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从“灯,等灯等灯”说起:科技界还有哪些经典声音? - 英特尔,微软,诺基亚
Also remember that as Ma’s rural children? Ma for the College,
EBook power: reading paper books have a “feeling“? ,
一个月内第四家以太坊平台被黑:黑客获利840万美元 - 以太坊,以太币
评论:国产手机应培养自己的品牌忠诚度 - 国产手机
ARM第二季度出货34亿颗芯片:神秘中国大客户现身 - ARM,手机芯片,Intel
堵住问题血流通:我国发布单采血浆站健康发展意见 - 血液,血浆
最具幸福感职业排行榜出炉:自由职业居首 - 最具幸福感职业,自由职业,O2O
ATM stolen to be filled “card reader“: many bank card information is stolen,
“烧脑”题难坏老外:图中到底有几只老虎? - 老虎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南昌铁路局攸县车站125户铁路职工微利房终成骗局
Perfect body, just look at it
深圳的风光
China's first snake village3
I also want to live a June 1 children's day, dad
全球清廉国家排行
A man's favorite things12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4
NeedWallpaper13
Exquisite decoration is not paying too much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4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2
《小姨子》英文版33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0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7
Unix video tutorial10
中国结婚习俗实录
卡丁车单机版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8/9 12:41:25 Edit(编辑)
4000亿美金的阿里,有点“神经生态”了 - 阿里巴巴,腾讯

4000亿美金的阿里,有点“神经生态”了 - 阿里巴巴,腾讯

4000亿美金的阿里,有点“神经生态”了 - 阿里巴巴,腾讯 - IT资讯

注:本文授权转载自虎嗅网,作者孙良悦涛。

也就两个多月时间,阿里从3000亿涨到4000亿美金。这是亚洲首家市值超过4000亿的公司。

1000亿美元的增量,相当于互联网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总市值的两倍,或者一个半京东。

但是两年前,阿里曾从3000亿美元跌到1500亿(相当于跌去1万亿人民币)。

阿里上市一共不到三年,这个过山车坐得不知道爽不爽。

但是资本市场显然越来越认清了阿里的真面目,这真的不再是一家电商企业,它做云计算,健康、旅行、文娱。

阿里人自己形容的“五新”,显示的是把产业链从上吃到下的野心。

到最后大家会发现,阿里的生态,其实是个“神经生态”。它只要做神经,做资源调配者。

腰斩一万亿的时候,其实在“怀孕”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后两个月内,从发行价68美元一路飘红,到120美元。

而后经历了近一年的下行,直到2015年9月,跌破发行价,从高点腰斩一半,到58美元以下。

从3000亿美元跌去1500亿美元,相当于损失了上万亿人民币。

市场给的原因很简单:阿里增速三年来最慢(<30%),低于市场预期。

当时的大背景: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是重灾区。

中国经济当时处于换挡期。2015年GDP增速首次低于7%。PPI连续50多个月下行,通缩几乎定局。

投资下滑,出口不行,消费也不太振。阿里的增速放缓,被作为消费放缓的证据之一。

2015年年中A股股灾爆发,下半年人民币开启贬值窗口。

实际上中国宏观经济包含很大程度的主动调整: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只是看不太清前景。

阿里瞅准了这个机会窗口,猛砸钱投资储备未来资产。

在最低迷的时刻,接任CEO时间不长的张勇(逍遥子)发出一封致员工信:

1、这不是第一次全球性的股灾;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2、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现在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和为客户所创造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会随股价的变化而改变。

3、请大家把眼光从股市回到客户身上。牢记客户第一的原则,牢记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有更好地帮助客户,服务客户,为他们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回馈客户和社会给予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给股东以及我们自己创造价值。

4、我们有上千亿元的现金储备、强劲的现金流以及规模化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的布局在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我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我们对我们的团队和伙伴有信心!

5、有的时候,坚持是很孤独的,而坚持,就一定要经历种种的波谲云诡潮起潮落。阿里巴巴不是只打一次战斗,而是102年的战争。

6、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望。

7、忘掉股价,心平气和;脚踏实地,继续前进!

