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盖茨:我从来都不是乔布斯那样的人 - 盖茨,乔布斯
中国留学生无辜遭“路怒”枪杀:美国网友怒了 - 留学生
不要笑,拍立得其实是个好主意 - 拍立得
IPhone users found that Siri, your sense of self
Google to dominate the European market, Li: Baidu offers new options
科技大佬们都有这些怪癖:乔布斯不挂车牌,盖茨爱洗碗 - 乔布斯,盖茨,马斯克
新手该用哪些Linux版本入门?这7个发行版需注意 - Linux
周鸿祎:说“穷人”不能创业,那是扯淡 - 周鸿祎,创业
亚马逊:国人前十月海淘花了过去20年的钱 - 亚马逊,海淘,海外购
1700 call men cheated by 1300, was sentenced to 2 years and 9 month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Nine school beauty star those gossip matters
Sora aoi mirror memorial classics1
9.3阅兵全景图2-英雄连队梯队和外国方阵梯队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3
Big chest royal elder sister1
The real super beauty2
A resort photographed beautiful young woman change clothes process vomiting blood2
王羲之的《远宦帖》
各种囧况!玩游戏最不喜欢出现的十件事(点评)
夕阳下的北京街道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C#编程思想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9
功夫熊猫2(上集)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5
《小姨子》英文版26
《小姨子》英文版31
《小姨子》英文版3
《小姨子》英文版25
Sora aoi - one of more PK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8/3 13:54:53 Edit(编辑)
情怀多少钱?回顾这些消亡之后又重返中国市场的品牌 - 诺基亚,黑莓,夏普

情怀多少钱?回顾这些消亡之后又重返中国市场的品牌 - 诺基亚,黑莓,夏普

情怀多少钱?回顾这些消亡之后又重返中国市场的品牌 - 诺基亚,黑莓,夏普 - IT资讯

索尼昨天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财季,索尼营收同比增长15.2%,达到1.85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则大涨180.5%,达到1576亿日元。连年亏损的索尼在姨夫的带领下,剥离了一堆不赚钱的业务,打了个翻身仗。

然而就在同一天,原索尼旗下的个人电脑品牌VAIO在微博上新开了账号,并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宣布将重返中国市场。

在平井一夫的第一个三年中期计划中,整体市场不断萎缩的PC业务成了第一个刀下亡魂,2014年2月6日,索尼宣布将VAIO品牌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

随后,VAIO品牌尽管继续PC业务的同时,宣布进入智能手机行业,但无论是销量还是声量却再也无法回到1997年品牌刚刚成立的时候。

VAIO笔记本

如今VAIO笔记本电脑重返市场,微博认证企业为上海常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这家公司的公开资料并不多,主营业务包括货物及技术的进口业务,销售电脑及配件、通讯器材、智能机器人、电子产品等。

被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这家日本基金公司接盘的VAIO能否重现该系列产品高水准的工业设计以及尖端的技术,至少笔者是悲观的。

实际上,这些年全球范围内消费电子领域风云突变,国内市场更是因为国货的崛起、价格屠夫的杀入,行业洗牌发生了不止一次。十年前叱咤风云的消费电子巨头,现在不得不卖身其他公司业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今天咱们就盘点下,这几年被国产资本收购,如今又重新进攻中国市场的国外巨头品牌。

芬兰巨人诺基亚

Nokia N95

始建于1865年的诺基亚,最开始是一家造纸工厂,随后又开展了橡胶加工业务。直到19世纪末才进入刚刚萌芽的无线电产业。

直到1960年,时任总裁认为未来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建立成立了电子部,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在电信业务的基础。此时的诺基亚集团已涉及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

诺基亚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涉及过多领域,而传统制造业利润有限,诺基亚决定拆分出售传统业务,只保留诺基亚电子部门。经历了两年分裂的诺基亚,做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选择。

