩得一手文字游戏,也是不容易。现在半死不活的人人也曾干过这样的事情——别想删帐号!

小编此时的心情长这样:

Facebook负责人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一些信息出于技术原因依然会留存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当删除账户之时,信息会和所有的识别系统解绑。”

Van Alsenoy补充道,根据欧盟法律的规定,“如果数据已经被告知‘足够匿名’,个人用户无法坚持网站进行删除。”

可“足够”的标准实在太过主观,也遭受了不少人的质疑。

而实际上Gmail的政策细则上也有着类似的条款。

“用户是可以停用帐号的,不过一旦用户有需要,我们可以帮助用户恢复帐号。”

也就是说,帐号信息并没有真的被删除。

“为了防止信息丢失,我们都会对数据进行备份,而要将此完全删除也需要假以时日。”

这样听起来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为了防止系统突然崩溃,有备而无患还是很重要的。然而,需要时间并不等同于置之不管,不过用户们往往也无从得知自己的信息到底被删除了没有。

万万没想到,一时大意成千古“恨”

数据匿名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难了,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信息隐私法学者Paul Bernal表示,将匿名数据重新恢复已被证实是可行的。

重点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否会和自己关联起来,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数据会被“记录在案”。有不少倒霉蛋是因为在杀人之前曾在网上查询“如何杀人”和“怎样下毒”,被警方找到了浏览证据而被捕的。

康奈尔大学的David Dunning表示,“人们往往不会考虑得那么长远,也相信短时间内发了一个敏感帖子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然而,正是因为人们经常忽略这些细节,才会让自己惹上麻烦。”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心有技术,总能在网上找到用户的蛛丝马迹。不管网站如何小心地把信息储存到其他服务器上,想黑还是能够找到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在互联网上登记太多个人信息。不过要是因为这样的潜在危险就因噎废食,可不太值当。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