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转】一个北京姑娘写的,真是太经典了!
揭露同学聚会的真实面目
在中国,面试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
Behind the weapon, ace in the hole
《流浪地球》里中国人的格局你看懂了吗?
珠穆朗玛峰永久关闭!背后真相你必须知道!
只是普通朋友开房就不老实,难道男生的自制力都是这么差吗
历史是这样有意思:民国军阀也疯狂
我叫何鹏,这是我上传的几个笑话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A resort photographed beautiful young woman change clothes process vomiting blood2
一千块钱如何创业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6
The wise woman of chest2
Park waits to have her picture taken exposed
史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迁移
Sexy women in 2013--2
The real super beauty12
Sora aoi in China4
中国文革时期的色情图片1
delv published in(发表于) 11/20/2019 4:43:12 AM Edit(编辑)
“输血”的霍英东与“吸血”的李嘉诚

“输血”的霍英东与“吸血”的李嘉诚

为暴徒发声的风波还未散尽,李嘉诚先生又以一种更“不光彩”的方式走入人们的视线中。

▲ 在暴徒补给线被切断的时候,李摘瓜老爷子旗下的百佳超市,向暴徒派出了补给车

被暴徒爱称为“诚哥”的李嘉诚,其名下企业百佳超市,曝出向暴徒运送物资,更有人起底称,发放给暴徒的“酬金”就是百佳超市的代金券。

▲ 得到物资补给的暴徒

而另一边,“澳门赌王”何鸿燊则在被人们颂扬。他自掏腰包6910万港元,买下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马首,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礼物,献给国家文物局。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两大港商(何鸿燊的生意主要为澳门赌场,但出生在香港)格局和境界的差距,堪称云泥之别。

曾被看作财富神话的李超人,晚年竟做此龃龉之事,而重疾之中的何鸿燊,还在奋力为国家寻回文物。

而比起这两位仍然在世的大富豪,还有一个名字,在我们谈及爱国港商之时,始终无法绕过。

那就是霍英东。

满腔热血,尽为红色。

真正的白手起家

1923年,霍英东在一艘破旧的小船上出生。

这条不到三米长的小船,是他的家,更是一家人淘食的营生。

白天,父亲和两个哥哥人力摇船,往返于香港各岛屿间送货。

而晚上,一家人睡觉的“床”就是这艘小船的舢板。不到三米长的舢板,要人挤人地躺满一家七口。

▲ 这样的破船,就是和霍家一样的底层疍(dan)民的“家”

可就连这样的生活,也“好景不长”。

七岁那年,父亲霍耀容患重病去世,两个哥哥出海时又遭遇台风,葬身于大海中,霍英东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丁。

家庭的重担被母亲挑起,在多番奔走之下,霍英东被送入了帆船义学,漂泊在浪涛之上的破旧渔船,就是霍英东的学堂。帆船学堂随波而动没有固定位置,霍英东经常跑到了码头却不知“学校”漂向了何处。

但即便是条件如此艰苦,霍英东仍然凭借不懈的努力考入香港最好的皇仁书院。

▲ 皇仁书院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官立学校,孙中山、廖仲恺、何鸿燊都毕业于该校。

1941年12月8日,日军悍然入侵香港,还将驻港总部设在了皇仁书院,霍英东只能离开学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日军铁蹄下的香港,陷入了三年多的至暗时刻,底层港民的生活更是堕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去轮船上铲煤、机场做苦力、杂货店打杂,活下去,这是年轻的霍英东唯一的愿望。

在初代港商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起点比他更低,也只有他一个人,才能真的配称“白手起家”。

一直以“超人”形象示人的李嘉诚,最早创办塑胶花厂的时候,得到了岳父家里的一大笔资助。

▲ 李嘉诚的塑胶厂刚刚成立时,就有一百多平厂房,十几名工人,还买入了一批二手机

这样的起点,对霍英东而言简直是奢望。

抗日战争结束后,霍英东报着撞大运的心态,参加了一场二手机械轮机的投标,由于招标书以英文发布,所以应者寥寥,最终他以一万八的价格中标。

而当机会真摆在面前之时,霍英东反而慌了。

因为他根本没钱支付这一万八,他连参与投标的一百块保证金都是找人借来的。

最后,他只能四处托人,将中标的机会转让给一个华人老板,以四万的价格成交,一来一回,霍英东净赚两万二。

▲ 这份带有“投机”性质的第一桶金,在霍英东自传中由他亲自讲述

凭借着英语优势,他开始频繁参与拍卖并中标,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很快,历史的风云突变带给了霍英东一个更大的机会。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霍英东第一次与内地产生了交集。

