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数字音乐当道,你还买实体唱片吗? - 数字音乐,唱片
中国自主研制,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蛟龙”亮相 - 国产大飞机,水陆两栖飞机
行业爆料:联通对虚拟运营商收取百万保证金 - 中国联通,虚拟运营商
双十一后快递申诉率暴增三成:京东、顺丰口碑最好,国通最差 - 快递,双十一,京东,顺丰
男孩患自闭症考钢琴级别:14岁过10级 - 自闭症考钢琴级别,自闭症
Microsoft CEO Barnard, 49, three little things let you get to know him,
年销1亿台手机?雷军:小米心态扭曲,现在回归初心 - 小米,雷军
In April, Enterprise microblogging brand list published: Meizu champion, millet III,
郭台铭:三年内让夏普开始盈利 - 郭台铭,夏普
首架国产大飞机即将面世 - 国产大飞机,大飞机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Ashlynn Brooke show proud chest measurement3
全球清廉国家排行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
Embarrassing things comic collection2
这只猪到底犯了什么错?
到南昌西站了3
粉红蕾丝的美女
The terra-cotta warriors3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1
mythology hero1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打鸟视频
仙剑奇侠传98硬盘WINXP版
都市狐狸姑娘传
linux安装大全
Kung.Fu.Panda.2
实战黑客不求人
Red cliff
功夫熊猫2(下集)
功夫熊猫2(上集)
仙剑奇侠传98版歌曲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3/28 6:24:23 Edit(编辑)
罗永浩漫谈成长进化:彪悍的人生也要解释,

罗永浩漫谈成长进化:彪悍的人生也要解释,

罗永浩漫谈成长进化:彪悍的人生也要解释 - 罗永浩,锤子手机 - IT资讯

罗永浩2011年上过一次《鲁豫有约》,原因是当时导演贾樟柯有个“语录计划”的系列短片,而作为以“老罗语录”走红的罗永浩,是这个系列短片中的主角之一,那时候他的身份是牛博网创始人和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校长,无论是网络评价,还是业内口碑,都好得出奇。

然而近期再次出现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中,换了身份的罗永浩,也多了很多争议和非议。

从2012年5月开始,作为锤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的罗永浩,大众舆论描绘出的形象是:大嘴、好斗、爱刷屏发微博、频频打脸……

于是罗永浩改变自己,不再公开场合评价友商的产品,也不再说很多关于公司之外的公共话题,甚至当时让他一度穷追猛打的方舟子,他最近也没有再说关于其“安保基金”的任何一句话——即使央视记者王志安每天都在展示关于方舟子安保真相的新证据。

罗永浩现在忙于锤子科技的发展,他多次谈及创业近4年来的不易。节目中他的午饭是20块标准的盒饭,而此前锤子科技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时的表述是:老罗的饭就放在那儿,他中午就站着飞快地吃几口,然后又继续工作了。

虽然锤子科技离目标中的成功还是很远,但此次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中,罗永浩还是在陈鲁豫的问答中,谈到了很多未曾公开说明的现状,比如现在慢慢被手机圈子接纳了,又比如公开谈到没上大学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还谈到了自己理财观和家庭责任,认为一个怕老婆的男人坏不到哪里去。

此外,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著称的罗永浩也坦承自己并不喜欢这句话,他认为自己骨子里有很多柔软细腻的东西,并不是外界眼中一个恶狠好斗的胖子。

关于自己的当前和过往,罗永浩这次“解释”了很多。记者对这些“解释”进行了实录整理:

2012年5月罗永浩开始了锤子科技创业

谈创业之初

我在工业设计、人机交互和UI这几个方面研究最长的就是UI吧,当初是因为兴趣,到了有一天我们要做手机的时候,去找UI设计师,他们就很吃惊,发现这个人竟然懂UI,因为科技公司创始人一般是很少有人懂UI的,所以起初我找UI设计师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直接找的就是业内最好的,因为绝大多数UI设计师的一生,都没有机会被一个懂UI设计的人一起共事。

工程师方面则特别吃力,因为很多人都以为我是相声演员,前7个人中有6个人都是听我录音长大,所以才愿意加入的,但是他们很悲观,觉得这公司必黄。不过因为听着我录音长大的,就觉得黄就黄吧,最多也就一年,也算帮我圆个心愿。

如何来说现在的创业状态呢?就是焦虑和创造力混织的一个状态吧。有创造力是偶发现象,焦虑长期都有,你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这种感觉随着公司规模变大会加剧,现在一想就是要对700个家庭负责,感觉还是挺吓人的。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就像有些地方的人会轻度吃不饱,你做公司始终保持轻度焦虑的状态,可能对你做事反倒是有好处的。

