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China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2014: most popular Java JS is second
网警全天执法:涉网络谣言黄赌毒会被“拍肩膀” - 网警,微信,微博,谣言
日本单反相机牛,能证明什么? - 单反相机,佳能,尼康
手机在身边的时候,我们将更有自信? - 手机控,低头族
Athlete cancer boy auctions to save Olympic silver: fight for something more precious,
识破骗子把戏:移动支付三大骗局 - 移动支付,二维码,钓鱼网站
预测:2016年的11大科技趋势 - frog,FDA,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报业寒冬:看美国六大纸媒的分崩离析 - 纸媒,报纸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new Logo, after HP logo like this,
Students invent “dazzle dance“ save the Granny square dance,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王艳写真温柔如水1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1
Ashlynn Brooke a group sexy photo1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8
NeedWallpaper11
Extremely rare TianShan Mountains snow lotus1
A man's favorite things6
In the world the most mysterious 21 place landscape1
Chinese paper-cut grilles art appreciation3
Chinese paper-cut grilles art appreciation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Kung fu panda - the secret of the teacher
虚拟机汉化软件
Photoshop 8.0图象编辑软件
Unix video tutorial3
Unix video tutorial15
虚拟机5.5.3版
电车之狼R
Visual C++界面编程技术
Jinling thirteen stock
Detective task-the top secret prostitution files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5/9 4:27:52 Edit(编辑)
一个鸡蛋两个筐,云网盘如何用到老? - 网盘,云存储

一个鸡蛋两个筐,云网盘如何用到老? - 网盘,云存储

一个鸡蛋两个筐,云网盘如何用到老? - 网盘,云存储 - IT资讯

从3月开始UC网盘、新浪网盘、金山快盘、华为网盘纷纷宣布了停止人用户的存储服务,一时之间网盘在一众服务商眼中,从风口浪尖变成了明日黄花。

虽然每一家都为用户提供了数据迁移的缓冲时间,但从一家已经习惯的网盘迁移数据并寻找另一家网盘,总会让人莫名的烦躁。比如实习生小妹便发出了开篇的抱怨:“就没有一个可以用到老的么?”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企业都可能死。

但是,能够保证三五年不用换的方案,这个可以有。

概括来说有三种方案,由简至繁分别为:

• 靠谱的网盘

• 本地加联网

• 云服务器

选网盘要像选男友一样,看未来!

最简单的替代方案必然是选择另一家网盘来替代,但是想要长久使用不折腾,请选择靠谱的。

虽然已经关闭了好几家,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非公司核心项目,这种因为“你有我也要有”而诞生的产品,被砍是必然的,早晚而已。

所以如果想使用长久,要看未来,在公司的未来战略布局中占据关键一环的项目,就是轻易不会死的项目。

这里推荐两家爱范儿认为最不易死的网盘,他们分别是:Microsoft OneDrive和Google Drive。

先说微软的OneDrive,无论从微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还是Windows的发展规划,都可以看到微软在未来战略上对该服务的依赖,而从Windows10和Office对OneDrive的集成度来看,即便微软现在突然想要砍掉这个项目,至少也需要3~5年的时间。

至于Google Drive,其未来战略同样在“云”上,而且还正在大力发展企业项目,云端办公和文档管理一直都是争取企业用户的主打产品,并且Google Drive在Google公司内部使用度颇高,他自身都难以剥离这个项目。

虽然前文提到了iCloud,而这个项目也确实是苹果的重点项目之一,但是目前并不推荐这个,因为他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服务器问题,无论在国内国外都不够稳定,作为一个云端存储来说,一个文档丢进去,回家之后发现没有同步,这是很致命的,只能期待苹果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后能够改善这个问题。

其次他的革命关系没有微软牢靠。

数据像老公一样,放在身边才安心。

如果觉得数据放哪都不如在握在手中安全,那么爱范儿还有“本地方案”提供,那就是组建一个本地私有云。

自己组建一个云端存储,优点是明显的,你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谁跟你说要关闭服务,你只要考虑是否停电断网就行。

这里主要举例两种方案,他们分别为:BitTorrent Sync和NAS。

此前爱范儿曾介绍过的BitTorrent Sync就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级私有云解决办法。

这个由BitTorrent团队打造的全新同步软件,其理念跟BT下载相似,在指定共享目录并互相验证之后,只要你有一台拥有文件的设备保持联网状态,那么其他获得验证的设备便可以获取这些文件。

当然这个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你需要时刻保持一台电脑在开机状态,而且因为是电脑,总难保证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会死机。

所以爱范儿还有高级方案,建设真的本地私有云,搭建自己的网络存储服务。

NAS全称为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早在20世纪末便已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NAS的原理很简单。一般的存储是把将存储设备附加在计算机的总线上(例如常见的SAS, SATA接口),对计算机系统展示为一个块设备,而由操作系统从块设备上创建文件系统并进行管理。而附加存储是以文件为单位,向异质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形象地说,网络附加存储是一块通过网络连接的驱动器。

