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Japan programmer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age of 34, after 4 years the company valued at $ 1 billion,
世界上最大SD卡,卖5000元! - 闪迪,闪迪内存卡,SD卡
智能床垫都有?小米即将进入的那些领域 - 小米,小米手环,小米笔记本
SpaceX回收火箭的“经济账”:翻修或只需50万美元 - SpaceX,猎鹰9号,马斯克
千万“敬业福”因故障未发出?支付宝官微紧急辟谣 - 支付宝红包,敬业福,抢红包
Samsung: overtime, poor conditions of Chinese suppliers violated labor laws
高层再震!网易客户端总监龙志及多名主管辞职 - 网易,龙志
物联网的真正核心并非互联互通 - 物联网,华为,谷歌
咋回事?Facebook被6万用户集体诉讼 - facebook,网络隐私,网络安全
厂商都是大忽悠: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发布会 - 小米,乐视,魅族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Fat bird to fly
男人,就要活出棱角
猫眯也疯狂
Look at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crowded into the what kind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6
NeedWallpaper2
The Soviet union swimsuit exposure in the 70 year1
BingBingFan apple dew point photo gallery2
一个武林高手的故事
南昌铁路局攸县车站125户铁路职工微利房终成骗局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Eclipse 4.2.2 For Win32
好色的外科大夫
The hero
C++编程教程第三版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6
Boxer vs Yellow2
Boxer vs Yellow5
The Bermuda triangle2
Unix video tutorial1
Ashlynn Video1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9/28 1:07:12 Edit(编辑)
中国手机军团抢滩印度:水土不服,小米难复制 - 小米,魅族,金立,联想

中国手机军团抢滩印度:水土不服,小米难复制 - 小米,魅族,金立,联想

中国手机军团抢滩印度:水土不服,小米难复制 - 小米,魅族,金立,联想 - IT资讯

同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两个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国家,因为智能手机的崛起和市场机遇,联系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智能手机承载着令各大科技公司垂涎的广阔市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意味着巨大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手机硬件背后,更承载着互联网内容服务等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

过去五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手机和互联网市场格局,苹果三星赚取了巨大利益,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华为异军突起,而传统厂商则纷纷遭遇滑铁卢。

尽管在中国,智能手机领先者之间的争夺战依然在胶着中,格局尚未盖棺定论,但已经远远落后的各玩家机会渺茫,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趋近饱和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到新兴市场印度掘金的公司已囊括联想、金立、中兴、华为、Vivo,以及小米、一加、魅族等几乎所有国内手机厂商。

乐观估计,印度未来五年至少有着5亿潜在智能手机购买者。数据显示,印度总人口超过12亿,截至2014年底手机用户约为6.1亿,其中使用智能机的用户只有1.15亿。

在国内手机界人士看来,今天的印度市场,像极了五年前的中国,遍地是黄金;但问题在于,五年后的印度,是否真的会复制今天的中国市场?

印度市场特性:品牌林立渠道分散

走在印度新德里街头,很难看到电信运营商的手机促销广告,与之相反的,是大量铺挂着手机品牌标志的街头店铺。这些店铺为数最多的是接近于“个体户”状态的杂牌零售店,占据了近9成,其次则较为原始的连锁零售与3C卖场,以及苹果三星等品牌的授权经营店。

从店外呈现的广告来看,三星、HTC、诺基亚、苹果和索尼依然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华硕和联想与印度最大电子商务平台Flipkart在街头挂起了大幅的灯箱广告。至于国产手机厂商如金立和小米的广告也可以见到,但却有很大的差异,金立可以看出对当地渠道的拓展,而小米仅是一张海报招贴。当然,本土品牌亦有展示,如Lava强调其与谷歌合作的Android One。

这些正是印度目前手机市场的一个缩影:国内外手机品牌林立、渠道高度分散,电商平台正在艰难撬动市场格局。

从市场份额来看,据香港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今年二季度,三星占据高达24.5%市场份额,本土品牌Micromax、Intex、Lava位列二、三、五位,排名第四的则是联想,占比7.5%,其他厂商共占据36.1%份额。这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度集中的情况差异较大。

而从渠道来看,线下渠道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Gartner研究总监Anshul Gupta告诉腾讯科技,在印度手机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实体零售商店渠道。

IDC的数据显示,2014年二季度,电商渠道在印度智能手机上的销量占比仅为10%,不过,到今年二季度,电商渠道占比已经提升到27%。

印度三大电商平台Flipkart、Snapdeal和印度亚马逊是手机网上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最近一波中国手机厂商热衷的渠道。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占到印度电商市场90%左右的市场份额,不过,从电商整体的广告投放以及产品陈列来看,日用百货是绝对的主流,手机并不是最抢手的热销品。

