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AK47 went on sale at the airport, replica gun, not afraid to die? ,
扎克伯格调整办公座次:重要人物坐自己身边 - 扎克伯格,Facebook
Police bomb disposal robots killing suspects
梅耶尔复兴战略失败:雅虎将被收购? - 雅虎,梅耶尔
Teenage hackers find boyfriends cell phone, cheated 3000 Yuan
智障男聊微信交友,女子被骗10万元 - 微信,诈骗
河北治雾霾出狠招:无人机巡航监控排放企业 - 雾霾,无人机
Not and Baidu, Robin Li, the Chinese Consortium of 3.8 billion yuan to buy AC Milan,
Users micro letter envelopes threatened resump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ake the body to repay their debts,
快讯:2015双十一购物节开启!1分12秒交易额破10亿! - 双十一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he goddess of the single reason1
More attractive than sora aoi3
日本小萝莉1
The Soviet union swimsuit exposure in the 70 year3
西游四格漫画(六)
A man's favorite things9
美丽的桂林风光1
影评-疯子,我爱你
Discharge accidentally Actresses by the breast1
漂亮脸蛋魔鬼身材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好色的外科大夫
Sora aoi‘s film--Lust fan wall
Red cliff
中国结婚习俗实录
The Bermuda triangle3
双旗镇刀客A
Unix video tutorial4
DreamWeaver8
Proficient in Eclipse
Boxer vs Yellow3
hpmailer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1/25 10:19:30 Edit(编辑)
中国强攻芯片技术:“土豪”玩家就可以通关? - 芯片,清华紫光

中国强攻芯片技术:“土豪”玩家就可以通关? - 芯片,清华紫光

中国强攻芯片技术:“土豪”玩家就可以通关? - 芯片,清华紫光 - IT资讯

1月24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为了摆脱对海外企业的依赖,中国政府斥巨资扶持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并且从之前的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业中吸取了充分的教训。不过,由于时机问题和技术壁垒,这一计划仍将面临许多挑战。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雄心勃勃

自从19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促进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但他们的雄心从未像现在这么高,投入的预算也从未像现在这么多。据摩根士丹利估计,在早期的发展计划中,中国政府1990年代后半期投入的资金不足10亿美元。但这一次,根据2014年制定的一项宏伟计划,政府将向公共和私营基金投入1000亿至1500亿美元。

此举的目标是到2030年从技术上赶超世界领先企业,包括各类芯片的设计、装配和封装公司,从而摆脱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2015年,中国政府还制定了新的目标:10年内将芯片内需市场自制率提升到70%。

这显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去年,中国的内资和外资厂商共计使用1450亿美元的各类芯片。但中国本土芯片行业的产出仅为这一需求的十分之一。某些高价值芯片领域,中国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包括号称计算机大脑的处理器,以及汽车内嵌入的坚固耐用的芯片。

政府意识到,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须投资购买国外专业知识为自己所用。最近几个月,国有公司和各类政府机构都在加紧收购、投资海外芯片公司,或者与这些企业进行交易。1月17日,贵州省宣布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投资约2.8亿美元设立一家专门开发服务器芯片的新公司。贵州省的投资基金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此前两天,从事芯片封装和测试的台湾力成科技同意紫光集团斥资6亿美元收购其25%的股份。

中国政府官员认为,由于中国芯片行业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因此发展自主半导体行业是一项战略任务。他们也都注意到,美国、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家们过去几年都向自己的本土半导体行业投入了巨额资金。

据估计,中国的实际芯片贸易差额仅为原始数据的一半,因为中国工厂进口的相当一部分芯片都用在了苹果iPhone和联想笔记本等产品上,而这些产品最终还是出口到了海外。即便如此,促进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政策仍然符合中国政府的整体经济规划:逐步降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促进附加值更高、更环保的行业发展。

集中火力

摩根士丹利指出,成功的半导体公司通常能够获得40%或更高的利润率,而电脑、电子产品和其他硬件的利润率往往不足20%。所以,如果中国企业设计并生产更多的芯片,并且有朝一日还能像英特尔一样控制底层技术标准,中国就可以在全球电子行业中享受更大的利润份额。