那时的阿里相当于在怀孕,但是也不缺奶粉。一手是稳健增长的电商业务,另一手则储备了大量未来资产。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国际化、农村淘宝、智能物流,以及金融、健康、文娱、旅行等打造未来商业基础设施的板块。

给全球化困境开出的“中国方案”

过去几年间的很多经济波动实际上是全球化体系面临的瓶颈和挑战。阿里的转型就是冲着其中商贸层面的问题和机遇,做解决方案。

2015年的阿里,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电商企业。

这一年马教主放炮:未来电子商务会消失。

2015年10月马云发出在阿里上市后第一封致股东信,主要表达了“你没理解我”和“我理解未来”这两层意思。

一、阿里巴巴的战略是打造社会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只是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的第一步

二、中国经济放缓增速,但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程中有更大机遇

三、未来的发展大方向:全球化、农村市场和大数据云计算

当年阿里专门从事电商(GMV相关业务)的员工数不到1万人,只占当时阿里员工数的30%。

阿里总员工数一半的团队在从事战略创新业务:物流、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健康、数字娱乐等板块。

当市场盯着阿里业绩的时候,阿里在盯着中国经济的短板、机会,和需求。

全球化的转轨的确很难。在原来的全球化商业里,金融、贸易资源集中在很少一部分跨国巨头手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和偏远地区无力参与。

到今年,阿里的EWTP已经在多国布局,今年携手十多家中国物流伙伴与马来西亚官方合作,打造境外首个服务于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e-hub。

速卖通全球化平台已经超过1亿海外买家。支付宝今年通过合作接入了美国400万商户。

农村淘宝的版图不断扩张,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近700个县域(含建设中)的3万多个村点,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的“村小二”和“淘帮手”数量有近6万名多名。其中包括10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95个省级贫困县,2700个国家级贫困村。

联合国今年7月邀请阿里巴巴代表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官员和各国代表介绍农村淘宝的发展模式,分享互联网改变农村的案例。

从2009年开始的阿里云项目,已经确立了市场地位。

马云对外定调: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

今天,阿里云成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平台,市场规模仅次于亚马逊的AWS,但是增速远超后者。

马云在致股东信里总结:

“阿里巴巴的定位是启动一场商业的变革,我们打造的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我们是为从事买卖的商家赋能,而不是与从事买卖的商家竞争。

简单的把今天市场上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当作阿里巴巴的对手,是把苹果苹果树相比,是对双方都不合适的。”

初步展现的“神经生态”

以上的全球化、农村化、云数据化,是一场针对中国、全球工、商、物流、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重组。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提出时,意味着老路走不通了。

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意味着未来必须淘汰大批过剩产能。

高层明示:L型,而且时间很长。

旧的要去,新的在哪里?这是各行各业最困惑的。

全球化的弊端是财富差距拉大、中小企业没有参与感,中国产能过剩和西方消费过度的模式难以持续。

阿里难得的一点就是看到了一个更长的产业链:中国实体经济和全球化体系都出现了流通不畅和资源错乱。

消费需求并不缺,但生产和流通跟不上需求的节奏。

CEO张勇觉得互联网是做供给侧改革的绝佳机会:

此前,人们常把互联网等同于一个销售渠道。实际上,作为供给侧的企业,应该通过互联网快速获悉消费端的变化,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工具,对自身工艺、流程、供应链模式升级,以满足消费端的变化。

这才是互联网+,这才能给所有商业、制造业、生产企业带来完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和机会。

“五新”战略里的新零售,最先露头冒泡。

阿里布局迅速布局了盒马鲜生、苏宁、百联、银泰、三江等线下商业,每家合作,都有不同的呈现业态,但核心是实现天猫主干与各商业场景的“三通”: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

另一头,阿里和富士康合作了工业端的创客平台。这是要切入生产端了,而且是颠覆以往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探索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制造”。

阿里手头掌握了太有效的数据——供应商的、厂家的、消费者的。阿里在窗口期抓住了机会,以流通平台为中心,向前后两端打通。构建一套基于“五新”的新实体经济。

阿里的自我评价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神经中枢”。

传统经济的年代,没有哪个企业能跨升到这一步,但是互联网打造的未来巨头,越来越像“神经生态”。

也就是有足够的连接能力、信息处理和运维能力、传导和重塑能力。

它的条件是有最敏锐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商业传导能力,终端只需要开放式连接,不管是工厂、商场,还是金融、物流。

腾讯也一样,只不过更擅长消费端。但现在腾讯做的是加速与企业和政府资源对接。前两天和华为的互怼,就是一个争抢数据资源的案例。

现阶段,巨头企业的神经生态才刚刚展现。

它们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掌控度高度集中之后,怎么跟社会的其他板块共享?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