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郑州治霾尘土按克称重 北京南京去年也引入实施-治霾-扫地称尘
Beijing alone two children or the new deal will take effect in March,
食药总局:已将金银花更名事件上报中纪委-金银花改名
1 Chinese arrested for illegal operations in the Philippines was arrested
北京地铁4号线取消以世界杯球队命名站点-世界杯
Li Tianyi, the five men rape appeal by the second trial upheld
霍学文谈利用互联网打击非法集资
我国在建最长铁路隧道西秦岭隧道贯通
安监总局党组约谈27名省级煤监局主要负责人
A suspected pyrotechnic laboratories in Lixian County, Hunan province has been caused by the explosion, 6 dead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粉红蕾丝的美女
美女浴室写真3
Shandong jinan is about to dismantle a one hundred-year history of the building
男人们都在想什么
So beauty, will let you spray blood10
In 2013 hercules Arnold classic1
美女挤公交
西游日记3
鸡蛋的新玩法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19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Unix video tutorial18
linux初级教程
Ashlynn Video4
Unix video tutorial13
卡丁车单机版
小黑猫大战两米大花蛇
Visual C++界面编程技术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4集
终极变速大师Speeder3.26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3集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9/17 20:00:11 Edit(编辑)
那些“著名”的“抄袭记者”,如今身在何方?

那些“著名”的“抄袭记者”,如今身在何方?

那些“著名”的“抄袭记者”,如今身在何方?

  在这篇文章里,你将看到以下内容:


  非虚构作品《1986,生死漂流》爆红网络,眼尖网友发文,揭露抄袭“罪证”。


  文学界抄袭成灾,传媒界记者抄袭成瘾……是监管力度不够,还是社会太宽容?


  剪切加粘贴加拼接,是这个时代创作的姿态?还是名利的束缚让我们一叶障目?


  整理∣薛奇慧


  非虚构作品《1986,生死漂流》爆红半月突遭反转。


  9月15日,网友“小波福娃”在豆瓣发文《抄王茂军日记拼贴成的《1986生死漂流》,吹嘘得让人脸红》,直指1986一文抄袭王茂军的漂流日记。


  王茂军是1986年参加长江漂流的中国探险队队长,他在10年前长江漂流20周年时,公开了当年的《长江漂流探险日记》。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两篇文章,无论是在语句的排列和内容上,都存在多处雷同。



 

  该网友在文章中提到:“《1986,生死漂流》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论两位作者采访了谁,采访了多少人,目前呈现在文中的事实就是,它们直接摘抄了别人的成文。这篇特稿对读者形成了两层误导,第一,误导读者认为是绝望的简•沃伦主动求助,第二,误导读者将已有的文本当做它们的采访成果。前者是哗众取宠,后者则违反了新闻道德。”


  而创作出1986一文的两位“90后”独立撰稿人称,这是一篇历时4个月,历程3000公里才完成的作品。30年前那场轰动一时的长江探险又经由这篇文章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读者可以在多家网络媒体平台阅读这篇18000字的特稿全文。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9.0,读者的反响十分热烈,好评如潮。



 

  如果抄袭情况属实,此前的宣传都将成为夺人眼球的伎俩,给予支持的广大读者也难免心寒。


  文学作品抄袭案,国内并不少见。青年作家郭敬明于2003年创作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指抄袭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郭敬明与其所在出版社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


  此外,2002年在《萌芽》上发表的作品《幻城》,被指抄袭日本漫画作品《圣传》;《夏至未至》被指角色设定和情节与日本漫画《NANA》雷同……


  抄袭经历如此丰富的郭敬明,仍摆出一副“我出名我怕谁”的姿态,面对指责绝不低头,凭借年轻有为又坐拥豪宅的“土豪”气质,一度被社会奉为“成功人士”。


  不仅如此,开号不到一年就吸粉无数的咪蒙也难逃抄袭风波。网友bamboo在豆瓣发布《为什么我说迷蒙老师抄袭了我的文章?事情是这样的》,文中详细列举了迷蒙抄袭自己文章的大量证据。



