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中国概念股周一早盘全线下挫:迅雷跌12.7% - 中概股
柳青:滴滴每天都面临生死战 - 滴滴出行,滴滴打车,柳青
挑战高通,联发科将进军高端手机芯片 - 联发科
碉堡!长春现高考最牛班:平均分660分 - 高考最牛班,高考成绩,高考
方舟子回应选择性打假:老婆的假不值得打 - 方舟子
马云:互联网的管与不管 - 互联网大会,马云
刘强东巴塞罗那领奖,“奶茶妹妹”陪同亮相 - 奶茶妹妹,章泽天,刘强东
Victor Koo: youku potatoes for three years the domestic market, a decade beyond YouTube,
Letv video mass DDoS attacks: interest chains behind striking,
少年辍学打游戏8个月不出门:梦想当主播 - 游戏,主播,少年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ashlynn brooke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4
Summer is most suitable for young people to travel in China4
2012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picture2
Born After 90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campus flower photos2
每天进步一点点
非笑不可:最强爆笑图片精选
美丽的风景--让你目瞪口呆
俞敏洪在清华终于说了实话
China railway shunting skills competition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C#高级编程(第4版)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3
WebService在.NET中的实战应用教学视频 → 第2集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Unix video tutorial3
尖东毒玫瑰B
dreamweaver8中文版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0
天龙八部十二宫服务端
White deer villiage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8/1 12:53:22 Edit(编辑)
从60亿到30亿的股崩,凯立德副总的干货分享 - 凯立德,新三板,陈琦胜

从60亿到30亿的股崩,凯立德副总的干货分享 - 凯立德,新三板,陈琦胜

从60亿到30亿的股崩,凯立德副总的干货分享 - 凯立德,新三板,陈琦胜 - IT资讯

导语:陈琦胜将为你讲授一个新三板公司的运营深刻经验,该如何选择投资者,如何做路演,如何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等干货……

嘉宾:凯立德(430618)副总、董秘陈琦胜

陈琦胜将为你讲授一个新三板公司的运营深刻经验,该如何选择投资者,如何做路演,如何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等干货……

【陈琦胜】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凯立德在资本市场的一些心路历程。今年5月份的市场氛围很好,凯立德市值有60亿,股灾之后,今天只有30亿的市值了,比较尴尬。

我们在2009年拆VIE架构,2011年在证监会折腾了一年,在这一年过程中所有的新业务不敢做,到2013年我们重新准备上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一看前面有700家,没办法,所以当时就走了新三板这条路。当时是有一个无可奈何的心态或者有一个投机的心态,因为当时有转板的概念。为什么要上新三板实际上没有想得很清楚,但是有几点:

第一,一个公司如果耕耘很多年,你不在资本市场走下去,你可能会松懈,很多合规工作白做了;

第二,你的中介团队跟你这么多年,如果你这时候把它散掉也有点可惜,所以2013年我们上了新三板。

我们上新三板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是对新三板来说,凯立德上新三板,当时股转公司对我们而言还是比较看重的,所以给了我们一些便利条件,另外我们也一直准备在主板上市,前面的准备工作做了很多,所以很快就通过了。我们2014年10月份决定上新三板,我们想反馈工作没有三个月搞不完,后来得到了很多支持,前后大概就是三周就把三板的反馈工作做完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什么事情都要赶早,现在不要说三周的时间可以搞定,三个月都搞不定。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说,表面看到我们当时的成功,背后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的,我说的努力不是歪门邪道,而是说一个公司在资本市场,行情好、行情不好它都要提前做准备,不要事到临头再想,那时候是来不及的。

企业挂牌的时候,合规这个成本一定要花

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合规这个成本一定要花,如果有企业有投机取巧的心态,你要想清楚,因为你最后可能得不偿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业务做得好是关键,另外老板的心态要摆正,走上这条金光大道,看着很好,但是中间要付出很多的成本,走上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了。

我给大家分享两个经验,比如说你现在想挂新三板,听我讲了之后确实很有好处,你怎么去合规?中介机构会查你两年税务的合规性,你如果今年合规了,去年没有做好,你在今年把它补缴了就可以了,中介机构提前进场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个税务的合规申报问题,这个相对简单,你提前把它补足了。第二个是业务的合规性,很多民营企业的税缴得少,成本没准确核算,业务也有不合规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民营企业想上,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都有这个情况。很多互联网企业拿到PE、VC的钱之后,它的合规可以逐步做好,但是很多没拿到钱的,它的合规意识不强,如果你要往前走,一定要提前做到合规。

