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苹果三星要力推e-SIM卡? - SIM卡,苹果,三星 - IT资讯
据《金融时报》报道,除供应链合作外,苹果与三星正在积极劝说运营商以配合研发和使用全新SIM卡标准。此类新型SIM卡采用嵌入式技术(后称e-SIM),能让移动设备更方便地在不同运营商网络间进行切换。
其实早在去年发布的LTE版iPad Air2上,苹果就先行一步采用过类似方案,其机身内置了一枚Apple SIM卡,用户可以直接从设备的设置应用里向合作运营商购买数据服务。但很显然,彼时苹果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而已。
一方面我们看到支持Apple SIM卡的知名运营商还比较有限。而这也导致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iPad Air 2的Apple SIM卡更多的只能提供试验性,它还不具备完全说服用户抛弃外置SIM卡的能力,所以iPad Air 2仍然预留了SIM卡槽。
e-SIM卡的原理是什么?
“SIM”全称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用户身份模块”。它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包括一些固定数据。
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鉴权密钥(KI)、个人识别码(PIN)、MDN(手机号码)等,以及SIM卡保密算法及密钥在内的数据内容,以便在用户进行网络通讯时识别其身份,找到不同用户并建立通信,进而按照相应的资费政策计费等。
在最早期的时候,CDMA手机上是没有SIM卡的,而是直接烧号进去,包括早期海淘过iPhone的用户也还肯定遇到过这种电信版的烧号机。之后,GSM设备的大行其道使得SIM卡成为了绝对的主流——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来,SIM卡的本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在苹果等先行者的带动下,SIM从外型上却一路有着“缩水”的趋势。虽然其范围仅限于周边的塑料卡托而已,但不难看出,SIM卡小型化已经是一个被成功验证的正确方向。甚至有人提出,应当要取消物理形态的SIM卡,将其转变为软件的形式,对于后者,我们称之为“虚拟SIM卡”。
而所谓e-SIM卡,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虚拟SIM卡。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如果采用e-SIM卡的设备,那么就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而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运营商网络和套餐。
在此之前,传统SIM卡做的事情是通过绑定手段将用户锁定在某一个服务网络中。而集成式的e-SIM卡,可以使得用户避免局限在某一家运营商的服务中。
让我们以一个非常常见的案例来说明e-SIM卡的意义,那就是出国漫游。
假设在此之前我们用中国移动的SIM卡,需要在出国前开通漫游服务,到了国外后我们接入了当地的网络,当地运营商会向中国移动发出鉴权信息。在确定用户开通漫游服务后,后者会建立一个区别于之前SIM卡的虚拟IMSI,这样我们就能被ATT的网络给鉴权通过,继而可以暂时使用其服务。但是,如果我们想用当地运营商的套餐和服务的话,仍然需要再办一张SIM卡才行。
所以现在有了e-SIM卡之后,我们就无需这么繁琐,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网络。而且也无需受到高昂漫游费的限制,可以直接以本地的价格享受不同运营商的服务。而具体实现,可以由运营商之间的达成协议,也可以由终端厂商与运营商谈判购买套餐,再提供给用户。
如果说之前SIM卡从无到有,解决的是用户不能随心所欲更换手机的问题,那么从传统SIM卡到e-SIM卡,解决的则是用户被运营商束缚的问题,因为后者不仅简化了用户入网签约的流程,还大大降低了用户更换运营商的成本。
对运营商影响几何
虽然e-SIM卡和烧号机许多地方都相似,但是其造成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因为它们各自象征着用户对运营商依赖的轻与重。
也正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e-SIM卡对于用户的福音,也恰是对运营商的挑战。
在此之前,由于只有移动运营商可以发行SIM卡,使得全球各家运营商通过与手机号码绑定的SIM卡,牢牢地锁定住了大批用户,从而凭借用户的语音与数据消费而赚得盆满钵满。而SIM卡也就像是每个用户的ID和联网凭证,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为运营商构筑着扎实的防线。
也正是基于此,运营商才逐渐发展出了月租、套餐以及补贴等经营模式,因为只要用户继续使用这个号码,它就必须要产生消费,在这个前提之下,终端厂商也乐于与运营商合作,一同推动终端换代,实现共赢。
不过正因为此,SIM卡同时也是运营商的死穴,如果有一天运营商不再能掌握SIM卡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它将被迫疏远用户——e-SIM卡的到来,就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些选择e-SIM卡的用户,可能不再会和某一家运营商签下长期合约,并有可能随时离开,而这对于运营商利润率和经营模式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大部分运营商已经顺着大势选择加入嵌入式SIM卡的标准中去,但是对于大型运营商来说,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还是比较难以取舍的,整个趋势相对利好的是一些以服务著称的中小运营商。
当然了,运营商认同这种趋势,却并不代表e-SIM卡就能快速落地,因为这种模式说到底对运营商还是一次大革命。而虽然你看到有苹果和三星这两个全球排名一二的手机厂商的加持,但考虑到运营商补贴这一因素的存在,即便是二者也只能呼吁和带头示范,并不一定能决定性于e-SIM卡的发展。
e-SIM卡有隐患吗?
前文基本已经介绍过了e-SIM卡对用户而言的好处,那就是便捷性和自由度被大大提高,以及对运营商依赖性的下降。不过,e-SIM卡却也不完全是安全的。因为它本质上还是和原本的SIM卡相同的逻辑,只是变为了嵌入式而已。
而前不久被曝出的全球最大的SIM卡制造商金雅拓遭遇黑客入侵的事件,就证明了SIM卡这一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体系也存在缺陷和漏洞,在其本身没有进行可靠的安全升级之前,无论是外插式还是内嵌式,结果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当然了,从大的环境下我们还是无需担忧SIM卡的安全问题的,更何况它也不妨碍我们对于e-SIM卡这种革命的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SIM卡虽然不如虚拟SIM卡那么彻底化,但是相比起虚拟SIM卡只有少数厂商能掌握的前提,e-SIM卡显然要更加普适一些。因为虚拟SIM卡想要取代运营商的工作,相对可行的就是从系统或基带入手去绕开运营商的协议,这也是为何目前只有苹果和华为等少数厂商能够推出类似服务的缘故,而对于大部分厂商来说,这种方案的门槛相对过高。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在国内这样携号转网开展好多年缺仍处于“落地”状态的环境下,我们什么时候能享受到这类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