印度的线下手机销售渠道则极为分散复杂,新进入的手机厂商想快速渗透到印度的线下网络体系难度极大。而这也是多年来自己搭建了庞大线下零售体系的三星,能成为印度市场手机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

据了解,印度由20多个邦组成,每个邦包含多个城市,都有各自分散的线下零售店、代理商、经销商,除了Mobile Store等较大的连锁手机零售店,没有发达的全国统一的零售连锁体系和代理经销商,而大部分手机零售店除了卖手机,也出售日常生活用品。

此外,和中国不一样,印度的运营商发展滞后,运营商渠道也从未成为主流线下渠道。资料显示,目前印度有Airtel、Idea、Reliance、Vodafone、Videocon等国有或民营运营商,虽然也建立了各自的门店来销售手机,但是它们业务局限在20几个不同地域,并不像中国的电信市场高度垄断,也没有动力补贴做合约机业务。

目前,在印度各较大城市,线下零售柜台陈列的大多仍是国际品牌,虽然并不都是高端产品。与中国市场的不同是,三星在这里从低端到高端全线产品均有销售,卖得最好的却是中端。HTC、索尼等品牌销售的产品主打旗舰产品,虽然价格略有降低,但却对当地人来说依然偏高。

令人意外的是,微软WP手机销量不错,占据市场约3%-4%的份额,远超苹果。但是谷歌寄予厚望的Android One却并未受到欢迎,其被归为低端廉价手机

当然,由于印度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及贫富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这导致新德里的手机销售模式仅可以在孟买、班加罗尔等核心大城市看到。在印度很多不发达地区,本土品牌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腾讯科技了解,在印度新德里等地区,还曾有大量的二手甚至是难以查询来源的手机在销售,这主要集中在Krol Bagh Market和Gaffar Market这样的市场里。

从店铺环境来看,它很像中关村电子卖场的雏形,各式手机被展示在橱窗里,没有包装,也没有价格,将手机背部朝向消费者以此来展示品牌。不过,腾讯科技发现,在Krol Bagh Market,原本整条街的通信销售规模正在缩减,取而代之的是服装等日用消费品。Gaffar Market的情况也十分类似。

从山寨机到正规军:中国厂商偏爱印度

截止目前,在印度开展手机业务的中国公司已经囊括联想、金立、中兴、华为、vivo、OPPO,以及小米、一加、魅族等几乎所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

市场研究机构CyberMedia Research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厂商销量同比增加98%,印度手机品牌只增长了48%。

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中国本土市场竞争已十分惨烈,而在印度,一些处于劣势地位的厂商将有望翻身,市场规则的不同会带来新的机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士旺告诉腾讯科技,近两年中国手机厂商对印度报关出口明显增长,量值均有一倍左右的增幅,同时,出口平均价格也有明显的提升,从2013年的44美元提升今年5月的77美元,这是因为品牌厂商对印度市场的加大投入所致。

最早耕耘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厂商,是功能机时代为数众多的深圳山寨机。2008年前后,凭借每两周出一批新品、款式功能齐全、售价低于一线品牌一半以上等玩法,中国山寨厂商迅速在印度复制了国内的商业模式。

不过,由于竞争异常激烈,一些厂商为了压低成本,选择大量输出了“无码机”、“三码机”等,甚至没有IMEI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山寨机,影响了当地移动网络的运营。最终印度政府出手在2009年5月、6月封杀了大量的山寨厂商。

从此,中国山寨机在印度渠道商和运营商留下低端、粗糙的负面评价,为后来其他中国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带来阻碍。

当时,发展不错的中国厂商却又遭遇专利危机。2010年,总部位于深圳的Gfive(基伍)在印度市场出货350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1%,领先排名第二的诺基亚(13%)。然而,来自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巨头的专利官司却接踵而至,导致Gfive产品长期无法入关。

随着Gfive在印度败退、转攻国内市场,中国厂商开始注重自身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形象。其中,酷派、金立等发力较早,而二者都有为印度本土品牌代工的经历。

其实早在2008年左右,酷派便计划进入印度市场,在和线下渠道代理商谈判无果后,先后选择了和运营商Reliance、MTS合作,试图复制自己在国内的发展模式。不过,合作伙伴的接连动荡,导致酷派在印度的功能机市场不温不火。

