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疯狂并购:芯片制造商正抱团取暖以削减成本 - 芯片,Intel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核心主题: 网络安全 -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TCL Group’s privatization holding company TCL communication,
“Burn after reading“ bosses send staff of the art of war,
你以为京东奶茶馆只是卖奶茶?图样图森破! - 京东智能奶茶馆,爱奇艺咖啡馆,唱吧KTV
NET exposure Xian taxi gathered to resist net about cars,
Jingdong freight up: exceed 99 package mail, since the mention is not free,
Verizon bid about $ 5 billion, bid for Yahoo won the skirmish,
6.8 per capita parcel express annual standards you up yet? ,
Apple: Samsung was sentenced to pay $ 120 million I want 2.2 billion,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ake you to walk into the most true north Korea rural1
Fury xp desktop theme
好身材能把衣服穿出3D效果
心有鱼而力不足
人美胸美腿更美1
The real super beauty12
姑娘手慢了,已经走光了
Beautiful vacuum girl1
人美胸美腿更美2
采访谢楠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Sora aoi - one of more PK
Unix video tutorial18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5
Kung fu panda - the secret of the teacher
linux安装大全
C#COM编程指南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8
White deer villiage
SP3 for SQL2000
Eclipse-CALMSANNY (second edition)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7/11 13:02:52 Edit(编辑)
亲历:当年微软和诺基亚发生了什么 - 诺基亚,微软,Lumia

亲历:当年微软和诺基亚发生了什么 - 诺基亚,微软,Lumia

亲历:当年微软和诺基亚发生了什么 - 诺基亚,微软,Lumia - IT资讯

本周IT业界最引人注目的新闻莫过于微软的大裁员:微软宣布,将对手机硬件业务进行重组,并裁员最多7800人。微软同时将对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获得的资产进行约76亿美元的减值,并记入7.5亿至8.5亿美元的重组费用。

作为曾经和艾洛普在同一幢大楼里工作过两年的小编,怀着对诺基亚血浓于水的感情,看到微软对诺基亚始乱终弃的“温柔一刀”,顿时千头万绪涌上心来。这一次阵亡的7800名壮士中,又有2000多名淳朴勤劳的芬兰人民将要失去工作,曾经作为各种原型机出产地的萨洛工厂在一次次的缩减之后终于被完全关闭,2010年艾洛普入主时近一千亿美元的市值(包含当时的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在被微软减记后彻底灰飞烟灭。两年前诺基亚的手机部门被微软收购后痛失Nokia手机品牌,但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血脉,而经过微软最近两次合计近26000人的裁员之后,老诺基亚手机部门最后的传承也彻底宣告终结。今后,如果你还想缅怀一下那些年跟诺基亚朝夕相伴的时光,也许只能考虑自立门户的Jolla或者由已经没有了手机部门的Nokia设计——富士康代工的安卓手机。

时光回转到2010年9月,艾洛普入主诺基亚。接下来,小编将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带着各位易友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诺基亚为什么选了这位著名的木马CEO?微软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谋划了这盘始乱终弃的大棋?一个市值千亿的公司又是如何在短短三年之内沦落到被几十亿贱卖?

2010年11月,也就是艾洛普加盟诺基亚两个月后,小编进入了当时诺基亚的一个软件开发团队,负责开发Nokia计划用来代替Symbian的下一代操作系统Meego,在之后的两年当中经历了艾洛普著名的“燃烧的平台”备忘录,放弃Symbian,将N9定为Meego绝唱,转投Windows Phone,放弃Meltemi等等著名事件,同时经历了这中间在芬兰所有重大的重组和裁员。以下行文的内容大多是小编亲身经历,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听到当时同事们的议论或者科技网站的评论,个人观点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准确,但我会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只为揭秘一些这些年来其他媒体上没有讲过的观点和故事。

山雨欲来风满楼,木马入驻诺基亚

2010年年底的手机市场,iPhone已经做得有声有色,Android方兴未艾,Nokia依然是手机市场的霸主,一般人可能认为这时Nokia只是功能机销售量巨大,但其实一直到2011年初,诺基亚的智能机销量都是世界第一, Symbian仍然占据着近30%的市场份额。