专注手机和通讯领域的诺基亚发展却顺风顺水,由于天时(爱立信上游芯片厂商大火导致产能受限严重)地利(摩托罗拉不参与GSM标准定制)人和(塞班系统的推出),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便持续了14年的王者之路。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成也塞班败也塞班,相比大屏幕、应用开发成本更低的iOS和Android,塞班变成了诺基亚的包袱。

一边是进入Android再也得不到优势、另一边是拥抱微软赌赌明天,曾经的巨头选择了后者。但微软手机行业也正如名字一样,硬不起来,WP的声量也越来越小直到消亡。

随后诺基亚与微软协议到期,前者便再次遭卖身,功能机被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获得,诺基亚品牌产品服务和移动通信标准核心专利授权则被HMD收走。

HMD的高管团队虽然都来自诺基亚、微软的老员工,但实际上HMD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则是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行政副总裁陈伟良。

也就是说,现在的诺基亚手机背后和富士康脱不了干系。诺基亚品牌随后也推出了Nokia 6、Nokia 5等智能手机。而另一场由富士康主导的Nokia N1平板最后却草草了事,这会成为新Nokia手机的结局么?

液晶之父夏普

夏普AQUOS电视

自1912年创业以来,夏普已经在世界26个国家,64个地区开展业务。产品从收音机、电视到微波炉、计算器、太阳能电池、再到液晶显示器。不过夏普旗下最著名的,还得说液晶面板。

夏普开发出日本第一台国产电视机,1953年,在电视开播前迅速开展批量化生产。早在收音机刚开始普及的1931年,卓有远见地决定着手研究电视机,终于大获成功,并帮助夏普摆脱战后混乱与经济大萧条引发的公司生死存亡危机。

1970年,公司更名为夏普株式会社,接着早川会长和佐伯社长所领导的新经营体制开始启动。加速推进“电子”领域事业化,确立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建设“综合开发中心”。LED的正式投产以及液晶的开发,也正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果。在日本的一轮家电普及结束和石油危机后的经济不景气、国内需求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下,夏普推出的“新生活产品战略”,仍帮助企业实现了销售额、利润双丰收。

1992年,夏普幕张大厦在千叶县幕张新都心竣工落成。这可谓是夏普创业80周年的里程碑,21世纪备受瞩目的多媒体技术开发部门等入驻夏普幕张大厦。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的形势下,为了实现新发展,夏普与日本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随着个人电脑等信息设备的发展,TFT液晶事业也真正实现了壮大。液晶应用商品不断扩大。

1998年夏普举全公司之力开发独一无二的自有技术,制造新产品,激发新需求。倡导“独一无二战略”,将经营资源集中投向液晶领域,推进“选择和集中“。在“液晶电视宣言”的指导下,液晶电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拓出新市场。

2001年,夏普成功推出彩色液晶电视AQUOS,该年度全球液晶电视市占率超过八成;2003年,夏普是全球液晶电视占有率超过5成的超级霸主。同时,夏普定位高端的策略让其2004年推出的第一台45英寸液晶电视报价可高达1.3万美元;2004年,夏普的营业额是2兆日圆;2006年和2007年度都超过3兆日圆,2007年发表的第一款犹如画框的壁挂式液晶电视,更是轰动全球。

2001年到2007年这七年间,夏普靠液晶与太阳能这两大吸金利器赚的盆满钵满。可惜的是,夏普被这种盛况与成绩蒙闭了双眼,未能体察到产业变化及时调整。因为液晶的成功经验,让公司误以为夏普的电视在世界各地都会热卖。夏普没有想到,在同一时间,中国、韩国等地企业大力发展液晶技术,竞争力迅速提升。

长年只专注技术,不与同业交流的夏普,没有像样的未来产品规划,定价策略全由总部内的“价格委员会”制定,过去因为专攻高阶市场,在此时却成为败笔,让夏普产品常出现背离行情的报价。

而此时,来自韩国和台湾的面板厂商已经开始发力标准化液晶面板,夏普此时为了炫技制造了很多非标准化产品,让其他厂商望而远之。而在产品端,索尼BRAVIA液晶电视发布,专注于背光和信号处理,让索尼开始冲击夏普的高端市场。而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夏普开始了崩盘。

