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Become a smart programmer 5 essential skills,
Software for 2 hours a day earn thousands of Yuan per month, lucrative software is relying on unreliable? ,
快的,钱快烧完了 - 嘀嘀打车,嘀嘀,快的打车,快的,打车软件
难兄难弟:东芝、富士通、VAIO欲联合打造PC业务 - 东芝,富士通,VAIO
有了Nest,谷歌可以知道你是否在家 - 谷歌,Nest,智能家居
如果出了罗永浩语音导航包:大家镇静一下,我要开始导航了 - 罗永浩,导航
圣诞爆红网络!甩出一杯热水瞬间凝固 - 圣诞节,甩出一杯热水
Qihoo 360 accused was claimed 100 million Yuan,
马斯克:石油时代Game Over - 埃隆马斯克,马斯克,特斯拉
高校将设马铃薯学院,网友:设酸辣土豆丝系 - 马铃薯,网友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Get girl by your hand
Sora aoi on twitter3
Sora aoi mirror memorial classics5
恶搞漫画1
The beginning and end
再发两张抽象画
007 James. bond's new lover
The girl of like self-time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5
Chinese paper-cut grilles art appreciation7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9
The Bermuda triangle1
美女写真3
《小姨子》英文版5
Take off clothes to survival
Eclipse 4.2.2 For Win64
The hero
Unix video tutorial13
VC++6.0培训教程
《小姨子》英文版31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1/2 6:50:38 Edit(编辑)
董明珠的老上司:格力创始人朱江洪“退而不休” - 格力电器

董明珠的老上司:格力创始人朱江洪“退而不休” - 格力电器

董明珠的老上司:格力创始人朱江洪“退而不休” - 格力电器 - IT资讯

提起格力,不能不让人想到董明珠。从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到入股珠海银隆,董明珠最近动作不断,也热点不断。然而在董明珠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格力背后的这样一个人。他是格力电器的创始人,他为“千亿级”的格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朱江洪。2015年的10月,朱江洪曾接受过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自2012年年中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以后,他仍然“退而不休”。

格力电器创始人、原董事长朱江洪于2015年10月13日下午现身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梁球锯堂,依然目光炯炯、声如洪钟。2000多人的礼堂内座无虚席,还有从深圳、中山等地赶来的企业主,专程来聆听这位花20年打造出格力的前辈“布道”。

主持人在开场白中对其赞誉有加,向来严谨的朱江洪却幽默地说,“刚才主持人对我吹捧了一番,有点像开追悼会一样,我先鞠一躬,以免大家待会儿听烦了,向我扔皮鞋”,引发场内笑声阵阵。

“退而不休”

自2012年年中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以后,朱江洪一直很低调。退休后,他干了什么呢?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朱江洪坦言,“退休之后,本来应该过非常幸福、自娱自乐的生活,但是想安静又不行,所以陆续接了几个职务”。

目前,朱江洪有三件份“义务工作”——中国家电协会技术顾问、中国暖通品牌企业联盟委员会会长、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

“我跟中国家电协会的领导熟,技术顾问不好推。暖通是指中央空调,我过去一直在做,联盟委员会找了我很多次,我推了三次还是推不掉。广东品牌促进会,我也推了好几次推不掉,原来说只挂个名,到头来,什么事都找你。”

浅蓝色暗格子衬衫、深蓝色休闲裤在身的朱江洪,显得更精瘦一些,但仍然神采奕奕。“每年有不少活动,暖通联盟一年3~4次活动,品牌促进会也是一年3~4次活动,每次活动都参加,就花了大部分时间了。其他时间,除了外出旅游,就是在家里写书,写自传。”

朱江洪告诉本报记者,他的自传写到了第11章,已经发表了8章。

“做这些工作也好,认识了很多新的企业和企业大佬,了解行业情况,学习了不少东西。参加工作,对自己是促进,也是发挥自己余热的一种方式。”朱江洪说。

对2012年的换届退休,朱江洪爽脆表示:“不可惜!我那时已经67岁,并且一再推迟退休,总不能等到跑不动的时候再退吧。现在还可以去自驾游。”他刚刚去了一趟甘肃、青海,还翻越了祁连山。

顺德容桂总商会会长孙志恒回忆说,他27年前就认识朱江洪。当时朱江洪是珠海冠雄塑胶厂的厂长,冠雄帮顺德的华宝空调器厂做大型的注塑件,华宝与春兰是那时国内空调业的龙头。“我看着格力成长”,孙志恒回忆说,朱江洪是由珠海市从广西百色聘请回来的珠海本土出去的大学生。后来,珠海工业公司下属的“海利”空调厂经营不善,政府决定由冠雄接管合并海利,朱江洪创立了格力品牌,并把格力空调推向市场。在朱江洪兢兢业业的经营下,格力花20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企业,并反过来带动了顺威精密、华声电器等一批顺德的空调配件厂同步快速成长。在孙志恒看来,朱江洪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能型”企业家。

艰难“造血”

谈及“互联网+时代如何打造传统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这个话题,朱江洪提醒说,“现在不提互联网,好像没水平、没档次。前一段时间,互联网被提得太高了,好像一提互联网什么都能解决一样。但是,企业最终的根本是产品,产品的根本是质量,要把根本做好。”

他进一步阐述说,谈到品牌,大家马上想到的是广告、策划、推广、定位、销售。“但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慢慢创建起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和质量提高。而质量提高,也要靠科技创新。所以,打造品牌,一定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格力就是一个例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格力空调销售人员的收入远高于科研人员,所以连一些技术尖子也吵着要去做销售员。但朱江洪认为,销售固然重要,研发、生产出好产品更重要。所以,他在1996年进行改革,大幅调低销售人员提成的比例。这下“捅了马蜂窝”,大部分销售人员集体跳槽到了中山汇丰空调,并凭着对市场的熟悉,扬言三年内打败格力。

