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AT-T to the user says “thank you“, Citibank to court,
手机续航成软肋,新型电池技术何时来? - 电池
实力派网红:肌肉袋鼠手捏铁桶 - 肌肉袋鼠手捏铁桶,袋鼠
Noki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have been working hard,
笔记本鼠标自动移动的解决办法
Hungry announce corrective measures: opening of hotline,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ake-out,
Google fiber Internet speeds of up to 1000M per second, competitive pressure as big as a mountain
人民日报:“苹果”背后那行字,值得中国人反思 - 中国制造
有钱也不能任性:谷歌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 谷歌,Google
亚马逊牵手中信出版社:后者店内开卖Kindle - 亚马逊,Kindle,中信出版社,电子书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Discharge accidentally Actresses by the breast1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3
乳娘帕梅拉安德森1
程序员的悲哀
Players in the eyes of a perfect love1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9
Plump breasts1
王艳写真温柔如水2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1
浴室里的美女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Unix video tutorial20
美女写真2
Popkart Cracked versions Mobile phone games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1集
软件工程思想
中国结婚习俗实录
Wild things 2
Sora aoi - one of more PK
Ashlynn Video3
仙剑奇侠传98硬盘WINXP版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11/25 4:08:12 Edit(编辑)
灌水浪费生命:网络时代应充分利用自由时间

灌水浪费生命:网络时代应充分利用自由时间

灌水浪费生命:网络时代应充分利用自由时间 - IT资讯

自由时间不断增加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到了信息文明时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生存的必要工作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人们的剩余精力随之越来越多。而将这些剩余精力用于何处,即如何管理我们的剩余时间,就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新问题。

这种信息时代必然出现的“智能过剩”,美国学者克莱·舍基称之为“认知盈余”——这位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曾在他的著作《认知盈余》中提出,人的自由时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聚集起来,形成规模空前的新价值创造的资源。或者说,众人的“无组织的业余时间”如果在互联网上被整合起来,将具有超乎想象的力量。这本书的副标题“自由时间的力量”正是这一含义的通俗表达。

互联网时代,随着认知盈余大量产生,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形成社会的“负能量”。例如,在业余的时间里到网上去围观、灌水、沉迷于各种垃圾信息,每天看数百次手机,找无聊的段子转过来发过去以消磨时光。无论是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还是陷入网络沉溺,都是“信息浪费”行为。它造成了网络资源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直至生命浪费,使得我们的认知盈余被无意义地消耗殆尽,有的甚至还因过度无聊而到网上去寻衅滋事、涉足信息侵犯或网络暴力等等。可见,对认知盈余的合理管理,就个人来说关涉到业余时间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对社会则意味着分散于民的巨大“剩余智能”如何集聚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财富,从而使得由科技创造出来的自由时间形成为“正能量”,再回馈于人类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今天互联网给了我们更多的认知盈余,我们的知识学习、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等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由此,我们也需要将这种认知盈余回馈给互联网,即回馈给社会。认知盈余的最佳管理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分享和创造知识。舍基在《认知盈余》一书中举例说,美国人一年大约有2000亿小时用于看电视,而这些时间如果用于编撰维基百科,可产生2000个词条。由此推论,相当于美国人口4倍多的中国人所具有的认知盈余,以及全世界的认识盈余如果能在互联网上有效发挥,将能产生出多少有意义的知识成果!当然不止是编撰网络百科,我们还可以在诸如知乎、在行、分答等知识分享平台上,就自己的所知和专长解答别人的提问,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来为自己答疑解惑。总之,就是借助互联网使得我们的认知盈余发挥出知识共享甚至共创的新功能。

在这样的过程中,即使一个普通的网民,也不再只是一个网络信息的“消费者”,而是都可以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捐献者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添砖加瓦”。如同舍基在《认知盈余》中所说,人们在网络中的自由参与和分享信息,利用自由时间更多地从事创造而不仅仅是消费信息,这样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网络信息的生产者。由于全世界的碎片时间或认知盈余太多,将其连接起来后,形成大规模的共享和共创,可以带来人类知识增长和创新的巨大效果。这意味着,如此使用我们的认知盈余,可以使得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知识都有了用武之地,并加入到人类知识生产者和创造者的行列。它使人类的知识生产具有了新的模式,也使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更积极的体现。

此外,当我们更多地在互联网上分享和共创知识时,一种互助互利的和谐关系随之形成,对网络的“善用”而不是“恶用”的价值观也将获得助推。这也意味着,认知盈余是互联网提供给我们的巨大红利,用好它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网络环境,网络空间就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宝库,同时也是因人生充实与和谐而成就幸福感的园地。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