2011年,印度手机市场开始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过度,但酷派很难拿出打动代理商、分销商和渠道商的条件,而且当时酷派推出的高端机和三星等国际品牌相比也处于劣势,酷派最终决定为Micromax等品牌代工。

酷派在代工生产中展现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逐渐获得印度代理商和经销商的认可,面对中国手机纷纷杀入印度市场的热潮,酷派也坐不住了,决定再次杀入线下渠道,发展中端自有品牌,并同时和亚马逊签订协议发展线上渠道。

而2007进入印度的金立,则一开始就定位于代工,并成为Micromax的最大代工商。

2012年,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决定寻找代理商合作,以独立品牌切入智能手机市场,而在此前,金立一年贴牌的销量是600万。

卢伟冰告诉腾讯科技,当看到印度市场智能手机正在兴起,金立开始建立印度本土的销售体系。数据显示,金立在印度促销人员已达6000多人,每年投入营销费用数亿人民币,并取代诺基亚成为印度板球超级联赛冠军球队KKR的主赞助商。

金立官方透露,自2013年1月金立在印度正式开售自有品牌手机以来,其销量每个月以20%-25%的速度增长,2014年,金立在印度总共销售了400万台手机

同样在2012年开始发力的联想,也逐步拓展了自己的线下渠道。而2014年初与Flipkart建立合作,以及收购的摩托罗拉品牌重回印度,则快速拉动了联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IDC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联想在印度市场以170万台、6.4%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五。联想此前在Flipkart主打的产品是定位在千元人民币以内的A6000和A7000。

此外,功能机时代便涉足印度的华为、中兴,也在扩张自己的智能手机业务。

华为在印度推出了其Ascend Mate产品,对比的对象是三星Galaxy Note2。华为希望通过比三星更好地屏幕等配置吸引印度用户。此外,荣耀系列产品也制定了进军印度的计划;中兴曾对外表示,其在印度市场致力于提供100至200美元的产品,目前,中兴在Snapdeal上销售的Nubia红牛V5其价格为10999卢比(约1058元人民币)。

互联网手机新贵抢滩印度

8月26日,新德里当地一家酒店里,一些穿着蓝色统一服装的印度人彼此之间交流着,他们胸前挂着粉丝的标志,其中一位告诉腾讯科技,他们是通过Facebook上魅族印度的页面了解到这家中国厂商要进入印度市场,进而报名参加这场发布会。

发布会开始后,魅族副总裁李楠伴随着掌声登台,粉丝欢呼,快门闪动,如果不是演讲全程用的是英文,你很难发现这与国内的发布会有任何差异。

魅族在一周前宣布正式进入印度市场,并宣布了一系列销售和生产策略。至此,中国主流的手机厂商均已进入印度市场。

李楠告诉腾讯科技,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印度市场需要快速找到真正属于魅族的用户,他的方法则是,从社交网络中提取关于魅族的高频词来发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并寻找当地的粉丝和意见领袖,希望通过他们拉动更多人购买。

这样的打法和国内手机品牌类似,OPPO等把高举高打广告营销带到印度,小米、一加等中国厂商在进入印度市场时,则几乎都会先照搬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验证的互联网模式。

印度本土的科技达人告诉腾讯科技,在印度北部的斋普尔的电子卖场里,可以找到很多中国厂商的手机销售身影,金立、Vivo等中国厂商的广告与本土品牌Micromax和三星一样随处可见。

与金立、Vivo和OPPO等深耕当地线下渠道的策略不同,小米等厂商进入之初几乎都选择了线上渠道作为主要销售方式,他们覆盖了Flipkart、Snapdeal和印度亚马逊这三家印度主要电商渠道。

小米在向印度销售旗下多个型号智能手机时,采取了与国内类似的网站定期放货的模式;华为旗下互联网品牌荣耀宣布投资千万美元推动产品发展,建立当地营销团队;一加CEO刘作虎在社交网络放出了发布会后与印度粉丝合影的照片。

一加印度负责人Vikas Agarwal告诉腾讯科技,智能手机的销售目前主要靠合作伙伴亚马逊,迄今为止无任何线下营销推广费用,未来靠体验和口碑相传积累更多的用户。

对于缺乏印度市场积累的小米、魅族、一加等而言,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在复杂环境中建立印度的手机线下渠道,互联网和电商是这些后来者抢夺市场机会的首选。