股改前后的中介团队组建:按重要性排序是券商、会计师、律师

我觉得有几点可以说一下。新三板上市跟IPO不一样,券商、会计师、律师,我的理解券商是第一位的,券商第一位有两个评判标准,大券商牌子响、项目多,但没精力关注你,中型券商牌子不响,但是这个现场项目经理能力强,你跟他关系弄好了,他会尽力帮你,所以你找券商一定要找最合适的,而不一定是找最知名的。第二个是会计师和律师,新三板挂牌会计师比律师更重要,因为会计师会为你的不合规提出很多的改进意见,最后落实到报告,律师反而比较简单,因为它不像IPO一样,要查你很多历史沿革,虽然现在新三板审核标准在慢慢严格,但是它还是比IPO松,所以我的排序是券商、会计师、律师。

另外这三个中介机构里面,我建议有一家中介机构还是要一流的,否则最后大家看你找的都是三流的,大家就认为你也是一个三流公司,所以你的会计师、律师或者券商一定要找一家一流的。要确保新三板挂牌成功,在资本市场有价值,我认为你选择中介机构不要一味的省钱,多花几十万,它最后成功的概率和对你市值的影响非常大。凯立德的券商最早是中信建投,后来是因为保代去了华融证券,华融证券不算太大的券商。我们的IPO律师是国枫凯文,国内资本市场排前三的律师,会计师是天健,也是前三的,凯立德选中介还是很挑剔的,我们的知识产权和拆VIE架构的律师是金杜,这也是国内一流的。一个企业要根据你的情况补你的短板,如果你很知名,中介机构就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你是企业市场影响力偏弱的时候,需要外面的机构帮你增加光环。

财务总监和董秘:两个人当中至少要有一个非常懂资本市场

在起步阶段,很多民营企业这两个环节是没有的,董秘是没有的,财务总监就是会计,我建议在这两个角色里面必须有一个非常懂资本市场,在上资本市场的时候,一步错,后面再补救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这时候的财务总监和董秘,你就不要想他是一个公司的员工,你就相当于是聘请一个中介,他帮你带两年,把这个事情干完之后,他愿意接着干就干,不愿意接着干,要求他帮你带一个小团队出来。但是很多老板想不通,觉得为什么我要给他付这么多钱,实际上他是阶段性为你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帮你避免了很多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选财务总监、董秘,必须有一个人非常懂。再换一个角度说,你的财务总监、董秘都不懂,最后就是中介机构说了算,他给你挖个坑你也得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内部要有人很懂。

如果作为老板,他说我很懂,我周围有很多金融圈的朋友,他们给我今天出A主意,明天出B主意,他们都是在外围,对你不是很了解,他的建议对别的企业有用,对你的企业不一定有用,而财务总监或者董秘对你企业比较了解的时候,他有专业的知识,可以帮你解决很多的问题。作为董秘,你要懂法律,要有协调的能力,最主要的做市值管理,还要懂业务,而且要把你公司的业务精炼、拔高、提升,比你公司的业务人员还要强,这样才能把你的公司价值说出来。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董秘,实际上是一个公司最大的销售员,一个业务员签1000万的合同就很牛了,我一个董秘随便谈一个投融资就是一个亿、两个亿,所以董秘应该是最大的销售员,各位老板这方面的心态要转变一下。

怎么选择投资者:如果仅仅是投钱,就把它放在最后一位

去年三季度我们前后接触了5类投资投资人。在中国这个市场钱很多,只要你的商业模式够好,一定有钱来投,中国人不怕贵,就怕没机会。我们当时选择投资人的时候,一开始有财务投资人,他们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但是我们考虑之后,没有选择财务投资人,我们最终选择了小米和平安,这两家进来全部是带有它的资源的,除了钱之外,还有其它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仅仅是投钱,就把它放在最后一轮。

