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意大利23亿元造“鬼车”:每日只空跑不载客 - 意大利,鬼车,有轨电车
Office: will actively consider create an account on Facebook,
Hanwang, where to go? Outdoor air purifier,
United Kingdom out of the EU, Dell’s full line of products prices 10%,
网络主播火车站作死直播“变手枪”,结果悲剧 - 网络直播,网络主播
Blue Devils respond to the collapse rumours: serious false,
小米产品惊现亚洲天团,雷军暗示要进军韩国 - 小米,雷军
黑鹰直升机的新巢:洛克希德马丁80亿购入西科斯基公司 - 黑鹰直升机,洛克希德马丁
Key figures Jeppesen leaving Facebook virtual reality,
A world fascinated by cryptographer “cicada“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Beauty is thus produced
漂亮脸蛋魔鬼身材2
真正的国产-非模拍 贵在是真实1
Soong ching ling's former residence2
Born After 90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campus flower photos3
The real super beauty10
Averag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3
男人帮杂志里的惹火性感美女2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9
不知名的美女素颜照1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3
Unix video tutorial4
Boxer vs Yellow5
Unix video tutorial19
Call Of Duty5
Twenty piece of palm leaf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3
I'm come from Beijing2
Unix video tutorial1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3集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6/29 7:59:22 Edit(编辑)
40年前的今天,苹果联合创始人造出首台PC - PC,个人电脑,苹果

40年前的今天,苹果联合创始人造出首台PC - PC,个人电脑,苹果

40年前的今天,苹果联合创始人造出首台PC - PC,个人电脑,苹果 - IT资讯

40年前的今天,个人电脑的雏形被发明出来了,它和你现在有的那一台,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如今坐在个人电脑前若无其事敲击键盘的时候,可能很难体会到,40年那个人这样敲下世界上第一行字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那个人叫做斯蒂夫·沃兹尼亚克,那天是1975年6月29日,晚上10点。

对,他就是乔布斯的搭档,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苹果早期的两代产品Apple I和Apple II诞生了,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叫做“个人电脑”的东西。

在此之前,名字叫做“计算机”的庞然大物都是些跟人们的生活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除了那些过分好奇的头脑,人们也不会主动想象这玩意儿跟他们能有什么关系。

▲Apple I

“‘个人电脑’(PC)这个词现在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但是当它刚出现的时候,听上去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就像今天我们听到‘个人卫星’时的那种感觉。”硅谷著名互联网公司创业者、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回忆个人电脑刚开始的年月时这么说道。

这件事情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沃兹尼亚克不仅仅是发明了一部所见即所得的打字机而已。他的那行字,以及之后的苹果公司让个人电脑成为现实。之后40年里,计算机从政府、实验室、大型企业才能用得起的专业设备,变成一个每个家庭、每间办公室都会用到的基本设施。甚至今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也是这个趋势的延伸。

在苹果的个人电脑之后,我们有了操作系统、软件、互联网服务……人们在这里听音乐、看视频、阅读、获取资讯、制作电影、直播赛事、表达自己,并且认识更多的人。那行字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沃兹尼亚克到底做了什么?

他在1975年-1977年间创造出了两个杰出的作品,Apple I和Apple II,在这期间,苹果电脑公司成立,沃兹将自己的个人爱好变成事业,也逐渐将少部分人的事业变成了绝大部分人的个人爱好。他想做一台可以打字,并且能够显示出视频信息的玩具。

▲Apple II

在沃兹敲出那行字之前,有一些东西曾经带给他灵感,比如他曾经设计过一台可以打字,连上网络,并且将字符回传到屏幕上的终端机;比如他在大学的时候组装过的“奶油苏打电脑”,试着用相对简便的随机存取内存芯片来组装电脑,而不是当时计算机所用的磁芯内存。

当时沃兹在惠普上班,下班之后就专门研究这个。在这些灵感和尝试的过程中,沃兹终于做出了它的发明。Apple I在现在看起来虽然非常简陋,像一台不成形的打字机,不过跟其它产品比起来,它的便利性显而易见。此前几年开始流行的低价计算机都是用户自己买下零件,回去自己焊接芯片,而Apple I将所有需要的30个芯片都集成在了单个电路板上。它内置有卡带样式的储存器,配套的软件是沃兹写的BASIC。这台电脑生产了200台,售价为666.66美元。

