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老大Verizon加盟,三星支付获美四大运营商支持 - 三星支付,Verizon
Huawei pushed thousands of 4G mobile phone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next year,
谷歌扩展视觉翻译:英语、德语可译为阿拉伯语 - 谷歌,视觉翻译
小题大做?雪佛兰推出智能手机专用空调 - 雪佛兰
The WPS MIUI8 Microsoft Office do? Millet Wang Xiang: user choice
Nokia, Finland interesting five startup companies,
Xudong Chen: Lenovo’s crisis
这人为了飞起来,动用了54架无人机 - 无人机
乐视公布2015年度业绩:《芈月传》立大功 - 乐视,芈月传,超级电视
印度寺庙高大上:用机器人数香火钱 - 印度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做运动的校花2
NeedWallpaper2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8
Embarrassing things comic collection1
赵惟依写真2
Rendez-vous Sleep with actress, three days to earn 600000
Sora aoi mirror memorial classics2
云南大理的美女
Chinese paper-cut grilles art appreciation6
Men don't mature ten sign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Eclipse 4.2.2 For Win32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9
Unix video tutorial20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chm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0
少妇苏霞全本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5
The Bermuda triangle2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1/12 10:22:41 Edit(编辑)
人傻钱多速来?印度手机市场没这么简单 - 印度,智能手机

人傻钱多速来?印度手机市场没这么简单 - 印度,智能手机

人傻钱多速来?印度手机市场没这么简单 - 印度,智能手机 - IT资讯

中国手机厂商们正涌向印度,包括传统的“中华酷联”,存在感已经不如功能机时代的金立,新一代的小米、魅族、一加,还有被很多人当作闷声赚大钱典范的vivo和OPPO,他们在印度开发布会、发表英文演讲、赞助板球队、搞线上抢购、设厂,都不愿意错过这块肥肉。

目前关于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报道和资料已经很多,这里尝试为大家做一番梳理。

为什么去印度?来看看几个关键数据

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已成“血海”

此前已经有很多媒体引用了IDC在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3%,这是六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

同比下滑的情况在今年第二季度仍未改变,根据德国市场研究机构GfK在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全球其他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在第二季度都出现了同比增长,尤其是中东和非洲,其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大增24%,但中国市场却同比下滑10%。

▲GfK在今年八月公布的数据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趋势已经很明显,至于竞争惨烈程度,搜下刚过去的10月里有多少场手机新品发布会,还有厂商们在发布会上对“友商”产品的点评就知道了。

2.印度人口基数大,智能机普及率低

根据维基百科,截至2015年印度拥有人口13.1亿,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而根据IDC在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尽管智能手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一直上升,但到2014年第四季度,功能机市场份额仍然占到65%。

▲印度市场上智能机与功能机份额比较

我本人曾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待过3天,亲眼在市集见到过还在售卖功能机的小地摊,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红利在国内已经消耗殆尽,在这里却依然存在。

进入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蛮荒”市场,可能抵得上进入好多个其他国家。

3.中国厂商们已经尝到了甜头

根据IDC在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今年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650万部,同比增加了44%,而中国品牌二季度在印度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翻了3倍,环比翻番,其中小米、华为、联想和金立四个品牌,一共占到了印度12%的市场份额。

印度已经成为一些中国厂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金立总裁卢伟冰曾透露,2014年金立的海外销量约为1540万台,其中印度占去400万台;根据一加公布的消息,虽然在2014年12月才正式进入印度,但印度市场已经在其2015年第一季度销售中占到40%。

印度手机市场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班加罗尔时,我感觉像看到了几个不同时代的混合,Levi's、tempur的店面,还有漂亮的三层意式餐厅,就直接开在尘土飞扬的路边,而隔不了多远可能就是破旧的小卖部,或是丢弃了很多垃圾、尚未开发的荒地;市区里的大型购物中心比起北京的大悦城也不遑多让,但我也在某个立交桥下看到了一些蒙上了灰土的帐篷,还见过目测不到6岁的孩子就坐在垃圾回收站门口的地面上玩耍。

印度的手机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也呈现出这样的分化局面。

1.电商渠道迅速发展

根据Google和市场咨询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在2014年11月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2012年印度的在线购物者总数是800万,2014年是3500万,而到2016年则会增长到1亿。

上文已经提到了IDC在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IDC还在这份报告中称,中国厂商取得成绩的关键之一,就是在Flipkart、Snapdeal、印度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搞抢购(flash sales)。Flipkart、Snapdeal、印度亚马逊是印度最重要的三家电商平台,占去了印度电商市场90%左右的份额,中国手机厂商进入印度也几乎都是与这三家电商平台合作。