而且,产业投资,它有另外一个好处,他对你的业务非常了解,他会陪你很长时间,他会给你很多帮助,就算你遇到了坎坷,他也会支持你。财务投资人肯定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去年有一个财务投资人少量投了我们,他当时的价格是15块钱拿的,从50块钱开始就在出,我们的价格从30块钱到50块钱、60块钱,后来在48到50的平台停留了很长时间。因为总是有人要卖的,不可能没人卖,只要对公司的股价没有重大影响就没问题,但是这一波股灾下跌,因为他的成本早就收回去了,我们除完权16块钱,从16块钱一直卖到最近,他们把股票全部卖光了,他赚了很多钱,但是对企业来说,这样纯粹的财务投资人,在跌的时候他是不会跟你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所以选财务投资人一定要特别谨慎,他如果不能带给你额外的资源,你就把它放到最后一位再考虑。

前期有战略投资人的时候,价格低一点,吃点亏是没问题的,在一级市场或者一级半市场每一个台阶,价格都要做实,都需要有很重要的战略投资人在里面撑着,反而是财务投资人你放到前面是很麻烦的,财务投资人在前面,战略投资人在后面,这个事情是没办法做的,所以选择顺序要对,战略投资人价格低一点,财务投资人要价格高一点,这是怎么选投资人的问题。

建议不要选择过多的做市商,三个和尚没水吃

现在的做市商有时候是欺负挂牌企业的,我们当时遇到这样的情况,30家做市商有做市意向,要买库存股,我们最后一轮投资者定增是15块,我私底下说给个面子加1块吧,就因为这个一块钱,有20多家做市商连邮件都不回,不跟我谈了,你可以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但是他们普遍不报价,做市商内部是有一个小圈子的。幸亏我在这个圈子还有些人脉,还有一些券商来做了尽调,看重公司价值,最后我们选择了5家券商。

做市商是不是对企业有帮助?勿庸置疑是一定有帮助的,但是它也是有破坏性的一面。我建议不要选择过多的做市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时候企业是很尴尬的,选择做市商你要选择知名的,还要选择帮你做事的,特别是要和他的利益绑在一起,股份给他多一点没问题,股价让利给他也没问题,但是要保证他帮你持续做下去,能实现一定的流动性和市值管理。做市商有内部机制,具体人员都是打工的,赚钱了他没有多少奖金,但是如果亏损了,他是要下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选择做市商,价格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我们谈做市商的价格,第三轮定增给到投资者15块钱的价格,做市商从16、17、18一直谈到20块钱,他们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是差距不会很大。有的公司把价格差距拉得很大了,最后上市之后会导致低价的尽快卖掉,高价的觉得没钱赚他也斩仓了,导致你的股价不好维护。

怎么做路演:稍微粗糙一点,在中国过于高大上就是假的

公司做路演的时候,一个董秘是代表了公司形象的,董秘做路演不需要像研究员和投资机构那样高大上,在中国过于高大上就是假的,稍微粗糙一点,说话磕磕绊绊一点没问题,接地气,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民企。我以前都是穿西装、打领带的,到了凯立德之后我就穿T恤了,到小米去我都专门穿一个圆领的T恤,大家看到你这个样子,感觉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民营企业。世界变了,微信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变了,出去做路演,PPT做得很炫会有用,但是你写得这么好,肯定是中介机构帮你写的,是包装出来的。我们要把自己的真实面貌展示出来,不要显得那么高大上。投资人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挑剔细节了,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真实一面展现给投资机构。

去年12月,我们在准备做市的过程中,有一些私募找我,让我们加点价让一些股份出来,当时我感觉我们有信心了,我们从定增的20块钱,预计加20%开盘,但12月31号做市当天就到了30块钱。你说市场理性不理性呢?你如果不做路演、推介,就是20块钱、22块钱,但是你做了路演,工作做到位了,它加20%、30%、40%都很正常。所以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董秘这个角色对一个企业来说,给你公司的估值提升20%、30%是很正常的,一个能干的董秘给企业是提升价值,一个无能的董秘是毁灭企业价值。

新三板的意义:以前,一个税务局的办事员都可以“折腾”民营企业董事长

新三板是个一级半市场,但是新三板有什么作用?第一,它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融资。民营企业融资是非常关键的,我相信做民营企业的老板是深有体会的,新三板有相对合理的估值,传统行业PE可以给10到12倍,好一点的企业有15到20倍,所以企业可以活下来。第二,拿了投资人的钱,企业才有胆量去创新、发展。