 

  剧情继续升级,另一位网友也在豆瓣发文披露,请bamboo在指责迷蒙抄袭前,先解释一下自己的抄袭问题。



 

  咪蒙和bamboo还没来得及给自己洗白,这名网友又爆出,bamboo被抄袭的文章其实出自自己之手,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真相到底如何,纷争会如何被解决?传媒狐和广大吃瓜群众一样,也是一头雾水……


  在当今的文艺圈,作品抄袭,早已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但原著作者维权结果如何,是否获得了应有的赔偿,却很少被大家持续关注。最终,很多抄袭案都不了了之,如果认罪态度良好,仿佛最后还是会得到大家的原谅……


  在文学界,抄袭行为饱受争议,而传媒界的抄袭式报道也是十分不得人心。早在2012年,《环球时报》某女记者就因在报道伦敦奥运会时,多次抄袭《每日电讯报》的内容而遭到了解雇。《每日电讯报》也对该记者剽窃和捏造新闻的行为进行了详细报道。《环球时报》记者抄袭事件一度成为“国际事件”。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的搜索、复制和粘贴也越来越便捷。抄袭可谓防不胜防。包括国外知名大报也曾发生过抄袭事件。最出名的一起当属2003年的《纽约时报》记者抄袭事件。令这份百年大报名誉跌入泥潭。


  《纽约时报》记者抄袭 总编和执行总编连坐辞职谢罪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刊发长文,揭露自家记者布莱尔是如何编造新闻的。文章说,布莱尔在36篇文章中捏造、抄袭。其中布莱尔采访伊拉克战争中被俘女兵林奇一文中,引用了来自林奇亲戚的采访,但林奇的亲戚压根儿没见着这位记者。


  丑闻爆发后,该报的总编辑和执行总编辑也引咎辞职,此后《纽约时报》历经多年信誉重建,但2010又发生一起记者抄袭丑闻。该记者在报道中“没有注明或交代出处来源,翻用了《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新闻来源的语句”。


  英国《独立报》资深记者抄袭丑闻缠身


  2011年,英国《独立报》记者抄袭案曾在传媒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这件事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事件的主人公Johann Hari却曾经一度饱受质疑。



图:英国《独立报》资深记者Johann Hari

  这位专栏作家Johann Hari被指文章转载了别处的内容,却没有注明出处。


  他立刻公开承认了错误,并解释道:“我确实从其他著作和采访中引用了素材,但我只是想让内容更好理解。”


  Johann Hari受到抄袭质疑并不是仅此一次。早在2004年,他的一篇采访文章就被指抄袭了一本介绍意大利共产主义者Toni Negri的书籍。


  随后,爱尔兰雅虎博主Brian Whelan又随意挑选了其他几篇文章,检查后发现,有一篇采访也引用了以色列国土报某篇文章的内容,却没有引用说明。


  虽然Hari对抄袭一事供认不讳,但他仍不忘在博客上为自己开脱。“我要强调的是,我引用其他作品,是基于受访者向我提供的内容,并不是空穴来风。而这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早就已经在他们的出版物上公开了。这也是为什么在50多次采访后,没有一位受访者指责我引用不当。”


  听到这样的辩词,媒体界的其他记者貌似并不买账,纷纷发文指责他毫无诚意的认罪态度。


  这位傲娇的记者生于伦敦,此前曾为《纽约时报》、《悉尼先驱晨报》、《法国世界报》、《洛杉矶时报》投稿。在个人网页上,他将自己描述成“一名获奖无数的记者”,曾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日报《独立报》每周供稿两篇,并于2008年获得政治题材报道的奥威尔奖。


