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整合智能手机业务:黑莓全球范围内开始裁员 - 黑莓
男生版试衣机器人, 成本不到一万元 - 试衣机器人,3D
比尔盖茨夫人点评扎克伯格给女儿写的信 - 扎克伯格,Facbook
别叫我修电脑的,做IT我也是够了…… - IT,表情包
中国移动给虚拟运营商定下“死期”:5年 - 虚拟运营商,170号段,中国移动
“Trojan horse“ Elop, Microsoft personnel impact of adjustment? ,
“D plus“ on the 170th open appointments,
Jingdong lose 300 m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quarter, Tencent QQ, the app not to force diversion,
Terry is looking for successors, reduced influence in Foxconn,
又惹祸!无人机与客机上演生死“擦肩” - 无人机,客机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BingBingFan apple dew point photo gallery2
Ashlynn Brooke a group sexy photo2
Soong ching ling's former residence2
分手的感悟
Terrorist smile the largest human history an explosion2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7
30 beautiful school beauty3
A cat have life principles
全球十大灵异酒店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6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5集
Unix video tutorial10
终极变速大师Speeder3.26
I'm come from Beijing1
The Bermuda triangle1
网络管理员第三版
Such love down(擒爱记)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4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9
VC++6.0培训教程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5/19 3:15:53 Edit(编辑)
孩子爱上网,家长堵不如疏 - 学生上网,iPad

孩子爱上网,家长堵不如疏 - 学生上网,iPad

孩子爱上网,家长堵不如疏 - 学生上网,iPad - IT资讯

今年三月,纽约市长比尔·白思豪取消了一项在当地长达十年的禁令,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而现在,这方面的尺度是由学校自由把握的。有两位学者研究了2001年以来在英格兰地区91所学校的13万名学生在携带手机方面的政策变动,结论显示在学生被禁止携带电话进学校之后,他们的考试成绩提高了6.4%,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影响更加显著,平均考试成绩提高了14%。

研究人员指出,这也显示出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手机的影响,成绩好的学生不管是否接触手机,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因此他们认为,贸然的让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可能会拉大不同天赋学生之间的差距,让教育出现更多的不平衡。

今天观察我们的身边也会发现,电子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孩子们生命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发达国家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手机进入中学甚至小学校园的过程,而现在我们身边几岁的孩子,也都拿起iPad玩的津津有味;而且针对平板和手机出现的早教软件,也早就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尽管一部分手机具有严格的分级制度,家长似乎很少使用这一功能。孩子们接触的手机一般都是具有完全功能的,大人们可以上什么网站,孩子们就能看到什么。而且,分级也不能阻止孩子们在安装了微博或微信之后去关注一些账号。苹果自带的Safari浏览器可以限制仅访问一些特定网址,但是通过微信调用的浏览器不在此限。更不用提很多孩子带的是安卓手机,通过各种root方法,任何防线都显得不堪一击。

拥有一台全功能的手机,可以让孩子们随时进行语音、短信和即时消息的沟通,这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找到了三篇不同时期的同题报道,似乎可以看出端倪。2003年的报道显示,当时日本多数高中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初中则是严禁的。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当年一位14岁的东京女孩对记者表示,不能想象在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里生活。“假如生活中没手机,那怎么行呢?”

到了2014年2月,东京都青少年问题协议会指出,日本中学生的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造成了成绩下降、淡漠朋友关系、青少年闭门不出等问题。而到了2014年7月,日本内阁府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已经有42.8%的中小学生(你没看错,有小学生)觉得,对于无法直接说出口的话,更倾向于手机短信或邮件的方式表达。

长期以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管理,都是以禁止携带手机作为一个硬性规定的。最近手机已经完全侵入了人们的生活,所做的事情又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所以就有了禁令的放宽,但是又不能完全放开。上个月,韩国引入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对18岁以下孩子所购买的手机强制安装监控软件,允许家长获知开机时长、启动应用和浏览网站的历史,以及位置信息。另外,当孩子们搜索“自杀”“怀孕”“欺凌”等关键词,或是收到含有这些词的留言时,家长的手机便会立即接到警报提示。当然,这种举措招致了韩国中学生的强烈反弹。一位17岁的高中生打算等到19岁时再买新手机,“我宁愿(暂时)不买手机……这是侵犯学生的隐私”。

至于完全禁止携带手机(并严格执行),会导致一副什么样的青少年成长前景呢?也许应该从中国的孩子们身上找答案。中国孩子比较晚熟,进入大学才成为真正向社会靠近的过渡期,而好多国家这种过渡是在高中进行。在进入大学之前,尽管年龄一直增长,但是孩子们的所有做法却只是局限于学习本身,学习之外的社交能力以及性格的培养少之又少。可以说,一部分中国孩子在进入大学校园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的感觉,其他地方的孩子也许在十一二岁甚至更早就已经体会。这样,孩子就只是从岁数来讲已经成年了,但是自控能力以及心智成长的水平,却不一定就无师自通。其结果就是到了大一甚至更晚,只要学校还能够掌握住学生,依然要严格限制对电脑的使用。

其实,对于电脑和手机的应用,就像是性教育一样,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必须要面对。有一种说法是早接触早好,但是早接触也有可能会导致混乱。所以在这中间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跟随必要的教育,同时还得保证必要的隐私,确实不容易。即便如此,我认为监控依然是所有措施中的下策——家长不能翻看孩子的日记本,可是写进了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本的。

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学生上网控制的最好方法,可能还是采取分级和家长控制技术。对于学生们来说,社交范围暂定于同学之间的话,使用短信和语音通话基本上能够满足平时的沟通需求,因此可以晚一点开放即时消息软件,并且对孩子们能够访问到其他网站和内容采取分级制度。而孩子一般都比家长懂电脑,因此运营商也可以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学生套餐——从网络层面限制对某些流量的访问,并在家长定制套餐时充分知情勾选。这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孩子破解家长控制。

最后,回想我个人的成长历史(我在高考之前就已经开始接触现在已成为自己工作的IT资讯领域),我觉得所有的措施都只能浓缩为4个字:堵不如疏。最好的期待,就是家长能和孩子一同成长,不管是在电脑知识,还是其他方面。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