这个机会,就是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43个国家支持这一决议,英国就是其中之一。

国内工业百废待兴,前方战场又消耗巨大,新中国迫切需要外部物资的支持。

香港,就这样成为了封锁线的突破口。

霍英东的船队用双手和肩膀组成人肉传送带,将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内地。

▲ 上世纪50年代初,进出罗湖为国内转运物资的人

而港英政府为了更好的贯彻美国的封锁策略,严查转运物资。

和炮火纷飞的前线一样,后方的每一场较量也都危机四伏。

为了避开英国海关的严格缉查,减少中转时间,霍英东和工人们就守在码头蹲守,一夜只睡三四个小时,确保到货后一小时就完成装船。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码头,工人们全部以人力完成卸货

同时,船队还要应付“江湖帮派”的抢劫勒索,缴足过路费后才能放行。

三年时间,如同在在刀尖上舔血般惊险,霍英东为内地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也逐步积累起更加雄厚的资本。他的个人命运,开始紧紧与祖国的崛起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是这一段战火情义,为日后霍氏一族拥抱内地埋下了绵长的契机。

全球首创的“伟大发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年代”。

世界进入二百年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香港作为当时内地对外的唯一窗口,凭借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政治体制,成为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的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

▲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高楼纷纷兴建,二十年的时间里,第一高楼平均每三年就被刷新一次

一面是产业与人口的高速扩张,另一面是狭窄逼仄的空间劣势,在需求倒逼之下,房地产迅速成为香港最炙手可热的支柱行业。

霍英东敏锐的嗅到了地产市场的前景,如同旋风一般在英国财团垄断之下杀出一条血路,为后来的二代香港地产巨头铺平了道路,这些二代地产大亨,其实都是站在霍英东肩头之上的受益者。

▲ 左起:赵世曾、冯景禧、李嘉诚、霍英东、郭炳湘、陈曾寿,这些六七十年代崛起的地产商,都是霍英东的后辈

亦或者说,今日所有的地产商,都萌受霍公福泽。

霍英东有三大创举。

一是为楼盘编写说明书。

涵盖在售楼宇的户型、面积、价格等必要信息,大大提高了楼盘信息的辐射面积,普通人买楼再也不必在售楼处前排长队问询信息。

二是将整楼买卖拆为分层出售。

按照当时的政策,商业楼盘只允许整栋买卖,而霍英东敏锐的察觉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层出售将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他积极参与到政策的修订当中,推动政府放开分层售楼,霍英东也顺势成为该政策的第一批受益人。

三是发明了按揭买房的办法

预付定金,按揭购买期房,今天司空见惯的卖楼花正是霍英东的首创。

本质上来说,全世界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是“霍家班”的门徒。

即便霍英东的初衷是为了加快资金筹措,但却带来了极为深远的成果。是他让中国人居有其所的执念有了一处安放之地,让无数人穷极一生的梦想提前几十年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英东可以称为全世界平民的恩人。

当然,按揭贷款买房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交易,因为人们的需求被完全释放了,也就造成了房价高企和上涨过快,同时也为“炒房”提供了便利。

在引领地产市场的创举上,不仅是霍英东做出了“革命性发明”,李超人同样是不遑多让。

李嘉诚旗下的长实最早发明“套外面积”这一概念,本应由开发商和物业负责的公共区域,被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李嘉诚先是用多出来的套外面积多赚一笔房款,然后再用公摊费用降低了物业成本。

▲ 长实开发出的套内16平米的小户型,还要负担将近4平米的公摊

好一手开源节流啊!

