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Japan missile near the fishing island, take the “China threat“ as an excuse
Song Jianchao as head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stationed in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group
港媒-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雄心空前 远超印度
公安部:确保驾考改革顺利实施
浙江宁波查获32.86吨过期木瓜制品 部分已流入苏州
Xiamen apartment explosion accidents is due to 1 stores within the gas cylinder explosion
成都始发大客车广西侧翻 2人身亡36人受伤
刘汉刘维等上诉案休庭将择期宣判
东莞市委书记唱《把根留住》吁莞商勿忘乡情-东莞
中纪委通报首现档案造假隐瞒真实年龄措辞-栗智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西游四格漫画(二)
西游四格漫画(一)
9.3阅兵全景图1-抗战老兵和英雄连队梯队
Averag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1
你是左脑型还是右脑型
恶搞漫画2
Sora aoi be huged like a bear
Perfect small Laurie2
More attractive than sora aoi1
Get girl by your hand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金山office2007
都市狐狸姑娘传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C#程序员参考手册
好色的外科大夫
Sora aoi 120 minutes
White deer villiage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4
C#高级编程(第4版)
Adobe Flash Player(IE) 10.0.32.18 浏览器专用的FLASH插件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6/1 12:20:43 Edit(编辑)
专家放生50万只注射细菌雄蚊为雌蚊绝育-蚊子-雌蚊

专家放生50万只注射细菌雄蚊为雌蚊绝育-蚊子-雌蚊

专家放生50万只注射细菌雄蚊为雌蚊绝育|蚊子|雌蚊|灭蚊_新闻资讯

  ■ 对话人物


  奚志勇 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系终身教授


  ■ 对话动机


  有一则笑话说,两个人吹牛比枪法,一个人说,他能几百米开外射中蚊子的后腿。


  这样的技术活儿在奚志勇这里成为可能:他和他的团队通过显微镜,给蚊子的胚胎注射细菌。


  奚志勇是在给蚊子注射“绝育疫苗”,携带疫苗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最终使蚊子种群数量降低,不足以引起登革热流行病的蔓延。


  在广州市的一个小岛上,奚志勇和团队先后投放了50万只蚊子,“以蚊治蚊”,成为网络关注焦点。


  这里有哪些趣事?那些在实验室多年的“技术宅”又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近日,新京报记者连线远在美国密歇根的奚志勇教授。


  岛上放生 居民主动要蚊子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在广州的一个岛上放蚊子?


  奚志勇:广州是登革热发病率较高的城市,可传播病毒的蚊子比例较多。主要考虑到岛上蚊子迁徙的情况不高,有助于科学实验。


  新京报:在岛上放蚊子的试验,在中国是首次?


  奚志勇:是的,尽管是首次,但我们不是一时兴起,前期实验室工作已做了十多年,提前几年给居民做了科普工作。告诉居民放蚊子不会给他们带来风险,反而有助于降低蚊子数量。


  新京报:有没有不同意放蚊子的居民?


  奚志勇:赞同的居民超过90%。因为蚊子主要是两类危害,一个是骚扰,一个是传病。对老百姓来讲更多人烦的是骚扰;对政府来讲,控制传病很重要。


  新京报:几十万只蚊子,具体是怎么放的?


  奚志勇:自然界的蚊子是不均匀分布的,在同一个地方,这周和下周的情况也不同。我们在岛上不同地方安装了100多个监测器,来检测种群变化。


  投放时,我们用机动三轮车拉几百个小笼子,每个笼子装几百只蚊子。我们在岛上分二三十个区,每个区又分多个投放点。每个点投放一定数量的蚊子,并做好记录。


  新京报:首次岛上放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奚志勇:3月12日,我们放了约10万只雄蚊。放生过程中,村民知道这蚊子可以杀蚊,不断有人向我们要,有时我们就给他们一笼蚊子。


  新京报:截至目前,岛上蚊子数量明显减少了?


  奚志勇:很多居民反映,通过我们多次以周为周期的放蚊,岛上蚊子明显减少。保守估计目前减少了50%以上。


  雌雄分离 只挑雄蚊“从军”


  新京报:问几个技术问题,50万只蚊子,你们是怎么弄来的?


  奚志勇:都是在实验室培育出来的。养蚊子并不难,只要保证合适的温度、水、饲料就行,跟养鱼差不多。限于人力,目前实验室每周雄蚊的产量不到10万只。


  新京报:蚊子那么小,如何保证你所放的都是雄性的?


  奚志勇:大规模生产,然后进行雌雄分离。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我们养出来的蚊子雌雄比例是1:1,雌蚊和雄蚊蛹的大小不一样,我们有个机器会根据蛹的大小,把雌雄分隔在不同的位置。再加上下一个环节鉴定过滤,保证一水儿的雄蚊子。


  新京报:如何让你放生的雄蚊子与自然界的雌蚊子进行大概率交配。


  奚志勇:自然界刚生长出来的白纹伊蚊雌雄比率也是1:1。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我们用五倍于野生雄蚊的比率放生,实现优先交配权。


  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是,白纹伊蚊在岛上占10%-20%,通过人是很难找的,但放生的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菌白纹伊蚊雄蚊,会很容易找到野生的雌蚊。然后实现交配。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这就降低了种群密度和病毒传播。


  新京报:(投放)50万只蚊子,对这个岛防治革登热起到多大作用?