小米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这家有着纯正电商基因的手机公司选择了和Flipkart合作,引入抢购模式,并把总部设在同一个地方班加罗尔,这里有着印度最好的电商环境,同时,小米还开始在当地开发本地MIUI操作系统,搭建米粉官方论坛。

去年7月22日,小米在印度第一次网络销售,其销售的主要产品为小米手机3,而这款手机在国内的上市时间为2013年10月15日。某种意义上,印度市场也是国内手机厂商解决库存问题的渠道之一。

官方透露,小米手机四个月在网上便卖出了超过100万台手机,虽然这一数据和国内相比微不足道。不过,随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延缓了小米的前进步伐,目前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尚未进入前十。

印度困境:小米模式水土不服

与早期耕耘线下渠道不同,习惯了互联网模式的“小米们”从一开始就急于复制中国市场的经验,希望从线上突破形成口碑,再以强势的宣传手法打开新的销路。但有负责开拓市场的行业人士告诉腾讯科技,“这样的玩法在印度还是太超前了,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并不匹配。“

对于擅长电商渠道的国内手机公司而言,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市场环境。毕竟,印度的电商发展依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基础设施、物流、支付、售后服务、用户习惯等领域都相对滞后,小米在印度复制当年在国内的成功已经不现实。

而另一方面,印度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普及,也远不及国内,这都是传统的小米模式面临的考验。

目前,小米正在积极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先后与印度亚马逊、Snapdeal、运营商Airtel、零售店Mobile Store等达成合作协议,而和印度塔塔家族的合作,则提升了小米在印度的品牌和信任度。

除了电商和互联网发展滞后,印度手机市场制约中国公司发展空间的则是价格优势不再。

因生活水平限制,价格仍然是印度人购买手机最关注的因素之一。以Micromax的产品为例,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从其畅销机型的价格来看,400-500元人民币左右的低端手机有效满足了印度普通民众的需求。即使其高端产品,价格也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中国厂商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这并非说印度市场没有高端手机的空间。印度当地的年轻人普遍向腾讯科技表示,年轻一代对高端手机品牌的倾向是苹果三星。中国公司要想撬动印度高端手机市场难度不小。

此外,目前印度市场处于智能机普及初期,与之配套的通信网络也尚未普及,这是制约智能机普及的因素。

印度主要的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只有一些大城市等少数地区有较好的网络覆盖,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没有移动网络信号。

目前能够提供4G网络服务的印度电信运营商只有巴帝电信。一位名叫“Kuma”的印度本地导游告诉腾讯科技,Airtel的4G信号只有在大城市能感受到,而国有的印度电信信号可以覆盖到农村,但是并不是4G

这对集体迈入4G的中国厂商来说,其所谓的互联网服务生态体系,基本难以在印度糟糕的网络环境下产生效应。

除了上述原因,中国手机在印度发展遇到的另一些阻碍则来自于本土化困境。印度同样是一个人口大国,其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十分明显,更为重要的是其语言体系的庞杂。资料显示,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尽管中国厂商希望通过提供语言包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进展并不快,如Vivo销售的产品仅内置了9种。

当然,印度的政策偏好也影响了中国手机厂商的市场空间。印度政府为化解本国经济危机扶持制造业,其政策红利一直偏向本土厂商。从2014年开始,印度现任总理莫迪也加大了对制造业的关注,并希望以提高手机进口关税等方式鼓励外资建厂,从而提高当地就业率。

综上所述,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金立总裁卢伟冰告诉腾讯科技,现在进入印度市场必须有长期布局和投资的心态,追求短期利益只能是昙花一现。

中国手机厂商也正在针对印度市场做出努力和改变。

为了应对印度落后的电力和网络基础设施,金立在针对印度市场的产品上强调了超级续航的功能,并将网络下载流量包做小;魅族在印度销售的手机在软件层面进行了优化,引入了当地特色的宗教节日和赛事活动的订阅,与本土互联网企业合作。

Vivo也将其在国内对“Hi-Fi&Smart”的概念定位调整的更加突出音乐的概念。有Vivo工作人员告诉腾讯科技,其针对印度市场重新规划了V系列产品线,后者强调金属材质和音乐功能。

不仅如此,几乎每一个选择切入印度市场的中国厂商都开始在当地安排生产、销售或售后服务团队。有消息称,联想和小米在当地生产的第一台手机已经进入市场,小米、一加以及金立甚至计划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

魅族副总裁李楠表示,印度政策变化非常快,对品牌来说谁能适应的快,谁就有市场,而高关税则坚定了本土生产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印度公司。”小米CEO雷军则更为直白地对印度当地一家报纸表示。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