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三星得台积电技术机密,收获苹果A9处理器订单 - A9处理器,三星,台积电
研究称全球每20人中就有一个色盲,你是吗? - 色盲
马云谈中国经济:未来3到5年不容乐观 - 马云,阿里巴巴,企业
巴铁发明人回应质疑:四大发明哪个是清华北大的 - 巴铁,发明
10月24程序员日:请对你身边的程序员好一点 - 程序员,程序猿
网盘新势力:亚马逊Cloud Drive移动端发布(iOS、安卓、Kindle版)
Half of the world’s mobile phones will be manufactured in Henan province,
京东、小米、360等中招:为何翻新机源源不断?
Microsoft’s new CEO Chou, these 5 mess, how to pack,
工信部:2015上半年垃圾短信拦截量达38亿条 - 短信,垃圾短信,诈骗短信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Japan sexy beauty passion photo
迷人的靓女
福利福利。。。。。。
Small QiShu -- ShuangShuangPan2
Female model behind the bitterness, often being overcharged3
徐若瑄展示美丽胸围2
这才是真正的人体艺术1
Chinese paper-cut grilles art appreciation7
9.3阅兵全景图8-航空梯队
Tie a large font of mouse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Sora aoi, the maid, students' uniforms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2
VC++6.0简体中文版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3
matrix2
SP3 for SQL2000
Unix video tutorial17
Unix video tutorial5
C++编程教程第三版
DreamWeaver8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9/17 20:58:47 Edit(编辑)
中投入股滴滴快的,政策面或扫清障碍 - 滴滴快的,滴滴打车,中投

中投入股滴滴快的,政策面或扫清障碍 - 滴滴快的,滴滴打车,中投

中投入股滴滴快的,政策面或扫清障碍 - 滴滴快的,滴滴打车,中投 - IT资讯

据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承诺投资滴滴快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这么活泼,颇让人意外。这将消除滴滴快的的成长中的许多政策风险。

在许多人眼中,中投虽历经换帅、投资策略调整,从过去侧重的美国金融领域投资、能源行业投资,过渡到私募股权等具体细分市场,但直接投本地互联网企业,还是很罕见。印象中,除了参与阿里当初私有化之外,它应该没有投过其他。

它为什么参与滴滴快的融资案?要知道,滴滴快的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出行平台,毕竟属于充满风险、波动明显的互联网领域。这与中投的风险偏好有很大差异。

也许中投尝到了某种甜头。上次它参与的阿里私有化融资案,在阿里IPO之后,获得了超额回报。而滴滴作为阿里参投的企业,自然不能错过。

不过,更主要的可能是这两重原因:一是中投的投资策略开始下沉。从过去侧重美国金融产品组合、大宗商品开始下沉到具体而微的行业、互联网企业;二是滴滴所在领域、成长性、退出周期、回报预期吸引了它

中投投资策略确实有变化。从2007年创立到2013年,它的大部分投资集中在美国金融产品组合上,覆盖了股票、债券、对冲基金、大宗商品、私募股权基金、资源能源类股权、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侧重实业的多为旗下直投业务。

这一思路最初遭遇许多挫折。金融危机导致它的许多投资损失惨重。不过之后几年,中投收益尚可,但已经开始调整思路。

2013年丁学东成为新掌门后,他在多个重大场合对外明确强调,将强化欧美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欧洲)和全球新兴市场科技业投资。因为,在他看来,未来5到10年,将是全球基础设施更新时期:非洲落后,东亚短缺,欧美已全部老化,全球投资需求高达几十亿美金;至于而高科技行业,每次经济危机后,经济复苏都会诞生一些创新型科技公司,投资潜力巨大。

关于基础设施领域,两年前美国商会的预测也很乐观:2013-2030年,美国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务这三大基础设施领域潜在的投资需求,合计高达8.2万亿美元。

而在许多基础设施领域,中投尤其关注未来的交通运输行业与接地气的互联网企业。

交通运输业覆盖领域很广,互联网企业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滴滴快的呢?