谈乔布斯的影响

我演讲没乔布斯电影那么戏剧化,其实后台也是乱糟糟的。即使安排统筹显得非常好,大家一片叫好,其实后台也是混乱不堪的。

我在做产品和做科技行业,在他身上学到最多,相似之处肯定性格上很多。其实苹果做到最好的时候,其实乔布斯也是不满意,我觉得你得是这样的人,这东西学是学不来的。包括我们到现在即使做到某个程度,我把团队夸了一通,但其实我还是不满意,所以我从传记电影里看到那些东西,其实是感同身受的,我们这种人,北京话叫事儿妈,台湾人讲特别龟毛,特别挑剔,没什么好词儿,但我觉得还挺幸运的,制造业里会把这种性格当作是美德,就是工匠精神这个东西。

乔布斯在工作上绝对是榜样,也可以叫偶像,做企业和产品在他身上学得是最多的,当然前边还有博朗兄弟和盛田昭夫,都是这个路数,只是乔布斯离我们比较近,做的都是相似的东西。

我其实偶像挺多的,我觉得亚洲文化的特点,大家到了中年以后就开始假装自己谁也不佩服了,然后如果别人追星,他就觉得还是喜欢指责别人幼稚,我觉得这个挺奇怪的。你看乔布斯五十多岁,见到鲍勃·迪伦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这非常正常。我第一次看到崔健就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我们小的时候,在小镇上,班里半数以上的男生还是都挺雄心壮志的,打小就因为这个被人嘲笑,我做这个公司的时候也是,有一天我说想做手机,想做数码产品,其实也是,都是铺天盖地的嘲笑声。

实际的情况是:转型的过程里,一般是嘲笑比较多,转型完了就没事了。

谈大嘴巴和骨子里的社交恐惧症

有时候有想法的时候对外面先说,有时候也有策略有目的,比如说我想去做新东方教师的时候,跟一些朋友说了,也都是打击,我就想,下次有这种事我就不说了。但是等到做锤子科技的时候,我也想过这个事情,但当时我们缺人缺资源,什么都缺,起步比较困难。

起步的时候,我就发现,我说一说,就有很多数字媒体报道,因为他们没什么内容可做,发现一个相声演员,然后突然要来做手机,然后还挺张狂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事,有娱乐性有观赏性。

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善意,但也说不上有多大恶意,在那起哄,经常转一些我的言论,然后当成是奇谈怪论,后来我发现这对我很有好处。他们眼中的奇谈怪论,是我非常真诚的想法,所以有时候我说了一两个,发现效果很好,就会鼓励我不停地说。其实我们过程中拉来人拉来钱,解决一些合作资源,跟这个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当时我们想做一个事,发现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源,我就故意说几句话,媒体一转,就有资源找我们。所以经常是有很大的实际的作用的。但是如果这些对你做的事不是必须的,我还是想学着不提前说,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骨子里其实是内向的人,但这个带来的问题是,从我有记忆以来的几十年,这世界一定是外向型的人占便宜,性格内向的人会吃亏,在很多领域里,或者说在绝大多数领域里。这个也是困扰了我很多年的问题。一个凑巧是内向型的人,在一个外向型的人统治的世界里生存的时候,有很多问题是为了做成事业必须克服的。

我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所以不愿意去参加任何圈子的聚会,但是你要做的事情,必须去参加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参加的时候,那个过程还是挺难受的,但你强迫自己参加,10次8次以后适应了也就没事了。但你走出这一步,去解决这10次8次,常常是有意无意地会回避这个事情。

所以我2012年5月开的锤子科技,第二年融到了A轮融资,然后再接下来做了手机,我做手机前,在硬件行业里是个笑柄。等我们做出手机后,他们拿去拆了一看都吓一跳,因为是我们自有团队做的,水平在业界是领先的,虽然有一些硬伤,但整体上一定是领先的,所以特别是在工程方面,然后这时候,我应该借着这个机会,跟这个手机圈的人拼命认识和交朋友了,因为刚才说的心理恐惧,就没有去做,后来很多事情资源不好解决,就是因为认识的人不够。这个事我是拖了比实际需要晚一年半或两年才开始做的。一开始做,很多局面马上就打开了。有时候我会反省,这个如果早一年半到两年去做,公司现在能解决的资源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

不想小富即安

我觉得我肯定算天才型的人,虽然我的成就还不够,但是我觉得,其实长大的时候,很多孩子都雄心壮志,然后坚信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后来打击挫折,然后就放弃了。

你看,我们这有一个设计部门的小伙子,我就发现他一个月好几万的工资,花得一分钱都不剩,而且他经常花钱买一些没有什么必要性的东西,经常是到月底前一周就没钱了,然后还要跟比自己收入低的同事借个钱,当然他们是哥们,无所谓嘛。借完钱等发了工资再还回去。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他就说,他从小就有一个很重的幻觉,他觉得自己一定是要赚大钱的,如果你坚信这个,你生活里就一定不会理财,不但不理财,如果有机会贷款,你还敢使劲贷款使劲花。

