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广西低保监管形同虚设-屡现-权力保--关系保-
21世纪传媒公司案件宣判 沈颢等多数被告不上诉-沈颢
Nanchang Qingyunpu former Secretary of bribery huge property with unidentified jailed
两弹一星功臣姚树人研制出中国第一滴火箭燃料
北京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影视分级 将被带上全国两会
港媒-福岛核电站检出高剂量辐射 超当年23倍
Beijing CBD underground space will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future,
Organs of State cultural relics Bureau official micro-blog to respond to canteen green issues
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
上海、陕西等多省份确定2016年人代会召开时间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BingBingFan apple dew point photo gallery2
战场废物1
水晶头骨造型的酒瓶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7
A man's favorite things4
美洲杯宝贝的雨中风情1
Fierce! China's special forces training the devil1
A man's favorite things10
玩手机对身体不好
LiXiang early youth photo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Prostitutes diary
Twenty piece of palm leaf
Proficient in JavaScript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0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圣殿祭司的ASP.NET.2.0.开发详解-使用C#
1400篇各类破解文章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4
尖东毒玫瑰B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4/9 23:57:47 Edit(编辑)
媒体:泸县事件中政府传统维稳措施已跟不上时代-泸县-深思

媒体:泸县事件中政府传统维稳措施已跟不上时代-泸县-深思

媒体:泸县事件中政府传统维稳措施已跟不上时代|泸县|深思|公开课_新闻资讯

  原标题:泸县事件,一堂值得深思的公开课



  今天是4月8日,春暖花开的一天。


  如果不是刻意提起,大家似乎很难在这个舒适的周末再想起泸县事件。


  4月1日以来,持续一周的舆论热议、捕风捉影的网络谣言、亢奋澎湃的网络情绪、信息公开的民众呼吁、集中罕见的媒体批评、饱受争议的政府态度……似乎戛然而止,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舆情,就是这么吊诡。


  尘埃落定之际,也是反思之时。当关切、追问、质疑、谣言统统退场后,泸县事件仿佛一堂糅杂多重元素的舆情公开课,值得认真总结。


  危机


  这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安全事件。


  4月1日6时20分,泸州市泸县公安局太伏镇派出所接到报案称:太伏镇太伏中学男生宿舍楼外发现一男子俯卧在水泥地上没有动静。经查证,死者赵某,是四川省泸县太伏中学八年级(初二)4班学生。


  花季岁月,男孩怎么会突然死去?一时间,边远小城的寂静被打破了。


  答案在一天后揭晓。4月2日,“泸县发布”公布:“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和调查走访,赵某损伤符合高坠伤特征,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体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属同意后尸体检验确认。”


  或许是回复太快,或许是结论生硬,或许是不够详实,人们对这样的解释并不满意。


  网上流传的视频证实,孩子母亲冲进殡仪馆,剪开孩子衣衫,孩子后背有大面积青紫,手部肘部有伤痕。旁人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拍照上传。


  几乎就在同时。有人在微信圈中转发,说赵姓男孩是被学校5个校霸活活把人打死,校霸向赵某勒索1万元后无果,把人打死扔下楼。后爷爷奶奶报警,但派出所的人登记了就没管。更有传言指出,欺凌赵某的5名校霸学生,有县长的儿子、镇长的儿子、校长的儿子和镇派出所领导的子女。为了息事宁人,校霸家长一家愿意赔偿20万,总计100万来平息事件……


  一时间,网民对官方的质疑此起彼伏,“排除他杀”的官方结论更没有被广泛认可。


  线下问题,顿时成为线上热点,把无数人圈到泸州事件的舆论场中。


  网民的举动,恰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谣言


  谣言,是泸州事件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民热议话题的重要推手。


  “泸县发布”4月3日专门公告:“个别网民不经查证,肆意通过互联网、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编造发布‘五名学生打死同学,其中一人已自杀’、‘孩子已经离开,全身被打得淤青死血,手脚被打断’等等不实信息,造谣生事,煽动群众聚集滋事,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目前查实唐某、李某、姚某、郑某等人网上造谣、传谣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将对上述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这个发布,没有公布事实细节,也没有澄清事实真相,却以惩治谣言为目标,激发了新一轮热议。网络谣言也应声而起,比如,有打人的学生因为害怕追责而自杀,拍摄现场状况的婚纱店老边被黑社会追打,而当地为了封锁消息,让群众签字领封口费,死者的爷爷奶奶则被关进了警局……


  冷静下来看,几乎所有“有鼻子有眼”的谣言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比如最关键的打人细节,校长有一个女儿在学校读初一,跟赵某不认识,没有关系。泸县县长、太伏镇镇长、派出所领导的孩子也没有在学校读书。所长的女儿在大学读研究生,副所长的女儿才两岁。


