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辽宁营口发生翻船事故已致1死5失踪(图)-翻船
广东科级干部欠14亿跑路 失联前辞职获县委批准-科级干部
Datong, Shanxi Public Security Bureau Deputy Director Xue Kai was taken in for questioning
西藏安多4.4级地震致部分房屋出现裂痕 -地震
蒙古国总统将为习近平夫妇举行家宴-习近平
楼市调控再去行政化:多地解禁“9070政策”
Patients in Putian: every time a doctor physicians were asked how much money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助推网信事业健康发展
中组部划拨中管党费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中组部-党费
Nanning urban village rental fire has caused 3 deaths and more than more than 20 casualti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Azusa Yamamoto1
Take you to walk into the most true north Korea rural3
Rendez-vous Sleep with actress, three days to earn 600000
Sexy women in 2013--2
Hunan road lawenforcement vehicle pursue overload car caused the car turn and man is died
西游日记2
9.3阅兵全景图5-地空反舰导弹梯队
奇趣的世界记录3
Sexy women in 2013--1
狗狗与主人神同步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双旗镇刀客A
《小姨子》英文版27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6
C#高级编程(第4版)
Jinling thirteen stock
《小姨子》英文版36
I'm come from Beijing2
VC++6.0简体中文版
Sora aoi's film--cangkong_Blue.Sky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0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10/17 1:11:48 Edit(编辑)
8岁娃玩手游误花万余元 游戏公司称退不了钱-手游-红包

8岁娃玩手游误花万余元 游戏公司称退不了钱-手游-红包

8岁娃玩手游误花万余元 游戏公司称退不了钱|手游|红包|未成年人_新闻资讯
手游界面

  手机游戏的吸引力有多大?孩子们的游戏世界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痴迷手游?……近日,华商报记者调查了西安4所学校49名8到15岁的男孩,发现只有一 名孩子不玩手游。孩子玩手游,越来越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手机游戏像一个魔鬼,夺走了我们的孩子。”一位家长痛苦地说。


  10月9日, 华商报A05版报道了西安市临潼区一名11岁的男孩,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为了买手机游戏装备,偷偷用爸爸的手机发了近万元“微信红包”。报道见报后,有多位家长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讲述孩子因为沉迷手机游戏影响学习、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事件


  8岁娃玩手游 几天花掉万余元


  飞飞今年8岁,是西安一所知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飞飞很恐慌,因为他玩了父亲的手机,而且还花了很多钱,爸爸说要报警,让警察来抓他……


  事情要从国庆假期说起。10月1日,飞飞和爸爸回到渭南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婚礼上,爸爸忙着应酬,飞飞则和亲戚家的孩子一起玩。叔叔家的堂哥们都捧着手机低头玩,时不时地还交流几句。飞飞就在一旁看,发现哥哥们的手机上打斗激烈、热闹非凡。


  两天后,飞飞开始偷偷拿爸爸的手机玩。哥哥们玩的是“火影忍者”,他也在爸爸的手机上下载了这款游戏。


  飞飞说,游戏下载后一打开,就冒出了充值的对话框,他点了充值,出现微信、Q点、银行卡等一堆支付方式,他选择了微信,因为以前爸爸给他微信发过红包, 爸爸的微信支付密码他知道。飞飞说他记不清自己点了多少回支付密码,反正玩起来很过瘾:“里面的画面都是打架的,特别刺激,我能操控他们……我还玩了‘王 者荣耀’,也好玩。”10月10日,华商报记者问他这款游戏有没有购买什么东西,他说这个就是要买金币什么的。


  维权


  家长追问游戏公司无果


  吴先生发现的时候,儿子飞飞已经玩了5天了。


  吴先生说,10月8日晚上,他帮人代交学费,是通过微信转出去的,转过之后他查了一下绑定在微信上的银行卡,发现有好多笔不知情的账目,“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对方让我在微信里看下明细,我这才发现孩子打手机游戏的事情。共付款24次,共计10303.7元……”


  “孩子学习还是不错的,可能就是好奇,我说报警,吓得他这几天学乖了不少……”吴先生不知道用恐吓的方法制止儿子玩游戏能管用多久,但他认为,8岁的孩子是没有行为能力的,一万多块钱孩子也没有概念。


  吴先生查到两款游戏都是腾讯旗下所属,他查了客服电话拨打过去,客服说,以他儿子的这个级别,已经属于VIP会员了,可直接拨打VIP专线。


  吴先生打了VIP客服专线,对方告诉他,没办法退钱,他们能做的就是将吴先生的诉求再次提交,看上面领导如何批示,并要求陈先生提供账号成功申诉回执, 消费信息截图、银行流水,家长身份证复印件,家长和孩子的户口本信息,家长工作证明,报案回执,孩子玩游戏的视频资料,孩子使用QQ号为登录名的QQ号的 空间说明信息以及和同学之间的聊天记录等。