然后我听完了特别高兴,我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这样想,所以我在十五年前,能在新东方赚差不多年薪60万,15年前在中国一个20多岁的人,能赚60万年薪是非常高的,但是我每个月都是月光族,我老婆刚认识我的时候,非常吃惊,因为她说,以你的收入,完全没有积蓄,这怎么可能呢?她怀疑我骗她,后来我就说真的,每个月都会花光,然后经常要跟自己的朋友还要借钱扛那么三五天,然后发工资再赶紧给人还回去。

钱的话主要花在,一个是我自己买书买碟,这些东西占了能有1/3的支出,然后呢,我在新东方20多岁的时候,我认识的同龄的朋友,绝大多数收入会比我低一些,所以我们出去吃饭、打车什么都是我会抢着买单,然后这个占到另外的1/3。

好像生活支出给父母拿一些钱回去,占了能有另外的1/3,大概这个样子。

所以公司那个年轻设计师说那个话的时候我特别高兴,我觉得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然后我就夸他你这样是对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干净,将来一定能赚大钱。

这种可能来自幻觉吧,就是我觉得我一定不会为金钱感到……就是为这事发愁,我很早就有这个感觉。可是我把这个事跟朋友们讲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嘲笑的,想什么呢。有的老师说你这样将来一定什么都做不成,这样的时候我会有赌气的想法。

其实坦率讲那时候我是没有考虑靠什么挣钱的,我只是觉得,我一定能做成比较大的事情,而且也不会为钱发愁,如果有一天我为什么事发愁,一定是要比解决经济问题要严重得多的事情发愁。

我生在县级市,跟大城市差别非常大,今天也很大,今天我回去会发现当年的那些同学朋友,很多特别有理想有追求的,今天回去的话,当年那些同学在小镇没走,也比很多人过的要好。比如说在政府混的呢,已经混到很高的级别了,去做生意的也赚到不少钱了,就这种聪明的孩子,就是说最终从概率上多数也都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事了。但真的就是特别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如说他是一个局长,然后他就对自己现在比较富足的生活特别满意,没有任何追求了,我就觉得很奇怪,你才40岁你还可以追求很多,或者你最庸俗你可以想着去当更大的官,结果他连这个都没有。

你要享受那些满足感的同时再往前继续走,就我们做企业的人来讲,有的叫小富即安嘛,就他做了一个企业,然后赚了点钱,比一般上班打工的要活得好一些,他就非常满意了,这种企业一般来讲,几年就不行了。

现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在加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其实开始感觉已经活得很安逸了,就是危险的。

当我要做某个时期的时候,我会发现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笨蛋,其实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我不是惺惺作态,我是最近几年一直在想一个事情,我后来发现,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实是智力上的不公平,但是由于某种奇怪的原因,现在人还没有从价值观上普遍认识到,因此歧视智力低下的人是不对的。我们只能做到“对那些明显是弱智的人的歧视”是被社会价值观普遍不接受的,但一个人比别人聪明一点,这时候他去嘲笑和鄙视那个智商低一点的人的时候,这个社会常常是接受的。

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常常看到特别勤奋、特别善良、特别努力的孩子由于不够聪明,所以很多事情做到最后也做不到太好,这样的看多了以后,你会感觉就是说,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公平。

但这里边还有性格上的,不光是智力问题,比如说我性格上呢,我小时候各方面发展很平均,成绩非常好的时候,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很难拿两个一百分,语文数学嘛,我一般都是一个一百分,另一个总是98,99。做好了题目会检查的时候,总是会漏一些,没有那么细致,这样的话呢,你就比跟你学习能力差不多,但比你性格细致的人差一些,这些就是有时候会因为性格问题会吃亏。

还有我另一个吃亏是我在很多方面能力很好,但我心理素质差。你知道顶级运动员之间比的不是能力,他们能力都是顶尖的,最后差的就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差表现,比如说演讲,我演讲准备到90分以上,我表现就会很好,但如果我准备到了80分,那我上台表现一定是60分。

罗永浩坦承现在被手机圈接纳了

现在被手机圈子接纳了

现在我出去的话,这个圈子里很多高管还有什么一些比较资深和比较牛的那些人,都是很愿意跟我们交往合作什么都有。而且我们马上入职的一些高管也都是这个圈子里原来就特别牛的人。

恐惧症现在少很多,原来也没有恐惧到让我走不出这一步,只是说心理上会有意无意地去回避这件事。比如说我到了周末,有三件事等着我,可能出去跟手机圈的人做社交那个是最重要的,但我会选择次重要的两件事,并且下意识地让自己相信那两个跟第一个一样重要。

我要下定决心进入哪个领域的时候,我会把那个领域里的绝大多数人想象成笨蛋。但实际上我在那个领域里站住脚跟再回头看的话,事实上那个领域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笨蛋,就是我瞧得上的,一定不会超过3%、5%,也许更低。