  谣言这个古老的文化现象,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古今中外,都有谣言的身影。西方绘画中,还有一个“谣言女神”的形象,她手握两支小号,一支散布谎言,一支传播事实。


  谣言可恶,却是真相迟到后的产物。“真话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一方面是大家翘首以待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和权威可信的尸检结果,一方面是泸县方面自说自话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


  这样的情形,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先生曾作出阐述,“为什么会产生谣言,谁的责任?当然是造谣者,他是直接责任。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谣言呢?我在想,会不会我们掌握信息的一方,不说话,或说得太少,和老百姓公众这种信息需求产生了供求上的矛盾。对于一个消息,掌握信息的人越封堵,越不告知,谣言就越盛行。”


  情绪


  情绪,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主观反映。


  家长失控的情绪,是泸县事件的导火索。从现场的录音来看,面对儿子的突然离去,孩子的父母并没有耐心去理解警方的结论,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从危机公关角度来说,激愤之时,官方的解释很多时候是苍白的,甚至会欲盖弥彰。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关心,这是法定义务,也是公务人员的职业伦理。


  家属的情绪,引燃了网络。


  有学者做过研究,一旦有公共事件发生,情绪会呈现出不同样貌。尤其事件是负面的话,比如灾害、事故,受访者的情绪,以幸福、满足、安稳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情绪,很快会被集体唤醒,转向愤怒、惊恐、焦虑和悲伤。其中,愤怒的情绪最常见,也最容易在网上传递。


  对权力干预的担忧,不止来自网民的直觉,也来自国家级通讯社的“切身之痛”。


  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泸县事件过程中,严密防范让记者感觉到无形压力,所到之处都有人“陪同”。当记者提出采访死者母亲时,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问手机问地址皆不知。记者好不容易突破制约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采访死者的爷爷奶奶和同学时,被跟随的镇村干部各种暗示威胁干扰,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而当地的种种电话骚扰则更让记者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愤怒之中,新华社发文,《三问四川校园死亡事件:拿出事实需要多久》,文章质问,孩子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究竟有没有霸凌现象?当地政府究竟在紧张什么?


  政府的紧张,实际上是政府焦虑情绪的表现,也是政府舆情回应机制失灵带来的被动后果。


  机制


  事件的转机,直到4月6日下午才出现。


  当天的新闻通气会上,泸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长毛汉东首次披露了意外发生前的过程,其中包括,3月27日晚自习后,赵某翻墙出校,后被校方通报家长,接到父亲电话后,情绪一度低落;赵某3月28日起感冒,31日起病情加重并开始发烧;当天夜里赵某睡觉时曾发生梦魇,叫喊声惊动了同宿舍同学;4月1日凌晨,生活老师曾探望过赵某。


  发布会还通报了关于赵某是否受到保护费威胁的调查。通报说,通过对赵某三位同学的调查,没有发现赵某被欺凌的问题;其爷爷奶奶也表示,没有听说赵某被收保护费的情况。


  舆论初步平息。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6天。早已错过了回应的最佳时机。


  泸县事件,与此前的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差不多走上了同样的错误路径。即一旦舆情回应滞后或者失当,网络舆论多次叠加后,往往能够形成高度共振,最终给事件系上一个死结。


  新媒体时代,在一种法治思维和开放心态的逻辑下,泸县赵姓学生的死亡,无论是属于意外,还是刑事案件,除非出于正当的侦查秘密,不仅当事者家属有知情权,社会公众也有知情权。推诿责任、漠视网络、搪塞真相甚至提防记者的官僚做派,是错误的,也可能是违法的。


  去年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政务公开的要求中强调,要主动运用政务公开来释疑解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


  201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61号文件《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同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全面推开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文件明确要求,“对公众不了解情况、存在模糊认识的,要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


  遗憾的是,“泸县发布”的信息,从一开始就缺乏回应技巧。只是一味强调“死亡均为高坠伤、无其他暴力加害”的结论,没有对死亡给出科学详实的证据解释,也没有针对性地回答网民提出的各种疑问。照搬结论的简单回应,缺乏说服力,难以打消公众心中的疑惑,也给谣言四起提供了滋生空间。


  考验


  回顾过去,突然死亡、家属不服、公众质疑、记者受阻、公信危机的教训并不鲜见。泸县事件中,政府面对中学生意外身亡时采取的传统官僚维稳措施,已经完全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也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一次次惨痛的经历后可以发现,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媒介素养提升已是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否则,受伤的是逝者家属,被动的是地方政府,被骗的是社会公众,解构的是政府公信。这是谁也不想看见的多输局面。


  来源:侠客岛



责任编辑:李鹏





文章关键词:
泸县 深思 公开课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重庆晨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