根据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在今年11月发布的报告,在2015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场上每卖出3部手机,就有1部是通过电商渠道卖出。

2.线下零售渠道仍占大头,但非常复杂而分散

虽然电商渠道发展迅猛,但在印度手机市场,线下零售渠道仍占大头,IDC在8月的报告里称印度仍是一个“线下零售主导市场”(retail dominated market)。

但印度的线下零售渠道同时又非常分散,联想集团副总裁叶祝良曾在接受《财新周刊》采访时说,“印度的渠道体系比较复杂,它的城市比较多,且城市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如果把德里、孟买、班加罗尔视为一类城市,印度有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如果简单地通过国包商来做渠道,市场效率和占有率都会比较低。”

而且小城市里的店面也没那么容易搞定,vivo CMO冯磊曾在接受《界面》采访时介绍:印度土地属于私人,一些城邦中的店面很可能是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所以他们对于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特别看重,因为这不仅关乎产品品牌的口碑,还关乎它们自己的声誉。如果没有设置好售后服务中心,零售商甚至可能不会引进这个产品。

我曾在班加罗尔见过两种截然不同的零售渠道,一类是Reliance Digital这样的连锁3C卖场,品类齐全,手机、4K液晶电视、家用游戏主机、各品牌PC、Mac笔记本和iPad、耳机、音响、iPhone配件都有,总体而言并没有比国内3C卖场差很多,只是一些最新产品(如iPhone 6s)稍微落后一点;另一类则只是市集上的破旧小门脸,分散在一条街上,柜台里的功能机比智能机还多,整条街拥挤、嘈杂,散发着臭味,门脸对面几米就是卖帽子、水果之类的各种小摊位。

▲班加罗尔卖手机和电子产品的小门脸

还有媒体同行在新德里Gaffar Market见到了“十年前的中关村”,在长不过500米的一条专卖手机的街上,大概分布着近50家手机维修店、门口露天摆放着近百个手机销售柜台,柜台里的手机都被除去了包装,背面朝上,据卖家解释这是为了方便买家迅速识别手机品牌。

▲新德里 Gaffar Market摆满了这样的手机柜台

3.印度人对低价手机需求强烈,手机换代缓慢

根据IDC在8月的报告,201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售出的智能手机中,价格低于100美元的占将近20%,而在印度,价格低于100美元的占到将近50%。GfK移动通信事业部总监孙开曾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目前印度新机的(平均)销售价格在60-70美金之间,新机就包括智能机和功能机。”

除了价格低,印度手机、电子产品的更新节奏也很缓慢,我们在印度的导游Shaan还在用小米2。根据一些媒体同行新德里苹果授权店的见闻,旧款的iPhone、iPad也很有市场。

4.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正常使用Google等国际互联网服务

Google工程副总裁Jen Fitzpatrick曾在今年的I/O 2015上说,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人而言,智能手机是他们唯一拥有的计算设备。或许正因如此,印度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Flipkart在今年4月的时候称计划在一年内关闭网站,只保留app,而印度亚马逊超过60%的流量都是来自移动端。

我在班加罗尔还见过“Public Eye”和“ZipGo”的app广告牌,前者受班加罗尔交警官方支持,能随手拍下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向交警举报;后者是一个智能公交系统,维护了一批干净、车况更好的公交车(班加罗尔的公交车大多非常破旧),打开app就能查询已开通的线路、预订座位。班加罗尔的路况往往复杂混乱,司机在说路程时间时总是要加一句“如果不堵的话”,公交、摩托、汽车、名黄色的三轮在路上同行,还有比“中国式过马路”更放肆的“印度式过马路”,尽管如此,已经有人在着手用移动互联网改变大家的出行方式。

但另一方面,中国手机厂商能从移动互联网中分得的利益或许不多,像在任何正常的国家一样,印度人能正常使用包括Google Play、Google Contacts在内的全套Google服务,不需要用中国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或通讯录同步功能。

中国厂商的竞争对手

在印度,中国厂商若有志于中高端市场,则要顶住iPhone和三星中高端机型的压力,若想在低价位站稳脚跟,就必须与三星入门机型、Micromax等本地厂商产品缠斗。

▲IDC 8月发布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015第二季度品牌份额分布图

1.苹果

刘作虎在今年5月接受虎嗅采访的时候曾介绍,在印度,价格2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很小,“一个月才四十多万台”。

苹果自然属于这块高端市场,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苹果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售出了170万部iPhone,往前推一年的同一时间段,售出了110万部,虽然绝对值和中国仍相差甚远(iPhone 6s在中国首周销量即达300万部),但增长迅速。苹果也正在加快开发印度市场,根据《印度时报》在今年10月的报道,苹果即将在孟买和班加罗尔开设6家Apple Store,此前苹果在印度只有授权店。