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反倒会不自信,比如说最近胖了20斤,然后人家要找我来录电视节目,我就会觉得,如果要是瘦了20斤上镜头可能会好一些。但其实这个事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但这种事会让我不自信,但是所有认真严肃的事都不会不自信。

今天录节目我的想法就是为什么不是前一阵锻炼掉了20斤肉的时候来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如果这件事足够重要,对我足够重要的话,我就会激发一个战斗状态去看它,如果进入这个状态去看的话,就会觉得什么都不是问题。

这次出差的时候我去看艾隆-马斯克的传记,就是那个特斯拉的,我以前也看过关于他的很多报道,比较熟悉他,但整本的传记是第一次看,看得时候就发现很多,比如有一天他想做火箭,大家都觉得他疯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一个改变时代面貌的人,都明明就是这样的人,但公众还是每一次面对这种的人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个反应,这件事是我特别吃惊的。因为如果我从学习什么历史,或者看小说看作品啊,每一次有改变时代精神风貌的人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人是个神经病,都觉得他是个疯子,但事实上最终改变世界的常常就是这些人的时候,你如果这种故事看过,哪怕不用10个8个,只要看过1、2个,你就应该重新看待这个事情了。

但是他们还是,只要一出现这种人,就认为他是精神病,因为艾隆-马斯克打算做火箭的时候,已经是个亿万富翁了,那这件事说明,他已经有很强的能力和资源,去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即便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他要做火箭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有精神病。就是说,为什么会一个二十多岁就成了亿万富翁的人,有一天决定在航天领域所有作为,决定做火箭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笨蛋认为他是一个精神病。这个事是特别让我感到奇怪的。

如果我能改变世界当然好,如果你做事业能赚钱的话可能是非常穷的时候的一个想法,那个状态很快就会过去,一旦过去了那个以后,还能支撑做下去的,一定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而且从基因上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能力做到长期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只有极个别的人才有这个能力,绝大多数亿万富翁的儿子会发现他不能长期过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个一定是在你的生活里可能连1/10的比重都达不到,那些能一年365天天天花天酒地的人,真的是基因上跟别人不一样的人。

我肯定是有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就是弄一大堆朋友然后一晚上毫无意义地喝酒,花掉几万几十万块钱,然后享受一些什么……反正贵的消费吧。我有过这样的生活,但这种生活连续两天对我都很难,完全不享受这个东西。我本质上还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虽然不年轻了,但是也还是能这么讲吧

谈成长和价值观形成

当时决定高中退学,自由读书。最主要的就是想离开这个家乡,我们那个家乡,在那个年代,现在也很可怕,那时候更可怕,那时候只要是个男孩,晚上9点以后不回家,父母就很紧张了。到处都打架,校园暴力特别特别严重,对男生来讲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你只要上学,一周五天上学嘛,五天的话在校园里至少会有两到三起暴力事件。

我初期都是挨揍的,有的时候比如说当着女生的面被羞辱了一通,那个会爆发特别大的一个反应,所以只要一反抗,马上就不会挨欺负了。

我当年指出老师错误的时候,还是喜欢直接一些,包括做了企业也是。我直到今天,情感上还是不太接受,为什么我不能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说三道四。

我现在年纪大了,有时候回头想也有一些是我捣乱的,但是确实绝大多数时候我说的是真话,老师是在明显撒谎。我是有轻微的攻击性人格的,所以如果别人给我是一种挑衅状态,我瞬间就会进入战斗状态。

老师有时候说一个逻辑上非常荒唐的东西,我们觉得不对的时候会跟他讲,但那个时候老师胡搅蛮缠完了,他跟家长爱讲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爱说一些谬论。他们把逻辑上他们反驳不了的叫做谬论。每次有什么事情,我跟他有争执,他证明不了他的错误的时候,他就简单粗暴地说:你这是谬论,然后就不再往下辩论了。后来我就退学了。

当然,没上大学可能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遗憾的,特别是我到了美国去硅谷的时候,当地朋友领着我们去斯坦福校园参观的时候,我其实非常难过,看那学校好得离谱,然后我在校园里逛的时候,非常非常难过,就觉得我这辈子为什么中间就没有4年能在这样的地方正经学点东西,认识一批非常聪明非常优秀的同学。

我当时是不知道的,如果我在那个高中上完了学,如果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一天能到那样的学校去上学,这个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留学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是很天方夜谭的事情。

我特别不愿意委屈自己学我认为没用或者是我不喜欢的学科,比如说你看我多年以来总自嘲说我数学方面是个白痴,这个不是真相,真相是只要我忍着不耐烦学数学,也一定是能接近满分的,只是说我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发现靠着小聪明已经不足以考满分的时候,我就彻底放弃了。

如果能领着我去斯坦福转一圈,说你再忍两年,就能去这里读4年书,那我一定会忍的。

国内的高校,清华北大不具有这样的吸引力,我很多年前来过一次,清华的破烂给我造成了非常大的震惊,因为在我们心目中那是一个殿堂级的学院,可是我到了北京坐了公交车,一路晃,晃了四五十分钟,到了一个荒凉得没法相信……当年清华就那么荒凉你知道吧。