从易到繁,由简及精,个人可选的NAS可以细分几种级别:路由器、西数的My Cloud、群晖DSM、小型存储集群。

对比BitTorrent Sync方案,它们均为独立的设备,当然价格也是逐步提升。入门级方案均使用了低功耗的设备,而高端设备则功耗及费用很可能已经超出了一台计算机的费用。

首先是路由器,目前多功能路由器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家庭,比如小米出的那款高价路由器已具备了NAS的功能——随时随地访问文档是其主打功能。

而如果觉得小米路由器差了点什么的话也可以选相对专业的西数My Cloud,它对比小米要更为专业一些,插上网线仅需几步操作便可设置完成,利用官方提供的移动设备应用可以方便的在手机上进行文件备份和管理。

而如果想要更为专业,在二者之上还有业余爱好者经常选用的群晖DSM。群晖的NAS虽然仍属于业余级选手,但相比消费级产品来说更专业一些,后台配置看似有些复杂,但可视化的多语言图形界面还是相对方便的。

而在功能上它基本上能实现对网盘所要的一切基础功能,甚至连高级网盘所具备的版本控制功能都可以实现,基本是本地网盘的终极存在,并且接上路由器简单配之后便可联网,移动端同样也有专门的应用程序提供。

设备型号看个人购买能力和功能需求选择,因为他们是买软件送设备,并且硬盘另购。

对于究级用户来说,折腾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从自建的FreeNAS服务器到到专业的NetApp存储集群,甚至到配套EMC磁带库——存储是一个入门门槛极低,但又几乎没有终点的“兴趣爱好”。对于这些用户,大概也不需要我们的过多指引。

数据也可以埋云里,然后获得千千万万个分布式存储

对于对数据的可靠性非常严肃的用户来说,本地加联网的形式并不达标。

因为断电断网会导致无法远程读取,而且物理损坏也会造成数据丢失。

于是在咨询了爱范儿美国分部的技术大牛后,获得了云服务器存储方案。

具体形式为利用云服务器架设自己的云端存储服务,并配合购买提供商提供的备份服务。这样的优势便是能够借助其服务器提供的更高的SLA来保证数据几乎永久在线,且极其不易丢失,缺点就是需要一定服务器配置基础,好在现在已经有了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开源和收费皆有。

技术大牛推荐的开源的项目为ownCloud,其优势是拥有开源社区为这个项目不断更新,在使用上除了云端存储基础需求外还提供文档版本管理和回档,被技术大牛形容为个人版的Dropbox,具体配置方式可以查看官方支持页面,有文档和视频教程。

最后的友情建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筐里

在与技术大牛的聊天过程中我们互相交换了各自的意见,他表示:

微软不靠谱,微软瞎折腾不是一次了。今天,微软发邮件告诉我 OneDrive的15GB存储空间马上要变成5GB了。

目前我的方案其实是对于有一定的技术背景的人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且在有足够高的可用性以及冗余度的同时,成本并不高。

需要访问常用的资源时,我会选择Google Drive。方便、随时可用。不过缺点是不能存放、同步机密资料。确有需要时,我会SSH到家里的工作站中寻找资料。

在线备份,我使用了BackBlaze。无限存储空间,每天自动增量备份。加密使用了AES,当然敏感信息,例如GPG key, SSH key, S/MIME cert等在网络备份之外。

在我的Mac上,一直插了一块Time Machine备份盘。每个季度,我都把备份盘取下,放在银行保险柜里,并把保险柜里的一个季度老的硬盘取出,作为下一个季度使用的备份盘。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入室盗窃发生时,或者没有关窗子导致电脑泡水时,我最多立即损失三个月的数据。

每年我会特别做一次Time Machine备份,将备份盘交给离我足够远的朋友手中,这样在区域性灾难——例如洛杉矶大地震——发生时,即便本地银行保险柜完全损毁,我仍然立即可以得到一份数据让我可以立即去苹果商店买一部新的电脑,恢复工作。除此之外,在回国时,我也时常会携带备份盘,使我可以做到定期的洲际容灾能力。

在旧金山湾区我租用了一个机柜,放置了存储服务器以及虚拟化服务器。我很经常的(通过一个cron任务)将重要的、经常访问的数据加密备份在那里。

照片以及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我会上传到Google Photos中,RAW文件我会存储到Google Cloud Storage Nearline里。

整体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大概购买了四五个2TB的移动硬盘,一年有几十美元的云服务费用,私人银行服务赠送的保险柜,以及本来就要支付的机房费用。

俗话说得好,冗余不做,日子甭过;备份不做,十恶不赦!数据无价,总体加起来只需要两千人民币左右的硬件,以及足够小心的对待数据、有耐心的做备份,数据的保护永远是可以完成的很好的。

我现在的方案保证北美大陆沉下去我都不丢数据。至于北美大陆沉下去了我是死是活就是另一回事儿。

当然最后他也给了个人的友情建议:

bottom line,不完全把你的工作流依赖于某一个独立服务。

简单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筐里。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