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警醒!谁在阉割中国高铁?
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会被判死刑吗?
中国印度联合声明:考虑合建一条高铁-印度-中印
German media said the United States monitored cities such as Chengdu, Beijing, Shanghai, Taipei, Hong Kong
“嫦娥三号”明日凌晨携“玉兔”登月
美国索要嫦娥四号数据?哪凉快哪待着去!
Anhui ningguo admits sympathy as synthetic criticized the Department for the elderly client
Jilin hunchun, a 5.3-magnitude earthquake focal depth 539-kilometer
Chang, third success of the earth-moon transfer orbit first mid-course corrections
Japanese media said the United States had default China designated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he real super beauty13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10
陪睡门马睿菈自曝写真 称首拍大尺度照片3
Angie Chiu vijara myth2
Sora aoi possession photo2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3
漂亮的跳舞妹妹1
Sora aoi be huged like a bear
关于提肛的健身效果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9
猪猪侠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4/6/12 18:30:53 Edit(编辑)
铁原狙击战,志愿军上百个阵地被逐一摧毁

铁原狙击战,志愿军上百个阵地被逐一摧毁

原创 一棵青木 远方青木

很多人说,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在朝鲜战争打平美军,靠的是不怕死的精神。

在这种说法的引导下,还冒出了很多志愿军靠人海战术取胜的谣言。

战士不怕死,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不怕死就能打赢战争,义和团是能打赢八国联军的。

这么一发炸弹在你的阵地上爆炸之后,你怕不怕死,很重要么?


一堆不会动弹的碎片,即便再不怕死,你的敌人也不会给予丝毫关注。

在现代化的火力面前人海没有任何意义,纯粹属于送人头的。

但志愿军的火力远远不如美军,还没有海军和空军,在现代军事理论的推演下,志愿军必败无疑,但实战结果却是美军在38线前无可奈何。

这种战果说明志愿军一定在某一个领域远远强于美军,强平抹平了火力方面的差距。

军事学家通过仔细研究,最终找到了志愿军强大的秘密,那就是能聚能散。

在现代战争领域的理论中,军队是一定要聚在一起的,离散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军队一旦失去建制,哪怕还有数万人存活,都会直接默认他们的战斗力归零,作战指挥中将不再考虑这只军队的存在。

由于部队只有聚在一起才能形成战斗力,所以军队的调动极为笨拙,双方经常会为了一个交通要道反复争夺几个月,轻兵突进是兵家大忌。

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军队展开后的防线是由多个零散的阵地组成,阵地和阵地之间的空隙极大,这样可以用极少的士兵,控制极大的土地。

但这些空隙,敌方大军是无法通过的,根本不敢绕开。

如果敌军要挨个敲掉这些零散阵地,那我方就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增援。

这是普通军队的打法。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发明了一种大纵深穿插迂回的办法,可以无视对方的阵地,肆意机动穿插,彻底掌控战场,让自己的部队轻易在局部战场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一开始是连级和排级的小规模小纵深穿插。

到最后是整个团,整个师,甚至整个兵团的大规模大纵深穿插。

解放军第一次使用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是孟良崮之战,歼灭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击毙名将张灵甫。


整编74师的战斗力极强,如果1比1的战斗胜负尚未可知,但我军不打算和74师公平决战。

孟良崮之战国民党共投入兵力45万人,解放军共投入兵力27万人,敌我兵力比为2比1。

看似国民党的兵力占优势,但经过大规模机动,孟良崮周边百里之内,总共只有国民党军13.5万人,而解放军聚集了20余万人,敌我兵力比变成了1比2。

而在孟良崮10里之内解放军聚集了五个纵队共十余万人,狂攻张灵甫的2.6万人,敌我兵力比达到1比5。

从整个战场来看是解放军寡不敌众,但是在孟良崮这里,是张灵甫寡不敌众。

精锐的74师在十余万人的狂攻下,三天就彻底崩溃了。

此战张灵甫部2.6万人全军覆灭,国民党援兵伤亡六千余人,合计伤亡3.2万人,而解放军伤亡1.2万人,并成建制的消灭了国民党王牌部队74师,是一场辉煌的大胜。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面前,国民党军犹如提线木偶一样被遛着走,不管投入多少部队,都永远无法包围解放军,而且永远在被解放军包围。