去的那个路上,我心就凉了半截,因为对于我们这种小城镇来的孩子,一个大学一定要在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才觉得它是个好大学。如果它就在天安门边上,我可能就会觉得是一个很向往。然后进去学校以后,我看哪都破破烂烂的,只有图书馆让我激动了一小会。

我只是离开学校,在家里混了几年就胡混几年的时候,做了几个小生意,然后离开家乡去过长春,去过北京,去过天津,就这么三处吧应该,噢,还去过大连。每一次去一个大城市,回来都觉得家乡特别无趣,特别没有意思。

谈成长和天分

富二代我谈不上,算官二代,我其实长大了以后反省是,你比如我上政治课,我那么挑衅老师,也没把我怎么样,跟这个是有关系的,肯定老师是有顾忌的。我能想起来一个,我爸当时他们那也有对台办,就是对台湾办公室,所以那个里边呢,能拿回来香港台湾的报纸给我看,这个是我印象比较深的,每次拿过来我都特别吃惊,我爸很早就发现我性格叛逆,他有点害怕,所以就不敢给我拿。

别的特权和什么其实那个时候真的就没有,我能看到一些东西,比如说我在里屋学习,外屋来了一个人找我爸谈事,然后最后我就听到我爸用惶恐的声音说,这个“不行、不行、不行不行”,我扒着门缝看,就是推来推去一个信封,那我想这是来行贿被他拒绝了,他不敢收。

我小时候其实本来是想过当作家的,其实这事儿上我是有挫败感的,因为固然有不是足够勤奋努力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别人作品的时候会有两个感觉,一种是写的真好,但是你觉得我要努力一下也能做到这个程度,但是还有一种是所谓神作那种东西,你看完了你就特别绝望。

你就觉得你再怎么勤奋努力,你一辈子也到不了这个境界。

比如说电影吧,库斯图里卡,就是那个南斯拉夫导演,他拍的一些像地下那个东西,三个小时电影,中间好几次,天气并不热,但是我好几次看得冒汗。那种你就发现跟努力、跟勤奋就没有关系,他在创作状态上就是个半人半神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你看完了特别沮丧以后,可能就不想干这个了。

我是在就是像写书或者是拍电影这种事情上体会过这个感觉,所以甚至没有在这个领域里很深入,刚刚有这么一个念头,想在这做点什么,就因为看了特别牛的东西就放弃了。

其实我吹了好多牛,别人只看到我嚣张的一面,其实我那些特别谦虚的一面,我也想借着这个节目还说一下。就是说,我在很多领域里是看到因为你怎么努力怎么勤奋,都做不到的那些东西,感受到以后就放弃了,这其实也是时有发生的,对。

我觉得在不严重依赖天分的领域里,我基本上我做什么都能成。做企业如果你要发展壮大,肯定不是严重依赖天分的事情,这里边的多数能力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选择一个职业多数时候是因为喜欢,但去当老师绝对不是,就是人家告诉我这工作能有年薪百万,虽然后来发现是扯淡骗人的,最高也就是五六十万年薪,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肯定会去做。

就刚才我说的,只要不是严重以来天分的事,我觉得我基本上差不多都可以。

语言方面是本来就有一些天分的,即使没天分的领域,如果那个行业本身的性质不是依赖于天分我觉得都可以做好。

我的朝鲜语是一个文盲的水准,因为我用朝鲜语没有读过书,所以我要跟人家用朝鲜语讲话,遣词用字什么的一听就是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一个文盲。20多岁的时候去韩国做过一年蓝领,你要跟当地人如果是工作上说什么那肯定没有问题,如果你要在那交一个女朋友,基本上她就觉得你是个没文化的人,因为你说话全是特别土特别……非常Basic的那种词汇,没有任何细腻的交流,只能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它语言能力你就想一件事情吧,就是说多傻的人,只要在当地出生,他都能掌握这门语言,就是个重复,就是个时间积累。

当老师的话,初期还是挺喜欢的,原因是你对人生的这些满足感上,有很多是来自形而上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物质享受,所以教书也是类似,如果我在这只是重复讲一些课程,然后领一份工资,这个东西是支撑不了我做太久的,就必须获得一些满足感和自我认同的这些东西。

那我教书的时候教的主要是GRE,其实主要是做逻辑分析的,那做那些的时候呢,经常结合我的成长经历,会去给他们讲一些独立思考的那些案例,那些案例常常又跟题目涉及到的是有关联的,所以我去讲那些东西的时候,就发现我讲题目怎么做,怎么分析技巧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满足感的,但是从这衍生出来去给他们讲一个道理,看到下边学生眼睛放亮光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工作是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的。所以这个东西能支撑我在那又教好几年。要不然的话,单是靠给工资是支撑不了那么多年,我一共教了5年零几个月吧。