另外,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很差的,在内地的一个民营企业,一个小小的税务局的办事员可以把董事长折腾得非常难受。挂了新三板以后,在一个小地方,董事长是可以当人大代表的,是可以和局长一起吃饭的,整个人的精气神、经营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内部来说,民营企业的老板,有钱不敢露,挂了新三板以后,你合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财富是可以家族传承下去的,干干净净的,是没问题的,这时候老板的心态很好,我心里很踏实,我有身家,虽然钱多了只是一个数字,但是自己的感觉是不同的。一个有钱有追求的老板和一个拿着钱去炒房的老板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一个企业的高度有多高,一定和这个创始人、董事长、老板的心胸有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再从内部员工来讲,来到深圳拿一万的月薪,你想在这里买个房是很难的。但公司上了新三板之后,公司会给你股权或期权,你会发现你干三五年,人生第一桶金就赚到了,这时候员工不需要KPI了,我天天加班都行,只要大家一起把公司做上去,我三年五年就可以买一套房,这一点上员工的内在动力是大不一样的。

所以这样一来,企业往前走的概率大很多,从微观角度来说,企业上新三板是很有价值的。企业家只要觉得自己小有成就,有梦想、有理想,企业就应该尽早规范,尽早挂牌新三板。

顺带说个观点,民企上新三板对当地财政是极有好处的,它补助企业一两百万挂牌算什么,你想想企业一年要多交多少税,挂牌需要两年一期的合规,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一毛钱不少,200万很快就还给税务局了,后面还持续要缴纳,所以现在地方政府都在推这个事情。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想清楚这个事情,做一个清白的、合规的企业主,这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事情。

员工激励:能干的、核心的员工一定要重奖,多给一点股份

说到股权激励,老板很伤神。我认为,老板的心态要放好一点,你给的钱肯定不是你的钱,是拿资本市场的泡沫分一点给员工,多给一点少给一点都没有什么影响。另外,你给了员工股权或期权之后,你拿5%、10%出来,他们的努力对你整个企业增长的促进肯定不止5%、10%,你把它当做生意算一算,你会觉得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关于老员工和新员工,能干的员工和平庸一点的员工,有一个说法,平庸一点的员工一般很忠诚,能干的员工一般不忠诚,这个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它是很真实的,现在这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价值远远大于钱的价值,一个很能干的员工为什么要对你很忠诚呢?他是来帮你做事情的,是一个相对合伙的关系,股份上你占大头,他占小头,如果你把能干的员工当成一个普通的员工,这个人一定会走。反而像那种忠诚的员工为什么忠诚呢?我没地方可去,我只有忠诚,我又不能干,再不忠诚,老板肯定早早把我炒掉了。所以现在是两类员工都要用,但怎么对待这两类员工?能干的、核心的员工一定要重奖,多给一点股份。忠诚的、老实的、平庸一点的员工,他是企业的稳定剂,你这时候也不要抛弃他,还是要给适当的激励,起码很多老员工心态会很好,这时候你在引入新员工的过程中,老员工不会使绊子。老员工使坏的作用是很强的,从企业和谐的角度来说,你一定要照顾老员工的利益和情绪。而且挂新三板和IPO有一样的情况,你没有照顾老员工,他会给你使坏,他举报你,哪个企业敢说自己零瑕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股权激励的事情可能需要老板的心态放平和一点,这是对老板讲的。

股权激励还要对财务总监再讲一下,什么时候做股权激励?我们有一个小错误,我们的股权激励做得晚了一点,股价上去了,比较尴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行权价也比较高,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小了。可能很多财务总监不是太了解股权支付的核算,它有一个关键点,它的行权价和授予日股价的落差很关键,这个差距往往导致核算的股权支付成本很高。另外它跟企业的股价的波动性有关,如果企业有很大的波动,股份支付成本也很高。为什么我说波动性呢?很多新三板企业刚刚挂牌前几个月的时候没有什么波动性,股价一条线,股价也不高,你发给大家,大家都很开心,在财务核算上股份支付成本也不高。总体来说,股权激励要尽早执行,可以安抚员工的心,给员工一定的激励,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股灾之后的新三板二级市场:失望得过了一点

现在新三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股灾了,证监会忙着救A股了,忘掉了新三板,没人管它了,这是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就是证监会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救市还没救好,到年底还要考核KPI了,总要有个亮点,新三板是个亮点,可以搞一些政策出来,也有这种可能性。现在对新三板,在大家失望的情绪下,有时候我觉得是失望得过了一点。因为人在恐慌的情况下,看事情会过于悲观,这是一个我的看法。