无视敌方阵地肆意穿插这一招太厉害了,但至今为止,地球上只有解放军能使出这一招。

普通军队是能把小股部队从敌方阵地的空隙中渗透过去的,也能在敌后完成独立作战任务,这样的军队一般称之为特种部队。

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特种部队是能培养出来的,但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部队完成这种战术穿插。

不是做不到,是培养不出来那么多特种部队。

要想实现大规模大纵深穿插,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拥有对战场的绝对掌控力。

如果你几千人刚穿插就被敌军发现,那等待你的就是敌方的火力屠杀。

解放战争时我们发现国民党军好像瞎了一样,连几公里之外的解放军都无法发现,常常嗤笑国民党军太过无能。

但是到朝鲜战场时,美军的表现还不如国民党军,甚至连几百米外的志愿军都无法发现。

敌军完全无法掌控你的行踪,这是想实现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的首要前提。

朝鲜战争前几次战役中,美军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迟钝,在有空中侦察的前提下,连志愿军在哪,出动了多少人都搞不清楚,被打的晕头转向。

这种战场的掌控力,是靠一群堪比特种部队的士兵实现的。

邱少云的事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邱少云和数百名战友,潜伏在离美军阵地只有几百米的地方,在美军的火力侦察中邱少云周围的荒草被燃烧弹给点燃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邱少云一声不吭,全身都被烧焦,直到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油画


邱少云军衣残片

邱少云的案例不仅说明了志愿军战士拥有极高的纪律性和牺牲精神,而且还说明了一件事实,有高达数百人的部队在美军眼皮子底下潜伏了一整夜,结果美军根本没有发现这股部队。

这说明美军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战场的掌控。

而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纪律性和牺牲精神体现的更为明显。

当时的夜间气温已经低到了零下40℃,但大量的志愿军依然在夜色的掩护下进行潜伏运动,这导致冻伤减员远远超过了战斗减员。

志愿军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二团第五连奉命在美军撤退途中设伏,但是当战斗打响后,却无一人站起来冲锋。

已经展开战斗队形的五连,整整一个连的干部和战士,全部被冻死在了阵地之上。


在夜色中被冻死的志愿军战士,很多很多,远不止一个五连,他们的遗体送到后方后,都还保持着卧倒的战斗姿态。


而被冻伤冻残的志愿军,更是不计其数。

纪律性如此之强的部队,拥有犹如隐形的运动能力,可以随时发动出其不意的打击。

为什么只有特种部队才能轻兵突进?

因为如果你绕开了对方的阵地,就意味着你的后勤送不上去,你的部队将陷入无后勤的状态。

一枚榴弹炮弹重86斤。

没有后勤,你能带几发炮弹?

只有对后勤依赖极小的轻步兵,才有资格无视对方的阵地,只需要携带少量的食物和手榴弹就能维持战斗力。

但如果你这么做了,就意味着你这支轻步兵将进入敌后,彻底丧失火力支援,同时随时可能被分割包围,意志稍微不坚定一点就会消极作战。

所以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种部队可以这么做,普通的部队一旦散开,战斗力将出现断崖式下降。

任何一个指挥官都知道部队能聚能散的好处,但没人敢这么做。

但志愿军是个例外。

志愿军天生就没有多少重火力,长期习惯在无火力的环境下战斗,长期习惯在无后勤的敌后作战,并全员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这就铸造出了一支全部由特种部队组成的军队。

所以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全球只有中国军队能用,其他国家想学都学不来。

美军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在这种极其灵活多变的战术面前被打的苦不堪言,部队调动畏畏缩缩,感觉像在被捆起来打仗。