  而在抄袭风波过后,奥威尔奖负责人表示,将对Hari在2008年获奖的作品重新进行审核。


  在一片口诛笔伐中,英国《独立报》免去了Hari的职务,对事件展开调查。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事件发生4个月后,英国《独立报》又邀请Hari重新回归。可Hari却婉言拒绝,对外公开了自己的著书计划。


  到底是为了抹掉曾经的职业污点转行创作,还是另有隐情?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心知肚明。


  美国知名媒体人涉嫌抄袭后被免职


  2012年8月10日,《时代》周刊专栏作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札卡利亚(Fareed Zakaria)承认其专栏文章抄袭了《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遭到了《时代》和CNN两方的停职处分。


  札卡利亚是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在成为《时代》专栏作家和CNN专为他打造的Zakaria GPS的主持人之前,他已经在《新闻周刊》做了十年的编辑和专栏作家。


  消息一出,这位曾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明星瞬间被“粉丝”遗弃。但由于后续调查中没有发现其他违规行为,在调查结果公开后又重返报社。


  以上两位“幸运儿”竟然都没有被抄袭丑闻所击倒。在传媒狐看来,既有来自社会的宽容,也有媒体监察体制对他们的纵容……


  除了报社的记者,网站撰稿人涉嫌抄袭的案例也不少。


  2014年,两名匿名的Twitter网友发文称,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记者Benny Johnson不加标注,肆意引用维基百科、美国社论报刊《国民评论》以及Yahoo Answers上的信息。


  Buzzfeed网站主编Ben Smith马上发文避嫌,“抄袭行为是对读者的欺骗,违背了媒体工作者应该对读者负责的基本职业操守。引用维基百科上的无稽之谈,也是对读者极大的不尊重。”  



图:Buzzfeed官网主页

  随后,《华盛顿邮报》某记者对此也展开评论:“网上的随意摘抄与抄袭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在我看来,认为两者相同的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抄袭的严重性。所有的抄袭都源自对脚注的忽视。久而久之,公众对抄袭也就见怪不怪了。”


  曾经被指抄袭的记者如今发展如何?


  Plagiarism Today.com是一家针对网络信息维护的网站,为网站管理者提供维权方法和法律援助。在此前发布的一篇题为《5名著名的抄袭记者,如今身在何方》的文章,盘点了5位曾经饱受争议的知名记者的现状。


  第一位Jayson Blair,就是那位令总编辑和执行总编辑一起连坐下台的《纽约时报》记者。在2003年时,他曾是《纽约时报》一颗崛起的新星。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被当时《圣安东尼奥快报》的主编告发抄袭。随后,《泰晤士报》对此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他的73篇文章中,共有36篇涉嫌抄袭。2007年开始,他转行当了一名生活教练,每小时向客户收取130美元的咨询费,听起来,倒也是一份不错的营生,只是再也无法回归传媒界。


  Kaavya Viswanathan曾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名高材生,毕业后开始写作。他的第一本著作《How Opal Mehta Got Kissed, Got Wild, and Got a Life》曾荣登《纽约时报》热销榜,甚至还有导演提出了改编成电影的计划。事后,他被业内人士指出抄袭同领域的其他作品。身败名裂的他不得不转行,开始从事法律工作。


  Lloyd Brown曾是《弗罗里达联合时报》的一名资深编辑。2004年时被指社论涉嫌抄袭。事情真相大白后,他被迫从报社辞职。但后续仍有同行聘请他担任专栏作者,但他以不想成为主管“眼中钉”为由拒绝。后来先后在几家小型出版社担任编辑,却一直默默无闻。


  Nada Behziz曾是美国加州贝克斯菲尔德的一名记者。2005年,她曾参与报道的一篇关于青少年吸烟的文章被指抄袭,并且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有剽窃的嫌疑。被所在单位辞退后,Nada Behziz选择隐姓埋名,开始在当地一家小型报社工作。


  Maureen Dowd曾是《纽约时报》的一名专栏记者,2009年被指抄袭。在这场充满争议的丑闻过后,Dowd的职业生涯却没有受到任何打击,他继续在《纽约时报》供职,除了内容整改之外没有受到其他处罚。