霍英东发明了按揭买房,安放了全世界对家庭和居所的向往;

李嘉诚推广了公摊面积,给沉重的购房负担又加了一层压力。

二人为商之格局,不言自明。

非凡的格局再加上超人的魄力,霍英东在楼市纵横而行,搅动风云,成为了冠绝香港的楼市大王。

据统计,在一年的时间里,仅在油麻地一片区域,霍英东建起的住宅数量就超过一百栋,共计600余层。在极盛之时,香港一年中超过70%的新建楼盘都与霍家有关。

▲ 时至今日,油麻地还有很多霍英东建造的老楼

这是一代属于霍家的光荣岁月,港媒用以八个字形容:气势如虹,笑傲港九。

拥抱祖国,义无反顾

在香港开创商业帝国的同时,霍英东从未忘记故土祖国,他一直在关注着祖国内地的发展。

很快,念念不忘祖国的霍英东,收到了祖国的回应。

1964年9月底,霍英东收到了一张秘密请柬,请柬的内容是邀他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国庆大典,并担任香港观礼台副团长。

据说祖国内地向香港多人发出邀约,但受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敢于赴约者寥寥,霍英东正是其中之一。

为了避开海关和出入境管理处的缉查,他先是坐船抵达澳门,然后中转到广州,最后坐火车北上,一路颠簸几十个小时才抵达北京。

41岁的霍英东,第一次踏上了让他魂牵梦萦的祖国热土。

他在北京接受到了超高规格的礼遇。

9月30日晚,邓小平同志在人大宴会厅接见了霍英东。

▲ 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节,这张照片,邓小平在92年南巡的时候签名赠给霍英东

10月1日,霍英东作为观礼嘉宾出席国庆大典,血脉深处的爱国情感再一次涌上心头。

但是很快危机也随之而来。

霍英东秘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的事情被英方查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将他抗美援朝时支援内地的旧事翻出来。

▲ 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大会,霍英东是唯一一个受邀的香港人,并且位列主席台之上

霍英东被定性为“反动港商”。很快,港英政府就开始了阴险的报复。

先是禁止霍家旗下地产公司参与投标,然后已中标的地块也要求退回。

紧接着,制裁更全面升级,他名下的大楼被无限期停电,逼迫他低价卖出。

压力之下,霍英东无奈屈服,只能将刚刚建成的星光行大厦低价卖给英姿地产公司。

▲ 位于九龙腹地尖沙咀的星光行大厦,如今仍是老港人最爱去的商区

而所谓的低价转让,他最终只拿回来一张欠条而已。

在港英政府的“重压制裁”之下,霍英东很快就意识到,随着“政治歧视”的处处掣肘,他很难拿到更多的机会,霍家在香港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

霍英东选择了放手,即便霍家仍然有着极为雄厚的资本实力,即便香港的地产市场还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从1967年开始,霍英东逐渐淡出香港地产界,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李嘉诚开始购入香港土地,大肆囤积等待地价上涨,同样的事情,在祖国内地、在英国、在加拿大多番上演。

▲ “摘瓜李”在全球四处出击,谁家有瓜去谁家

在李嘉诚身上,是商人无国界的逐利而行;而在霍英东身上,是有所不为的潇洒放手。

霍英东为何在黄金年代选择了抽身止步?

也许在霍英东眼中,香港并不是他真正的家乡,他的根并不在这里,所以他义无反顾的离开,转身拥抱内地。

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完成。

中国体育大使

彼时的内地,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港商背景的身份不便直接参与到过多的政治经济事务当中来,但霍英东又实在难以按捺心中的爱国理想。

他迫切的想要为祖国做出一些事情。

体育外交,成为了他实现爱国理想的突破口。

▲ 霍英东是资深体育迷,在球王贝利面前“秒变迷弟”

整个七十年代,霍英东奔走呼号的“主战场”就是恢复中国在国际体坛上的合法地位,中国体育在亚洲的14个单项组织中攻城拔寨,霍英东就是不遗余力的开路先锋。

1975年,霍英东以私人名义邀请时任国际足联党主席的阿维兰热访华,当谈判陷入僵局之后,他更是在双方之间多轮协调,担当起传声筒的角色。

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误解与矛盾中,霍英东就是最好的润滑剂。

正是在他的斡旋努力之下,中国才得以重返国际足联、国际篮联、国际自行车协会等多个体育组织。

“中国体育大使之名”,霍英东当之无愧。

▲ 时任香港足球总会会长的霍英东向中国女足颁发亚洲杯冠军奖杯

单纯的在体育事业上做贡献,并不能满足霍英东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想要在更多地方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很快,改革开放全面实施,霍英东等来了他翘首以往的春风。