直到第五次战役,美国的李奇微终于发现了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的弱点,并差点给了志愿军致命一击。

刚才说了,普通军队因为必须要聚在一起并保持后勤,行军必须要敲掉对方的阵地,所以感觉特别僵化笨重。

而志愿军的大规模大纵深穿插战术可以无视对方的阵地,轻易从阵地空隙中渗透过去,犹如液体一样肆意穿插机动,所以特别灵活,可以轻易围歼对手。

但这种战术是有弱点的。

任何军队采用这种战术都注定了无后勤,因为背后的敌军阵地没有被敲掉。

轻步兵之所以可以采用这种战术,是因为自身对后勤的需求极小。

但再小,也是有需求的。

李奇微经过研究发现,志愿军的大纵深穿插战术,轻步兵身上携带的物资最多只能维持7天。

后来李奇微就想出了一个特别阴损的战术,先放纵志愿军的穿插,故意示弱,诱敌深入。

激战一个月后,美军连续后撤,由于多个美军阵地没有被敲掉,解放军的后勤补给极为困难,补给线的运输时间达到了7天。

此时美军集中优势兵力,用精锐装甲部队开路,直接撕开了志愿军的阵地,目标直指铁原。

铁原是志愿军位于后方的一个核心后勤基地,囤积了解放军的大量物资,位于运输便利的平原地带。

如果铁原被攻占,那么前线的志愿军将失去所有补给,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向前打,没弹药,向后撤,没粮食,全军覆灭是唯一的宿命。

一旦这么多部队溃败,美军将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

为了准备这必杀一击,美军出动了王牌主力骑一师为核心组成的特遣队,共4.7万余人,火炮1327门,坦克187辆,并准备了2000架次的飞机。

这支特遣队一直藏在后方,不参与任何作战,等前线志愿军的物资消耗的七七八八时,全军突击,绕开正在进攻的志愿军直扑铁原。

作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占铁原,打掉这个志愿军的后勤中枢,随后彻底分割包围前线的所有志愿军。

如果成功,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仁川登陆,志愿军将陷入大溃败。

发现这支特遣队的动向后,志愿军立刻全军后撤。

但撤退需要时间,两条腿是跑不过四个轮子的。

重新组织防线,志愿军需要总共15天的时间,但特遣队只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抵达铁原,这里还是平原地带,特别适合美军火力的发挥。

能及时赶到铁原的部队只有63军,麾下三个师共2.5万人,火炮240余门,没有坦克飞机。

彭老总给63军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铁原15天时间。

63军的军长傅崇碧估摸了一下敌我的实力对比,认为只有构筑强大的野战工事,才有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而构筑强大的野战工事,需要至少3天时间,但美军特遣队已经到门口了。

于是傅崇碧给麾下189师的师长蔡长元下了一个死命令,一定要拖住美军3天时间,给63军留出修工事的时间。

189师修工事的时间,仅有几个小时。

蔡长元反复计算了敌我的实力对比,发现无论怎么打,都不可能拦得住美军3天。

如果没有工事的掩护,那在火炮面前数量是没有意义的。

哪怕全军牺牲,可能都无法拦得住美军一天时间。

如果被美军突破了阵地,那正在后方修筑工事的63军将全军大乱。

如果63军也被突破了阵地,那整个前线的几十万志愿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就算189师全军牺牲也挡不住美军,但现在作为师长,蔡长元必须找出一个能挡住美军3天以上的办法。

怎么办?

