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英国电信试行330Mb超高速宽带 - 宽带网速,英国
Double 11 businesses stock up in, mop up and there are 23 Everest high
英特尔走不出的PC怪圈 - 英特尔
世界互联网大会:白岩松专访刘强东 - 世界互联网大会,刘强东,白岩松
地球“大表哥”开普勒-452b的惊喜与NASA的自我营销 - NASA,地球
全球1200个著名地标建筑参与“熄灯一小时” - 地球一小时,能见蔚蓝,环保,2015地球一小时
奇葩小偷:偷手机后爱查通讯录,专挑女性聊天 - 小偷
Intel announced details Alloy a helmet, whose performance is not this,
给他200万:打造网吧界的“海底捞” - 高端网吧,网吧,海底捞,服务行业
Winter warm up Guide: teach you warm from head to toe,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英雄联盟超神十连杀截图
Sora aoi on twitter5
5 meters long centenarians python and melee was successfully capture king snake (figure)
西游日记2
The Soviet union swimsuit exposure in the 70 year2
乳娘帕梅拉安德森4
Beautiful Japanese beauty(漂亮的日本美女)2
传销的好处
陪睡门马睿菈自曝写真 称首拍大尺度照片1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Proficient in JavaScript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Eclipse 4.2.1 For Win32
VeryCD电驴(EasyMule) V1.1.9 Build09081
《小姨子》英文版19
VC++6.0培训教程
Unix video tutorial20
Boxer Classic video3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
Popkart Cracked versions Mobile phone games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2/27 8:03:09 Edit(编辑)
护士上门APP受热捧,背后安全隐患谁负责? - 医疗服务,护士

护士上门APP受热捧,背后安全隐患谁负责? - 医疗服务,护士

护士上门APP受热捧,背后安全隐患谁负责? - 医疗服务,护士 - IT资讯

爱美的王女士想打美白针,就通过“医护到家”APP,找了一个护士上门。没想到,这个护士上门后,甚至没有看她提供的药品信息,就直接给她配药输液了。大约输液10分钟,王女士出现了心慌、耳鸣、发冷等不适症状。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身体才逐渐恢复正常。后来,她才知道,这瓶美白针剂,必须用250ml的盐水稀释,而那名护士却只用了100ml盐水稀释。在王女士看来,这名护士做事有点“野豁豁”,但这并不影响对方的生意——该护士自称,当天一共接了7单。

在“医护到家”平台签约的李护士也证实,将近一年时间,她接了一百多单,曾帮患者注射过“不允许院外注射的药”,甚至还有客户喊她上门抽血用作鉴别胎儿性别,“很多时候,只要上门了,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得做。”

上门抽血用作胎儿鉴别

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个亲戚怀孕不到两个月,想做个胎儿鉴定,需要抽血,请她私下帮忙。考虑到伦理和相关规定,她婉拒了。

不料后来这位亲戚称,通过一个名叫“医护到家”的APP,找了一个护士上门,就把这事做成了。

通过这件事,刘女士才开始了解“医护到家”这个平台。令她惊讶的是,有几个同事竟然也是该平台的注册护士。

刘女士说,在这个平台上,“护士上门”服务项目包括打针、输液、美白针、留置针输液、静脉采血等十多种,都属于诊疗行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通过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方式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寿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都属诊疗活动,而诊疗活动只有取得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进行。

近千签约护士可供挑选

近日,市民王女士介绍了她通过“医护到家”预约护士上门打美白针的经历。

王女士说,只需下载APP,通过手机和身份证注册用户端,即可预约相关项目。她按照系统提示,选择“美白针”项目后,通过信用卡付款199元,系统立即提示:“支付成功,等待护士抢约。”

随后,该系统提供了近千名护士的信息供挑选,这些护士中有执业于公立医院的,但更多的执业于民营医院。

付款之后,大约5分钟,系统提示,“订单”已被一名护士“抢”走。

在该系统内,这个名叫“胡诗诗”(化名)护士的相关信息,包括简单从业经历及目前职业资格证书注册单位等。

据王女士回忆,胡诗诗在预约上门时,在电话里仅仅询问了一下有没有打针的针管。

双方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半,但三点半过后,胡诗诗打来电话,说她在附近又接了一单,让她稍等。

下午四点,护士终于来了,一进门就说,当天太忙了,总共接了7单。

“那你今天挣一千多块钱了?”“哪里哪里,并不是每一单都是199元。”胡诗诗说,有些人订的是套餐,上门一次只有几十元,平台扣除25%,其余的才归上门护士。

这位胡护士还说,如果忙不过来,会把订单转给别人去做。

不看药品说明直接输液

在注射前,胡诗诗并没有出示自己的证件,也没有要求患者出具处方和院外注射证明等,甚至没有看王女士提供的小药瓶上的信息。注射前,她只是去洗手间洗了一下手,就开始配药了:她把小塑料瓶里的药水,用注射器抽出来,推入一瓶100ml的盐水瓶中。