在之前促进本土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业发展时,中国政府曾经为大量本土企业提供了巨额资金,最终引发了产能过剩和价格大跌。这一次,中国政府似乎将火力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几家国有企业。例如,上海的中芯国际将成为重点扶植的芯片工厂,而华为旗下的深圳海思半导体则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家获得重点扶持的芯片设计公司。

但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紫光集团。这家从清华大学分离出来的公司过去一年已经成为行业的重中之重,甚至对不可一世的英特尔发起了挑战。该公司的老板赵伟国出生于新疆,来到北京读大学后,他在电子、房地产和资源领域获得了不菲的财富,目前则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兼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清华大学)。

该公司在2013年渐渐崭露头角,彼时,紫光集团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2014年,英特尔又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未来的竞争对手20%的股份。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双方将共同开发移动设备芯片,这也恰恰是英特尔始终落后的领域。去年5月,紫光集团斥资23亿美元收购华三51%的股份,这家惠普的香港子公司主要生产数据网络设备。去年11月,紫光集团又宣布130亿美元定增计划,希望建设一座大型存储芯片工厂。

大举收购

其他中国企业也在大举收购。芯片封装公司长电科技2014年斥资18亿美元获得了同行企业新加坡STATS ChipPac的控股权。2015年,国有公司建广资产管理公司花费相似的资金收购了荷兰恩智浦旗下的一个部门,后者专门为收集基站生产芯片。由华润集团领导的财团也向美国仙童半导体发出2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在这场针对外国芯片企业发起的收购大战中,紫光集团仍是当之无愧的“国家队队长”。

“很多人都怀疑我是政府的‘白手套’,”赵伟国最近表示,“但我们其实只是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虽然他淡化了官方对紫光集团的支持,但该公司却明显获得了各种优惠政策:倘若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想象紫光集团能在未来5年展开3000亿元人民币(约合450亿美元)的交易。

与收购国外消费品牌不同,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收购交易未必总能受到热烈欢迎。有报道称,紫光集团去年曾经斥资230亿美元洽购美光科技,后者生产的DRAM存储芯片被广泛应用与桌面电脑和服务器。但由于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导致这项交易未能实现。该公司对韩国SK海力士的收购要约也在去年11月遭到拒绝。去年12月,紫光集团收购了台湾芯片封装和测试公司矽品科技25%的股份。

由此引发的抵制情绪促使规模更大的台湾芯片封装企业日月光于去年12月对矽品科技发起收购。

台湾经验

至于大陆能否实现这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或者能否摆脱对海外芯片技术的依赖,台湾的经历或许很有指导意义。从1980年代开始,台湾涌现出台积电等许多世界级的芯片代工企业,并且培育了联发科等活跃的处理器芯片设计商。但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成功,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的芯片行业正在向设计与生产分离的模式转变,而台湾恰好抓住了这一趋势。但台湾最近对存储芯片的大力拓展却成为了一场灾难。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马克·李(Mark Li)认为,尽管在世纪之交投入了500亿美元资本(多数都由台湾当局支付),但台湾公司却赶上了“存储芯片的行业性衰退”。

这些公司在追逐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进一步亏损。从2001至2010年间,全球存储芯片企业利润合计为80亿美元——但如果去掉三星和SK海力士两家成功的韩国企业,其他公司的合计亏损接近130亿美元。尽管花费巨大,但马克·李还是认为,台湾企业的投入还是太小,无法走在技术前沿,而且在盈利上有些急于求成。

浙江大学的道格拉斯·福勒(Douglas Fuller)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最近几年的逐步成熟加大了中国渗透这一市场的难度。存储芯片市场的老牌巨头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在最近的行业整合之后。而芯片本身也与软件存在关联,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中国企业更加难以掌握。日月光COO吴田玉补充道,台湾企业进军芯片市场恰逢这一领域大举扩张之际;而大陆企业要在增长放缓的时候成功渗透进来,难度将会加大。