在IDC 8月的报告里,苹果因份额太少而被归入“Others”这一栏,但像在中国一样,苹果保持了世界第一品牌的影响力,我们在印度的导游Shaan曾对我说,他本来想换一加,但发现印度亚马逊那段时间有活动,全新的16GB版本iPhone 6只需要三千七百多人民币(目前国行官网价格4488),“我肯定买iPhone 6”。

2.三星

三星虽然在中国已经被众多国内厂商拉下马,但因为品牌和线下零售渠道优势,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仍旧领先,且在高低两端都有不错的表现。

三星电子印度公司的相关负责人Manu Sharma曾引用GfK的数据,称在价格超过三万印度卢比(相当于450美元、2900元左右)的高端手机市场,截至九月底,三星已经获得了51%的份额,而一年之前三星在高端的份额还只有36%。苹果在印度高端机市场份额超过40%,落后于三星

根据IDC在8月的报告,三星在今年第二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并非因为高端机型Galaxy S6 and S6 edge的销售,而是因为Galaxy J1(2015年1月发布,价格约600人民币)和Galaxy Core(Core 2于2014年6月发布,价格约580元)等廉价机型。

3.Micromax之类的本地厂商

除了苹果三星这这两个老对手,中国厂商在印度还必须面对Micromax、Intex、Lava这样的本地厂商。这些本土品牌主攻低端,我在Reliance Digital见到过这三个本地品牌的手机,价格几乎没有超过1000人民币的。

中国厂商对这些印度对手并不陌生,卢伟冰曾对虎嗅透露,自己早在2008年(当时尚在天语任职)就已经开始跟印度品牌做ODM生意,“印度所有的local brand我都非常熟,他们第一天开始做手机,百分之百都会找我,包括Micromax, Karbonn和Lava等,还有一些已经死掉的厂商”,一直到后来金立从ODM中抽身出来,谋求品牌长远发展,砍掉与Micromax合作的时候,金立仍然是Micromax最大的供应商,占60%。

酷派也有过为Micromax代工的经历,2014年,Micromax卖得最好的前十款产品中,只有酷派代工的一款产品卖出了130美元的高价。Micromax用来对抗小米的第一款线上产品Yu Yureka也由酷派代工。

但这些印度本土厂商并不只会贴牌,他们有自己的线下渠道优势,而且非常善于学习和模仿,比如Micromax就照着小米有样学样,专门创立了线上子品牌Yu,也搞起了抢购,印度厂商对国际合作和资本引入并不陌生,比如Micromax就和CM(CyanogenMod)签订了在印度的独家合作协议,让Yu预装CM,今年6月的时候还有阿里将入股Micromax的传闻。

根据Counterpoint在11月的报告,Micromax的Yu手机现在线上销量已经超过了小米

中国手机厂商进入印度市场的路径

(Counterpoint 11月发布的印度智能手机2015年第三季度各品牌份额)

在印度,中国厂商往往优先沿用他们在国内最熟悉和擅长的策略,再根据印度市场特点调整。

小米

小米把自己招牌式的在线抢购模式也带到了印度,其印度公司领导人马努(Manu Jain)在加入小米前,就已经在电商方面有所建树,参与创办的时尚电商平台Jabong现在仍能排进印度电商前十。小米花好几个月时间敲定与Flipkart的合作,于2014年7月在印度开启首次抢购,网站因为抢购人数太多直接崩溃。此后小米和Snapdeal、印度亚马逊也开始合作。

小米同时也在拓展自己的线下渠道,和印度最大的运营商Airtel、大型连锁手机零售店Mobile Store、著名分销商Redington合作买手机。根据印度《Economic Times》的报道,从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末,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超过280万部。

Counterpoint在11月的报告中称小米在2015年第三季度经历了首次出货量环比下跌,而且跌幅高达46%,原因是在100美金以下价位,小米与联想和Micromax Yu的竞争十分激烈。但小米旋即回应,称其在第三季度售出了超过100万台手机,季度表现超过以往,销量环比提升了45%。

一加

因为没有语言障碍,一加在美国媒体上获得的评价很容易在印度传播。

一加也把自己的邀请码制度带到了印度,刘作虎曾向虎嗅透露,一加在选择电商合作伙伴的时候,利用了Flipkart、Snapdeal、印度亚马逊之间的竞争关系。“能把OnePlus拿下来,对他们三家都意义重大”,刘作虎说,而且对印度亚马逊的价值可能比另外两家更大,一加利用这一点与印度亚马逊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在排他协议期内,一加只在印度亚马逊上售卖,而印度亚马逊在某个价格区间里也只售卖一加手机