蔡长元做了一个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决定,把志愿军能聚能散的特点给发挥了淋漓尽致,让铁原狙击战成为了人类轻步兵战史上的巅峰之战。

189师,被原地解散了,解散成了200余个小股部队,分散到20公里宽,25公里深,总计500平方公里的庞大区域,建立了200余个简陋阵地。

每个阵地的战士,仅有30余人,各自为战。

这种战术让李奇微目瞪口呆,完全颠覆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常识。

作战之前李奇微推演了多种可能,但唯独没有推演过这一种。

美军特遣队4.7万人聚集在一起,1327门火炮和187辆坦克开路,面对的是一个仅有30余轻步兵的简陋阵地。

摆开阵势后,只需要几十分钟,美军就能轻易撕碎这个阵地,防御的志愿军不可能幸存。

这特么不是送死吗。

但这样的阵地,足足有200多个,如果这样一个一个敲下去,等敲完了阵地,三天时间就已经过去了。

189师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种战术看起来非常的简单有效。

但放眼全球,只有志愿军能采用这种原地解散的战术,其他国家的军队怎么都不可能学得会。

我给大家讲一讲这里面的难点。

首先,你采用这种战术之后,等于直接了当的告诉你手下所有的士兵,这一仗我们是必输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战略任务。

而不管这个任务是否完的成,前线阵地上的战士都是必死无疑的,连一点生的希望都没有。

这样的作战任务,有几个士兵愿意去执行?

足足200多个阵地,每个阵地间隔几百米。

第一个接触美军的阵地,在几十分钟之内就被撕成了碎片,上面的战士无一幸存。

后面的几十个阵地都看的清清楚楚,但不能支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前线的战友去死。

而且他们还知道,下一个会死的,就是自己,而且是必死无疑。

普通军队极其重视先锋部队的首战,首战若胜则士气如虹,首战若败则军心动荡。

而189师如今面对的情况是,每隔几十分钟就会传来一次先锋部队全军覆灭的消息。

第一个阵地全军覆没了,上面的战友全死了。

第二个阵地全军覆没了,上面的战友全死了。

第三个阵地全军覆没了,上面的战友全死了。

。。。

碰到这种情况,普通的军队早就士气崩溃了,轻则消极作战,重则直接投降。

而189师,足足被连续摧毁了上百个阵地,牺牲了一半以上的战士,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成功的坚持了3天时间,为后方的工事修建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最终63军成功的坚守了15天时间,让前线的主力部队完成了后撤,重新稳固了阵地。

李奇微不得不铩羽而归,再不走,特遣队就要被包饺子了。

在如此优势的作战环境下,美军依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这让美国彻底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并终于愿意坐下来进行认真的和谈。

前几次战役中志愿军表演了什么叫能散能聚,部队神出鬼没,轻易聚集在一起,在局部战场形成对美军的合围,以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表演了什么叫能聚能散,已经聚集在一起的部队主动散开,逐个牺牲,通过惊天动地的牺牲精神,完成了战略任务。

你说志愿军不怕死,那确实是真的不怕死。

但这种不怕死,不是那种无谓的牺牲,更不是什么人海冲锋,而是每一个士兵都要死的有价值。

李奇微曾经派出一个营来模仿志愿军的这种战术,结果发现失去了后勤补给,失去了重炮火力支援,只能贴身扔手榴弹的美国陆军。

啥也不是,就是送人头的。

志愿军这种能聚能散的战术,多个国家都曾试图模仿,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散开的部队战斗力都急剧下滑,只在少量特种部队身上获得过成功。

而这个事实意味着,解放军的每一支轻步兵部队,放在国外都是特种部队的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军队被称之为全球第一陆军,人类轻步兵巅峰的原因。

前无古人,我估计也后无来者。

极其特殊的背景,极其特殊的文化,极其特殊的体制,才导致了中国军队具备了这样的特色和战斗力。

志愿军的空军、海军、重火力,确实远远不如美军,但依靠轻步兵的优势,双方硬生生的打成了平手。

在解放战争时美国朝野上下对蒋介石的军事能力非常鄙视,认为国民党军就是浪费钱的废物。

打完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突然发现,蒋介石用那么一点钱组织起来的军队,就和解放军在陆地上纠缠了四年,真的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然后,蒋介石的地位大大提高。

(END)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