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Programmers write games with former club source code plug-in, 1.7 million Yuan profit was sentenced
男子冒充军人诈骗,利用“魔音手机”分饰多角 - 智能手机,电信诈骗
日媒:夏普急需外援,鸿海按兵不动 - 夏普,鸿海
Apple’s app store related yellow, erotica was asked off the Assembly line,
Allegedly inflated energy saving: Nest faces a $ 350 million Google claims
Bank free SMS notification thresholds: my site to listen to me,
Lenovo investor balance treasure surprised me, Remy marketing worth learning,
双十一过后,小心快递小哥变梁上君子 - 快递,双十一
Dong mingzhu: can become red would like to thank “gree“ these two words,
亲测“顺路快递”,问题多 - 顺路快递,快递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男人帮杂志里的惹火性感美女1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4
10 powerless things in life
yy365网站上的美女1
The world's ten biggest attractions of inventory super the moon
人美胸美腿更美3
美女和狗狗1
这是男生笨么?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
A man's favorite things6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尖东毒玫瑰A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6
Unix video tutorial6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Sora aoi - one of more PK
Unix video tutorial10
Unix video tutorial18
双旗镇刀客A
Boxer vs Yellow5
Eclipse 4.2.2 For Win64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4/27 6:01:43 Edit(编辑)
广东小镇居民暴富:从旧手机中提炼黄金,每年数吨 - 黄金,电子污染

广东小镇居民暴富:从旧手机中提炼黄金,每年数吨 - 黄金,电子污染

广东小镇居民暴富:从旧手机中提炼黄金,每年数吨 - 黄金,电子污染 - IT资讯

汕头贵屿,偏居南方一隅,过去二十年,这里被誉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从电子垃圾中拆出真金白银,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盘踞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20万的小镇,用“暴富”来形容这里,一点都不夸张。然而与之相生相伴的却是“污染”,和“全球最毒地之一”等一系列称呼。

手机主板竟藏“真金白银”

深夜十一点多,张晓真在灯火通明的公司跟兄弟们卸货,从全国各地回收的几十万部废旧手机,来到了它们的中转站。

张晓真,80后创业者,在废旧手机的行当摸爬滚打近十年。他在福州的公司,每年处理废旧手机数量多达700-800多万台,仓储车间里的每个麻袋里面都有800-1000部手机。流水线上的工人会对手机进行初步拆解,熟练地撬开手机后盖,分离电池,拔掉SIM卡和储存卡,再扔回流水线的传输带。每人每天经手的手机数量就达到7000-8000部。

在这里,你会被数量庞大的废旧手机裹挟,品类从90年代到近几年的不等。在从业者的眼里,越是“古董”的手机越是值钱,一批九十年代的手机可谓是“上等货”,因为早年制造手机的工艺较为粗糙,只能用数量相对较多的贵金属来“锁住”信号,保证正常通话。

手机能拆出金、银、铜,其实很多其它电子产品都可以。利益所趋市场不可能看不到,这也就催生了中国规模惊人的电子垃圾产业链。

“城市矿山”:电子垃圾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电子垃圾的产业链涉及前端和后端。以废旧手机为例,前端即全国各地的回收网络,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多是城镇里的小摊小贩,走街串巷地回收废旧电器。城镇里的小商贩收购后再汇集到省一级的大商户手中,进行分挑分选以后,流通给不同需求的供应商。近年来,线上回收渠道开始发力,爱回收、爱换机等品牌收购了大量的废旧手机,渐渐占领主要市场。

不同成色的废旧手机,会在这个产业链的中后端流向不同的渠道。可以继续使用的手机会流通到深圳华强北等地,作为二手机或翻新机再次销售。报废的手机,一部分会被大型的后端处理公司收购,进行金属提炼,提炼后的贵金属卖给深加工企业。而另外很大一部分,则会流通到汕头贵屿等地的众多私人作坊进行拆解,电路主板交给后端的作坊进行提炼。

那么一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来多少“真金白银”呢?张晓真告诉记者,以一批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来200-300g黄金,1000-3000g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传统的承包矿山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金矿石。

以废旧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垃圾,由此被称为“城市矿山”。

炼金大户日进黄金十几公斤:一个号称左右国际金价的小镇

汕头贵屿,偏居南方一隅,过去二十年,这里被称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盘踞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20万的小镇,与之相生相伴的是“污染”和“全球最毒地”等一系列词语。

能提炼出贵重金属的电子垃圾意味着可观的财富,这让贵屿人看到了商机。用张晓真的话说,在贵屿,最早入行并且坚持下来的人,多半都已经成了“财富之友”。即使不长期从业,这依然是一个可以赚快钱,挖掘第一桶金的地方。

在早年,“进口洋垃圾”是贵屿原材料的主力军。90年代,中国的电子产品尚未普及,消费能力也远不如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有转移污染产业的需求,从国外收购电子垃圾价格低廉。大量的电子垃圾便通过非法渠道被进口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小县城,贵屿就是其中的代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年前,贵屿处理的电子垃圾中,70-80%都是通过夹带、边境转运等方法走私过来的“洋垃圾”。早年有很多华人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收购电子垃圾再转运回国内。越来越多人盯上这块肥肉后,推高了电子垃圾的收购价格,压低了提炼贵金属的利润,使得进口垃圾近十年来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我国其实有明文规定,电子废弃物不允许从海关进口。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包括废电池,废弃机电产品和设备,及其未经分拣处理的零部件、拆散件、破碎件等,除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都在禁止进口的目录当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财政收入绝大多数都源于拆解业,地方政府也非常支持拆解业的发展。这也是电子垃圾产业能在贵屿等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数据现实,拆解业一度占到贵屿GDP的90%以上,超过10万人口从事该行业。