“我总是想要一台电脑。有一天我意识到‘嘿,微处理器变得足够便宜了,我可以给自己做一台电脑。’不过乔布斯想的更远一点,他觉得这是我们可以造出来卖给别人用。”在苹果公司早期的一段采访视频里,沃兹这么回忆说道。

跟今天使用的个人电脑更接近的是Apple II,除了处理器更快了之外,它有了让这个玩具看上去更加完整的外壳,如果说光从外形上看,Apple I只是工程师的玩具,那么Apple II可以做到让打算购买家电的人在不知道这是用来干嘛的之前就动那么点心思。这个产品整个了键盘,以及可供选择的显示器。插上电源,开机,你会看到彩虹条纹的苹果图案――Apple II已经可以显示彩色图像。

开放设计这事儿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

Apple II的一个重要亮点,是计算机的“扩展卡”,它的好处在于,买到这台电脑之外,你还可以安装苹果电脑公司自己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新功能,它给一台个人电脑还埋藏着不少的“彩蛋”。

笔记本时代,你已经很少能听见“扩展卡”这三个词,但是个人电脑与其它外设协作的方式还是跟1976年差不多――被集成在主板上的CPU、硬盘、闪存、网络功能等硬件,仍然像40年前一样,围绕着一套统一标准与计算机沟通。

1978年,软盘驱动器出现了,也因此打开了一个软件的市场。开放设计这事儿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Apple I用的配套软件是沃兹自己写的BASIC,对了,BASIC的意思是“初学者通用的符号指令代码”,虽然是编程语言,但是还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加容易使用电脑而努力了一大步,后来,这事儿让研发更加成熟的微软包下了。

1979年,微软开发的BASIC成为了Apple II的标准配置。在微软刚刚创立的那几年,苹果是它重要的客户。同期,苹果还推出了一个可供选配的Apple DOS操作系统。

但是真正让人们体会到用电脑变得更加简单的还是越来越丰富的软件消费,1979年有一个软件叫做VisiCalc的表格制作软件,跟你今天知道的Excel很像,它提供了一种办公的工具,也是Apple II连续卖上十来年的重要原因。

与编程,哪怕是简单的BASIC绝缘的人,在此之后也开始理解计算机了。现在,你可以借这个机会想一想,自己从接触电脑以来,都安装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软件呢?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你的电脑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小

当你从口袋里掏出iPhone,或者经过苹果店的时候想看一眼最新的超薄MacBook时,你可能很难想到,从当初那个看上去有些有些古怪,需要自己提供机箱、电源供应器、键盘和显示器的Apple I变成了今天这样,靠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越来越简单?

硬件。如今,闪存已经便宜到可以取代硬盘,它用的是英特尔Core M处理器因为热设计功耗大大减少,已经可以做到不需要风扇。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莫尔在1965年有过这样的预言: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个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增加一倍。这个意思是,在电脑内部工作的芯片和处理器,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快,成本也越来越低。这也是沃兹尼亚克最初做Apple I的原因,因为处理器已经变得足够小和足够便宜,“庞然大物”的时代可以过去了。

40年来,为苹果提供处理器的公司换过3轮,最早期的苹果产品用的是MOS处理器,这是一些人离开摩托罗拉公司自己研发的,到了Apple Lisa和Macintosh,它使用的是摩托罗拉的芯片,在当时性能颇高。到了1994年,苹果用的是PowerPC处理器,这是IBM、摩托罗拉和苹果一起开发的。2006年之后,它就开始跟英特尔合作至今。

沃兹的一行字,最后都叫醒了谁?

从IBM的崛起,到微软的操作系统,再到雅虎的出现,以及现在社交网络,都是沃兹在1975年6月29日晚上10点的那行字带来的,这40年,世界经历了这些:

1、1975年-1984年,早期个人电脑出现,科技创业公司的时代

1970年代中期,芯片成本降低后,一大批形态各异的个人电脑诞生,雅达利、Micral都是其中的例子。

不过相对于苹果公司当时的产品,特别是Apple II,竞争对手的个人电脑都不够“个人”,还停留在编程工具这样的小众领域。1978年,随着VisiCalc的诞生,电脑对于非技术爱好者也有了吸引力,这是它当时成功的原因。

