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Fishing the East China Sea, China was hit by a foreign cargo ship sinks, 2 people were killed and 17 others are missing
能源反腐进入第二季-国资委试点纪检组进驻央企-国资委
官方回应国考不面向在职公务员:不同渠道选拔人才
习近平: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盘点:14位从副部到正部的重要人事调整
武警部队调整改革:总部机关由三大部改为四部委
国家卫计委:免疫细胞技术不得用于临床治疗
北京南苑现日军地堡 曾用炸药拆除未炸毁(图)-地堡
Anti-terrorist police in Beijing revealed: technical investigative police work overtime day and night
Hunan Xinhua suspension assessed indicators of mental illnes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沙漠里的美女
俞敏洪在清华终于说了实话
壮丽的云彩2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5
Sora aoi in China3
Sora aoi on twitter4
Seductive beauty of crime1
陪睡门马睿菈自曝写真 称首拍大尺度照片2
中国女孩大胆自拍,显露完美身材2
Go to the national museum3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软件工程思想
asp.net技术内幕
双旗镇刀客B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9
《小姨子》英文版29
《小姨子》英文版5
《小姨子》英文版37
实战黑客不求人
Kung.Fu.Panda.2
《小姨子》英文版24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5/10 20:54:48 Edit(编辑)
媒体:清华大学“美女教授”是否负气出走?-颜宁-清华大学

媒体:清华大学“美女教授”是否负气出走?-颜宁-清华大学

媒体:清华大学“美女教授”是否负气出走?|颜宁|清华大学|学术_新闻资讯

  有人认为,颜宁和清华大学关系良好,真正的问题出在学术研究环境。具体来说,是她对自然科学基金委感到失望。



  日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一事引发关注。围绕她为何离开清华,引发了“正常学术人才交流”和“负气出走”的争论。


  颜宁是一位“明星科学家”。她在媒体上最常见的冠名是“美女教授”——她的学术研究可能过于高深,不容易被门外汉所理解,但她的高颜值却有目共睹。一位美丽、时尚的年轻女孩,同时头顶知名大学教授、博导的光环,自然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除了高颜值之外,颜宁的学术成就更加眩目: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博导,一时全国瞩目。2009年以来,颜宁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篇。2016年,颜宁被《自然》评价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一颗学术新星在冉冉升起之际就已经大放异彩,绝对称得上前途无量。虽然说“科学无国界”,但颜宁最终决定离开清华、选择普林斯顿,还是让许多人深感惋惜。她的离开是由于个人原因、学校原因还是学术环境的原因,自然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和颜宁本人都进行了公开回应。清华大学认为“这是国际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清华对此保持开放、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颜宁本人则如此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固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如此看来,对于颜宁的出走,当事双方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且双方都表达了今后继续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意愿。事情至此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纠结的必要了。但有好事者还是继续深挖,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有人认为,颜宁和清华大学关系良好,真正的问题出在学术研究环境。具体来说,是她对自然科学基金委感到失望。


  在此之前,颜宁曾经分别在2014年9月2日和2015年6月23日发表博文,对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表达了不满。在2014年9月2日的博文中,颜宁写道:“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若干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做的东西层出不穷,会变成我实验室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体系(my signature work)。我百思不得其解,想知道到底申请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2015年6月23日,颜宁更是在博文中写道:“近日初审结束,奈何依旧未获得答辩机会。至此,我除了‘呵呵’竟无语。我真是健忘,竟然忘了当年我的杰青也是第三次才获得答辩机会。历史的重演,让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程序‘正义’,‘专家’意见,呵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失望之情跃然纸上。


  从时间上看,颜宁正是在此期间收到了众多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邀请。有人据此推测,她应该是在申报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项目受挫,并萌生去意之后,主动向海外大学和机构释放求职意向。


  当然,旁观者的推测并没有得到颜宁的证实,事实真相是否如此,我们也不得而知。甚至颜宁的学术水平如何,在网络上也不乏质疑之声。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要理解前沿科学研究的含金量和重要程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够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能够获得世界顶级名校重要的终身讲席教授职位,这些都是来自科学研究领域内部的权威认可,足以见证颜宁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


  对于颜宁连续两年落选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项目一事,各方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清晰表达观点的,只有颜宁自己发表的博文,以及她发出来的同行评议意见。此事的是非曲直也许一言难尽,需要更多权威的评估和鉴定,才能得到更公允的结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有的科研项目管理、申报、审批模式,一直以来都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批评。什么样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更适合科学研究的特征,更能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进步,确实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


  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发表演讲,其中提到“办大学要靠学者。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学者的精神就是大学的精神,学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素养”。这段话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媒体不约而同地把它做成标题,足见这段话的份量。


  这当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早在1931年,梅贻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就已经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在86年之后,北京大学的校长再次提起相似的观点,在让听者感到精神振奋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真正做到“办大学要靠学者”的任重道远。如何让学者成为“大学之宝、科研之宝”,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来帮助和促进学者的成长,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进步,应该是大学和科研管理机构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文章关键词:
颜宁 清华大学 学术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解放网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