据张晓真估算,仅以废旧手机一项废旧电子产品为例,目前贵屿每月处理量约为1000多万台,一年下来有一亿两千万部,合计约10000-20000吨。以每吨废旧手机含有200g黄金计算,每年可以提炼2-4吨黄金,价值在10亿人民币左右。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有村民说,在拆解电子垃圾的鼎盛时期,炼金大户可以日进黄金十几公斤,周边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金店和珠宝行的黄金多数源于此。巨大的黄金产量,当地人甚至号称贵屿可以左右国际金价。超过5000家电子和塑料拆解户,上10万的从业者,用最原始的方式,实现他们的发财梦。

用最原始的“洗金”、“烧板”进行提炼

近十几年来,国内电子产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也带动了电子垃圾的存量。进口垃圾价格优势不再,并且要冒着极大的法律和政策风险,这使得近年来在贵屿拆解的电子垃圾,原材料转以国内为主。

但贵屿拆解废旧电子垃圾沿用的却依然是最传统的方法。

大量运送至此的电子设备,被人工拆分出铁、铜、塑料、电路板等部分,然后用碳火炉烤熔出电路板上的零件。如果有黄金等贵重金属,就用硫酸“洗金”,如果是提炼铜,用的则是“烧板”。

其中“洗金”的方法带有明显的贵屿特色:用混合硫酸、盐酸等化学试剂制成“王水”,将含贵重金属的电子废品进行“烧洗”,当地称之为“下高炉”。“下高炉”后,铜铁分离,再以硝酸溶解烧洗物,后经土法工序,便可得到黄金。其中“王水”配置比例、土法提炼工序,绝不外传。

据知情人透露,家庭作坊式的粗放提炼,存在一定的流失率,提纯度只有90%左右,无法达到正规工厂提炼的97-98%,但这并不影响该地的拆解行业发展。入行多年的张晓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贵屿作坊式的生产,投入成本在500-1000万,正常经营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回本。成本低,回报率高,成为赚快钱的捷径。

90年代前后,电子拆解回收行业的鼎盛时期,巨额的财富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来自安徽、湖南等地的农民工。他们涌入贵屿,充当了本地人的雇佣工,赤手空拳拆散电子废物,大量的电子垃圾残余物(包括有毒物质)则被燃烧、填埋或随意丢弃。

环境代价:只有大公司1/10的提炼成本

“洗金”的过程,会挥发出大量蒸汽状酸性气体,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酸雾。用1200年前的工艺来处理21世纪的垃圾,这让贵屿饱受污染之苦。洗金产生的废水,和拆解后废弃的垃圾,也都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看似“好赚”的钱却都是用健康和环境代价换来的。

早在2003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便联合有关环保组织深入贵屿调研,调研报告中写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屿地下水便因重度污染而无法饮用。当地卫生院通过对贵屿镇一辖村进行体检发现,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5名学生患有血癌。这与电路板碎裂产生的铅灰,提炼金属所带来的污染不无关系。

彼时的贵屿,典型街景是栋栋小楼,人住楼上,首层当作坊,旧电器和提炼后的残渣占道。原始的烧板、酸洗方式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异味,塑料等废弃物堆满了街边巷口,乌黑的河面上四处漂着垃圾。触目惊心的场景,曾充斥着贵屿的每一个角落,政府虽多次打击整治但又屡屡反弹。

2010年,贵屿的环保监测显示,贵屿镇地表水、地表水底泥、地下水、大气、土壤等普遍受到污染,重金属、二噁英含量较高,存在引发血铅超标事件等重大环境风险。

据业内人士透露,贵屿的提炼成本只有正规提炼工厂的1/10。这样悬殊的对比,源于家庭小作坊式的模式,在提炼过程中对环境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之后也不会对环境进行修复。而大型后端处理公司会在提炼工艺研发环节投入大量资金,且会被要求对提炼后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收纳处理。

提炼端已经不存在?环境修复路漫漫

近年来,当地政府意识到粗放式经营对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对电子拆解行业进行了严厉整顿。2016年3月,筹备三年,累计投资15.8亿元的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

据产业园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贵重金属行情一度走低,现在贵屿的作坊数量大大缩水,园区正式投产时,现有的1243户电子拆解作坊,全部合作组建成公司入驻产业园。

从家庭小作坊搬入产业园的过程并不容易。对当地从业者来说,在自家拆解生产不用交租金,场地也不受局限,还没有排污费,如此规范化的生产意味着成本的翻倍上涨。有媒体报道,不少作坊虽然名义上入驻,实则在家私开分部,偷偷开工。

环境污染的沉疴积弊已久,整治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工作人员称,“2013年前后,因贵金属现货市场行情不佳,贵屿最后两家电解厂已经关闭,目前园区内外都没有炼金和电解铜的地方。”

整个产业只剩拆解,不剩污染高发的提炼?这还有待环保部门进一步严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当地政府摆出严打态势,一些小作坊收购拆解后的电路板,转运到澄海、揭阳、饶平等地再偷偷进行“酸洗”或者“烧板”,甚至向佛山、江西、福建等更远地区的深山流散。

对电子垃圾产业的污染整治,还需要从全局来把控。

视频:点此观看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