元气大伤的夏普再无翻身之力,2016年2月25日,日本夏普召开临时董事会上表示,决定接受台湾鸿海集团提出的收购方案。2016年4月2日,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夏普在日本大阪府堺市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鸿海以3888亿日元的价格收购夏普,换取夏普66%股权,夏普成为鸿海子公司。

2017年3月15日,现任夏普社长戴正吴宣布夏普新动向,称要在2018年将夏普在日本的液晶电视生产线撤出。将AQOUS这一品牌的生产交给鸿海精密负责。

富士康接受夏普后,在国内市场动作不小,先是去年年底买70赠60,然后是今年AQUOS重返大陆。财报也是连续三个月实现盈利。但在高端市场,再也无法和索尼一较高下,而是一个盲目追求销量和数据的公司,现在已经负面缠身举步维艰。

刀锋战士摩托罗拉

Motorola V3

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代名词。车载收音机、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蜂窝电话)等都曾是它的杰作。翻看摩托罗拉的历史,从1928年创立,光荣和梦想一路伴随摩托罗拉通信,其在技术上开创了IT和通信行业无数个第一。在其80多年的历史中,摩托罗拉屡屡出现失误,又能奇迹般的复活甚至复兴。

摩托罗拉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摩托罗拉生产第一代模拟手机时,木材加工厂起家的诺基亚尚未涉足无线通信。中国人通过寻呼机认识了摩托罗拉公司,中国市场把摩托罗拉推上了行业之巅,其一度占据寻呼机市场份额超80%。

手机普及之前,摩托罗拉推出的BRAVO数字寻呼机给了大众一个享受最新移动通信产品的机会。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寻呼业创造了一个暴利时代,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2000年寻呼业发展到顶峰。

而实际上,摩托罗拉的看家本领,还是在手机方面。1973年,摩托罗拉发明了约有两块砖头大小的全球第一款无线移动电话,价格贵的令人咂舌,此后在整个模拟通信时代,摩托罗拉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手机制造商和顶级无线设备提供商。

技术上无任何竞争者的局面,让摩托罗拉并看不上当时欧洲诺基亚、爱立信等联合的GSM标准。摩托罗拉看不上地面基站的方式,他的目标则更加庞大,那就是77颗环绕地球的低轨卫星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也就是“铱星”计划。

耗时11年,投资50多亿美元后,1998年,这个全球首个大型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也是全球最大的无线通信系统运营。但庞大的前期投资和每年几亿美元的设备维护费用,使得铱星手机收费高昂,不再是面对老百姓的产品,2000年铱星公司宣布破产保护时才发展了两万多客户。

依旧是巨头不低头,在发展“铱星”计划的同时,摩托罗拉判断,选择CDMA将延续其在模拟时代的老大地位。选择押宝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半市场份额的CDMA标准上。CDMA标准俗称2.5G,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辐射更低。

然而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40几个国家均采用了GSM标准,1996年,数字技术对模拟技术实现了全面替代。此时,摩托罗拉才投入GSM市场,却已经被其他厂商追赶上来。

摩托罗拉虽然丧失了GSM起步时的发展良机,但很快推出翻盖手机并被市场所认可。随后V系列产品的发布,V998、360度旋盖的V70,都是无比成功的产品。这让摩托罗拉在21世纪到来之前,仍稳坐移动通信市场上的王座。

但芬兰巨人的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2000年,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已降到13%,诺基亚则增加至31%。尽管2004年推出的V3至今仍保持着市场销量超亿部的纪录,成为摩托罗拉的神来之笔,但不能挽救不断下跌的股价,伴随着摩托衰落的还有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裂。

而到了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虽然有Defy、里程碑等口碑还不错的产品,却再无回天之力。2011年8月15日,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

尽管随后推出的Moto X、Moto G都是很有特色的产品,但谷歌在硬件方面并不上心,称这场收购为防御性措施,防范对Android操作系统日益增多的诉讼潮。在拿到摩托罗拉诸多专利后,谷歌则又在2014年10月30日以29亿美元的价格把Moto卖给联想,此后摩托罗拉手机的销量也是有目共睹。

