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思科被曝多数安全设备存漏洞:黑客可任意控制 - 思科,漏洞,黑客
不疯魔不成活:乔布斯一精神无人可复制 - 乔布斯
魅族小米这些年的斗争:从口水战到人墙对峙 - 小米,魅族,小米手机,魅族手机
Charge 50 Yuan more for cash on delivery: the company online by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a fine of 500,000,
Instagram回应不允许发上裸照:这要怪苹果 - Instagram
Sike PayPal! Micro letter also get pay licence
滴滴打车再出招 - 快的打车,滴滴打车,U优打车,打车软件
Bet or forced? Intel gave up mobile phone chip trying to,
奥运会捧出运动员“网红”:傅园慧身价暴涨20倍 - 傅园慧,孙杨,奥运会
Ministry response to CCTV 315: unknown treatment a variety of value-added services charg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初吻给了谁?
2013中国四川省高考作文
China's first snake village2
yy365网站上的美女3
China's first snake village3
人美胸美腿更美2
深圳的风光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9
西班牙山村小景4
NeedWallpaper9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Eclipse-CALMSANNY (second edition)
Unix video tutorial6
Boxer Classic video1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
Eclipse 4.2.2 For Win32
Unix video tutorial2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chm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5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1
hpmailer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2/18 17:39:46 Edit(编辑)
10岁娃玩网游刷爆老妈信用卡:机智删除短信提醒 - 网游,信用卡

10岁娃玩网游刷爆老妈信用卡:机智删除短信提醒 - 网游,信用卡

10岁娃玩网游刷爆老妈信用卡:机智删除短信提醒 - 网游,信用卡 - IT资讯

据半岛晨报报道,信用卡莫名欠了5000元,市民刘女士还以为遭遇了银行卡盗刷事件。刘女士经核实得知真相后,气得浑身发抖:这些钱是被10岁的儿子涛涛给刷走的,用于给网络游戏充值。原来,刘女士的信用卡和微信支付是绑定的,涛涛猜中了微信支付密码,42笔共消费了5000元。

事件10岁男孩玩网游刷掉5000元

市民刘女士家住沙河口区。12月6日,刘女士打算通过微信支付为手机充值,意外发现与微信支付绑定的信用卡已经被刷爆。她所持的信用卡的信用额度为5000元,经查询显示,信用卡已欠款4999.59元。“信用卡一直在身上,钱是怎么欠下的?”刘女士有些纳闷,她甚至以为,自己遭遇了银行卡盗刷事件。她到银行进一步查询,发现5000元被分成42笔用于给网络游戏充值,最多一笔达到了800元。

经过了解,刘女士的银行卡并未遭遇盗刷。那么,钱是被谁消费的呢?“坏了,儿子经常玩网络游戏,这些钱是不是他花掉的?”儿子涛涛今年10岁,在本市某小学读五年级。面对妈妈的询问,涛涛承认,他为网络游戏充过钱,“是用妈妈的手机支付的。”刘女士说,此前她曾看到儿子动她的手机,但她没往多处想。哪知道,儿子猜中了手机微信支付密码,把钱都砸进了游戏里。

刘女士所持信用卡办理了余额变动短信提醒,涛涛每次充钱后,手机都会收到短信提醒。

涛涛告诉妈妈,他不知道花掉的是“真钱”,因为短信里写着“你已消费RMB××元”的字样,“那个字母是钱的意思吗?”但他隐隐觉得可能会被妈妈责备,每次充钱后都偷偷地把短信给删了。

法规未成年人不得交易网游货币

早在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各网游运营商于当年4月15日开始在所有网络游戏中试行防沉迷系统,并于当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随该通知一起公布的还有系统开发标准、实名认证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其中规定,玩家在注册游戏账号时,要向运营商提交实名身份信息,以便判断玩家是否为未成年人。如果确为未成年人,将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业界把《通知》视为“网游实名制”管理的开端。

另外,文化部于2010年8月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

漏洞“你怎么证明是孩子在玩”

“涛涛才10岁,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作为网游运营商,怎么能让他在游戏里花掉这么多钱呢?”气不打一处来的刘女士联系了网络游戏运营商,要求退还涛涛充值款项。经查询,涛涛所购买的虚拟游戏货币均已消费完毕。

对于刘女士的疑问,运营商工作人员则反问称,“你怎么证明是孩子在玩游戏,说不定是家长在玩。”

听到这样的答复,刘女士更加生气了。“网络游戏不是实名认证的吗,为何要把举证责任推到家长身上?”

刘女士称,自从涛涛迷恋网络游戏以来,晚上很少跟小伙伴们出去玩了。“妈妈,他们都在游戏里等我呢!”涛涛如是说。此时,刘女士恍然大悟,原来涛涛每天都在跟同学和小伙伴们在游戏里交流、对战,“在电脑上拿着枪相互对打,而只有充钱才能有更好的装备,更容易‘杀死’别人。”

律师观点

家长维权面临“举证难”

那么,刘女士能索回涛涛消费的5000元吗?对此,辽宁宏展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刘万昕说,如果能够证明,这些钱确实是由涛涛消费的,那么根据“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服务”的规定,运营商应返还涛涛当初充值的费用。

“但是,这其中存在举证难的问题,因为充值的信用卡毕竟是由刘女士持有,而证明涛涛用妈妈的信用卡去充值是有难度的。”刘万昕说,建议刘女士搜集涛涛在玩游戏时的聊天对话、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能够证明他是未成年人身份的证据,另外也可以让其他玩家出面证明,以便为走法律途径维权打下基础。

体验

随便编个账号就能进游戏“杀人”

记者获悉,刘女士所指的网游运营商,其多款产品受到小学生的青睐。那么,运营商是否认真执行了国家的规定呢?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体验。

记者打开了网游平台主页后,系统提示要进行注册。记者编了个账号,然后输入了两遍密码,注册就宣告成功了。记者用账号和密码登录游戏,很顺利地玩了起来。注册过程中,页面未要求记者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也就是说,一系列的规定在这款网游面前“形同虚设”。

记者注册的是一款枪械对战类游戏,可以持枪械、匕首和手雷等与玩家相互厮杀。而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游戏不得包含宣扬暴力等内容。而记者刚进入游戏,就被游戏里的血腥场景吓了一跳:一名玩家的“头部”中枪,血流了一地……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发生一起惨案,15岁的未成年人袁某虐杀了一名5岁儿童。

袁某称,他玩过一款网络游戏,里面的杀人场景很刺激,所以才“体验了一把”。

七成受访小学生接触过网络游戏

那么,本市小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的“普及率”如何呢?

对此,记者随机调查了本市30名小学生,涵盖了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样本包括男生和女生。结果发现,有七成学生接触过网络游戏,有不少小学生有过充值的经历,这“得益”于当下快捷支付(如手机验证短信充值、微信支付等)的普及。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手游”成了家长最为头痛的问题,“孩子总是抱着平板电脑不撒手。”家长张先生说,正在读四年级的儿子在玩一款赛车类游戏,他把平板电脑藏起来,可儿子总会偷偷翻出来玩。由于孩子经常玩游戏,眼睛已经近视200多度。

“当家长的,确实有一定责任。可作为网游运营商,能不能认真执行国家网游实名制的规定呢?”张先生认为,“手游”是未成年人沉迷的“重灾区”,因为不少“手游”仅需要注册账号就能玩。


微信搜索“IT资讯”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资讯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