李嘉诚在观望时,他早已出手

1978年,当李嘉诚犹犹豫豫的赶往北京出席国庆大典时,霍英东在中山投资的温泉酒店,已经破土动工。

这是当时内地第一个外商投资的项目,也是当时内地第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宾馆。

▲ 八十年代的中山温泉酒店

当年投资条件是:外方(霍英东)投资全部3000万港元用于宾馆建设;合作期满后归还全部本金,无利息;全部资产及经营利润移交国家所有。

3000万投资,不为任何回报。

而在出席开国大典之后的15年后,李嘉诚一直在观望内地的动向。

一直到1993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才入股深圳盐田港。然后,他又和盐田港共同注资梧桐山隧道,成立隧道公司,收取高额过路费。

为了收回隧道,深圳市政府和隧道公司展开了38轮艰苦谈判,最终都因为对方要价过高无法谈妥(收回隧道的价格与新建一条价格几乎接近)。

▲ 深盐二通道建成后免费通行,梧桐山隧道几乎没有车过,商业价值大大降低,出资方才同意“放手”

为何隧道公司漫天要价?

盐田港是国企,背后的大股东是深圳国资委,究竟狮子大开口的人是谁,不言自明。

同样是投资,霍英东为内地输血,而李嘉诚,说其为“吸血”,并不为过。

更让人动容的是:中山温泉宾馆交还国家后,霍英东仍然将一些必要的接待活动安排在这里。

而每一笔支出,都是由他个人原价支付。

在敲定了中山温泉宾馆后,霍英东开始筹划一笔更大的酒店投资——两个亿,兴建广州白天鹅酒店。

▲ 在白天鹅工地上的霍英东

实际上,早在温泉宾馆开工后没多久,投资白天鹅宾馆的事宜便已敲定。这是一项更加浩大、繁琐的工程,所以涉及到的问题也更多。

一同开工的其它八家涉外酒店都是多家国外财团共同参与的,只有白天鹅,是霍英东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内地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和思维,如同一根紧紧的缰绳束缚着他。哪些变化合理,哪些变化不行,变化的尺度有多大,即便实行了改革开放,但由于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小问题的掣肘可以在缓慢推进中得到解决,而大环境的开放稳定则是他更加关心的问题。

在时局中激荡沉浮几十年的霍英东,一直密切关注着高层的态度。

1979年,新建成的北京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副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画面上表现的是少数民族欢庆泼水节场面。


这幅画在当时来看还非常“新潮”,一时间内引起很大争议。

那段时间,霍英东每次到北京都要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心里就会比较踏实”。


经过四年的紧张筹备,1983年2月,一只白天鹅在珠江口振翅起飞。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下榻白天鹅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住过美国和全世界许多酒店的总统套房,但我认为没有一间能够超过白天鹅宾馆。

霍英东的奥运情节

白天鹅建成后,当年即开始盈利,均摊年成本结算,年获纯利润1282万元。

白天鹅宾馆,是霍英东从商四十年中最艰难的一场胜利,但这场胜利为所有来内地投资的港商打入了一针强心剂,有力的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正确。

▲ 白天鹅曾接待过英国女王

依托隆隆而起的内地市场,霍英东有机会缔造一个更加辉煌的商业神话。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这场战役胜利后,霍英东的身体突然垮塌。

1983年,霍英东查出淋巴癌。在香港完成手术后,他居住在北京接受长期疗养。

花甲之年的霍英东,躺在病床上开始回望自己的人生,出身贫苦的他在战乱中乞食而活,踏着时局风云在而立之年搏下巨大财富,然后又斡旋中英之间步步惊心。


1984年元旦,尚未完全康复的霍英东在白天鹅与邓小平合影,邓小平对他说:“白天鹅,好,谢谢你。”

几十年的风云激荡,霍英东早已看开,攒下的财富终究会随人飘摇入土,不复存在。

让他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心中的家国情节。他仍然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情。

1984年7月,尚未完全康复的他携全家前往洛杉矶,在奥运赛场上,他被许海峰、李宁、女排姑娘们的矫健身姿所深深震撼。从洛杉矶归来后,随即捐出1亿港币,成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会。

▲ 霍英东去世后,基金会仍然在由霍家后人打理

紧接着1984年9月,北京击败广岛,拿下1990年亚运会举办权。他马上又全力参与到北京亚运会的筹办工作中去。

他以个人名义邀请奥委会成员来到北京,为筹办工作献言献策;

他捐赠1亿港元,为亚运村修建全亚洲最大的游泳馆;

