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酷狗、酷我、QQ音乐合并后对我们有何影响? - 腾讯,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马云:浙商永远不要行贿 - 马云,浙商
Eye to replace the keyboard, is within reach,
Beijing public transport card to open mobile phone recharge, Apple users in tears,
LOL goddess presenter Miss live: the 300,000-strong crowd,
空中网接到CEO私有化要约:每股ADS 8.56美元 - 空中网
United States journalist working 12,306 ticket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brush cried,
IFixit opened Sina micro-blog: first Chinese disassembly video of Samsung S7,Edge,
Top 10 computers with bad habits counts: Basic gun,
CEO Wei Cheng to the last drop: hope China’s future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ashlynn brooke
狗狗与主人神同步1
真正的国产-非模拍 贵在是真实1
Angie Chiu vijara myth2
Send some Valentine's day cartoon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效药,一万二一支
30 beautiful school beauty6
寒流来了
中国女孩大胆自拍,显露完美身材
美女浴室写真1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电车之狼R
株洲本地在线棋牌游戏
天龙八部最新服务端
艳兽都市
Dance with duck(male prostitution)
jBuilder2006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2集
matrix1
Sora aoi's film--cangkong_Blue.Sky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7/21 23:56:48 Edit(编辑)
揭秘奥数国家队:需要天赋和兴趣 - 奥数

揭秘奥数国家队:需要天赋和兴趣 - 奥数

揭秘奥数国家队:需要天赋和兴趣 - 奥数 - IT资讯

竞赛奥数与全民奥数热区别在哪儿?只有5%的人适合学奥数?奥数中国国家队是如何炼成的?

7月16日,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泰国清迈落下帷幕。在参赛的10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队以4分之差落后美国队,取得团体第2名。参赛的6名中国队员中,俞辰捷、贺嘉帆、王诺舟、高继扬获得金牌,谢昌志、王正获得银牌。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队观察员何忆捷、瞿振华老师及队员俞辰捷、王诺舟、谢昌志,一谈他们与奥数之间的故事。

选手多从小学起步

受访选手的奥数路,多从小学起步,初中开始接受正规训练,高中进入专攻。

“我学奥数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当时报了课外的奥数辅导班。”谢昌志今年18岁,奥数辅导班是他小学6年中唯一从未中断的课外班:“慢慢我发现,对当时上的其他辅导班都不特别感兴趣,就陆续退了,最后只剩下奥数”。

与谢昌志相同,俞辰捷和王诺舟也从小学时期通过课外辅导班初识奥赛,并一直坚持下来。

2009年,谢昌志进入初中。通过初一的选拔考试,他进入奥赛班,在常规文化课之外,每周上一节奥赛课。同一年,俞辰捷入读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进入数学班。

而王诺舟则不同,他所就读的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不开设专门的奥赛班,“初中的时候我主要是自学奥数,当时也提前自学了高中的数学教材”。

高中时期,三人都进入本校奥赛班,更专业地学奥数,王诺舟总结说:“我在高中的主业是竞赛”。

奥数与其他文化课“不可兼得”?

奥数成绩与其他文化课高分是否能兼得?对此,几位队员经历各异。

谢昌志初中时成绩位列年级第9名,他直升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一上学期,因为花较多时间在奥数上,文化课逐渐退步,这也是他最终选择专攻奥数的原因之一。

相较而言,俞辰捷整个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始终保持班级前十。他觉得,每周两节的奥数课对其他理科学习也有帮助:“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学好它,物理化学都会变得更容易一些。”受访队员也都提到,学奥数对逻辑思维提升较大,处事更有计划和条理。

瞿振华任中国代表队观察员,在竞赛中负责协助领队和阅卷。在他眼中,奥赛生无暇顾及其他文化课很正常:“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精力如果主要放在学奥数上,就有可能没足够的时间去学其他科目”。不过,在他看来,自主招生给这种状况开了一条路:“自主招生注重的就是学生某方面的特长,因为国家在科研、工程上需要某方面很强的人才,所以其他文化课比较落后也没关系”。

小学奥数“未必对高中有帮助”

虽然高考取消奥数加分,但是进入名中学奥数还是敲门砖,在国内,全民奥数热仍未退潮。

在中国代表队观察员何忆捷看来,现在大家没把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竞赛的普及功能和选拔功能两个层次也混为一谈。其实前者相应于大众教育,后者相应于精英教育。