罗永浩:不喜欢“彪悍的人生不要解释”

谈职业和涉足商业

你影响别人是会带来满足感的,诸多的因素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对我来讲。如果我能觉得给别人更大范围内带来影响,并且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影响的时候,我会有很大的满足感。

意见领袖其实我从来都不反感,包括公共知识分子我也不反感,我比较反感的是青年导师这种说法,因为我觉得我见过的青年导师几乎都是江湖骗子,所以我特别反感这个词。

我其实做了很多青年导师的事儿,在我教书的时候,但是我从来不端着,所以我会有很多自嘲,比如说别人要把我当成是一个青年导师,我就会讲一些有点不正经的话,使别人觉得我并没有端着自己去造神或者是…

单从职业上来讲,这是我最幸福的三年半,我做这个行业是有很强的使命感和理想的,所以做得非常非常高兴。只有刚当老师的头一两年,你发现你能给学生在课程之外,给他们一些人生的正面影响的时候,这个有过一个短暂的幸福感,可能有个一年多吧,后来一直在重复,特别是录音传开了以后,我觉得我这个幸福感,随着这个录音传开已经到了顶点了,然后再去教书又是重复,所以就觉得没有幸福感。但这个不一样,这三年半,特别特别幸福。

我09年办那个教育培训,做这个的时候之前是没有做过企业的,我对做企业的恐惧全都来自小时候,我看我哥哥的朋友开一个什么小饭馆,或者小卖部,他们开这个的时候,要被各种各样恶心的什么工商的小官员,税务的卫生的消防的折磨得死去活来,在当年这个小镇上,你经营一个小生意就是这样的,很悲惨,我是看过很多这种案例的,所以我一直对经商有一个畏难心理,就是说,有一点让我为了赚钱开一个机构,然后来这么一群人折磨我的话,我是死也不愿意的。

最后真的开起来公司以后发现,一个是时代变化,进步毕竟在进步,还有一个是大城市跟小地方就是不一样,其实这个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呢,生平第一个开公司,一个是时代已经赶上比较好的时候,另外一个是在一线城市。

我去教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一辈子要在这教书,但我做科技行业数码产品我是希望我一辈子做这个事情。这个是起步时候的一个本质差异,但是会不会一辈子就做这个呢,其实我也不敢说,但我感觉我会。

老罗英语,那个是绝对没有想过一直做下去的,甚至是反感做那个的,因为那个是我能找到投资的唯一项目,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性格这样,然后说话这么不小心,然后又脾气不好,怎么能做好企业呢?在这样情况下,我谈了一些项目,人家都觉得不靠谱,后来冯唐就说,那你就搞教育培训好了,因为你不想再去上班了,因为你做教育培训的话,你在学生当中有影响有人气,然后你在对教书的这些老师群体里面也有一些影响,你把这些人凑一块,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领着我见了很多投资机构,没有任何人给投任何钱,最后冯唐说你就搞这个教育培训得了,然后我们去一谈,感兴趣的就明显多了,即便如此,当时还是有点磨磨唧唧的,就拖了很久,后来冯唐就说,你本来就不是特别想做,然后这个事一拖拖凉了,你就再也提不起来了,所以他说这样吧,他说我先给你打一笔钱,你先启动,这样的话你每天开始工作,你就不会想那么多了。启动完了另外两个朋友也投了钱,然后反正做了两年多也就赚钱了。

但是这个对我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说因为这两年多做到赚钱了,克服了我对从事商业活动的恐惧心理。之前我的恐惧心理一半来自于确实说的人多了,你也不知道你性格是不是就是不适合做企业,另外一个,别人又跟我说,我性格大大咧咧,不介意吃亏,这样性格呢,如果做生意必须斤斤计较,否则你是赚不了钱的,这个对我也有一个心理上的阴影,还有第三个阴影就是我刚才跟你讲,小时候看到人家欺负小商小贩,就是综合这几个,其实我走出这一步还是挺犹犹豫豫的。

牛博网不算商业,我们甚至没有公司实体,我们就几个朋友就做了一个网站,然后我做编辑,他做技术开发。投就一点个人的钱,一个人投了十几二十万吧,没多少,而且自己钱你反倒没压力,你拿了投资机构的呢,已经有一些压力了,如果是朋友的,其实压力是最大的。就你会去想他说他是投资,但你赔了你怎么好意思不还他呢。所以我就老想着说这钱赔了一定要还。

结果一开公司,每天一开门,刚开始没有学生,只有前期筹备,过来几个人,每天一开门就要损失几千块钱,然后几个月以后每天一开门就要损失几万块钱,就特别冒冷汗,这个状态持续了一年半吧,每天都焦虑,掉头发,然后半数以上在办公室睡觉。

