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Investors worried that Samsung’s results notice, saying,
峰回路转:夏普正考虑接受鸿海收购 - 夏普,鸿海
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任58同城董事长兼联席CEO - 赶集网,58同城
Qualcomm’s face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s $ 1 billion antitrust fine
国产首架!ARJ21支线客机今天正式交付 - 客机,航空,飞机
中兴向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及夫人赠送手机 - 中兴通讯,中兴
美团支付悄然上线:欲摆脱支付宝、微信支付 - 美团,支付宝,微信
Web site are out of service, who’s next? ,
PUMA! Chen is playing “ice bucket challenge“,
Send Google surprise: Chrome browser Android app can be run directly,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擦地板的大叔太好了
西游日记4
Sell the barbecue as says father du breul1
Abdominal hit by iron--HangZhou best driver parking save passengers
2015中美最新武器装备巅峰对决!
Azusa Yamamoto1
Sora aoi be huged like a bear
photos of ashlynn brooke(ashlynn brooke的美图)
全球十大灵异酒店
做运动的校花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asp.net技术内幕
Ashlynn Video2
VC++6.0培训教程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Sora aoi‘s film--Lust fan wall
Boxer Classic video1
DreamWeaver8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matrix3
Ashlynn Video5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5/30 7:49:42 Edit(编辑)
既然16-9的大片既视感这么强,过去为什么用3-2? - 照片,画幅

既然16-9的大片既视感这么强,过去为什么用3-2? - 照片,画幅

既然16:9的大片既视感这么强,过去为什么用3:2? - 照片,画幅 - IT资讯

如今如果你问照片的主流比例是多少,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是3:2。但问及为何是这个比例,得到的答案更多是:3比2是黄金比例呀!但这种概述是很值得推敲的,3:2的比例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使用的标准,而是在相机的历史演变中确定的。虽然有接近黄金分割比的因素,但还有更多的人为认知原因。

黄金分割是很好的解释,但并不是采用3:2画幅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的产品设计,特别是更大尺寸的胶片机,我们会发现6×4.5、6×5、6×6、6×7、6×8、6×9、6×17,或者是大画幅4×5、8×10、10×12、17×20,什么尺寸都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尺寸让人眼花缭乱。

相机发展至今,到底画幅是依照什么标准定的呢?

那么究竟这些尺寸是怎么来的,科技进步究竟淘汰了什么相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历史趣谈吧。

摄影初代照片比例全看相机咋造

如前所述,照片尺寸并不是完全遵照黄金分割比来的,很多照片尺寸其实是非常随意甚至略带奔放的,那么在摄影兴起之初,为什么人们就没有规定一下照片的尺寸与比例呢?

更大画幅下,胶片的尺寸更加随意

问题答案很简单,在那个年代,造胶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非常大画幅的相机,才能拍出看着说得过去的照片。而光学设计更是难上加难,人们能够设计出一款足够满足拍摄条件的相机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哪里还顾得上这款相机具体的画幅比例呢?而且,在那个年代,无论是湿板、火棉还是最初的银盐胶片,都是靠调制与裁剪的,需要多大尺寸就找胶卷厂商生产多少尺寸。而你到底使用方画幅还是长画幅,具体比例根本没人在乎。

湿版摄影的年代,尺寸全看摄影师

其实,到1900年之前,胶片都处在大画幅阶段,那时拍个照片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当时大家更多的是在解决镜头像场问题,而没有考虑到相机尺寸。比较有名的是柯达1905年推出的便携式折叠皮腔机(风琴机),但是使用的仍然是大画幅底片。

柯达风琴机虽然考虑了便携,但是没有敢使用小尺寸底片

直到1900年,一个叫布朗尼的人为柯达设计了一款Brownell No.1(不要和Bronica混淆哦)的超小型箱型相机(相对于当时是超小型),采用了一种名为117的胶片,才进入了小型化相机的时代。而这种117胶卷,正是大家熟悉的120胶卷的前身。

120胶卷机的画幅,考虑更多的是技术和价格因素

虽然120胶卷定型要早于135胶卷(120为1928年,135胶卷定型为1934年),不过120胶卷的普及没有135胶卷来得快,直到28年后禄来问世,120才被世人所接受,但此时徕卡已经风靡一时。因此,虽然120胶卷在日后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大家习惯的尺寸标准,因此各个厂商各自为政,以自家技术为依托,相继出现了6×4.5、6×5、6×6、6×7、6×8、6×9和6×17等多种规格。

135胶卷3比2的习惯更多因为徕卡

135胶卷诞生于1913年,奥斯卡·巴纳克认为当时胶卷相机太巨大,于是自己定制了一款35mm高度的胶卷,并且为此设计了一款相机,这款相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徕卡。

和其他相机的画幅尺寸一样,徕卡使用3比2,并不是精心设计的,或者说并不是专门为3比2这个被认为是黄金比例的尺寸而设计的。与其他品牌一样,实现徕卡相机已经相当不易,哪里还顾得上3比2的尺寸呢。

徕卡原型机创立了135胶卷系统,第一台相机为Ur-Leica

不过大家会发现,即便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相机工艺已经完全纯熟,120画幅仍然有各类比例的存在,但是135画幅的尺寸却相当统一,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两个原因:

1、几何原理。这里我来解释下这个看似为黄金分割比例的3:2是怎么来的。一套相机系统具有相同法兰距,在早期定焦镜头,也就具有近似的像场大小。而早期徕卡镜头的成像圈大约为44mm,因此如果在44mm的圆上截取一块宽为24mm的长方形,那么边长正好为36mm,也就是3比2的尺寸。

徕卡设计相机时没有特别关注照片比例,照片比例是依照成像圈而来的

2、为何135相机延续了徕卡,而120画幅没有统一呢?(布朗尼相机的比例为6×6)相机越小,对相机精度要求越高,对镜头的要求则更高。120相机的真正普及源自禄来(同为6×6),但是普及程度远不及徕卡,而且自禄来后,上世纪50年代之后,哈苏、玛米亚等诸多厂商也加入了120阵营,因此同行竞争间,多类比例尺寸便得到延续。而对于135画幅来说,徕卡几乎是行业内一家独大,起初的多种135相机几乎都以其为样板仿制,因此3:2的画幅得到了更多认可。

尼康相机底片比例经过了7年的演变,从24×32到24×34,最后定型为24×36

其实在135画幅上,也出现过一些其他尺寸,例如尼康最初几年采用了24×32mm和24×34mm,但是由于徕卡在全球的影响力,因此尼康、宾得这些单反厂商,在50年兴起时也按照前辈的习惯采用了3比2画幅,因此135画幅下,相机比例才得以统一。

数码时代4比3为了更充分利用像场

4:3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比例,特别是在视频领域。从电视机诞生之初就有4:3这一比例。摄像机虽然也是使用135胶卷,但是是纵向过片,因此每张影片的大小为21.95×18.6mm。

同是135胶卷,相机和摄像机的比例是不同的

但是在数码时代,这种比例似乎是在一夜间变成了一种非常统一的规格,特别是在手机与小型相机上,与称霸世界的3:2形成了势均力敌之势,其实这一切同样源自于技术的局限性。

如今4:3画幅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3:2已经成为一种审美习惯时,4:3突然崛起,并不是因为它更出色,而是因为在数码时代,影像技术出现了一次“倒退”。随着时代改变,人们不再喜欢体积巨大的相机,因此例如手机摄像头、小型数字相机如雨后春笋般到来。

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一场光学设计的全球竞争悄然打响,从德系徕卡蔡司到日本的尼康佳能,大家不计成本、不计体积重量开发了一大批如今看来仍然是怪物一样的镜头。但是到90年代,人们发现虽然精密设计已经可以把镜头光学素质做到极致,但是有两个问题却突然出现:小型化与成本控制。

4:3画幅成为了小机器的福音

在小型化低成本镜头上,大家最大的问题是像场不够用了;而且由于当时传感器技术有限,无法把CCD的长度做到很长,因此人们需要尽可能地在小体积上实现更高像素,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比例做得更方!大家知道,所有几何图形中,对角线距离相同,图形越接近圆形,图形面积越大。因此,虽然早期数码相机仍然是3:2,但是二十一世纪之后,很多厂商开始使用4:3的画幅,在这种比例下,可以尽可能在低成本传感器和镜头设计上,实现高像素。

4:3画幅可以更合理利用像场,并且提高数码集成程度

本来,实现比例转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由于视频胶片的尺寸一般为1.33,也就是4:3,因此这类画幅很快就可以被人们接受,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阻力。

现在看来,4比3画幅,仍然是小型节省成本与降低研发难度的重要方式!

未来市场宽画幅更适合现代传播

在未来,照片画幅会不会发生转变呢?或许这不会再取决于相机的照片尺寸,而更多得会受到媒体设备与影视设备的影响。

说到电影,16:9甚至21:9的画幅现在都已经非常常见了,为什么电影要用更宽的荧幕来展现呢?其实并不是为了使观众的视野更大,而是因为如今我们的显示质量越来越好,我们可以离屏幕更近了!如果想要提升视野空间,更高的荧幕,也就是更接近半球型或者方形的荧幕仍然是最好的方法,说直接点,目前的IMAX技术,就是这么做的。

如今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离得更近我们需要更宽的荧幕才能提升视野感受

那么为何现在的电影如此热衷于16:9呢?原因是,我们如今的投影质量和显示质量,使得我们可以离屏幕离得更近,而现实的播放环境也决定了我们注定会离屏幕更近。在近距离观看时,上下距离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小了,而左右更宽广,会使我们获得更好的视野效果。

未来,传播媒介也会对相机市场产生影响

那么,照片尺寸是否会跟着影视比例而发生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如今一些手机已经把照片的原始比例调整为16:9,这种比例更加适合手机拍摄,照片在浏览时更加符合16:9的屏幕显示。但是在专业设备领域,照片输出仍然有巨大的需求,因此3:2或者是方形画幅,还不会改变。

不管怎么说,在摄影诞生的前期,照片尺寸更多是受到技术的限制,而在百年之后,人们对于画幅的观念更多的在于传播与视野习惯,不再会因为设备需求而妥协。未来,我们可以预测到在几十年内,3:2和4:3依然是数码设备的主流比例,但是16:9会更多的在手机等交互媒体设备上出现。尤其是在摄影与摄像相结合的时代,宽幅设备会更加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追捧。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