  综合来看,抄袭丑闻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取决于抄袭的严重程度、记者的社会地位和丑闻的社会影响力。


  并且,抄袭丑闻对他们职业生涯的破坏性也各有不同:有些在风控浪尖上选择隐退,转行从事其他工作,却再也无法回归新闻行业;但也有一些像札卡利亚一样的知名记者,在抄袭风波掀起后供认不讳。待事态平息,继续干老本行,只是知名度和信誉度会受到些影响。


  日本热门网站也抄袭?诚信受质疑可是大事儿


  相比西方国家传媒界抄袭泛滥的情况,一直奉“诚信”为准则的日本,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抄袭丑闻确实少了很多。日本社会最重诚信,不讲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传媒界也一样,记者都必须小心翼翼,生怕受到一丁点儿关于诚信的质疑。


  日本新闻协会(简称NSK)是日本全国性新闻行业组织,1946年创建于东京,会员集中了日本主要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新闻媒体。


  该机构于1978年发布了《日本新闻协会编集委员会关于新闻著作权的见解》,针对日本新闻业著作权保护提出了相关规定。其宗旨是提高全国新闻行业的道德标准,维护传媒业的共同利益。


  该文件规定:1.随意转载新闻网站的报道和照片,属于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2.转载企业或团体内部通信网上的内容,需征得原作者的同意;3.时事新闻与一般发行物享有同等效力的著作权;4.随意编写原作品的梗概,属于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5.在转载某新闻通信社刊所报道的消息前,需与该机构取得联系。


  但也有个别网站“以身试法”。实时报道全球热点的日本网站“TABI LABO”,就曾因盗用外媒素材而饱受争议。


  这家追求报道时尚和热点资讯的网站创建后,在日本就好评不断,与其他“垃圾堆砌类”网站相比,它一直靠优质的内容取胜。  



图:TABI LABO官网页面

  然而,日本另一家与它性质类似的新闻网站“netgeek”却用对比的方式,完美揭露了“TABI LABO”抄袭国外知名网站插图和题材的“罪行”。



 

  从热门新闻网站Distractify上盗用的图片




 

  改写后的标题:《让你的旅行发生戏剧性变化的25个小技巧》


  原标题:《40 Genius Travel Tips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Forever》



 

  从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上盗用的图片



 

  改写后的标题:《《全球17个最新的巧妙创意》第17个让我无法自拔》


  原标题:《22张图证明我们生活在了不起的未来》


  在当今网络信息丰富的大环境下,内容转载无可非议,但前提是要附上转载的地址信息。这家日本就犯了这种低级错误,网站两位年轻的创始人不得不公开承认错误。  



图:官方谢罪文

  大意是:本网站在新闻的转载问题上存在漏洞,自此我们将进行整改,删除存在争议的内容,并将附上转载信息。在此,对一直以来给予我们支持的广大读者表示诚挚的歉意。


  然而,仅仅一篇致歉文,真的能得到读者的原谅吗?



 

  国外尚且如此,国内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和电子新闻门户多产的时代,为了追求时效性和点击量,“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并不少见。


  为何抄袭行为会屡屡出现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状况?是监管力度不够,还是维权意识缺失?


  众所周知,判定一篇文章是否抄袭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强有力的证据。而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也是作品抄袭案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在媒体融合时代,平台和渠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并不能废弃“内容为王”的信条。保护知识产权,是媒体自身,也是每一个公民该有的意识。一旦放弃了对原创作品应有的敬畏与尊重,简单搬运、跟风抄袭,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将在无视知识价值的大浪中失去自己的方向。


  在宣扬“拒绝盗版、支持原创”口号的同时,千万别忘了照照镜子,以身作则。


(责任编辑:姜超 UN838)
2016-09-17 16:50:38
传媒狐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