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长密集亮相 提前回应热点问题“预热”两会|部长|发布会|两会_新闻资讯
高官亮相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南都制图 林军明 南都讯 记者程姝雯 实习生 朱修玉 昨天,人社部、食药监总局先后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尹蔚民和毕井泉2位部长到场,就相关热点问题做出回应。类似的发布会在国新办已持续进行了一周多。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档期”排得尤其满,2月18日以来,已有7名部长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部长纷纷“带队”亮相
同往年两会前夕相比,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新办的发布会格外密集。据公开消息统计,2月18日至今,已有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7部委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比日常发布会更为“高规格”的是,近期的7场发布会均有部长到场,有的部长还会带多位副手一同回应媒体问题。2月25日,工信部部长苗圩便同副部长冯飞,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一道,就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有关情况进行发布。昨天人社部的尹蔚民,也带来了副部长游钧。
最为特殊的一场,是2月18日环保部在国新办举办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会议现场干脆撤去了新闻发布台,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座位,同中外媒体记者的摆在一起,围成一圈,更体现“见面”“交流”意味。
有环保系统官员告诉南都记者,环保部部长在两会前夕与中外媒体见面交流,这是一次创新。
密集回应热点话题
涉及的话题尤其“热门”,也是这7场发布会引来关注的另一个因素。
在7场发布会上,部长们都成为“主角”,他们在主动介绍完各部委的工作情况后,往往都还会就当下热点话题做出回应。
陈吉宁在2月18日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一口气回应了雾霾、“红顶中介”、环境执法力度等问题,坦承目前应对重度污染天气“应对能力不足”。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2月23日的发布会上,也回应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下滑、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不够、人民币是否会贬值等媒体提问。
此外,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工业调结构的发布会上还首次透露:中央决定设置1000亿元规模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解决“僵尸企业”中的职工安置问题。
主动“预热”利于沟通
为何部长们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频繁到国新办亮相?南都记者了解到,这同去年以来国新办进一步加强国务院部委新闻发布工作也有一定关系。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告诉南都记者,去年,国新办不仅确立了新闻发言人,还加强了国新办这一新闻发布平台的作用,更多地组织部委进行新闻发布。“所以往年部长发布会在两会期间较为多见,今年两会前夕就有了主动‘预热’。”程曼丽说。
也有部委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坦言,对部委而言,也乐于在两会前有更多同媒体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主动发布,不仅有充分的时间有条不紊地组织信息,更好地让记者了解相关情况,对两会的“舆论压力”也将会有所缓解。
7场发布会排期
时间: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时
到会官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主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
时间: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下午3时
到会官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
主题: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
时间:2016年2月25日(星期四)上午10时
到会官员: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冯飞,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
主题:工业稳增长调结构
时间: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下午3时
到会官员:科技部部长万钢
主题:科技改革和创新发展
时间:2016年2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
到会官员:商务部部长高虎城
主题: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
时间:2016年2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
到会官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
主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下午3时
到会官员: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
主题: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加强环境保
责任编辑:王浩成
文章关键词: 部长 发布会 两会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