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利用快递漏洞,男子疯狂骗取手机30多部 - 快递,货到付款
China Telecom Mobile phone number cancelled 3 years, inexplicably received excess flow,
China’s national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 free music era has passed,
牛市与股灾,我所经历的5次经济泡沫 - 经济泡沫,互联网泡沫,牛市
大可乐手机倒闭真相:只是时间问题 - 大可乐手机,大可乐
简直疯狂,特斯拉2015年充电建设规划公布 - 特斯拉,充电桩
喷子们小心了:新西兰将网络暴力入罪 - 网络喷子,新西兰法案
自拍党有福了:索尼新专利直接识别你的表情 - 自拍,专利,索尼
六问马航MH370:飞机残骸知多少? - MH370,马航
Apple App,Store,bug has been repaired, was “disappeared“ app QQ is back,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he world first motorcycle will be auctioned for 21000 pounds
Azusa Yamamoto2
为什么别人说你是疯子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3
8090后结婚的各种XX事
看到这名字我也是醉了。。。。。。
Kim jong il's mistress, national beauty JinYuJi actor2
这玉米,买还是不卖?
一个武林高手的故事
Sell the barbecue as says father du breul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Unix video tutorial14
Professional killers2 data package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1集
双旗镇刀客A
linux安装大全
The Bermuda triangle2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Such love down(擒爱记)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7
Unix video tutorial10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6/27 8:36:36 Edit(编辑)
“找骂营销学”何以屡试不爽? - 互联网营销

“找骂营销学”何以屡试不爽? - 互联网营销

“找骂营销学”何以屡试不爽? - 互联网营销 - IT资讯

在“找骂式营销”的生存土壤中,有制度环境的诱因。如果突破底线的广告得到应有制裁,营销界人才定不敢费尽心机想办法不断突破底线。

曾经有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那时候,表扬是奢侈品,人们求之不得;现在好像变了,正变成“求求你,骂骂我”——“找骂”的人越来越多了。某专车那组石破天惊的“打黑车”广告发出之后,不出意料被骂得很惨,连累那几个明星和微博意见领袖的名声也受到损伤。然而雨过天还未晴,有“高人”对着众人作清醒状:“骂爽了是吧,你骂爽了,人家赚翻了,你以为你把人家打趴下了,其实你们都是人家的棋子。”

有文章称:“据悉某专车此次事件获得超过500万单日下载量,相关策划人员每人奖励一辆20万以上的汽车五年使用权……”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已有人提出质疑,但文章的核心意思很明白:“不要根据个人的好恶去评价商业模式。”我来翻译一下:找骂是一种商业模式,铺天盖地的骂声是成功的标志,骂声如潮好过没人搭理。“越骂越火”似乎已经成了网络时代成功的不二之道。

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某专车的“作死式”营销广告,确实别开生面。一切都在计划中,要的就是这效果。甚至那个低级笔误“怪蜀黎”都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是人家故意卖的破绽啊。

互联网上确实存在这样的传播规律,严谨认真的文章乏人传播,反而有明显漏洞的文章容易火,因为每个人都能在骂它嘲笑它的过程中获得优越感。这就导致一个畸形的现象,一些精明的作者为了让作品广为传播,故意犯一些低级错误,人为制造把柄。

当“找骂营销学”大行其道,正直的人们一定对这样的情境无所适从。正如作家杨葵所说,“身败名裂”这词儿可以从词典里删除了,当下社会没这事儿了。其实不删也可以,换个定义就行了——“身败名裂”新释:在互联网上意为一种低成本获得成功的技能,擅长此技能者可以通过有意暴露自己在道德、品位等方面的欠缺,成为公众集中谩骂的对象,最终获得巨大的利益。

最让人崩溃的是,“找骂营销学”的践行者确实屡次获得成功。而“成功者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是这个社会通行的另一套逻辑。找骂—有人骂我—接近成功—所有人骂我—巨大成功。然后反击,“骂我的都是loser,你们想让别人骂别人还不骂呢”。这链条简直无懈可击。有人呼唤“体面”,有人却在问“体面多少钱一斤,能当饭吃?”现实如此,不能只怪受众太好欺负。

至少在“找骂式营销”的生存土壤中,有制度环境的诱因。如果突破底线的广告得到应有的制裁,营销界人才定不敢费尽心机想办法不断突破底线。

当然,虽自知无力我也要劝告一下围观的人们:坚决地用脚投票吧,在朋友圈做出的誓言,不要轻易被几张优惠券收买。没有肌肉的善良等同于懦弱。让“找骂营销学”失去生存空间,需要每个消费者的自觉。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