  吴先生说,除了报案回执,其他的他都搜集并发送到对方指定的邮箱了。华商报记者以家长身份咨 询腾讯游戏客服时,被告知要这么多材料就是为了证明这么多钱是一个孩子所为,当然,他们还要再进一步调查。同时,客服人员表示,目前,电脑游戏是有实名注 册的要求的,手机游戏目前没有,基本上都是用QQ号等账号登录,但QQ号都是被要求绑定手机号码或是身份证号码作为密保条件的。


  华商报记者问:“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间接的审核玩家个人信息的手段?”对这样的问题,客服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待调查结果出来后会给用户一个回复,一切以回复为准。


进展

  广东省文化厅将安排调查


  10月10日,在吴先生手机上,华商报记者看到这些明细支付分布在吴先生的两部手机上,一部手机上安装了“火影忍者”,另一部手机安装了“王者荣耀”。 “火影忍者”的消费仅买一次金币就花去615.6元,这样的花费在这里面有10笔;“王者荣耀”里也买过金币,单笔价钱也是615.6元,还有价值 188.10元以及112元价值不等的点券……


  对方迟迟不退费,吴先生也想过要投诉腾讯游戏,可问对方他们的上级管理部门是谁,对方说没上级。


  西安市临潼区的吴女士,她11岁的儿子楠楠在国庆期间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玩手游花去9200多元(华商报10月9日A05版曾详细报道)。不知道到哪里投诉,在律师指点下,吴女士找到临潼区文化局,对方说这属于陕西省文化厅市场处监管。


  陕西省文化厅市场处相关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们这里负责对在省内的互联网单位研发、运行方面的资质审批,腾讯属于广东省的一家企业,要想解决此事,最 快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向广东省文化厅举报,本着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广东省文化厅有对腾讯约谈、处罚等方面的行政权,第二个就是向文化部举报,文化部官 网上有举报窗口,他们会将举报转给广东省文化厅,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回复。


  10月12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市场处陈姓工作人员向华商报 记者表示,腾讯公司的确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对于用户反映的天天炫斗、火影忍者以及王者荣耀这3款手机游戏是否存在未履行实名登记制度、诱导未成年人高额消 费的情况,他们将登记转至相关部门调查,随后会给予答复。


  >>热线征集


  你家孩子沉迷手游吗?


  你有什么话要说请拨029-88880000


  你家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吗?


  你是不是因为孩子玩手机而苦恼?


  你和孩子是不是因为手机游戏经常发生“战争”?


  你是不是也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


  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你对游戏开发者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你认为对游戏规范还缺乏哪些东西?……


  今起,华商报向各位家长征集线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征集热线: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


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

  无疑,手游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这一普遍现象,困扰着众多家长。


  面对这个宏大的社会问题,除了探究孩子们沉迷其中的原因,家长、学校、游戏公司和监管部门还需要肩负起各自的责任,这样才能救赎孩子走出手游世界,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所在。


  记者调查


  49名男孩


  只有1人表示不打手游


  飞飞被爸爸要报警的话语吓住了,而楠楠是被妈妈一次次的打骂给震住了,但这依旧阻挡不住孩子玩游戏的脚步。正如吴女士所说,儿子打游戏已经管不住了。


  一组数据就能说明,在男孩的世界里手游有多么火爆。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三天里,华商报记者先后走访了西安市两所中学、两所小学,每所学校询问男 生10余人,接受调查的49名学生年龄分布从8岁至15岁,其中仅有一人表示从来不玩手机游戏,其余都表示玩过,有21名学生说玩得特别好,其余的表示没 有特别的喜好,但同学们都玩,“不玩就没有共同话题!”


  孩子成绩不断下滑


  手机被收了借同学的玩


  孩子玩手游是否有瘾?是否影响学业?两位来接孩子的家长面对华商报记者诉起了苦。


  来自城北的何先生说,儿子今年刚满14岁,正上初三。儿子从四年级就开始玩手游,那会儿何先生说话娃还听,“我起初是每周允许玩一次。12岁之前坚持得 很好。”孩子上初中后,何先生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孩子也长大了,给配了手机,如果不是智能机孩子还不要,因为别的孩子拿的都是智能机,从此,孩子玩手游就 一发不可收拾,起先不在家里玩,后来在家里每次上厕所都能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去叫他总是说“马上马上”,有一次何先生忍无可忍,抢过孩子的手机给摔 碎了。本以为这样孩子该收心了,“可没有想到,进入青春逆反期的儿子,竟借同学的手机偷偷玩游戏,说得急了,还会和我对着干。”何先生最终还是给孩子买了 部新手机,“毕竟现在的城里娃,没有手机的没几个。他平时上学放学我们也没时间接送,有了手机联系方便。关键是他说这次给他手机后,他打游戏一定会控制。 结果没几天,又和以前一样了。”