三大挑战

ASM Pacific Technology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芯片行业设备供应商,该公司负责人Lee Wai Keong表示,如果中国芯片巨头想要取得成功,首先就必须从“成本文化转向创新文化”。在被问及紫光集团能否通过收购获得前沿技术时,他笑着说:“半导体行业没有捷径。”他的怀疑也得到了佐证:中国台湾、韩国和美国施加的出口限制和其他政策都禁止将最新技术转移给中国企业。

中国大陆的芯片企业在创新方面大幅落后于全球领导厂商(尽管海思半导体是个例外)。麦肯锡咨询师克里斯多夫·托马斯(Christopher Thomas)估计,仅英格尔一家公司的研发开支就达到整个中国芯片行业的4倍。除了投入研发外,中国企业还需要吸引更多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并非不可能,毕竟硅谷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华裔人才。但如果紫光集团这样企业想要吸引这些人才,就必须学会如何展开全球化创新,例如,在世界各地设立多个研发中心。

这便引出了第二项挑战:必须要转向国际化思维。目前为止,中国企业主要还是迎合繁荣的内需市场。但他们必须为苛刻的全球市场做好准备。即使是中国企业,也不太可能因为芯片产自国内而接受质量不佳的芯片——那些服务于海外市场的企业尤其如此。

最后一项挑战或许最为艰巨。中国芯片企业必须为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做好准备。麦肯锡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存储芯片还是处理器芯片,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分装环节,全球半导体行业每个领域的全部利润几乎都被一两家顶尖企业攫取——其他企业只能忍受亏损。

效仿三星

不过,如果不想浪费15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中国仍有一个比较积极的例子可以效仿,那就是三星。这家韩国巨头凭借对研发的大举投入成为了行业巨擘,积累了一系列技术人才,并且长年接受较低的回报。支持者认为,由于政府是主要投资者,而政府主要着眼于整体战略,而非短期利润,所以中国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

然而,政府部署这项最新计划的方式可能还是会遭遇一些阻力。由于之前对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业的投资回报不佳,导致中国政府此次主要通过少数几家国有投资基金展开300亿美元的初期投资。他们希望这些借助这些中间人展开更具市场导向的投资,而不再像过去一样附带过多的官僚色彩。然而,管理这些基金,使之达成目标却绝非易事。

即便如此,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还是认为,中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在某些半导体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本土芯片公司可能在电视机、手机和电脑等产品领域拥有优势,因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占据主导。监管者可能也会对本土标准给予更大的倾斜力度,或者施加本地化内容要求,但风险在于,中国企业最终可能在本土市场十分强大,但依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DRAM和闪存两大存储芯片领域,如果能够说服一些规模最大的海外厂商达成技术分享联盟,帮助这些公司克服其所在国政府施加的技术转移障碍,那就将对中国企业形成促进。从这一点来看,雄厚的资本大有裨益。去年9月,紫光集团同意向美国硬盘厂商西部数据注资38亿美元。由于资金来源得到充实,所以西部数据很快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领先的闪存厂商SanDisk。

中国曾经在许多支柱产业中扶持本土厂商,但效果却喜忧参半。在汽车制造领域,政府曾经通过合资方式吸引外国企业与之分享技术,但却进一步加大了本土企业对外国合作伙伴的依赖。在商用飞机领域,国有大飞机公司中国商飞花费多年时间投入巨资开发飞机,但仍然没有推出成品,等到正式面市时,可能已经过时。

在许多芯片业务领域,中国企业最终可能在技术上实现赶超,但却有可能因为产能过剩而给整个行业带来冲击——一如之前的光伏面板行业。正如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马克·李所说:在主导整个市场之前,中国不会停止。但赵伟国却毫不讳言自己的野心,他最近声称:“芯片行业正在进入巨头时代,整合速度正在加快。”他明确表示,希望紫光集团成为最终活下来的少数巨头之一。是骡子是马,最终将有定论。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