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Iowa next year to use mobile apps to replace a driver’s license,
“磁暴步兵杨永信”与他的86条:包你承认有网瘾 - 网瘾,杨永信
安卓4.4新功能:搜歌手可直接打开应用听歌 - Android4.4,Android4.4.3,Android5.0
大佬的1999年:刘强东卖光碟,马云要和硅谷较量 - 马云,刘强东,李彦宏
女子微信卖假冒进口减肥药:竟是私人自制 - 微信,朋友圈,减肥药
Apple iPhone6,Plus staging 274 Yuan a month? Campus loans high interest rates carefully you miserable,
财大气粗,谷歌准备给整个纽约提供免费Wi-Fi - 谷歌,Google,免费wifi
传专车新规下周出台:或致司机大量流失 - 专车,司机
谷歌好尴尬:一半移动用户不用搜索 - 谷歌,谷歌搜索
IFA 2015,我们可以期待这些 - IFA 2015,IFA,Lumia950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两张抽象画
From China fortress sora aoi5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效药,一万二一支
The beginning and end
Angie Chiu vijara myth2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3
传奇套装
移民小国也实惠1
美丽的风景--让你目瞪口呆
Terrorist smile the largest human history an explosion1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C#编程思想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2
《小姨子》英文版8
《小姨子》英文版5
Sora aoi, the maid, students' uniforms
Desire a peach blossom
《小姨子》英文版23
《小姨子》英文版4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尖东毒玫瑰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10/19 11:10:00 Edit(编辑)
信用钱包被指涉嫌强制交易:用户绑定银行卡即等于申请贷款

信用钱包被指涉嫌强制交易:用户绑定银行卡即等于申请贷款

信用钱包被指涉嫌强制交易:用户绑定银行卡即等于申请贷款 - IT资讯

银行卡里突然多出了几千块钱,遇上这样的“好事”,当事人为何还愁眉不展?

今年6月初,西安的贾清(化名)意外发现,自己银行卡里多了2000元;6月7日,他收到了一条通知还款的短信,才知道放款的是一款名为“信用钱包”的App,借款需分三期还清,而彼时其服务费利息等各项费用已经为500多元。

不只贾清,如今,在多个QQ群和21CN聚投诉网站上,有许多用户在投诉:“信用钱包”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放款,并且强行规定分期还款,收取高额的服务费、利息费。

未注册:天上掉下两千元贷款

“我连‘信用钱包’的App都没下载过,怎么就给我放款了?”贾清是一头雾水。他回忆,今年2月,他曾在58信用贷的网站注册过,当时只想看一下自己能贷多少额度,于是就提交了资料去认证,并绑定了银行卡。“但从头到尾我都没有借款,也不明白为什么3个月后,‘信用钱包’会突然给我放款。”贾清说。

贾清一心想把2000元钱还掉,于是他下载了“信用钱包”的App,结果多次尝试还款,均以失败告终,眼看一天就产生30多元的逾期费,他心急如焚。

一直等到8月份,“信用钱包”方面表示只要贾清把2000元本金打到指定的支付宝账户上,整件事就算解决了。但当对方得知贾清要找警察做见证时,立马对贾清和其爱人进行了几通电话辱骂,之后再也没出现过。

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贾清也没有把2000元还掉。

注册用户:称又遭强行分期

和贾清不一样,来自深圳的任光杨,是主动向“信用钱包”申请的贷款,但当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上他后,他也喊起了“冤”。

9月23日,任光杨看到“信用钱包”的宣传广告上称借款额度能到两万块钱,于是他就提交了资料,在“信用钱包”上完成了注册、认证、绑定银行卡等步骤。但刚绑定完银行卡,任光杨就发现页面显示2000元的额度正在放款,并且不能取消,这让他非常恼怒。

“我以为就只是注册而已,压根不知道这样就算借款了。”更让任光杨气愤的是,放款完成后,他才发现,“借”的2000元被分成了三期来偿还,除了本金2000元,还有每期150元的服务费和利息等共计470.12元的费用。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任光杨还向法治周末记者提供了还款计划表的截图。该表显示,三期还款日分别是10月27日、11月27日、12月27日,还款金额总计2470.12元。

“强制给我放款不说,还强制给我分了三期还款,三期的服务费和利息加起来几乎占本金的25%,‘信用钱包’是想利用这个多收钱吧?”任光杨怀疑。

任光杨称,之后他跟“信用钱包”方面沟通,却没有结果,本打算不还钱的他又怕信用受影响,于是决定连本金带利息一下还清。

“没想到,线上客服跟我说小额贷款不支持一次性还款,即使我要提前还清也没有任何减免。”于是,2000元钱自己一分钱没动,最后他还白搭进去近500元。

之后,任光杨尝试了多次,发现根本无法通过“信用钱包”App的渠道来还款。求助线上客服后,他于10月14日将1470.12元的费用还到了对方指定的支付宝账户里,彼时距离第一期的还款日还有13天。