  “我就不明白这虚拟世界里有什么东西能这么吸引他,有时候看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还听到有同学打电话向他 请教,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何先生也曾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过,孩子说“你们的时代跟我们的时代不一样”,还曾透露自己玩游戏花钱少,一是不吃早饭攒 下的钱,一是因为他游戏打得好,“不像有些菜鸟,技术不行只能花钱买装备。”


  何先生说,他很担心孩子的学习,“初一时还是班上中游,现在总在后三名徘徊,哎,这样下去,考高中都是问题。”


  孩子替同学代打游戏


  挣钱买手机


  家住西安高新区的马先生,儿子在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二。马先生说,他发现儿子打手游时孩子已经上初中了,都是趁大人睡觉以后玩。他是一次起来上厕所时发现 的,都凌晨1点了,儿子还在玩手机游戏,后来才知道,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玩了。“我也摔过手机,可人家后来自己又买了一个,买手机的钱是替同学代打游 戏挣来的。”


  马先生说:“后来跟孩子沟通,发现他打的游戏叫‘王者争霸’,玩的级别已经很高了,孩子说自己忍不住就想去摸手机,他倒是得意自己玩游戏不花钱,还说常会卖装备替人代打,已经从中获利几千块钱了,算是深度痴迷吧,不让他玩是不可能的。”


  马先生不认为孩子打手游打得好就是聪明,“顶多是对游戏的认识比较到位,双手的协调能力好一些。但的确影响学习,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玩游戏。”


  为引导孩子不迷恋手机游戏、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马先生四处向同事朋友取经、咨询专家,有一阵看到儿子打游戏时,他强压着怒火,担心情绪失控会让儿子起 逆反心理。慢慢地,儿子也愿意跟他讲游戏里面的角色、战胜后的感受,后来他和儿子约定,每周末留出一上午的时间,随便玩,但中途一定要适当休息。


  网友质疑


  多款游戏被评价“烧钱”


  西安市民刘先生对孩子玩游戏有不同的看法。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初三,15岁了。今年9月底到10月初,儿子打游戏买装备花去了他一万多块钱。


  “我是去取工资发现的,工资本来应该有近两万,可是去取的时候发现只有3000多元,当时就想报警,银行的人让我先查一下。”刘先生说,他查了后,发现 是儿子拿他的手机转到自己的支付宝上,第一笔只转了200多元,第二笔转了2000元,还有一笔转了5000元。“胆子越来越大了!”


  刘先生说,孩子是在电脑上玩的,然后用支付宝购买装备。除了把儿子打了一通外,刘先生也没有好的办法。据他所知,儿子有两个同学在暑假期间玩游戏也花了家长一万多元。


  “按刑法,盗窃一万块钱最高能判三年,盗刷的话就是六年,娃小,他也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是长大以后给我还,打骂也不管用。”刘先生认为,超过一定金额的 游戏跟赌博是一样的,不管你说玩家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国家有法律规定,钱的数字一旦大的话,就不是游戏,它就是赌博的一种形式,再说是娱乐也说不过 去。


  华商报记者近日就孩子热衷的几款游戏进行了查看,关于“火影忍者”,评价中有玩家说这游戏真的蛮好玩的,有些人觉得坑钱是因为自己花了钱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游戏里处处能看到操作厉害的高手,并不一定要花太多钱,只是花钱能提升更快而已。


  还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个烧钱的手游,平民根本玩不起……希望能亲民一些,其他的都没有可挑剔的;建议下架此游戏,不把玩家当回事,恶意圈钱,欺骗消费者……不接受玩家的建议和意见、控制论坛……


  评论中观点大致呈现两方面,一方面是肯定游戏的画风操作、还原度高;另一方面就是指责游戏花钱多、“是个坑”。


  关于“王者荣耀”,玩家“mvfifxjh”评价说,这个游戏很好玩,不过感觉如果不充点券的话是玩不好的,英雄多,皮肤也很好。每个赛季的奖励很丰厚……表示这个游戏基本全班同学都玩,在年级里面也很火,希望以后的版本更好……


  关于“天天炫斗”,有网友抱怨“外挂太多,举报也不惩罚”,有网友说:“游戏挺好,就是不砸钱的战力和那些砸钱的战力完全不成正比,表示这是一个零元党不可接触式的游戏”。