做锤子科技以后性质不一样,那个时候没有特别……就担心把朋友钱赔了,赔了的话呢,我跟我老婆在家里算过账,我要打多少年工,才能把这几百万给还上,当时三个朋友加一块投了600万,打工得打个五到十年吧。

其实我父母一直都是跟我是两个世界的人,就是我和父母从来没有正常交流的可能性,比如说我要去新东方教书,我母亲的反应是“你一定是疯了”,后来我要从新东方辞职,她的反应是“你一定是疯了”,后来我办那个网站,她的反应是“疯了”,对,我每一次阶段性的人生决定在她眼里都是“疯了”。

做锤子科技肯定觉得我是疯了,而且她觉得你那么容易就能找一份收入很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么……在她听起来是特别天方夜谭的事情。

但是我发现就是说,比如说你看啊,就是我妈今年80来岁了,她这个年龄的人几乎没有用智能手机的,我妈是唯一一个用智能手机的,原因就是我做的,所以她会在我第一次手机发布会,坚持要我哥哥领她来参加发布会,看完了发布会以后,当天夜里回到酒店房间里,我送了她一台手机,然后我本来想的就是她就是高兴一下,结果回去以后,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开始用了,用完了以后呢,我哥去教她一些基本功能怎么用,然后我过了一两个礼拜问她,我说妈,会用了吗?她说会用了,我说不会用错吗,她说经常用错,但还是会坚持用,我说那什么动力……我哥说她最大的动力,就是跟她那些老太太的牌友,打扑克牌打麻将的牌友们,去吹嘘这是我儿子做的。

因为在一个小镇的一群老太太的眼里,做手机是一件比我们听着做航天飞机还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她,仍然没有沟通的可能性,是指直到今天,她有时候还会说,哎呀,你当时要是上了大学就完美了,就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再比如说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买过房,然后她每次到北京来,不管我租的房子住的有多好,她每次进屋东看西看以后,就感慨就说,可惜这个不是买的房。

我不买房是早期没有钱买,后来能买的时候故意不买,就是我觉得房价已经非常不健康了,然后作为投资是很不明智的,而且考虑到中国现状的这个租售比,我也有拥有一片地产的这种想法,但是我会克服这个,去选择更理性的一个东西,但是对我妈来讲,我只要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有50平米,对她来讲永远是一个心里的遗憾,对她来讲这是宗教,对很多中国人来讲,买一个房子是宗教不是需求,所以像这个方面,是几乎没有沟通可能性的。

坦率地讲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这件事对我更有吸引力,但你自己在意的是结果,不是别人的认可,这个认可不认可其实没那么重要。认可当然更好,是加分项,但不认可也没有关系。

罗永浩:没想到做手机会遭来这么多的谩骂

没想过做锤子会遭来那么多谩骂

做锤子科技很多人骂,难受倒没有,但是特别吃惊,这个坦率地讲,是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问题是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有人……比如说我像某些科技公司,比如说你知道互联网公司整体道德水准非常差,如果我像某些科技公司一样做了非常缺德的事去赚钱,那我做这个事之前,除非我是傻子,否则我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是这事儿能让我发财,但是可能全国有几千万人在黑我,这个事我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备。

可是我做数码产品这件事,我不觉得我害了任何人或者怎么样,只是说了一些张狂的话,作为新入行的人。结果惹来的讽刺也就算了,然后挖苦、嘲弄也就算了,然后还有好多蓄意造谣传谣,就为了讨厌一个人,就要搞死一个人,这个东西其实是超出我对人类的糟糕的那种…那个程度,就是超出那个…

反正我当时在这方面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非常意外,谈不上什么委屈难过,但确实有困扰,就特别吃惊,我就说怎么回事,我们做了什么要被黑成这个样子,我那个所谓的黑,不是简单的讽刺、嘲弄、挖苦,而是干脆就是恶意造谣,然后让这个传,让生意做不成。

比如说我要讨厌一个人的话呢,他在什么也没做错的情况下,我仍然可能讨厌他,在这种情况下,我私下可能会跟朋友说一些讽刺嘲弄挖苦他的话,但我第一不会公开表达,第二,我即便有条件,有机会不费吹灰之力,也能害这个人一下,我也不会去害他,因为我没觉得他做错任何事情。

所以他们对我的反感和憎恶,导致的什么嘲弄讽刺挖苦,这我都能接受,就是特别出乎意料的是,还会就是成心黑我,而且有一些是,你比如说当时说我们一共发了3万台货,退货什么2万9千台之类的,这个从逻辑上看就不合理,他说目前还在继续发货,那你去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发货三万台,退回来2万9千台,它一定是停业整顿而不是继续发货,因为继续发货继续退90%多,这是绝无可能的嘛!