另外一个,最近三周或者最近四周我在忙什么事情?基本上每周都有2到3拨机构来公司调研。我们的股价除完权之后从16块跌到六七八九块的时候,我们的成交量巨大,说明有很多投资者认同这个底部价值,但是他们说,我认同你的价值,我会抄底买一点。我问你为什么不多抄底一点呢?他说股转公司没出政策,我如果抄底超多了,市场大势还不好怎么办?这句话隐含了一个含义,只要股转公司没有任何一个利好推出,新三板行情不会扭转。两周以前可能是一个恐慌点,现在还在持续,只要新三板分层政策出来,尽管它不是一个大的利好,但是会给市场一个信心。上周股转公司开了一个调研会,实际上是在向市场认错。股转公司从4月份到6月份发了很多的信息,我觉得它说的数字都是4月份以前的,现在新三板的募资能力没那么强了,它看到的数据都是定增成功的数据,失败的看不到,它认为百分之百定增都是成功的。但是上周三他们终于承认它的错误,虽然它一直认为市场没有像大家说的那么糟糕,但是它承认它错了,一旦它承认错了,这个市场的政策底就到了。所以我认为新三板下一步如果有一些政策出来,把大家的失望情绪扭转过来,还是有上升的空间。

现在新三板的投资我有一个体会,二级市场可以买,比定增还便宜。我讲四个判断标准,一是重点关注跌下来跌得很厉害的股票。第二要看这个企业有没有流动性,如果没有流动性,你买了也没用,它虽然便宜,但是买了之后卖不出去。第三点还要看这个企业转板的可能性,你从一个虚幻的二级市场重新回到一个一级半市场或者一级市场的时候,时间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你这个企业在两年之后注册制出来它还有资格转板吗?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转板的事情我可以赌一把,时间长没关系,只要你转板,解决了流动性,我就不会亏。第四个就是看这个企业的业务够不够炫,团队够不够强,这些方面一般人看不到,我们一般只接待机构投资者或者很大的散户。这次股灾教育大家,新三板还是一个一级半市场,不要想赚快钱,这是很难的。

提问环节

【提问】新三板目前的风险和弊端有哪些?

【陈琦胜】我的体验不一定有普遍性,因为我从事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在新三板融资、投资,以及参与一些PE的投委会做评委,所以相对来说我也算半个专业人士。

中国的注册制早晚要推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板、创业板的这么高估值是不可持续的,必然往下走,现在新三板跌完以后,往上的可能性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新三板是一个利好。创业板的估值要往下走,大家对创业板要少碰,新三板可以多碰,如果你对新三板比较了解的话。

【提问】新三板良莠不齐,作为个人投资者如何辨别好的标的?

【陈琦胜】我谈我个人的经验,新三板有两种投资模式,第一种是选企业,了解企业,老老实实看它的研报,然后有其它的渠道,详细了解这家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家企业估值不高的时候,你可以重仓去买,这是重仓定点投,这是一种思路。另外一种,你没有专业能力,你可以找一家专业机构,由专业机构帮你理财,虽然它会分成,但是它把风险控制住了,它分20%也无所谓,甚至它跟你三七开也无所谓。还有一种模式是自己选新三板指数股,在新三板里面选,可以在做市里面选,这时候可以买一点,但是不能买得太多。买一些做市企业,总体来说风险小。当然这个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因为毕竟2000多家,你要提炼一二十家,还要看你的眼光。这是我之前的做法,现在经过股灾之后,我基本上把杠杆都去掉了,建议大家新三板也好,A股也好,杠杆不要做,如果是做杠杆,要找专业机构来帮你做。

【提问】我是从广州过来的,我们来自物流行业,我代表行业提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物流行业在新三板大概有多少家的上市挂牌的企业?另外我们未来在新三板上有多大的机会,有多少家再挂牌的机会?