  律师说法


  游戏公司信息审核落实不力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良善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游戏市场的迅速壮大,未成年人成为广大用户大军中的主力之一。为了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游戏,立法部门通过《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来规制各方行为,其中第十六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 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第二十一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 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游戏的登录流程是通过QQ号注册,并绑定身份证号或者电话号码作为密保,这实际上在游戏的后台 可能就会认为玩家被视为成年人。因为根据身份证法第七条:“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且根据电信用户使用相关规定,办理电话卡必须要身份证等有效证 件。


  现阶段,未成年人绝大多数都无法拥有有效身份证件,然而却有层出不穷的未成年人游戏用户,这跟家长有关系。家长为了联系方便,为了接收学校作业方便,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这些手机号都是用家长的身份证办理的……


  而现实中,游戏公司的考察仅是游戏用户是否能够提供一个身份证或者一个电话号码,而非使用者和身份证人员是否能够对号入座。这种审查模式实际就是掩耳盗铃,并未将法律规定落至实处。


  赵良善说,除了游戏公司门槛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是一大根源。他建议网络游戏作为虚拟产品应当提高交易准入门槛,完善产业内部规则,达到对消费人群 的识别,降低对未成年人等群体带来的风险性;法律及工商行政部门应加大对该领域的监管,完善奖惩制度;未成年人周围社会群体应当减少并控制未成年人对网络 软件的依赖性。例如:很多学校及老师在与孩子交流时经常采用QQ、微信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将未成年人引入网络世界。父母、老师均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及时、 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对未成年人多加关心和陪伴。只有每一个社会角色都能合格扮演,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才能得到控制。


  家长建议


  希望学校开设相关认知课正面引导


  通过调查,华商报记者发现,家长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发现后就堵,制止孩子再玩;另一类是疏,与孩子约定玩的时间,但条件是要认真学习;第三类就是放任:喜欢玩游戏,能玩好它也算有出息。


  用家长张先生的话来讲,一味地堵会适得其反,但疏导也不一定有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游戏的痴迷可能会加剧,而放任就更不用说了,荒废学业始终不 是上策。张先生认为男孩喜欢打游戏,主要是游戏里打斗的场景符合男孩爱打斗的天性,让人有征服欲,但由于接触得少,难免有神秘感作祟。


  马先生和张先生抱有同样的观点。为了和儿子有共同语言,他还特别研究了孩子们玩的这些手机游戏,“过去的游戏是人跟电脑打,每一把结果都差不多,现在这种 是在网络上打,你可以遇到世界各地的人,都是玩家。关键挑战的人物都是未知,每天都跟真人在打,这是最大的吸引力。还可以组队跟对方打,对方也可以组队, 尽管是在虚拟世界里,但其实也能打出存在感。”


  马先生认为,对于孩子打手机游戏,不在于怎么管,而是要让孩子正面认识游戏……“如果学校在一定年龄段就开设这类认知课,让它不再神秘,对于爱打游戏的孩子也把它当作一个兴趣来培养,如果跟学习再挂钩,比如学的好的给予游戏奖励机制等办法,这也算是一种探索吧。”


  专家分析


  孩子作业完成后的时间很关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18医院心理门诊主任邹学说,心理学认为,对一种东西的成瘾,和强迫性重复有关。但每个人具体在释放怎样的心理能量是不一样的, 而他表现出来即为强迫性的重复,如果强迫性的重复用到社会认可的事情上来,就是好事,还能干成大事;但玩游戏会荒废孩子学业,也产生不了社会效益,这就是 没有意议的强迫性重复。


  孩子之所以在游戏里能坚持下去,都是在游戏中得到了心理上的奖励和满足,越玩越好,越好越玩。我们推测,这种满 足在现实中是没得到,比如说他学习不好,家长多数是指责性的,你为什么学不好,如果是告诉孩子你怎样操作能好,孩子也能得到心理满足,他自然就会对网络虚 拟的渴求减少。也就是说,还是需要引导他到学业上来,增加他和现实的联系,通过社交、兴趣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成就感。


  采用疏导的方式,家长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对家长来讲,发现之后首先要有克制力,可以去了解下游戏,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


  其实孩子独处的时间是最关键的,决定了他以后兴趣的走向。所以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你不能让他一个人玩,家长这时要及时互动,比如说出去一起锻炼身体啊,在有空余的时间干两个人都有兴趣的事情等。


  对游戏深度痴迷的孩子,整个家庭都要改变以前的模式,父母的行为准则、和孩子沟通的方式都要转变,这是有难度的,要慢慢来,很多家长意识到后,只改两三天,急于出成果,这样也会陷入绝望,一个行为的训练和改变,至少要三个月才能稳定下来。



责任编辑:李鹏





文章关键词:
手游 红包 未成年人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华商网-华商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