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境外对中国投资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原因,外资希望流入中国投资,那么外资手里的外币,虽然在我国不能自由兑换,也要通过种种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人民币的形式。以上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总在媒体上看到的“我国经常账户(外贸往来)和资本账户(外国投资)的双顺差”。即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这是其二。
但是,对应这些新增的人民币的来源归根结底都是从央行出来的。银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要把等额的人民币“换”给厂商在境内使用。这里用于兑换人家美元的人民币,是央行先发行央票(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债券),然后新印制发行的钱。
问题来了,因为贸易或者外资进入,就要发“新”钱,是不是就造成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我的回答是,不全是。这就是央票的作用,央票已经吸收了一部分流动性。这时发新钱不过是补偿了因为央票丧失掉的流动性。但是,当贸易或外商投资增速过猛,发行央票的速度赶不上这一增速的时候,就成为“输入型通胀”的原因之一。这是后话,也是许多人讨论的话题。
回到正题,你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国拥有的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其实并不“欠谁的”,流入的外币我们都用人民币还了。
所以中国国家手里有了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闲钱),其去向当然是关系到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金融发展。而且,维持一定量的外储是维系汇率的工具之一(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三、为什么不全花掉?
为什么不全花掉?为什么不做其他的投资,而是要买美国国债?
这一点经常误导大众,看到很多人说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却拿去养美国人,这句话漏洞百出,不值一驳。
钱太多,花不掉。
中国每年也会在国外买东西(飞机啊什么的),也会花一大笔,但是出口实在太多,花不完。而且中国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术,设备,武器等,外国对中国出口有限制。
其实中国的外汇也不全是买美国国债,也有部分是做其他的,比如买黄金,投资等。但是这么一笔巨额的外汇资金,只做这些小投资是消化不了的。
那还能做什么呢?
放着不动?资产不利用,不现实。
存银行?利息太低。
买外国股票?可能真买了一些,但是不可能大批量,一是不安全(跌了谁负责),二是没那么多专家天天盯着市场。
买别国国债?俄罗斯,伊拉克,津巴布韦都发行债券,开玩笑吧 。
选来选去,只有买美国国债比较合适:
1.有保障(美国后台,安全,信用稳定),
2.用的掉(美国国债发行量大),
3.回报率尚可,每年大约4%的利息。钱是已经在手上了,与其干看着,不如得点利息,而且还保本。
中国政府决定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行为绝对不是银行几个操作员甚至行长的事:傻瓜也可以猜到,起码要有副总理,以至总理的批准吧。有人对美国国债还是有疑虑,总觉得美国占了中国便宜,其实这一个完全商业的行为,没有谁逼谁,购销双方完全自愿的行为。
美国国债安全吗?
比大多数股票投资安全。看看现在股市的起落无常就明白了。
美国国债贬值怎么办?美国故意印钞票怎么办?美国不想还怎么办?
先说一个数据,中国虽然购买美国国债量大,但并不是最大的。
中国购买了美国总国债的百分之七,日本比中国少一点,其他国家也购买了一部分。另外,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是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和美国人民,占30-40%(大家可以查一下数据)。美国要赖账,要故意贬值,没等中国不同意,美国最大的债主他们自己国内的公司和老百姓就先闹开了。
中国不买美国国债,美国会不会很惨?
不会,中国购买比例不算最大,影响不是灾难性的。
我们可不可以叫美国马上还钱?
别开玩笑了。买债券时双方已经交代清楚了,到期(一般30年)还本,没到期只能取利息。另外债券可以到市场上公开出售,售价由市场决定。
美国为什么可以卖出16万亿国债?因为美国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按时还清本息,而且他的回报率很好。下次发国债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买。

强调一次:
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商业的行为,更不是白白给美国钱花。
再指出:
归根结底是一个钱放在哪里好的问题。当然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投资赚钱,可能回报率比美国国债高,说到这里又回到我的正文。重点是,那么大笔的重要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回报率是第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