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

但那时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Nokia的手机配置很低。运行Symbian^3的旗舰N8屏幕分辨率只有640 x 360,同年的Galaxy S1的分辨率是800x480,而iPhone4已经装配了视网膜屏幕。那时很多网友在论坛吐槽Nokia屏幕的分辨率是上个世纪的,Nokia的手机连跑分软件都运行不起来,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Nokia早在2005年的N770上就有了800x480分辨率的屏幕(这比乔帮主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间还要早两年!),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的时间Nokia都没有把自己旗舰机的配置和系统更迭到好几年前的实验机型的水准呢?因为N8运行的是Symbian而N770,N810,N900运行的是Maemo,Maemo可以用800x480的屏幕而Symbian的系统可能支持不了那么高配置的硬件(或者Symbian的设计者们真的认为640x360的分辨率可以抵挡安卓和苹果的攻势?)。Maemo系统上第一个能打电话的设备N810(之前的Maemo是作为Nokia的Tablet的系统开发的,所以开始的几个版本并不能打电话)出现的时候系统已经是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可以说是相当成熟了,2010年小编第一次在实验室玩到N900的时候更是有一种体验未来设备的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酷的系统和手机为什么不大批量生产,当做旗舰营销推向市场呢?小编猜想,也许是当时的Symbian虽然不再如日中天但霸主之位仍然未失,仍然是整个Nokia集团的第一现金牛,就像柯达当年对待自家的胶卷和数码相机一样。Maemo长时间的被雪藏,也有人说是因为之前几年Symbian的部门在Nokia内部实力太过强大,而Maemo只是一个探索性的项目实力比较弱小,一直得不到上位可能有部分内部政治斗争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与外界当时猜测的不同,诺基亚当时并没有对自己的地位成就自大自满,当时所有的Nokia人都预见到了Symbian必将慢慢老去,而身旁的Android已经开始了星火燎原之势,大多数人的心中都存有危机感,包括董事会的成员们。当时大家对Nokia的印象就是“硬件质量好,软件系统渣”。而董事会最终请来艾洛普来担任Nokia的下一任CEO,理由在那时看来非常合理:Office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也是盈利最多的单个软件开发部门,而负责这个部门的人正是艾洛普,董事会无疑是希望他可以改善Nokia在软件方面的短板,而据说他的另外一个任务也相当明确:提振正在衰落的股价。

死亡之路,第一步是难产

在当时Nokia内部有着清晰的从Symbian更迭到Meego的计划,一边用部分力量更新Symbian的界面和操作逻辑,老树开新花保持住多年来培养的消费者群体,一边竭尽全力的跟Intel一起开发Maemo的后续版本Meego(Meego其实是Nokia的Maemo和Intel的Moblin的合体。现在回头来看,不得不说,微软和Intel这对PC时代的王者,为了跟上时代进入移动市场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却终究没有什么卵用)。

当时Nokia习惯用各种风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项目,小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Harmattan”,意思就是西非的一种风,也是当时很重要的一个Meego的项目。像Android一样,Meego也是一个开源的项目,走的也是类似现在Android的思路,Nokia并没有想要独占这个平台,而且Meego的远景规划也不仅限于手机,而是笔记本,平板,车载各种场景都可以适配,如果当时没有延期发布,正牌的国际大厂不用多谈,据说当时就连很多华强北的作坊里都有已经有了Meego的手机和平板的原型机,灌上系统就可以去山寨市场开卖了。可惜的是,因为难产,Nokia最终也没等到这一天,而最后真正在山寨市场开卖的手机和平板都灌上了安卓。

延期的细节无法赘述,究其原因,一是整个系统的UI完全推到重来了两次,是从美工设计到码农编码完全重来了两次,几乎相当于重复开发了三次系统。二是Nokia和Intel各自的开发团队都很庞大(Nokia当年开发Meego的团队应该有上千人,整个项目的组织管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效和专业),内部协调管理已经难度很大,两个这么大的团队之间协作的效率之低可想而知(而后来微软跟Nokia合作之后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收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处理方式)。其实,N8的硬件原型和工业设计原本是给Meego用的,因为Meego延期而不得不用到了Symbian^3上。而由于Meego的进度缓慢,又错过了第二个原型机(即后来的N950)的发布时间窗口,最后唯一作为消费者产品发布的N9已经是原计划中的第三个Meego的产品,而一个本来完整的产品家族最后只发布了N9一支独苗。试想,如果Meego的产品能够照原计划按时发布的话,艾洛普之后也许就不会做出转向Windows Phone的选择,当然,这只是也许。从Maemo到Meego的开发完毕,Nokia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走了太多的弯路。撇开木马君的决策不谈,这也许是Nokia最终倒下的第一个原因。

