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Harmful on the design pattern,
华为逆袭小米的四把“榔头” - 华为,小米,任正非
夏普中国换帅 - 夏普,夏普中国
Monday morning: Baidu rose 3.9%, Jing dong up 6.86%
Microsoft interviews seeking to right triangle area: seemingly simple...,
外媒评黑莓推Android手机:自取其辱 - 黑莓,安卓手机,黑莓10
评论:国产手机玩“性价比”有错吗? - 国产手机,性价比
遭遇政策困境,11位医药电商CEO递交辞呈 - 电商,CEO
心有不甘一声吼:那些不愿做Others的厂商 - 联想,HTC,魅族
LinkedIn mimic Facebook this the right move? ,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he real super beauty13
30 beautiful school beauty3
到底是谁撞谁呀?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3
这还能睡得着?
Startling Russian girl blind date scene2
每天进步一点点
Absolutely shocked. National geographic 50 animal photographys9
恶搞漫画2
No trading, no killing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
Eclipse 4.2.2 For Win32
XML+Web+Service开发教程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8
双旗镇刀客B
Unix video tutorial1
网络管理员第三版
ASP.NET.2.0.XML.高级编程(第3版)
仙剑奇侠传98版歌曲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7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7/20 9:59:44 Edit(编辑)
HTML5的崛起之路:既是励志剧,也是宫斗剧 - HTML5,Flash

HTML5的崛起之路:既是励志剧,也是宫斗剧 - HTML5,Flash

HTML5的崛起之路:既是励志剧,也是宫斗剧 - HTML5,Flash - IT资讯

HTML5火了。近两年,浏览器厂商们纷纷宣布支持HTML5,开发商们纷纷宣布转用HTML5开发产品,HTML5游戏厂商、HTML5游戏引擎提供商们也纷纷获得了至少千万级别的融资。

HTML5真的火了。那么HTML5究竟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我们的整个互联网是由无数网页组合而成的,而网页的本质就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可以说,HTML正是互联网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多,可作为基石的HTML标准却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HTML4上。

落后的技术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我们转而借助第三方多媒体框架例如Flash,来让我们的网站更加炫酷;我们又开发了各种APP,来让我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享受互联网服务。这时候,就像电影《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一样,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

HTML5,带着众多的优点归来了:

1、 它使页面可直接播放多媒体元素,你可以忘掉第三方插件了;

2、 它的Web属性带来跨平台能力,一次开发,各系统各终端普遍适用;

3、 它更加语义化、标准化,更加易用;

4、 本地存储;

5、 它还具备实时更新能力,用户只需刷新便可获得最新内容;

6、 它使内容可被搜索引擎检索,利于SEO;

7、 相对原生APP而言,它使你的产品无需安装,易于分发;

……

拥有这么多令人垂涎的优势,HTML5自然会火。那么是谁造就了HTML5?它又是怎么崛起的呢?

故事的开始是个悲剧。1997年,W3C(万维网联盟)发布HTML4后,宣布停止HTML的版本迭代演进并解散了HTML工作组,转向开发更为严谨的XHTML标准。原因是HTML标准太过“宽容”,即使你的HTML网页里有几处错误,浏览器依然会通过自动纠错的方式保证页面可以正确显示。

因此,错误也就永远无人改正。而XHTML是严格的,不容许页面存在错误。W3C试图用严格的标准来使互联网发展更加规范。出发点虽好,但效果不佳,因为改用XHTML标准将导致互联网99%的HTML网页需要重写。而Opera、Mozilla基金会、苹果这些浏览器厂商则在2004年组建了民间组织WHATWG,开始尝试在更加“宽容”的传统HTML框架下,开发具备向后兼容性的下一代HTML。

就在W3C还在争论是XHTML2还是HTML5的时候,互联网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2005年前后,随着宽带的普及和电脑性能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仅用互联网来看新闻和发邮件。

于是,消耗更高带宽的娱乐形式,流视频和网页游戏诞生了。此时的HTML错过了这次机会,这块新需求被浏览器插件满足了,那就是Flash。

Adobe收购Macromedia后通过Flash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这让Google苹果等作为W3C主席单位的各浏览器厂商很是不甘。