交通运输涉及领域确实很广,光基建部分如地方高铁、高速公路等就够看的了。中国内地仍处于高速建设之中。某种程度上,“一带一路”也是个以基建为核心、集成诸多服务与输出的国家战略。

但说到中国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它们不太可能单纯通过大规模物理改造,一夜之间变得更为高效。未来多年,互联网、通信及软件服务融合的各种智慧方案,尤其是大数据,将成为优化城市交通、提升城市效率的工具。

滴滴恰恰身跨这两个领域,它是交通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迎合一下“互联网+”,它是“互联网+综合运输业”的典型案例。

即便中投投资滴滴快的有逻辑,但后者毕竟是一家成立仅3年多的互联网企业,而且是国内企业,中投投资的理由似乎不那么充分。

这要看滴滴快的能否达到中投的投资预期了。我觉得,从行业成长性来说,滴滴快的没的说。中国交通运输业尤其是智慧出行市场,一定会有庞大的增长潜力。滴滴快的是这个行业的关键重构力量。剩下的,就主要来看滴滴快的自身的创新运营能力了。

短短三年尤其是合并后这几个月,滴滴快的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撬动行业与大众的能力,已获得高度认同。无数的城市民众已经开始适应了这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截至目前,滴滴快的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出租、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等服务品类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规模远非美国Uber可比。它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技术与大数据;二是应用场景构建能力。一旦与支付等金融工具紧密关联,形成交易闭环,滴滴快的触达能力将更为强大。理论上说,它会成为中国整个O2O市场庞大的服务集成平台。

许多人单纯从互联网企业角度给它估值,其实并不合乎现实。滴滴快的正在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变成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从而,这将消除纯粹互联网平台的波动性,获得更为稳定、稳健的成长空间。

前些天,滴滴快的披露了最新融资进展。本来15亿美元的融资预期,结果引发许多机构关注,很快融到20亿美元,估值达到150亿美元。据说这可能是滴滴快的Pre-IPO前最后一轮。如果搭不上车,可能会错过一个巨大的利益分享机会。

该公司前几天说,还有机构要求进来。我相信,中投应该也在其中。

中投还没对外披露投资滴滴快的的金额。我认为,即便额度不大,持股比例很小,它发出的信号,可能更有价值。至少会在三个方面,有利于滴滴快的运营。

一、中投毕竟是主权财富基金它的举动至少说明投资风向与投资领域的价值。投资滴滴快的,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尤其是与互联网融合的地带的价值,或将引发更多资本力量参与其中;

二、它能为滴滴快的带来巨大的背书机会,推动政策加快变革。

截至目前,滴滴快的发展的最大天花板,就是政策尚未真正开放。许多言论还停留在探讨阶段。几乎从诞生起,它的每个出行服务品类都曾遭遇过阻力。

中投进来,至少说明国家资本对于这一市场的改革红利有充分的认识,无形中也会扮演推动政策改革的力量,最大限度消除运营风险,从而为滴滴快的创造成长的空间。

中投进来,本身可能也意味着,国家相关部门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前几天,相关部门已经对外透露,正在加快制订行业政策。

三、中投进来,滴滴估值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无论额度多少,背书的价值,将可能产生巨大的杠杆作用。一个消除运营风险的滴滴快的,估值肯定将进一步提升。某种程度上,它比融资本身都更重要。

当然,中投进来,滴滴快的也要做好适应的过程。因为,这么一家主权财富基金,虽然投资策略越来越接地气,但它毕竟代表国家利益,与纯粹市场化的机构有所不同,它对公司治理、运营方向可能有特定的诉求,这就需要滴滴快的管理层、原投资方做好利益协调,并继续保持独立。

而且,交通行业波及的利益面非常广、非常深,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又有一定博弈。因此,这一领域的开放进程,注定会经历较长周期。我相信,在与政策博弈中,滴滴快的一定还会遭遇许多阻力。中投背书可能只会消除部分风险,并不能代表政策立刻改观。

但是,无论如何,拉长周期看,所谓政策博弈,不过是庞大交通运输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浪花。本质上,滴滴快的的愿景与中国政府主导的交通出行改革目标一致,只是出发的基础、立场不同。

我相信,这句话不是庸俗辩证:越是政策管制复杂的领域,改革红利期会更长。那些扛过去的创新企业,未来的成长会更稳健,回报也一定最为丰厚。中投这时候投资滴滴快的,从时机来说,应是最好时候。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