“诺基亚紧紧的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关心科技业界的人都知道那份著名的“燃烧的平台”备忘录,也是艾洛普做死诺基亚的开始。这份备忘录将当时手机部门最重要的现金来源Symbian描述为“燃烧的平台”,预示着他也许要开始大的调整。

艾洛普上任前后Nokia业绩对比

2011年2月11日,对于所有曾经在Nokia工作过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艾洛普发表了公开的讲话,宣布诺基亚将要跟微软合作开始开发Windows Phone,同时Nokia将会停止对于Symbian的开发,作为Nokia未来计划的Meego也将被放弃,N9成为了Meego平台上唯一发布的消费者手机。需要指出的是,当然这些都决策都伴随着大量的裁员。这些看起来坚定自信雷厉果敢的措辞并没有打动投资者,当天Nokia股价大跌。而这一天也是诺基亚断崖式衰落的开始,对于这天讲话的内容和时机,即使这么多年之后,小编仍然无法理解和认同。下面小编将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探讨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在公开讲话中声明放弃Symbian?Symbian当时处在一个自然衰落死亡的周期当中,即便如此这个系统仍然占有当时将近1/5的市场份额,Symbian会被淘汰是一个大家都默认的事实,但它仍然会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给Nokia带来大量的利润。在这个讲话之后,诺基亚仍然对Symbian维持了一年多的更新,发布了三个新的子版本,事实上Nokia并没有抛弃Symbian。而CEO在公开的讲话上清楚的告诉所有人我们将要停止这个系统的开发维护,不就是告诉开发者不用再为我们开发app了,告诉消费者不要再买Symbian的手机了么?而接下去的几个季度Nokia的营收却还要仰仗Symbian,从2.11的讲话之后,原本在自然衰落周期中的Symbian几乎是遭遇了休克式的突然死亡,同一季度Nokia的智能机销量被苹果超越,而Nokia多年以来首次出现了亏损,可以说艾洛普的讲话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现金牛

如果Nokia当时选的是Android,后来会怎样?很多人说那时Nokia已经不行了,即使不做Windows Phone转做Android也无法避免后来的衰落(甚至后来艾洛普自己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为自己选择Windows Phone辩护)。如果你看一眼文章开始的那个表格就会知道,在2011年的2月艾洛普宣布转向Windows Phone的时候,三星的智能机市场份额才只有Nokia的一半,而当初Nokia选择CEO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一位Google的副总裁,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当时Nokia选择Android,很大可能就没有三星后来的如日中天,而Nokia即使在与苹果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应该也可以在安卓阵营中坐稳龙头位置,绝不至于走到今天的这步田地。

为什么要选择Windows Phone? 在开发团队内部看到“燃烧的平台”备忘录之后,绝大多数的程序员都以为自己马上要开始做Android的开发了,而最后艾洛普选择Windows Phone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那时的Windows Phone只是第一个版本,简陋到连SIM卡联系人导入的功能都没有,左右两屏的功能几乎一样,也没有什么应用,唯一的感觉只是比较顺畅,在团队内部几乎所有人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试用了Windows Phone,而没有人像对待iOS和Android一样认真研究每天使用。要知道,2010年的第四季度Nokia垂垂老矣的旗舰N8一个机型就卖了400万部,而同季度所有厂商的所有Windows Phone一共才卖了100万部。艾洛普曾经解释说选择做Windows Phone可以得到更多的运营商的支持,而在小编看来把所有赌注全都押在这样一个完全不成熟也没有市场占有率的系统上而摒弃安卓完全就是弃明投暗。当时,大家曾开玩笑说,就算最后Meego上市了没有成为iPhone Killer,就算Meego做的再烂也比Windows Phone强,没想到最后很多人却为了不被裁掉不得不去做Windows Phone的开发,真是悲哀。

