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Taiwan display panel supply chain emergency: mobile phone panic! ,
New Amazon Headquarters Tour: about 300 species of plants like botanical gardens,
计算机先驱克拉克逝世,曾参与研发首款晶体管PC - 计算机,晶体管
他34岁还是个渣渣,现在却拥有美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 Jim Clark,克拉克,Netscape
微博发图揭露“虐童”行为不侵权 - 虐童案,肖像权,名誉权
女子世纪佳缘上招来“狼”君:婚后被骗800万 - 世纪佳缘,相亲网站
Shanghai and Beijing will open “red eye level of iron“: Add ““ fares
硅谷欲成立“独立王国”,特斯拉CEO马斯克成总统最热门人选 - 硅谷,特斯拉,马斯克
JPMorgan Chase: more drivers rely on Uber money, the poor,
顶级酒店品牌万豪国际宣布全面接入支付宝平台 - 支付宝,蚂蚁金服,万豪酒店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妹子最好别玩单反
A man's favorite things14
王艳写真温柔如水1
看看什么叫美景
Perfect small Laurie1
A man's favorite things6
修电脑也有这么漂亮的美女
运动的范冰冰3
A man's favorite things12
青春清纯美女大集合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天龙八部十二宫服务端
apache-tomcat-6.0.33
Unix video tutorial20
尖东毒玫瑰B
Kung.Fu.Panda.2
The cock of the Grosvenor LTD handsome
Ashlynn Video5
Love the forty days
豪门浪荡史
jdk1.6 for windows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3/15 21:07:23 Edit(编辑)
这么多微信商标竟不是腾讯的 - 微信

这么多微信商标竟不是腾讯的 - 微信

这么多微信商标竟不是腾讯的 - 微信 - IT资讯

“32/81,39.5%”。

这是腾讯已注册和注册中的“微信”商标在所有“微信”商标中的比例。

简单说,已经提交到工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正在进行商标注册审核或已完成商标注册的81件“微信”商标中,只有32件是腾讯提交注册申请的,而有超过60%的“微信”商标并非腾讯提交且暂不归属于腾讯。

更糟糕的是,因为大量“微信”商标旁落他人之手,腾讯正在马不停蹄的四处“兴诉维权”。

日前,一起有关“微信”商标注册纠纷的行政诉讼一审落锤。原告创博亚太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博公司”)因不服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经异议程序驳回其“微信”商标注册申请,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因构成“不良影响”不予核准注册的决定。

此案经开庭审理,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创博公司的诉讼请求,维持了商评委不予核准注册的复审裁定。

由于尚未看到判决书全文,对本案的判决依据和理由不好做过多评价,因此,对于这一申请在先但非腾讯公司提交的“微信”商标注册申请,如何构成“不良影响”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但是,有超过60%的“微信”商标暂不归属于腾讯,已足以说明腾讯在“微信”注册商标保护策略上的“失策”或“麻痹大意”。

动手太晚:最早申请注册“微信”商标的并非腾讯

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截止2015年3月15日,累计已有81件“微信”商标注册申请。

从注册商标申请状态来看,在81件“微信”商标中,38件“已成功注册(含已转让)”,16件“已无效”,8件处于“异议中”,剩余部分处于注册审核中。

从注册商标申请主体来看,81件“微信”商标中,仅有32件由腾讯提交,另有49件由其他公司或个人提交。

从注册商标申请时间来看,最早提交的“微信”注册商标申请,发生在2010年11月12日,但并非由腾讯提交,而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创博公司提交,该公司一次性提交了3件“微信”商标注册申请。

众所周知,微信由腾讯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负责打造,马化腾在产品策划的邮件中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对外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

由此可见,从2010年10月内部立项,到2011年1月21日微信1.0测试版发布,期间虽然横跨四个月之久,但令人不解的是,腾讯并未在此期间尽早提交“微信”商标注册申请。

事实上,腾讯最早提交“微信”注册商标申请的时间为2011年1月24日。也就说,腾讯是在微信1.0测试版发布三天后,才正式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注册商标申请。

四处灭火:收购、异议腾讯被迫“多管齐下”

商标局网站数据显示,在81件“微信”注册商标中,16件“已无效”,8件处于“异议中”,而在38件“已成功注册”商标中,有4件已发生转让。

那这又意味着什么?

首先,16件“已无效”的“微信”注册商标,可能涉及两种情形:其一,在异议期内,也就初步审定公告日起3个月内,被第三人向商评委发起异议程序,并被商评委裁定不予核准注册。其二,核准注册后,因涉嫌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注册,被商标局主动宣告无效或第三人向商评委请求宣告无效。

其次,8件“异议中”的“微信”注册商标,则表明这些商标依旧处于商评委商标异议程序中,商评委尚未作出不予核准注册裁定。

其三,4件“已转让”的“微信”注册商标,则表明这四件商标已经“注册成功”,无法通过异议程序予以撤销注册或尚未启动“商标无效”宣告程序,而已被“下家”出资收购走了。

不论是“已无效”、“异议中”或“已转让”,虽然出面的可能另有其人,但是其背后的实际操控者可能都是腾讯,因为在“微信”商标上,只有腾讯一家是直接利益相关者。

由此可见,由于自身动手太晚,致使“微信”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在微信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后,腾讯被迫四面出击,采取收购、异议等多重手段追回“微信”商标。

如果不是因为腾讯“财大气粗”,这种“迟钝”给企业带来的品牌损失或资源浪费,应该是相当惊人的。

微信教训:即使产品夭折品牌也要提前保护

腾讯对“微信”商标的注册申请保护,时间前后已经横跨四年之久,最早的申请是在2011年1月24日,最晚的是在2014年10月30日。

从腾讯自身的商标保护策略和时间跨度来看,初期腾讯可能对微信未来的发展并不确定,表现有二:

一方面,腾讯2011年1月最早提交的商标注册申请仅涉及两个类别,即计算机相关(9类)和电视相关(38类)。

另一方面,伴随微信的不断发展壮大,腾讯自2012年起才加大了对微信在各个类别的商标注册保护,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4年10月。

这种“注册申请晚、时间跨度长”的商标注册申请策略,反映出腾讯在自身产品或服务品牌保护上的“不足”。

事实上,这已不是腾讯第一次在商标注册保护上“反应迟钝”或“后悔吃亏”。在微博业务兴起初期,腾讯2011年就已注册了“腾讯微博”商标,但直到2014年1月,才又提起“微博”商标注册,而此时,“微博”商标早已被新浪收入囊中。

再往前推,腾讯创业初期,现在已是第一大客户端软件的QQ软件最初起名叫“OICQ”,而其之所以将品牌从“OICQ”更名为现在的“QQ”,恰恰是因为OICQ涉嫌侵犯早期知名即时通讯软件ICQ的商标权。

如果把域名保护也纳入品牌保护范畴的话,那么腾讯的“败笔”就更多了。直到现在,“QQ.cn”域名还不属于腾讯,如果再加上全球上百个顶级域名的话,那腾讯流失在外的品牌资源就“数不胜数”了。

显然,腾讯“微信”商标保护路上的“一波三折”,再次表明,即使新产品将来可能会“夭折”,也应在立项初期就提前做好包括商标、域名等在内的各类品牌资源保护。

否则,等待企业的只能是“无尽的麻烦”和“疲于应付”。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