担任选拔功能的高中奥数竞赛,与担任普及功能的全民奥数热区别很大。

瞿振华认为,小学阶段很少有官方开班的奥数课程,课外的奥数辅导班教授的题目有些“确实很偏,更像是脑筋急转弯、考查智力的”。

相比而言,高中的奥数竞赛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和大学数学教育比较接轨,“可能初中奥数还有些接近高中奥数竞赛,但小学奥数基本上是另一回事情”。

“有不少奥数选手确实很小就开始接触奥数,但也不完全都这样,从初二、初三才接触奥赛的学生也是有的。”在瞿振华的经历中,一些较晚学习奥数的学生如果加强训练,多练习思维层次高的题目,也可以学得和其他人一样好,而小学的奥数学习则“未必对高中有帮助”。

学奥数要天赋和兴趣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领队熊斌曾表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奥数,在他看来,大约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

在记者的采访中,奥数队员与老师也都认同“学习奥数需要某些条件”。

“每个人都有某方面天赋,奥数也适合有天赋的人来学”。瞿振华说。

“学奥数的要求比较严苛,它对记忆力和感性联想要求不高,但很需要抽象、总结和逻辑思考的能力,是要天赋的。”谢昌志解释,这种天赋有时表现为一种感觉——看到题目自然而然就有解开它的思路。

即使在国家集训队内,队员的天赋也有差别。何忆捷表示,进国家集训队的在旁人看来都是顶尖选手,没什么差别,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洞察力、灵感等方面的差距。

除了天赋,俞辰捷认为,对数学的兴趣同样重要,没兴趣会觉得痛苦,反而更抗拒奥数。而且学奥数最好不要有功利心,“带着功利心学奥数,既耽误时间,又学不出成绩”。

瞿振华认为,高考取消奥数加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奥数的功利成分。如今在高中,学奥数的人远非“全民奥赛”的规模,学生学习奥赛也更多集中在暑假,“学习奥数和文化课时间分配更合理了,大家更多是基于兴趣来学奥数”。

几何题失分源于“偶然和队员不适应”

此次国际奥数竞赛中,中国队以4分之差惜败美国队,未能夺冠。而在第3题,即几何题目上,中国12分的总得分与美国队相差19分,其他很多题目上中国得分高于美国。

“今年主要是第2题太难,我们花的时间太长,导致第3题没时间做了,”俞辰捷告诉记者,这次几何题的失分更多源于偶然和队员的不适应,“还不能因此说中国队几何是弱项。”

瞿振华则认为,中国队的几何部分确实需要加强:“以前我们不太重视这部分,可能也是应试教育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几何部分难度不高也不太重要,结果这次竞赛就出现了弱势。希望将来能增加学生们做几何题的信心。”

美国选手也是优中选优

此次美国队时隔21年后重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记者在美国一些主要的社交网络上发现,美国的很多民众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喜悦,美国总统奥巴马还专门为此发了贺信。

在一般认识中,中国孩子素以刻苦学习、勇夺第一著称,而美国孩子则更强调兴趣学习,相对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视成绩和分数。

以国际奥数赛为例,自1959年罗马尼亚举办首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中国是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国家。与中国队傲人的战绩相比,美国队逊色不少。

不过,美国在国际奥数赛上也并非弱旅。近几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队一直稳居前三。在1994年,当时美国队参赛的六名选手还以全部满分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在中国,奥数国家队队员的选拔中,各省市的预赛涉及约百万选手,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选出5万人左右,高中联赛省级一等奖评出总共一千多人,其中最优秀的300人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选出60人进国家集训队,再经过选拔选出最终6人。

与中国队相同,美国奥赛队也要经历层层选拔。

记者在美国数学竞赛网站的介绍中发现,美国数学竞赛的组织者们借由AMC8、AMC10、AMC12、美国数学邀请赛、普特南数学竞赛以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经过层层筛选,邀请最优秀的一部分数学人才参加奥数赛暑期培训项目,最后再从中选出6名顶尖分子参加国际奥数赛。

奥赛中的“阳盛阴衰”

不过,在美国队此次获得冠军的同时,另一个不易察觉的问题也浮现出来,那就是夺冠成员中没有一位女生。

“这是我们想要改变的地方,”美国代表队主教练、卡耐基梅隆大学数学家Po-Shen Loh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在美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12人中,只有2位女生,有的人肯定会说,12个人里面只有2个是女生,这太可怕了。但我不得不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很抱歉,在美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顶尖的人才里面,没有一个是女生。”

中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此次中国代表队的6名参赛队员清一色为男生,2010年至2015年,共36位队员代表中国奥数国家队参赛,其中2010年的金牌得主,来自华师一附中的张敏是6年来唯一的女生。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