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史上最贵车位:1300万被富豪拿下! - 停车位
More intuitive: why don’t read the 600-year history of the forbidden city water, and
PayPal are online live aerated, did you? ,
Bank of China openly fake money laundering in CCTV exposure,
Otaku for anchor points like every day: the screen is broken,
Woman shopping fun cakes, found the cake stuck after receiving two daisy,
北京电信福利:免费换4G卡号,送4GB流量 - 电信4G,4G,中国电信
Reorganiz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travel market: let you bet on, you suck ...,
Two food mouth-to-mouth deadlocked for several hours, users think computers jammed,
Thai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Roberta, exploded in a network, users praise: MoE,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移民小国也实惠2
The terra-cotta warriors1
29 the belle stars after bath figure3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9
日本小萝莉1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6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20
再发一张清纯美眉的照片
小学生作文又现神作,你不得不佩服
妹子最好别玩单反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圣殿祭司的ASP.NET.2.0.开发详解-使用C#
Twenty piece of palm leaf
The hero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SP4 for SQL2000
C#程序员参考手册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6
Kung.Fu.Panda.2
双旗镇刀客A
Eclipse-CALMSANNY (second edition)
hpmailer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2/14 10:18:12 Edit(编辑)
不看此文,你不知道谷歌Gmail有多伟大 - Gmail.电子邮箱

不看此文,你不知道谷歌Gmail有多伟大 - Gmail.电子邮箱

不看此文,你不知道谷歌Gmail有多伟大 - Gmail.电子邮箱 - IT资讯

近日有消息称,Gmail似乎要被Google用Inbox逐步取代。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mail和inbox——因为用不上——跟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作为全世界最优秀和庞大的电子邮件系统之一,它的一举一动都令人瞩目。

Gmail的活跃用户数量早已超过9亿,其向inbox的迭代已经不仅仅是Google自家的产品优化问题,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子邮箱在整个互联网从桌面端向移动端延伸的大背景下不断改变的过程。

Gmail的颠覆性

Google旗下不少互联网产品一样,Gmail于2004年4月1日刚刚诞生的时候,也被认为愚人节的一个玩笑。然而事实是,Gmail不仅真实地存在了,而且还引爆了整个免费电子邮箱市场。原因很简单:Gmail一下子提供了高达1GB的免费存储空间,而彼时的雅虎邮箱是4MB,微软的Hotmail是2MB。

当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Gmail免费提供的存储空间量一直在持续增长,到如今已经固定在15GB;这个空间对于绝大多数Gmail用户来说,也许一辈子都用不完。

而且由于Gmail的出现,许多提供免费电子邮件的服务商为了留住用户,不得不一步步提升免费存储空间。一方面,这迫使那些依靠付费才可以升级空间大小的服务商不得不另谋出路,一方面却使得用户不再去考虑邮箱空间大小的问题——要知道在Gmail之前,人们的网页电子邮箱空间极小,一不小心就会不够用,不得不定期删除一些过去的邮件。

可以这样说:Gmail提升了全世界电子邮箱服务的使用体验。由于它的存在,让电子邮箱的邮件存储功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甚至到今天,有相当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曾经存在过。

至于Google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Google骨子里的互联网基因。无论是Google搜索引擎、云端存储服务,还是Chrome浏览器、Chrome OS以及Chromebook笔记本,其实都一直体现着Google对尽可能地提升互联网服务这件事情的倾心和努力程度。通过Gmail,Google不希望用户再把邮件下载下来存储在本地磁盘里——这很麻烦而且消耗时间和精力——把它们放在互联网上就好。

当然,Gmail的诞生对于整个电子邮件形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存储空间上。包括存档邮件搜索、邮件收发安全加密、邮件过滤、安全性两部验证等一系列功能,都是在Gmail的引领下得到体验上的提升乃至初次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Gmail还引领了电子邮箱服务免费化的风潮。它使得电子邮箱作为许多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的一项免费的基础性服务而存在,而在商业价值的实现上对电子邮件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少。

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Gmail彻底颠覆了电子邮件,给整个互联网的电子邮件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网页上驰骋

2009年2月的时候,Google推出Gmail还不到5年,而后者已经成为继Yahoo Mail、AOL Mail和MicrosoftLive Hotmail之后的美国第四大电子邮件服务。当时Gmail的用户数量为2960万;而Gmail在2008年的增长率为43%,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神速。