2、1985-1993年,PC进入走进办公室,微软和英特尔开始统治

1984年,苹果为了卖Apple Macintosh电脑推出了一则如今看来仍然经典的60秒广告,名字就是《1984》。跟乔治·奥威尔那本描写极权主义国家的反讽意味相似,苹果把自己当成了具有反叛精神的公司,把IBM,当时占据整个计算机领域霸主地位的IBM公司比喻成老大哥。

IBM PC在1981年出现,它,以及更重要的,惠普、戴尔等公司生产的IBM兼容机创造了一个商用个人电脑的时代。但IBM推动的个人电脑时代最终与它并没有什么关系,成果到了微软和英特尔手上——为IBM提供操作系统和CPU的公司。

1985年,微软推出了操作系统Windows 1.0,支持所有的IBM PC。IBM PC让个人电脑进入了一个商用时代,但是让更多人在那个时期认识到电脑可以更好用的是微软。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办公室。

1990年代初,比尔·盖茨已经看清楚个人电脑可以改变所有公司的生产方式,它们开始投入办公软件,比如Office系列,为企业准备的服务器软件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另一个这个时期的赢家是英特尔,它们是CPU的提供商,从90年代初开始牢牢控制住了市场,并且在2000年达到了峰值。

3、1994年- 2001年,互联网来了

1994年,这是个特别的年份。大卫·费罗和杨致远创立了杰瑞·戴夫互联网导航,网站后来更名为雅虎。最开始,这是网站版的黄页,聚合了各类信息,做起了广告的生意。同一年,网景公司诞生,为个人电脑提供浏览器。第二年,网景上市,估值14美元的股票在当天上升到75美元。人们相信这些生意。通过个人电脑,人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AOL(美国在线)做起了卖软件和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生意,它是一个通过拨号接入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

在这段时间里,诞生了许多最终让我们看到更大世界的互联网公司,比如始于在线影片租赁业务的Netflix,始于在网上卖书的亚马逊、始于让人们上网购物和线上拍卖的eBay,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开始出现。这是互联网的探索阶段,人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也是在这个阶段,在欧美和亚洲等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股价高速上升,出现投机泡沫。2001年泡沫彻底破面,在此之后,科技产业冷淡了几年。

4、2002至今,互联网直接开始面对个人了

作为到一家咖啡馆就管人家要Wi-Fi密码的人来说,我们现在很清楚互联网是用来干嘛的,刷下朋友圈,玩下游戏,搜一下附近哪有电影院,或者淘宝。十年前尽管互联网是一件令人遐想的新鲜事,我们对此并不是很清楚。

2005年之后,互联网产业重新开始升温,资本虽然没有像从前那样疯狂涌来,但PC和宽带成本的持续降低让更多人更便宜地用上了网络。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司大量诞生,并找到了盈利方式。比如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这些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公司在这个阶段逐渐崛起。互联网进一步与我们有关,是电脑变得越来越小,成为了你口袋里的手机。个人电脑到了今天,反而变得没有那么重要,2007年iPhone开始了一个新的趋势,智能手机普及了起来,软件商店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现在的计算机,相当于什么?

40年前,计算机是一个编程工具。Apple II的开放设计让它变成了一个办公用品,或者对于一些人来说,游戏机。再后来,Macintosh出现,基于它的Photoshop诞生,有了排版和照片编辑功能,摄影师和文字工作者越来越需要它。

1998年的iMac G3增加了CD-ROM,它变成了一个音乐播放器。到后来,剪辑师、调音师、动画制作者这些人开始用它来工作。

今天当我们谈到个人电脑的时候,很多时候在说的只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已经是一个相对逝去的概念。现在看来,它是什么?打开你的手机看看你最常用的几个应用吧,出门旅行、预约车辆、发表感想、预订餐厅、读书、看新闻、拍照、录音、找路、发邮件……

至于沃兹本人,他的发明家生涯并没有伴随个人电脑而持续。1981年,沃兹拿到飞机驾照后,在飞往圣地亚哥的途中飞机失事。事故让沃兹出现了失忆状态。

事故五周后,沃兹恢复记忆,决定离开苹果,过上了新的生活——创办过几家公司、教孩子们编程。这不是乔布斯两度执掌苹果的励志故事,但谁有能说这不是一个好选择呢?毕竟,他参与推动的个人电脑,已经彻底渗入整个文明,不再会停下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