为什么Nokia的第一部Windows Phone在当年的圣诞季才能上市,而在2月就宣布全额押注Windows Phone?这是多年来小编百思不得其解的第二大疑问,小编觉得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要释放明确的变革信号给投资人,提振股价。而在提前公开宣布了Symbian的死亡之后,完全无视中间整整一年断档的真空期,不知道艾洛普心里做的是什么打算?先告诉消费者不要买我们现在生产的手机了,我们已经不更新了,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新的手机要等一年以后才上市,你们先等等?当时一个著名的评论家说:“当大家绞尽脑汁想要扼住竞争对手的咽喉的时候,诺基亚却紧紧的扼住了自己的咽喉。”如果说Meego的延期是Nokia大厦将倾的开始,那么艾洛普在2011年制造的接近一年的真空期几乎就是Nokia的最大死因,所有的亏损和断崖式衰落也都是从这个讲话开始。

为什么要把所有鸡蛋放在最危险的一个篮子里?Meego是Nokia用尽全力最后生出来的孩子,他来的晚了一些但绝对比当时的Windows Phone强,Nokia当时还是智能机销量的王者,有着足够的资本跟微软和谷歌讨价还价。退一万步讲,Nokia可以跟HTC、三星、LG一样同时生产Android和Window Phone的手机。在艾洛普选择了放弃Meego之后Nokia已经失去了跟Google正面竞争移动操作系统的机会,而艾洛普从始至终坚持着Windows Phone独占的策略,一直立场鲜明的表示Nokia的使命是和微软一起对抗谷歌的Android生态,这种近乎荒谬的态度最后在开发者内部也几乎得不到任何认同。Nokia和微软联合之后所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不过是几个地图,音乐,TV等应用,最后还免费开放给了所有厂商,而Nokia本身并不拥有Windows Phone这个系统,Nokia的工程师除了给微软做几个App之外也没有任何权利直接修改Windows Phone系统的代码,这与艾洛普当时的说辞相去甚远。

也许并不是木马

从艾洛普的种种决策来看他似乎的确是在替微软下一盘大棋,但小编曾经在2011年的时候看过Windows Phone战略转移的PPT文稿,上面设定的目标是在2012年底将Windows Phone的市场占有率提到高到20%,这个数字在今天看起来简直就是笑话。不得不说那时的管理层也许对于Nokia本身和微软的系统都太自信了,他们也许认为抛弃了老旧的Symbian装上时尚的Windows Phone,依托Nokia当时在全世界将近两百个国家成熟高效的铺货渠道和微软的现金支援,加上当时各大运营商许诺的大力支持,Windows Phone的成功将会是水到渠成,也许搞垮Nokia并不是任何人的初衷。

但真像只有一个,一年的真空期过了之后,当人们兴高采烈的拿到第一代Lumia手机时突然发现Windows Phone 7真TM太难用了。消费者不买账,即使看起来有天时地利人和,其实也都没有什么卵用,也许艾洛普只是因为错误的判断做了错误的选择,也许他一开始就背负着把Windows Phone带进Nokia的使命,这件事情的真相至今没有揭晓。

Lumia,迟来的失望

2012年6月,Nokia发布了Meego的绝唱N9,作为产品断档时期唯一的亮点产品和当年的旗舰。而Meego的开发团队早在半年前就已经被通知开发完N9就会被重组或者裁掉,也许最后N9的发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纪念,这也算是Nokia这么多年来想要将原生Linux移动化的成果。芬兰是Linux诞生的地方,聚集着很多热爱Linux的开发者,N9的发布可以说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小编的一位俄国同事曾经说过:“微软曾经四次阴差阳错的找上我,让我为他们工作,我都拒绝了,而这次他们又来了,真是惹不过也躲不过。”

N9发布了几个月之后,艾洛普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展示了Lumia 800的原型机,Lumia的开发进度之快让当时会场内一片欢呼,而所有人惊奇的发现Lumia800的硬件设计除了一个闪光灯的位置之外其他几乎和N9一模一样!现在很多科技评论谈到工业设计的时候都说Lumia800的设计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更可能的是当时Nokia为了更快的生产出第一部Windows Phone,直接沿用了广受好评的N9的设计。