2006年10月,WHATWG在HTML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是为了尽快夺回Adobe抢占的市场,W3C决定停止XHTML的工作,转而与WHATWG合作,共同推进开发不需插件就能在移动端播放多媒体的下一代HTML。

2008年,第一个HTML5草案诞生。同年,IE、Chrome、FireFox、Safari几大浏览器巨头开始相继支持HTML5。

到了2010年,乔布斯乔帮主公开封杀Flash,力挺HTML5,彻底遏制了Flash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HTML5的优势更加凸显。

2011年,由于移动浏览器对HTML5的普遍支持,和iOS对Flash的强势拒绝,使得Adobe不得不宣布停止为移动设备开发Flash播放器。这一年的HTML5风头正劲,据统计全球前100的网站已有34%在使用HTML5。迪士尼也在这一年斥巨资收购了一家HTML5游戏引擎开发商,意图打造HTML5游戏来避开苹果App Store的控制和30%的分成。前途已经一片光明HTML5,没想到竟要经历一场巨大的风暴。

很多大公司都在推动着HTML5的发展,其中以Facebook的扎克伯格最为疯狂。作为技术极客的他誓要利用HTML5的Web APP来打破iOS和Android的垄断。

Facebook加入W3C后,牵头成立了MobileWeb工作组。这个小组的目标是让由HTML5开发的Web APP能够达到原生APP的体验。

与此同时Facebook用HTML5开发了自己的Web APP,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不会受到苹果和Android的控制。但其结果却是该Web APP的用户体验极差,与Twitter等竞争对手的原生APP相比差距巨大。

2012年,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应用放弃HTML5部分,改为纯原生方式开发。一句“押注HTML5是Facebook最大失误”彻底将HTML5打入了冷宫。

笔者认为,在2012年HTML5确实还不具备开发优秀移动APP的能力。

一方面是外部条件不具备,比如硬件性能以及浏览器内核对HTML5的支持程度不足;

一方面是HTML5技术本身还有不完善之处;

还有一方面是工程师的能力不足。

同年,HTML5的标准制定者W3C和WHATWG也表示无法继续合作了。前者希望制定一个死的标准,颁布之后再不修改;后者希望标准能够跟随市场及技术的发展而动态调整。前者拉到了微软撑腰,后者则有苹果Google支持。另外,原本一直是HTML5坚定后盾的苹果也不再允许纯Web APP套壳登录App Store。

在灭掉Flash时HTML5为冲锋枪,但移动端干掉Flash后,苹果却是要维护自身封闭生态系统的巨大利益的。因此细看之下HTML5的崛起之路其实不只是励志剧,还是宫斗剧。

在经历了上述两次巨震之后,HTML5着实沉默了一段时间。奚落者有之,嘲笑者有之,仿佛HTML5已死。但在此期间,HTML5依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所带来的诸多优势始终吸引着开发者们继续探索。

终于,在2014年10月底,W3C宣布HTML5历时8年终于定稿。

这个时机,笔者认为不早不晚,刚刚好:

首先,从2011年iPhone4S的A5处理器,到现在iPhone6的A8处理器,按苹果官方的说法,速度提升了约7.5倍。这7.5倍的速度提升,抹平了太多了性能问题;

其次,苹果、Android两大系统及各个浏览器经过时间的沉淀对HTML5的支持也越来越好;

最后,经过时间的积累,有大量的HTML5开发引擎和工具在2014年涌现出来,为HTML5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如今,随着《围住神经猫》刷爆朋友圈,人们又开始了对HTML5的关注。而且随着各方条件的相继备齐,HTML5显露出了燎原之势,彻底火了。

纵观目前为止HTML5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就是商业利益不断博弈的过程。它的诞生,既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为了达到洗牌利益重新分配的目的。它的强大,既是为了造福全球,也是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就结果而言,巨头们出于各自的目的造出了强大的HTML5。它的崛起,意味着变革将至。谁能在这场变革中更好的利用它,谁便可以占得先机。

那么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HTML5作为一套新的标准,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和未来。几乎所有人都能预见到它巨大的潜力。但它在各个领域具体是以怎样的形态落地,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或是改变行业的业态,人们很难预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HTML5的天花板有多高,正是由我们每一个从业者决定的。

HTML5崛起之路的后半程,就靠我们来完成了。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