滑铁卢黑莓

黑莓手机

话说加拿大有个地方叫滑铁卢,滑铁卢有个造手机的,名叫“Research In Motion”,缩写就是RIM。作为无线电子邮件领域的霸主,曾获得商业高端人士认可,现在却没了在智能机市场的地位。随着Android、iOS,甚至是Windows Phone的兴起,这家位于滑铁卢的公司发现自己真正成了“拿破仑”。

自1999年,RIM 850开始,众多手机厂商还忙于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的时候,黑莓产品则专注支持广域互联网电子邮件的访问,甚至那个年代广域互联网还并不普及。而随后发布的RIM 857等等,都是不支持通话的PDA,也就是掌上电脑,为商业人士移动办公提供便利。

而第一款手机,则应归属于6230,全键盘、支持互联网连接让黑莓手机在整个手机行业中独树一帜,随即也拉拢了高消费能力的商业人士。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时,由于收到大量用户的同时访问通信网络请求,美国的通信网络一度陷入瘫痪状态,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借助黑莓手机,在运营商网络全部离线的状态下依然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与交流。黑莓由于其特有的服务构架及技术,可以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与外界取得联系。

在此之后,黑莓不仅频频出现在政府官员手中,诸多明星也纷纷拥抱黑莓,自此黑莓正式进入广大用户的视线之中,也奠定了该品牌在手机领域的地位。

2006年是黑莓手机最高光的时刻,它曾一度占据了美国市场48%的份额,因为标志性的全键盘以及超强的安全性,黑莓手机受到了大量政界和商界人士的青睐。即便是到2009年iPhone 4已经红遍全球的时候,黑莓手机的出货量依然高达5000万部,声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为20%。

但2006年开始,黑莓在大众消费市场屡战屡败,赖以起家的企业市场也受到侵蚀,境况江河日下,在两个战线份额急剧下滑。平心而论,iPhone的出现重新定义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使得整个产业被重塑。在苹果摧枯拉朽般的攻势面前,唯有安卓系统手机异军突起,这两者之外的操作系统和手机全部受到冲击。诺基亚、黑莓和微软,是这场冲击的最大受害者,而这三者之中受到最大影响的,毫无疑问正是黑莓。

而外界环境变化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却是黑莓的不思进取。丰富的功能、完善的软件生态让苹果走入良性循环。而此时的黑莓却把精力投放在别处,在3年的时间里,它的创始人却连续向匹兹堡企鹅队、纳什维尔掠夺者队、菲尼克斯郊狼队3家三家职业冰球队发出了收购要约,甚至和其中一家打起了长期官司。

不务正业,错失发展良机给黑莓的迅速倒塌埋下种子。2012年,才为触屏开发BlackBerry 10操作系统,已经被对手拉下五年有余。尽管黑莓有不错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但过高的开发成本却让他失去了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后来无奈转头Android阵营、更改品牌名称等一系列动作,却也是垂死挣扎,过高的售价加速了黑莓的死亡。

2016年9月28日,黑莓宣布停止手机硬件的研发。不久之后,一代传奇品牌也被收入TCL麾下。

总结

实际上被国产资本收购的国外品牌不止这几个。海尔收购美国通用旗下家电产品、美的收购日本东芝,这样的收购案例比比皆是。有些收购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为了获得先进的专利,而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为了榨干品牌最后一点的价值。

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希望曾经追捧的品牌可以东山再起,而对于一个品牌的喜爱,也是建立在品牌优秀的产品上。比如我们欣赏诺基亚时代,每款手机都能从外观上展现自己的个性,而如今的诺基亚,却也进了整容室,尴尬的和其他产品撞了脸。

中国的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市场早就杀成了血海,即便是原有绞尽脑汁也无法存活的品牌,贴牌重返的失败则也成了定局。毕竟,品牌的忠诚度是建立在优秀的产品基础上的,情怀,没那么值钱。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