那时候虽然Google的安卓和苹果的iOS已经开始在扩张,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取代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的地步;人们的主要上网方式依然是计算机。所以,人们使用Gmail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网页。

而Gmail之所以大受欢迎,乃是因为其在网页邮箱的基础之上,各项功能的不断更新和优化。早在2008年6月,Google就针对部分用户推出了Gmail实验室,其实就是针对网页版Gmail邮箱的内部扩展功能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没有问题,就开放给所有用户。这些内部功能包括快速链接、星标邮件、鼠标手势、自动签名、自定义快捷键等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选项,后来其中的一部分开放给所有用户。

而且,Google对于Gmail的期待显然不仅仅是收发邮件那么简单。由于当时Gmail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网页,所以Google赋予了Gmail更多的使命。早在2006年,用户就可以在Gmail上使用文字聊天功能;2008年11月12日,Google宣布Gmail可以支持语音和视频的聊天。

这实际上意味着,Google不仅仅把Gmail当做是收发邮件的工具,还把它当做是即时通信的工具;这两种工具通过邮箱联系人奇怪地出现在同一个网页界面上。所以其实可以想象到的是,在以计算机为主要互联网入口的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Gmail在内的众多网页电子邮件服务实际上承载了太多的功能,而且它们希望通过这些功能把用户留在邮箱界面上。

这里插入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2009年的时候,中国的网易163电子邮箱还集成了音乐盒功能——它希望用户边收发邮件边听音乐,或者也许是希望用户仅仅为了听音乐而不离开邮箱网页。

那时候,网页对于电子邮件服务如此重要,所以Google在网页版上Gmail才会如此用心。2011年5月,Alexa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统计;统计显示,在所有访问Google.com的流量总数中,Gmail占据了Google.com所有流量的23%。由此可见Gmail网页版在Google整体流量中的巨大分量。

走向移动端

然而就是在2011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狂潮也随之汹涌而来。随着由Google主宰的安卓操作系统的爆发,与之相紧密关联的Gmail用户数量也在急剧爆发之中。

2012年1月,Gmail的活跃用户数量为3.5亿人,到了6月,这个数字已经是4.25亿。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就有1500万的用户增长量。究其原因,是因为安卓设备的激活量在以火箭式的速度不断增长。不过,Gmail的用户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多,但却是因为移动端的安卓操作系统。也就说:Gmail网页版虽然很好,但其用户增长来源却越来越趋向于移动端,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原有用户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端Gmail。

2015年5月29日的Google I/O大会上,谷歌产品副总裁Sundar Pichai宣布Gmail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9亿,其中75%的Gmail用户是通过移动设备来访问他们的帐号。从这个数字来看,Gmail移动端已经在短短两三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

Gmail移动端的设计极为简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设置选项;其所有的重心都回归到收发邮件本身。而且随着安卓5.0的发布,Google的整个产品系列都转向Material Design的设计风格,包括Gmail在内。

就在2014年10月,Google又在Gmail的基础之上,推出了全新的inbox(by Gmail)应用。在官方话语中,Inbox的核心理念是“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这一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内容的驳杂和质量不一所带来的烦恼。Inbox在功能的设置上越来越专注于电子邮件本身,将电子邮件对于用户的重要性作为分类依据。而且鉴于当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子邮件来接收通知和处理具体事务,inbox似乎更能满足人们当下对于电子邮件的需求。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inbox不仅有手机APP版本,也同时有网页版本;但是两种版本却采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界面。网页版的inbox也同样是无比简单,同样没有多余的设置选项,同样专注于邮件;唯一的区别是,它采用了响应式界面,可以随着界面的大小而自动调整。但在操作逻辑和审美风格上与inbox的APP完全一致。这实际上是意味着Google也在试图打破设备类型和屏幕大小的限制,通过inbox来为用户打造更加精致的电子邮件服务。

除了Google,这世界上没有似乎没有第二家公司如此用心和乐此不疲地在完全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上进行如此之多的尝试;也许微软也在Outlook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显然Google的Gmail和inbox做得更加极致。

眼下Gmail自然不会被轻易取代,但从Gmail网页界面上指向inbox的引导链接来看,inbox的确在邮件收发功能上被Google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使命。也许未来Gmail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说:Gmail是一款伟大的产品。

微信搜索“IT资讯”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资讯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