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国产手机们的印度之战:将和国内一样惨烈 - 小米,华为,金立
Flash末日将近:谷歌明年停运Flash显示广告 - 谷歌,Flash
一天狂增超6000亿元!美国科技三巨头的财报为何集体爆表? - 亚马逊,微软,谷歌,财报
Too Uber car is broken? Probably only do this particular brand of car,
锤子T1挖的坑有多深?老罗现在还没爬出来 - 锤子T1,罗永浩
三个小故事告诉你:大数据并非“遥不可及” - 大数据
二次元的亲们:感情深能不能谈谈钱? - 二次元,大圣归来
Polaris kaligong: AMD market share alone rose to 34%,
Smartphone OS fourth seat, who’s going to sit? ,
洋气摆摊:小米“蛋屋”移动百货店即将开业 - 小米,小米商城,智能家居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西游四格漫画(五)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3
到底是谁撞谁呀?
I also want to live a June 1 children's day, dad
一万二一支的万珂,用得真心肉疼。
Other people's teacher VS my teacher
湖边的风景
Fender Bender that so horrifying1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
徐若瑄展示美丽胸围3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Boxer Classic video2
双旗镇刀客B
asp.netWeb服务器高级编程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The Bermuda triangle3
Visual C++界面编程技术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0
Be there or be square
matrix2
Unix video tutorial4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3/1 6:18:22 Edit(编辑)
三星和台积电偷笑:就算Intel技术牛又奈我何? - 处理器,台积电,英特尔

三星和台积电偷笑:就算Intel技术牛又奈我何? - 处理器,台积电,英特尔

三星和台积电偷笑:就算Intel技术牛又奈我何? - 处理器,台积电,英特尔 - IT资讯

过去几年时间里,英特尔虽然在桌面领域仍过着“无敌是多么空虚”的日子,但是围绕其芯片制造技术的话题讨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与很多开始被人熟知的芯片制造厂商相比,比如台湾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

很多话题讨论的开始,均是基于每一次非英特尔芯片制造商对制造工艺的升级。最初,台积电和三星明确表示,将以最快的速度从“20纳米”过渡的“14/16纳米”,而且将会重点发展称之为“FinFET”的晶体管结构器件,重点宣传新工艺相比传统而言芯片面积将得到大幅缩减,适配每一代工艺制程。

另一方面,当时英特尔也正处于22纳米工艺技术到14纳米的过渡中,并且英特尔也掌握了第二代FinFET(Tri-Gate)器件技术。不过,英特尔的动作太慢了,导致三星和台积电各自挑衅称,其16和14纳米已经领先英特尔,而英特尔仍无法完全脱离22纳米的工艺制程,并且还有事实证明,台积电的20纳米工艺的晶体管密度比英特尔的22纳米更高。

英特尔从22纳米过渡到14纳米的时间实在过漫长,这点不假,而且英特尔也意识到了,在工艺制程技术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晶体管密度的竞争相当重要。事实上,面对民间乃至业界广为谈论的误导性话题,英特尔并没有刻意的做任何回应,但当英特尔正式公布自家14纳米技术时,才真正确定了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下图为英特尔官方提供的逻辑面积比例图:

从这个英特尔的图来看,英特尔承认自家的32纳米不如28纳米工艺,主要是指栅极与栅极之间的间距前者不如后者。再到22纳米与20纳米工艺的对比,结果亦是如此。不过,确实只有在14纳米和16纳米工艺节点,才超过了其余竞争对手,确立起领先的地位

所以,三星和台积电所说的都是事实,这两大越来越出色的芯片代工厂在20纳米制程时代确是领先于英特尔22纳米。但不可否认英特尔新一代14纳米更为出色,至少晶体管密度的优势上超过了其他对手的14/16纳米工艺节点。

工艺是一回事,那晶体管的实际性能呢?

多年以来,英特尔从未放弃过任何吹嘘自己的芯片技术,只是在台积电和三星上位之后收敛了很多。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英特尔竟然没有过度宣传自家的第二代FinFET工艺,毕竟其余竞争对手在其14纳米问世时,均处于第一代FinFET工艺水平。简单的说,英特尔14纳米正式问世之初,从晶体管性能的角度来看,整整领先了竞争对手一代。

在很多对芯片深度评测的机构报告中,尤其是权威站点ChipWorks,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14纳米晶体管所有性能指标均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ChipWorks通过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发现,英特尔14纳米芯片的晶体管鳍片间距做得最为紧密,堪称这个星球上迄今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全面领先代工厂的14/16纳米。

英特尔22纳米和14纳米晶体管鳍片细节对比:

所以,质疑英特尔在晶体管性能优势竞争中落后的人都该闭嘴了。为什么,将下面三星的14纳米FinFET工艺晶体管细节与上面英特尔的对比就能明白。在22纳米时代,英特尔的晶体管鳍片的确不够出色,但14纳米鳍片看起来已近乎“垂直”,使得了鳍片更高、更薄,更易于提高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和性能。

三星的14纳米FinFET工艺晶体管细节,请注意看,很显然更像是2011年英特尔22纳米工艺时代的水平,宣称超越难免有点大嘴了,毕竟无论如何还是基于第一代FinFET工艺打造

三星14纳米FinFET晶体管细节图:

当然了,性能突飞猛进不太现实,而且英特尔考虑到了移动领域和其他应用的竞争,毕竟在这些领域不需要非常高的CPU频率。但说到频率,英特尔的14nm驾驭大于4GHz不会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而代工厂的14/ 16纳米当前仍然相当困难。

代工厂一直在进步

不可否认,在芯片制造业,各大代工厂尤其是三星和台积电的进步非常之大,并且正在加快步伐缩减与英特尔的技术差距,尽管英特尔长期处于领先,但当前十分需要将差距拉开更大。

我们不清楚英特尔是否是缺乏竞争压力,但在移动领域,三星14纳米FinFET、台积电16纳米FinFET两大工艺的竞争可谓空前惨烈,从合伙代工苹果A9,到争抢各路订单,杀得好不热闹。更重要的是,两大代工厂已经做好了部署全新工艺制程的准备,不止是第二版,还包括第三版。

例如说,台积电第一代是标准的16纳米FinFET工艺,之后推出的第二代FinFET Plus(FF+)增强版已经部署。至于下一代FinFET Compact(FFC)也已经完成了设计研发,并确定本季度就可以投入量产,提前了大半年。

三星方面,其第一代14纳米是Low Power Eatly(LPE),现在第二代Low Power Plus(LPP)已经开始量产,重点产品为Snapdragon 820和Exynos 8890。三星高管声称,衍生于第二代的下一版14纳米也将很快推出。

更长远的计划上,无论是三星和台积电都已经开始朝着10纳米的目标迈进。台积电表示,10纳米今年即可试产,正式批量生产等到2016年年底,或者是2017年的第一季度。至于三星也提供了大概相同的线路图,坚称2016年年底10纳米就可量产,2017年一定会出现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反观英特尔,不仅桌面处理器“Tick-Tock”策略在两年前已经被打破,而且第一款基于10纳米工艺的产品按计划要等至2017年下半年才能推出。除非英特尔改革研发模式,否则今年年底将丧失工艺领先的地位。作为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巨头,英特尔长期自信满满,但在当前竞争环境中,还真的得加把劲了。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