一加曾对媒体透露,截至今年10月,已在印度销售超50万台手机,在15000卢比(约1468.5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里面,一加手机在印度线上份额占比达到了30%。在这个价位段里面已经没有其他印度本土品牌,主要是三星苹果的阵地。

金立

金立在国内依靠的就是线下零售渠道,进入印度后开始从零建立自己的印度销售体系,其印度地区主管阿温德(Arvind Vohra)是拓展渠道的关键人物,他与卢伟冰是旧识,1999年曾一同供职康佳,2012年加入金立时,卢伟冰还给了他股权。阿温德曾参与创立手机品牌Wynncom,该品牌手机目前依然在印度500多个城市销售,他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为金立打开了印度线下零售渠道。

阿温德曾对《财新周刊》透露,金立拥有10家代理商,在全印度发展了3.5万家零售店,“消费者可以在印度的每个邦、每座城市找到金立的销售点,买到金立的手机”,金立还计划在印度前35大城市里建品牌旗舰店。卢伟冰在今年5月接受虎嗅采访时曾透露,当时金立在印度的全职促销员已经达到6千多人,而在国内的促销员则是2万多人。

我在Reliance Digital里只见到了两款中国手机,一款金立,一款联想。

为了树立品牌,金立在印度每年投入几个亿人民币的营销费用。从今年起,金立已经取代诺基亚成为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的冠军球队KKR的主赞助商,双方签约三年,而板球是印度的国民运动,这笔赞助花费了800多万美元。此外,金立还赞助了宝莱坞颁奖礼和印度当地一些类似于达人秀、好声音之类的高收视节目。

卢伟冰此前曾公布数据,2014年金立在印度市场出货量接近400万台,是其他所有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的销售总和,而阿温德在2015年的目标是让金立实现1.5倍-2倍的增长。

联想

根据IDC在8月的报告,在2015第二季度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联想是唯一进入市场份额前五的中国厂商,排名第五,而其他中国厂商,包括小米、一加、金立、中兴、华为、酷派、OPPO、vivo,都被归入了“Others”的行列。而根据Counterpoint在11月发布的数据,联想在2015第二、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甚至要排到第四位,印度本土厂商Lava排在第五。

IDC在报告中将联想份额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其入门4G机型A6000和A7000的畅销,这两款机型的价格分别约为700和1000人民币,最初只在网上销售。Counterpoint则将联想在第三季度的表现归因为K3 Note(价格约1000元),并称这款机型是第三季度印度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原因是性价比。

联想也在拓展自己的线下零售渠道,根据公开报道,联想覆盖的线下店面超过7000家。联想集团副总裁叶祝良则希望联想的店面至少要覆盖到1.5万家以上。

酷派

酷派在2007年就已经进入印度市场,但经历十分波折。

最开始,酷派准备把自己在中国与运营商合作的经验复制到印度,但印度的运营商渠道和中国相差甚远。印度电信行业是个开放市场,目前整个印度拥有Airtel、Idea、Reliance、Vodafone、Videocon等十多家运营商,运营商极少为购买手机提供补贴。

酷派最开始选择与运营商Reliance合作,其印度负责人塞德(Syed Taj)曾向媒体透露,2007年酷派花在用户补贴上的年人均成本达到200元人民币,这都是为了打开市场。到了2012年,酷派的主要运营商合作伙伴MTS卷入频率竞拍违规操作案,被政府吊销执照,酷派业务大受打击。在拓展线下零售渠道受阻后,酷派决定为印度手机厂商代工,为Micromax代工的几款畅销产品改善了线下零售渠道的印象。

目前,酷派已经在印度14个邦谈好了合作的代理商,还与印度亚马逊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重回品牌之路。

vivo

vivo CMO冯磊曾向媒体透露过vivo在印度的发展状况:vivo在印度直接参考了中国市场的线下代理方式,派遣国内的省级代理合作伙伴入驻每个城,专门负责该城市的分销、销售等团队的建设。目前vivo分布在印度各城邦分销点的员工数量超过了7000人。目前产品进驻了33个邦,200余城市,并建立了一个10000零售商的发展体系。

“目前都在按预期一步步走,从一万台到三五万,现在一个月都有十几万台,可以说是呈现出了几何式的增长。”冯磊说。

和金立一样,vivo也选择用板球对印度人投其所好,前不久才宣布正式总冠名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2016年和2017年两个赛季,成为其未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上一个IPL总冠名商是百事可乐。

微信搜索“IT资讯”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资讯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