  奚志勇:50万只蚊子听起来挺多,实际上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呼一下就没了。以放蚊子抑制登革热传播目前还是试验阶段,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证明其效率。


  如果将来大规模投放,我们期望每周生产量超过百万只。


  新京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绝育手术吗?如果持续大规模投放,会导致蚊子最终在岛上灭绝吗?


  奚志勇:这种说法科学上是不准确的,这种带有共生菌的雄蚊,如果与我们的带有同样共生菌的雌蚊交配是正常的,不会绝育。但如果与野生的蚊子交配,则像是做了绝育手术。


  新京报:投放蚊子,以蚊治蚊,有没有考虑过风险?会不会有副作用?


  奚志勇:关于风险评估,我们早期有个专家组,对项目可能引起的风险做过全面评估,美国环保署跟澳大利亚的独立权威机构都做了类似的风险评估,结果都是释放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注射细菌 给蚊子胚胎“扎针”


  新京报:“以蚊治蚊”的试验,在世界上并非先例?


  奚志勇:是的,目前美国等国家几年来陆续试验。都是为了控制蚊子传播疾病。就全世界而言,以蚊治蚊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


  新京报:国际上已有几年尝试,为什么仍是试验阶段?


  奚志勇:美国和澳大利亚得益于较高的科研投入,首先从实验室研究中看到它的应用前景,才先展开现场试验。


  我认为,中国虽然试验的时间相对晚,但极可能是率先出科学结果的国家。因为我国政府很重视防治登革热,具有迫切性。


  新京报:那你们团队的这次投放,被很多媒体关注,你觉得意义在哪里?


  奚志勇:我们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的,使这个技术可以用作革登热的控制。就好像此前有人说可以登月球,但没办法登上去,我建造了梯子,登了上去。


  新京报:你突破了什么核心技术?


  奚志勇:我是第一个把沃尔巴克氏体转到登革和疟疾控制的蚊子当中去的,使用这个技术控制登革和疟疾成为可能,该核心技术是我对这个领域最大的贡献。


  新京报:大家很好奇,你是怎么将“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导入蚊子体内并共生的?


  奚志勇:我们会借助显微镜,将蚊子的胚胎放大成鸡蛋大小的样子。然后通过毛细吸管完成注射。注射技术要求很高,必须在胚胎发育的合适时间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未来将发育为成蚊的生殖系统),才能实现共生。


  新京报:显微胚胎注射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奚志勇:与全世界的同行相比,这是我们团队最有竞争力的特长之一。为形成共生,要注射的是早期的非常年轻的卵,这种卵在注射中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一个有专业水平的人注射可能有10%到15%的存活率。一开始基本上都是零孵化率,稍微一点点不恰当就会造成这个卵死亡。


  四五年前,我们通过仪器注射了1000只胚胎,从1000个胚胎中选择了一只健康的胚胎,最后长成了一只雌蚊。这就保留了“火种”。这种带有共生病菌的雌蚊与自然界雄蚊交配,繁衍的下一代也会携带该种共生菌。


  模式延伸 “以蟑螂治蟑螂”


  新京报:你们在岛上的试验想达到什么样的科学效果?


  奚志勇:我们期望的是,通过投放,使岛上蚊子数量降低90%以上。一般而言,在一个地区,蚊子的种群数量被压制到一个临界线以下,就不会导致流行病的蔓延。90%的压制效果将使数量远低于这个临界线。


  新京报:这次这么受媒体关注,你也感觉很意外吧?


  奚志勇:以蚊治蚊技术我研究了15年。之前一直是在实验室里。现在开始做现场试验,能有这么大的关注我们也有点奇怪,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做的研究没多少人关注。


  新京报:15年,天天和蚊子打交道,你看蚊子和别人看蚊子,肯定不一样吧?


  奚志勇:肯定不一样,因为我们整天玩这个。首先会看是哪种蚊子,然后看这个蚊子是雄的还是雌的,想着它会携带哪类沃尔巴克氏体。


  新京报:在广东小岛上做试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奚志勇:此前对实验室比较熟悉,突然之间转向现场,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那时候每次从飞机舷窗往下看,看到城市、村镇,感觉地域这么大而复杂,困惑该怎么设计试验才合理。


  现在不担心了。我可以先从一个岛试验,然后逐渐扩展到一个镇,一个城市。


  我是中山大学的老师,我知道防治登革热对我国而言有多重要。如果通过数据,这种试验能控制登革热的蔓延,那“以蚊治蚊”的模式也将逐步推广。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可能实现以蟑螂治蟑螂,以蝇子治蝇子?


  奚志勇:理论性上是可以实现的。将来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个特别乐观的前景。它可以用来控制蟑螂、蝇子及其他重大农业害虫。


  新京报:蟑螂、苍蝇等理论上可以实现,比如老鼠等小型动物能够控制吗?


  奚志勇:目前不行。共生菌有个特点,它只能在非脊椎类动物,如昆虫类里生长,像人、狗及鼠类等脊椎动物没办法共生。


  我现在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控制蚊子的技术控制入侵物种,这个地方本来没有这个物种,它来了以后就失控了引起灾害,如果尽早把这些“工具”准备好,就可能控制生物入侵,这样就很有价值了。比如大饥荒过程中的虫灾等等。


  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 实习生 郭琳琳 吕春妍北京报道


(原标题:蚊界无间道:五十万雄蚊的绝育使命)


新京报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