第一部Windows Phone总算是来了,这也是微软和诺基亚的第一个孩子,所有人都期待着它在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大卖,期待着Window Phone产品线的第一代产品家族(Lumia610,710,800)可以扭转颓势,更甚至重塑当年Symbian的辉煌。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小编刚刚加入Nokia的时候,财报上智能机的销售数量是通常是两三千万(这是Symbian后期的销售数量),而一年以后智能机产品线更替为Lumia之后,Lumia每季度的销量只有几百万(显而易见马上就有更多的裁员)。作为利润大头的智能机部门盈利能力一落千丈,最后不得不靠功能机部门的利润输血。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艾洛普的战略已经执行了一年,Windows Phone的产品布局也已经完整,但是公司的业绩甚至变得更差,这时候大多数人都相信曾经的诺基亚在艾洛普的领导下是不会回来了。由于Windows Phone是全新的系统,一些公司内部的数据分析会类比第一代iOS和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走势,来说明Lumia系列的初始销量相当出色,并预测之后几个季度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可惜这种希望通过刻舟求剑带来的好运并没有发生,Windows Phone还是那个扶不起的Windows Phone,而回头看在这条路上闭着眼越走越远的Nokia,早已经是面目全非。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Meltemi

Meego被放弃之后,Nokia内部开始了一个类似于轻量版Meego的项目,仍然是一种风的名字叫做Meltemi,它的意思是夏天从北面吹过爱琴海的风(不得不说给项目起名的人真是太有文化了)。这个项目本来的初衷是生产廉价的智能手机,在100欧元以下的价位上对抗Android,用以巩固不断被Android蚕食的Nokia的功能机市场(就是不做Android,怎么着吧)。这个项目在芬兰和德国组织了将近一千人的开发团队,开发了近一年的时间。当新的系统几乎开发完毕,在第一个硬件产品准备发布的三四个月前,这个项目被悄无声息的关闭了。同样,伴随着大量的重组和裁员,艾洛普本人发表了裁员重组的声明,关闭的原因是Windows Phone已经可以做到100欧元以下的价位了,现在公司的资金有限没有能力为所有的产品做市场宣传,也没有必要在相同价位展开自我竞争(Meltemi做的虽好,还是给Windows Phone让道吧)。

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Jolla开始在媒体上频繁出现,发展壮大,而艾洛普则彻底的杀死了Nokia所有自主的智能机系统,Nokia曾经辉煌庞大的操作系统和差异化服务最终萎缩成了Windows Phone上的几个免费共享给其他厂商的App。

收购完成后工作人员将Nokia House上的Nokia标志拆下换上Microsoft标志

穷途末路

在Windows Phone手机更新了几代之后,随着明星产品的叫好不叫座(Lumia 920,1020之类),虽然Nokia占据了Windows Phone 85%的市场份额,但由于Windows Phone在与苹果和安卓的对抗中完全没有起色,Nokia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多年来手机部门给网络部门输血的惯例也早已逆转,Nokia在智能机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由于很少有人青睐Windows Phone,Nokia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怀旧的符号,变成了上一个美好时代的缩影和印记,而对于还在Nokia手机部门工作着的开发者来说,年复一年的裁员消息已经让人麻木,Windows Phone的战略事实上已经失败,小编挚爱的总部大楼Nokia House也变卖给了地产商。

随着现金的逐渐枯竭,故事走到了一开始没有人预料到而此时又完全合乎逻辑的结局,Nokia最终72亿美元将手机部门贱卖给微软(而当年鼎盛时期仅仅是收购一个小得多的地图部门就花了Nokia 80亿美元)。收购之后小编在芬兰的同事们很多去了美国,收编到了微软的移动设备部门继续开发Windows Phone,而微软在2014和2015年两次血雨腥风的裁员让很多去了美国的同事很快丢掉了工作。小编曾经开玩笑说艾洛普改变了小编的一生,如果不是他当年选择了Windows Phone,小编也许现在还在Nokia House里快乐的开发着Meego的第N个版本,而这也许是很多经历了这几年Nokia衰落的人的共同的心声。2000年的时候,如日中天的Nokia坐拥欧洲公司最高的2500亿美元的市值,一代代经典的手机伴随着我们每个人走过了自己美好的上一个十年,随着今天微软对收购的诺基亚资产的减记,那个曾经日夜陪伴我们的Nokia彻底成为了历史,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我们现在的感受,也许最合适的答案是:“爱过”。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IT资讯立场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