【陈琦胜】凯立德最早是做地图和导航的,和高德他们是同一批的,2012年我们有很多新业务想做,但是当时没有做,2012年IPO停了之后,我们做了三块业务,一块是车联网,一个是智能硬件,还有移动端。我们都是围绕车的产业链在走的,今年下半年我们会发布一个车联网的解决方案,其中有两块,一个是私家车的车联网,第二个是物流货运车联网,我们对物流行业还是有了解的。我们做货运车联网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货运司机有需求,中国货运司机超高、超载这些事情是很正常的,我们做货运导航地图,什么地方查车,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吃的,什么时候哪条路几点钟可以进北京城,要解决货车司机工具性的需求,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延伸到货车司机的社交需求,因为货车司机还是特色鲜明的群体,他们有特别的需求,我们了解到货运司机除了比较大的物流公司的司机,真正汽车后市场有海量的小物流公司,包括个体户,而且大公司也没有那么多车,有大量的挂靠车和挂靠的司机。物流公司要上新三板,偏小的公司还需要规范,需要时间,因为第一你的体量没那么大,第二你的盈利没办法验证,很多是现金交易。第三,你的风险怎么控制?我们做了一个针对司机的货运物流车联网,其中有一个功能是针对车队管理的,一个司机开着车不见了,货不见了,开着车到别的路上了,开着开着偷油了,所以他们有很多的需求。我们做这个平台,觉得对我们是一个机会,但是反过来对物流公司来说,我们觉得规范和规模是比较重要的。

【提问】我有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刚刚三位都提到了新三板有一个制度红利的释放过程,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在制度的释放中间能够产生收益。我之前也接触过其他的一些人士,他们认为红利现在已经逐渐消退,现在进入制度陷阱越来越多的阶段,我不知道三位怎么看?三位觉得接下来这段时间新三板的发展,制度性最大的风险在哪里?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些倒退,或者是一些其它的不可测的因素?比如说有人提出股转系统已经这么大了,它要做成北京交易所了,它还要转板干吗?公司就一直待在新三板就好了,就一直是股转系统的一家公司就好了。我想请三位谈谈各自的看法。

【陈琦胜】因为我们是挂牌公司,我可以从企业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制度的风险,如果三四月份进去的,已经充分体会了这个风险了,如果股灾之后才进去的,你心里很踏实,要享受这个制度释放的红利了,因为你进去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你的潜台词可能是说新三板会不会做砸了,我觉得是不会的,因为已经有几千家进去了,今年年底会达到4000家,中国未来的希望还是在这个地方,毕竟这是一个市场化的制度体系。

中国整个资本市场,或者整个企业未来的亮点在哪里?还是在民营企业,而且这么多年,像深圳主要就是依靠民营企业的创新,这样才有机会,回到老套路它是没有机会的。现在央企很多人都没动力的,他宁可不做也不要出错,民营企业只要给一点阳光,给一点春风它就非常灿烂。所以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还是要靠民营企业,这是一个内在的希望。另外,这个平台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再回去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也明白你的担心,因为它有一个利益格局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利益主体在里面,如果把中小板、创业板都砍掉,让大家都上新三板,这也是不现实的。至于企业是不是一定要留在新三板,如果企业估值不是那么大的问题,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有一定的流动性,我相信很多企业不会走。

但是现实是大股东根本就卖不出去,连一般的投资机构都卖不出去,这是目前的困境,我觉得只要有适当的有一定的流动性改善,会有一部分企业不会再折腾。而且我刚才已经说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趋同的情况下,我新三板牺牲一点估值,它会带来一些别的好处,比如我谈一笔投资或收购兼并很快可以搞定,在新三板的制度效率是极高的,所以留在这里也是有好处的。另外一点,新三板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如果要监管我的时候,我说我不是上市公司,我是挂牌公司,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不能说我是违规的,这是新三板有灵活性和效率比较高的地方。所以就看你怎么选择,你要想效率高,你在其他的方面就要损失一点,你要想充分的流动性、充分的泡沫,你就可能没有什么高效率。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看新三板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选择。

【提问】现在新三板大股东流动性差到什么程度?怎么提高大股东流动性?将来的股改有没有什么利好的可能性?

【陈琦胜】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上市、融资、做大,这是公司的方向,对大股东来说,企业成功了他也成功了,但是不能否认,老板要卖一点的,他不卖老板娘也要卖,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三板很多大股东都是想卖一点的,但是卖不了。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但是在市场好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卖一点点,你卖1%、2%,给市场增加一些供给,市场也可以接受。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你可以借壳,创业板、中小板跌下来之后,你可以去买个壳,在借壳的过程中,有可能就可以卖掉一些。

现在还有另外一个思路,由于一些上市企业很传统,有利润,没估值,老板年龄大了,又不想干了,这时候和新三板上新商业模式的公司进行合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在中国事在人为,只要你去做,肯定有办法,你光在外面想你是想不到的,等你碰到了你就会想解决的办法。很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有很多变通的方法,你可以在挂牌之后一步一步想,包括中介机构,像同创伟业这样的专业机构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