▲ 英东游泳馆——1990年游泳及跳水比赛主场馆,2008年奥运会水球与现代五项部分比赛场馆

为了配合亚运会的组织和接待工作,他又兴建北京贵宾楼。

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霍英东似乎还没有“过瘾”,看着北京这座美丽的城市,看着赛场上拼搏的中国健儿,他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中国一定要举办一次奥运会

为了配合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年过七十的霍英东再次上路。他以顾问的身份奔波在台前幕后,不遗余力地参与到申奥活动中来。

他以私人名义多次宴请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 霍英东与萨马兰奇

他个人出资并冠以中国奥委会名义,在瑞士洛桑兴建奥林匹克博物馆;

同时,他“高调”宣布,北京申奥成功,他将捐资10亿兴建至少容纳10万人的奥运主场馆。

他实在是太想把奥运会带回祖国了。

只可惜,他的努力并未得偿所愿。

北京最后却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霍英东连报纸版面都已包好,最后却以遗憾收场。

亲赴蒙特卡洛现场的他,连夜离开了他入住的宾馆。因为他“羞赧的不知道如何与中国奥委会的人交待。”

申奥,已经成为了霍英东的一份执念与夙愿。


2001年,北京再次申奥,终于获得成功。霍英东激动的凌晨跑到街头上和群众一起游行,回到家中后,仍然激动的无法入眠,只能跳到游泳池中才能“稍稍冷却”下来。

这时,他已经七十八岁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场馆中,水立方作为唯一一座接受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捐款的奥运场馆,最大的一笔捐款,仍然来自于霍英东。


“吸血”的李嘉诚,“输血”的霍英东

当霍英东为奥运事业奔走之时,超人开始搭上了内地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1993年,李嘉诚拿下了长安街一号,开始开发东方广场,大举进军内地地产。

然后,李家的财产开始爆发性增长。

1995年,李家总资产420亿港元,2000年,1850亿港元,到2008年时,已经达到万亿。

1993年之前,李嘉诚的财富是靠他辛苦打拼或投机而来;1993年之后,则是充分享受了内地发展带来的红利。

▲ 李嘉诚在内地巨额套现

及到晚年,霍英东桑梓情节日重。

在生命的最后十八年,除了体育事业,他最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家乡的开发上。

在他的家乡番禺,最南端有一个21平方公里的小岛南沙岛,这片荒芜的土地,承载了霍英东的全部心血。

▲ 霍英东心系南沙

从1988年到2004年,霍英东参加的南沙岛工作会议多达508次,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每逢周三他都会亲登南沙岛,现场指导工作。

修轮渡、建公路、平耕地,先后投入40亿元,曾经的荒凉的滩涂上,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

到今天,南沙已经成为以深水港为中心,交通运输、工业加工、旅游服务综合发展的国家级新区,霍英东为南沙勾勒出的美好蓝图,有些实现了,有些还需要假以时日。

▲ 2005年4月13日,霍英东出席南沙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落成仪式

而对这片土地的情结与热爱,是霍家传承下去的家风与坚持。如今,开发南沙的重任由长子霍震霆扛起。

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霍震霆用了这样一句话:轰轰烈烈做梦,踏踏实实圆梦。

霍家第三代霍启文,也从香港进入内地,将商业的重心放在番禺。

满门拳拳之心,数代家国之义。

霍英东、李嘉诚,这两个仅差五岁的香港富商,祖籍都是中国内地,也都近乎于“白手起家打下一代江山”,但是行事风格却大不相同。

前者满腔爱国之情,一生热血难凉;后者则是在商言商,事事逐利而行。

李嘉诚对自己的总结:“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不赚钱的商人不是好商人”。

赚钱?赚更多的钱,这并不是霍英东的追求。

▲ 瑰丽的香港尽收于眼底脚下,三十二岁的霍英东就已经感受过

1955年,霍英东站在他名下的蟾宫大厦(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上俯视香港,睥睨众生一般的成就感他早已体验过,攫取更多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他为了祖国发展得罪港英政府,为了改革开放冲在前方甘领损失,为了体育事业耗尽后半生心血,更为了家乡的建设倾尽所有。


2006年,霍英东灵柩覆盖国旗返港,董建华、何鸿燊、李兆基10人扶灵,规格之高,堪比“国葬”。

到今天,霍家资产是30亿美元,仅为李家的十分之一。

如何描述霍英东这一生,或许用这句话最为合适——这是霍英东基金会的会歌,也是他时常挂在嘴边上哼唱的:

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