这样的一条新闻,几十家媒体同时转,所以我就让我们市场部的孩子给这几十家媒体挨个打电话,问就说你们有没有看这个内容就转,他们看完了有的也承认说这个是有点离谱,然后就说那你会不会删除,他们所有的人说法就是,第一个源头删除我们才删,否则不删,我当时准备大肆地报复一圈,后来想了想,他们就说,那你究竟是要自己痛快呢?还是要把企业做下去呢?我说那行吧,那就算了。

后来我就不说了嘛,出了那个事情之后,我后来微博微信都很少说什么话了,因为我起初在微博上,天天在那一天发十几二十条,动机是工作,过程中会失控,会吵架,如果没有工作上的这方面需求,我其实就很少会打开它。相应生气也就比较少,而且那个吵架经常也是很幼稚的,比如说有一个人过来貌似讲道理地跟我胡搅蛮缠,我跟他吵了好几天,吵了好几天有一天我点过去又看,发现那孩子贴了个一群孩子聚餐的照片,一看是个中学生,我当时就脸红了,我跟这么一个傻……小孩子吵了能有一个礼拜,我觉得特别羞愧。所以这种事发生几次也有助于你看清这个事情,就越看越淡。

谈创业维艰和家庭

有一些是因为,就是说你如果这件事你最终不解释,导致可能的负面结果只落到你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件事其实没那么难,但是如果带来的后果,是影响到你做的整个事业的话,这个东西是必须做解释的。

你坚持了一些东西,相应的你希望得到认可,虽然你不认可也能接受,但是你还是希望得到认可。

我上一次度假是春节,再上一次就是上一个春节。去年十月份的长假是策划了一个…几个月前就策划了一个度假的计划,跟我老婆,但最后因为工作关系,改成去美国出差去了十一天然后我每天出去办事,我老婆一个人在酒店里呆着,然后她没意思就上街逛一逛。

其实这三年半创业,是对她亏欠很大的,主要是没时间陪,培训机构的时候没有忙成这样,是很忙,但真的没有忙成这样。做英语培训的时候我们是两地分居的,北京天津两地分居的,那你也没有时间,你每周末肯定是回去的,所以那时候至少陪她六日两天,现在的话一周一天也保证不了。

因为大家会讨论一个,一个男人不管有多糟糕,他只要是个怕老婆的人,这人坏不到哪去。就说他至少有在意的人,有顾忌的人,就说这人坏不到哪去,会有这样的说法。所以你刚才一说加分,我突然就心虚了,好像这是被我刻意安排的一个话题,你不是那么想的,但我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

老罗语录里我自己喜欢的挺多的,因为书商给我出书的时候,整理了好多我的所谓语录,他们让编辑摘的,我自己看有时候还挺高兴,我说:“唉,这句话是我说过的?”他们说是,我说说的真好,我不记得我讲过了,我说我看完了还挺感动,最喜欢的我真的不记得了,但是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我自己不喜欢就是说,我不觉得它比我说得其他那些话更好,但这句格外流行,所以每个,比如说我以前见到的一个刚认识的人,每个人提这句话的时候,我都非常难堪,因为……你知道吧,可能你说过的一句话,你没觉得它不好,也没觉得它好,结果它格外流行,别人拿着这句话当当成是你的一个成就,就是尴尬,没有什么别的。所以因为这件事造成的尴尬,让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很大的反感,并不是说从价值观上我反感。

黑我的人明显少了,在公关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跟唐岩吃饭,唐岩原来是网易的总编,所以有丰富的媒体经验,我跟他吃饭,然后我说我找了一个专业的公关团队,我们要用六个月时间消除绝大多数的负面影响,完了唐岩就特别不屑地笑,他说你还六个月,他说你拿自己当什么了,他说没人搭理你,他说你只要不得瑟,两个月就能消掉90%,他说你没有公关团队都行,当然他说有公关团队是对的,我还半信半疑的,结果真的我就是不在网上发那些挑衅的言论以后,两个月就消掉了90%。

虽然我敬佩崇拜那些职人精神,工匠精神,我也不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是天然正确的选择,对,就是说我喜欢这个行业,我做了30年,乐此不疲,我觉得,我很喜欢这样的人,但这个人不停地去尝试新的,今天一个,明天一个,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

我现在是觉得,如果我能从事一个行业,一直做到死不换,不是说我坚持了什么,是幸运,但如果我做到一半觉得没劲了,又换一个,我觉得也非常正常。但我预感我这个是会一直乐此不疲的。

婚姻方面我也很幸运,我跟我老婆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吧,一直非常好,我觉得我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努力,这就是运气好,单纯的运气好。

她现在在家闲着,我觉得她也挺幸运,我老婆是能闲住的,所以我有一天跟她说你别上班了,因为她跟我抱怨公司的事,我说别上班了,就在家做家庭主妇,她特别高兴,她说我小的时候最大梦想就是做一个家庭主妇,然后她说终于能做家庭主妇了,我说那太好了,所以她从早到晚都挺忙的,什么弄一些花花草草啊,什么弄一个窗帘,弄个被子啊,弄个什么…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