令王女士吃惊的是,小药瓶上全是日语,但这位上门护士既没有看,也没有问,直接就给她扎针了。

胡诗诗说,由于王女士是第一次打这个针,按照规定她至少要等20分钟才能离开。如果以前打过,那么,她扎上针就可以走了。

在接下来的20分钟,胡诗诗掏出手机,找到该平台相关告知页面,让王女士签字认可。王女士表示想看一看告知内容,但胡诗诗说,不需要看了,网上都有,可以到自己的手机上看。

王女士说,直到她提出要查看一下护士从业资格证书,胡诗诗才从包里拿出证书来。资料显示,胡诗诗原本在一家民营医院执业,后来转到另一家医院,都是在上海市卫生主管部门注册的。

大约输液10分钟后,王女士逐渐感到不适:心慌、耳鸣、发冷等,随即要求胡诗诗减慢输液速度,但不适的反应并没有缓解。

此时,胡诗诗没有采取任何应急措施,只是笑着说了一句:“也许是你自己心理紧张吧。”

胡诗诗离开后,王女士喝了大约1000ml温水,过了两个多小时,身体才逐渐恢复正常。

后来,记者了解到,这瓶名叫“铂金”的美白针剂,必须用250ml的盐水稀释,而且女性在月经期间禁用;注射期间禁止食辣、饮酒、禁止食用海鲜。

王女士说,这名上门的护士既没有询问药品来源,也没有看药品说明,便直接使用了100ml盐水稀释即进行输液,也没有询问“患者”是否处于月经期,也没有告知“患者”用药禁忌。

王女士还注意到几个细节,在处理医疗垃圾时,胡诗诗直接把配药针头拔下来,就扔进了塑料袋里,没有对锐利的针头作相应处理。而且,胡诗诗始终没有戴口罩。

说是有保单但不写受益人

护士上门,打完针就走了,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王女士回忆,后来曾收到平台发来的短信,说是人保意外险保单号,而支付页面上显示的却是人保财险。她曾试图通过人保财险验证保单号真伪,但查询系统却提示没有购买过保险。

拨打“医护到家”的电话咨询后,工作人员说,是由于用户已经点击“服务完成”,保单就自动失效了,这份保单只保24个小时。

那么,保险的期限究竟是从下单开始,还是从服务行为发生或者结束时开始呢?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没有给出解释。

后来,经过交涉,“医护到家”APP 后台工作人员发来了一份0.82元的保单,保额30万元,但该保单显示投保人是北京千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并没有指明受益人。

[记者调查]

签约护士:上门抽血违法,但不做,平台就会屏蔽我账号

近日,记者辗转找到在“医护到家”平台签约的一位李姓护士。她是一家民营医院的注册护士,去年成为该平台签约护士。

李护士说,虽然该平台自制的《上门知情同意书》中规定,护士须按正规医院开的处方和院外注射证明注射,但实际上,一些护士多按客户要求进行药物配比、注射。

李护士告诉记者,如果是疾病检测,通常都是在医院采血,医院不会为外来血样进行疾病检测。通过平台叫护士上门去抽血的,几乎都是通过非法渠道做胎儿性别鉴定的,“我也知道,上门抽血是诊疗行为,是违法的,但如果不做,平台就会屏蔽我们的账号。”

李护士说,有一次她接了一个上门输液的订单。到了患者家后,才知道患者要打一种乳腺癌的化疗药,而这是不允许在医院外注射的,即使在医院内打,也要在主治医生的指导监督下进行。

“当时我就给平台打电话,平台的人说你不打可以,我们找别人去打!”李护士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通常会妥协,因为不打针不仅拿不到钱,上门成本都得自己承担。

她无奈地说:“很多时候,只要上门了,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得做。”

“医护到家”:是做健康管理服务不是诊疗,不需要通过卫生部门

记者查询发现,APP平台“医护到家”,是北京千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

该平台首席运营官魏贵磊告诉记者,他们确实没有在上海市卫生主管部门备案或者获得许可,“我们做健康管理服务,不是诊疗行为,所以,不需要通过卫生主管部门。”

记者看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里的确有“健康管理”的内容,但是该经营内容也被特别注明“须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

魏贵磊说,护士上门打针之前,医生看病开药,这是诊疗行为;但他们的护士上门,凭医嘱打针,这个是服务,不属于诊疗行为,“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护士上门不按规范操作,我们正在这方面的管理上下功夫。”

上海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表示,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才可开展诊疗活动;“医护到家”APP目前并未在上海卫监部门备案,卫监部门没有掌握相关信息。

目前,市卫计委卫监所正通过“医护到家”平台上公开的上海医护人员名单,对部分参与该平台业务的医护人员开展调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