“当时,我的压力很大,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最烦恼的时候到海边静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但是,朱江洪看准了的事情,就决不回头,“我不相信,好的东西没人要”。

“我觉得,产品与广告的关系,像一幅山水画。只有虚实结合,才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所以,我加大力度搞科研,把公司财力、物力、人力向科技创新倾斜,大会、小会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要求干部做科技人员的贴心人。”朱江洪回忆说。

格力的科技创新就是从那时开始,因为销售人员少了,格力更专注于科技创新,把产品一步一步推向科技和质量的新高度。朱江洪深有感触地说:“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拉不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企业只有死路一条。作为一个制造企业,说一千道一万,第一你必须有产品,第二产品必须要好,否则消费者怎么会愿意掏钱买你的东西。”

大约在2002年,重庆一个客商要订购300多台变频一拖多的中央空调。当时,格力没有这款产品,但碍于全国空调老大的面子,去投标了,结果还中了。怎么办?格力从日本订购了产品,把商标、包装、说明书一换,变成格力的产品,交货。但这件事情,一下子让格力亏损了100多万元。

第二年,朱江洪带领一班技术骨干到日本买技术,心里盘算可能要花2亿~3亿元。他兴高采烈地去跟日本三菱谈,没想到,对方封得死死的,觉得格力是异想天开。最后,对方说,“这个技术我花了六年才得到,而且这个产品还在中国卖,如果卖给你,我是竞争不过你的。”朱江洪想想也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好东西,过去国内引进的也多是二流技术。

受到刺激之后,朱江洪回到国内,马上组织技术骨干开会,说“这个技术一定要攻下来,不惜代价,搞砸了是我的责任,搞成功了是你们的功劳”。格力的科技人员没有辜负重托,夜以继日,搞出了“一拖四”变频空调多联机,不久还做出了“一拖八”、“一拖十”。

尝到了科技创新甜头的格力继续加大投入,每年花大量资金购买实验设备、建实验室、扩充技术部门。格力之所以有今天,销售做得好虽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朱江洪认为,科技创新才是根本。而把格力大批销售精英挖走的汇丰空调后来也关门大吉了。

“我有职业病”

现在有人说,市场很平淡,消费者不愿买产品。“错了!购买力随时都有,主要是你没有科技创新,没有深入解剖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拿不出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产品。那么打造品牌,肯定是空谈。”朱江洪说。

朱江洪总结出格力创新的“三部曲”——观察、灵感、实验。

他解释说,所谓观察,是对事物进行深入而不是表面的察看,从中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你不能只看到这个问题,还要联想到另一个问题。乔布斯说,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把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

灵感,是我们把事物观察完了后,进行联想。一定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在脑袋中反复思考,甚至胡思乱想。世界上所有法律,只是不准胡作非为,但没说不准胡思乱想。爱因斯坦说过,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就是依靠这个成为科学家的。

实验,为了把设想变为现实,就要多做实验。在这期间,可能会碰到很多困难,但是一定要排除万难。在朱江洪看来,“成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傻子是不怕吃亏、做别人不愿做的傻事,疯子是愿意做别人想做又不敢做的‘疯癫’事,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一往无前。乔布斯、爱因斯坦、马云就是这样的疯子。”

格力创造的自动智能化霜技术,在朱江洪看来,就是“创新三部曲”的体现。2005年,朱江洪到洛阳进行市场调研。有一个经销商说,“你的空调制热不咋地”。

“我仔细观察,发现空调制热与安装的地点有关,安装在干燥的地方制热好,湿气重的地方就容易结霜、影响制热效果,而全世界的空调都设计为定时化霜,开机一小时化霜十分钟,这十分钟不制热。我当时就产生灵感,中国这么大,南北东西气候不同,定时化霜不合理,所以一定要智能化霜。”回来后,朱江洪给技术人员提出要求——有霜即化,无霜不化,多霜多化,少霜少化。格力的技术人员最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在德国获得专利金奖。

1992年,朱江洪和同事到美国验收空调“两器”的冲床。格力与当时的行业龙头春兰相比,柜机销量相差很远,春兰一年卖30多万台,格力一年才1000多台。如何出奇制胜,是朱江洪一直在琢磨的问题。在洛杉矶机场,他看见一个五光十色的售卖可口可乐的柜子。当时,他便灵机一动,由此联想到了做一款灯箱柜机。结果格力灯箱柜机1994年一炮而红,两年卖了100多万台,供不应求,还打败了春兰。

“我这个人有职业病,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想空调能否设计成这样子。”1999年,朱江洪到德国出差,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要七小时,他无聊便翻看一本杂志,一张图片吸引了他的目光。参考那张图片,格力后来设计出了一款超薄型的U型空调,利润可观。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其实朱江洪在任时,是格力最大的“产品经理”。正是这种产品至上、打造精品的理念,为如今“千亿级”的格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2015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收入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一些经销商也在微信里吐苦水,质疑“格力还有没有遵循原来的方针政策”。朱江洪坦言:“企业文化就是领导的文化,渗透着‘一把手’的气息。如果一把手变化,原来的企业文化也可能会随之变化。作为创立者,我不好评论,只能由市场、由消费者来评价,大家拭目以待。”

他告诉本报记者,他将通过自传的形式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写出来,希望制造企业看后能有所启发,改变过去不好的状况,使中国企业慢慢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