“我的损失也不要了,就希望还完钱赶紧摆脱这个牛皮癣,如果之后还有什么幺蛾子,我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起诉到底。”任光杨郁闷地说。

“绑定银行卡等于申请贷款”令人诧异

记者了解到,“信用钱包”是北京众信利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是一家“帮助个人及小微企业快速、低成本获取贷款”的平台。

但为何多名用户会遭遇“被贷款”?又为何会被强制要求分期还款?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多次拨打了“信用钱包”官网上的联系电话,截至发稿,没有任何人接听过电话。

随后,法治周末记者又下载了“信用钱包”App的最新版本进行体验,发现注册完账户之后,若要进行下一步,则必须点击页面中间的“继续申请”选项。

而在“继续申请”几个字的上方,则是借款额度和借款时间两个选项,其默认的借款额度是2000元,借款期限是3个月,而在“继续申请”几个字的下方,则写着“借款金额和期限以实际审批为准”几个字。

页面的设计和文字说明让记者有些摸不着头脑:点击“继续申请”后,是在继续为申请借款而进行认证授权等,还是相当于默认了“借款2000元,借款期限3个月”这一选项?

而点击“继续申请”后,页面跳转到“运营商授权”和“支付宝授权”“芝麻信用授权”这一步骤,完成授权后,用户只需要绑定银行卡,就相当于完成了签约和申请。之后若申请通过,则进入到放款阶段。

也就是说,在“信用钱包”上,对个人身份的验证与申请贷款是同时进行的,这一点,与其他互联网借贷平台先验证、绑定银行卡,然后申请贷款的顺序完全不同。

若用户没注意到这一点而进行了申请,发现后能不能及时取消呢?

据“信用钱包”App线上客服表示,若用户无意申请贷款,可以在最终绑卡签约时放弃贷款,如未成功绑定银行卡,该申请会自动失效。但若用户已经确认贷款产品并绑卡签约完成,则无法取消申请。

也就是说,“信用钱包”的用户只要成功绑定了银行卡,就意味着同时在申请贷款了,并且该笔申请不可取消。

而对于分期问题,记者注意到,在首页借款期限下,共有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4个选项。在线客服表示,因贷款产品为小额,目前暂不支持一次性还款。若用户选择提前还款,费用没有任何减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有借贷平台为了获取用户,会选择一些较为隐秘的方式,例如用户在注册认证等步骤中无意间勾选的选项可能就是申请借款的选项,若不细心留意,一般人很难注意到。

此外,对于平台强制用户分期还款的情况,该人士表示,这是因为网络借贷平台上的用户采用分期还款的话,将会产生更多的服务费、利息等费用,因此平台对用户分期还款往往采取鼓励的态度。“但规定用户只能分期还款的情况,并不多见。”该人士表示。

不知情“被贷款”属无效合同

“如果用户仅仅是在借贷平台上进行了注册认证绑卡,整个过程中没有申请贷款的行为,那么平台未经用户同意就放款的行为,就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网贷315首席学术顾问邓建鹏教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种情况在借贷平台上是比较少见的,另外,当用户发现自己“被放款”后,是有权取消的,否则就是一种强制交易的行为。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认为,若用户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那么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平台的行为属强制交易行为,用户最多只需要归还平台本金,而不需要承担其他的服务费、利息、违约金等。

但在法治周末记者体验的情况中,由于申请贷款和进行验证、对平台进行各项授权、绑定银行卡等步骤是“捆绑”在一起的,导致用户在验证、绑定银行卡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选择了申请贷款。

“若用户误以为点击某个选项只是在进行个人身份认证,而平台却利用技术手段对此进行设置,当用户点击该选项时实际上也在申请借款。这种情况下平台就是在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不公平的合同。”邱宝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根据新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否则就是无效条款。

“强制分期”侵犯用户公平交易权

而对于用户必须分期还款的规定,邓建鹏认为,这在网络借贷平台上是很少见的。

确实如此,记者在蚂蚁借呗等借贷平台上看到,其下方都提示用户可提前还款,并表示利息按天计算。而“信用钱包”的用户若选择提前还款,服务费、利息费依然按照分期来计算,没有任何减免。

“从公平交易的角度上来看,用户是可以选择提前还款、一次性还款和分期还款等多种方式的。借贷平台应该赋予用户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强制用户只能选择某一种方式。”邓建鹏认为,强制分期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邱宝昌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建议平台用户向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