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马云:淘宝卖的不是商品,是信用 - 马云,阿里巴巴,淘宝,星巴克
因为他,我们现在才能有机会在电视上玩游戏 - 游戏,电视游戏,电子游戏
互联网时代:创业公司的猴子理论 - 创业,互联网公司,互联网
互联网流量今年将迎来ZB时代:1ZB=1万亿GB - 互联网,流量
How big is the mobile phone universal credit? United Nations was moved,
emoji新增38个成员,表情们都找到对象了 - Emoji,表情,输入法
CES2016前瞻:骁龙820、Tegra X1、Atom或将同场竞技 - CES2016,三星S7,骁龙820
Facebook China exposure, sitting on the most prosperous area,
时速500公里:中国新高铁试验启动 - 500公里动车组,西南交大
“God knows how long“ is far away from us? Tomorrow will come,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China telecom 114 spokesman MeiYanXu2
陪睡门马睿菈自曝写真 称首拍大尺度照片3
A man's favorite things11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
教你做读书笔记
Sora aoi be huged like a bear
如果我是导演...
中国女孩大胆自拍,显露完美身材
网络游戏与脑残
王艳写真温柔如水2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apache-tomcat-6.0.33
Be there or be square
少妇苏霞全本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
Boxer Classic video1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10
Take off clothes to survival
Proficient in Eclipse
XML+Web+Service开发教程
Unix video tutorial9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4/29 7:11:42 Edit(编辑)
李开复谈苹果、微软、谷歌的优缺点 - 李开复,谷歌,微软

李开复谈苹果、微软、谷歌的优缺点 - 李开复,谷歌,微软

李开复谈苹果、微软、谷歌的优缺点 - 李开复,谷歌,微软 - IT资讯

有人问我曾经在苹果、微软、Google工作,这三家各有什么优势和值得钦佩和学习的地方?

我的回答:

苹果重视用户体验和美的设计,真正在乎细节,专注完美,近乎苛求。因此,苹果成为了少数用户真的用心爱的高科技公司。苹果有改变世界的精神,并且不屑于微创新,励志胆敢做出用户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产品。是这样才引领了不同产业(电脑、手机、音乐、软件商店等)的多次范式转移。

微软擅长于战略分析、商业模式,能够分析每个细分产业的发展和商机。另外微软有很强大的分工和当责精神,能够把一个很大的项目拆分成小块,由少数的明星人物领头,带着大团队分批执行。

Google是技术驱动的科技平台,所以需要大批一流人才,“自己想怎么被管理就怎么管理这些天才”的精神招揽最棒的人。Google的决策是科学化、网络化,参考真实数据后才做判断的。如果微软是航空母舰,Google则是快艇,能利用小团队+实时回馈+主人翁感打造和创业公司一样快的产品更新和创新。

谈完了优点,苹果、微软、Google各自有什么弱点和挑战?

一、苹果作为一个骨子里硬件的公司,一直没有抓到软件的核心。它认为软件的存在就是为了支持它的硬件,而这种思惟导致它一直没有做出能够和硬件独立的软件(我认为iTunes不能算)。这问题从我在的1990年就有,25年没能改,以后估计也不会改。

另外,苹果对社交媒体是不参与的,在FB、Twitter上都几乎不介入。可能是它的秘密基因太强烈,所以骨子里否定这样的参与。但是在这个时代,不参与社交媒体是迂腐的,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还有,苹果文化一定的程度认为:“你能做我的员工,是你的荣幸。”因此员工福利方面,或者对职衔方面的“小气”,不如一些其他的顶尖公司。

最后,乔布斯过世已经三年半,苹果只出了一个崭新产品(iWatch),而且评语好坏皆有。所以苹果最大的挑战就是:没有了乔布斯,它还能创新吗?(注意这里不是说创新都来自乔布斯,而是他能够在上千的员工创新中,砍掉大部份,有眼光挑出支持那些能改变用户体验的)如果它不能在创新继续明显领跑全世界(又不能做high margin的软件),那么Android或小米带来的95%体验、50%价钱,就要给它带来灾难了。这我在90年代的Mac vs. PC大战中深有体会,可能也会发生在手机上。

二、其实很多人已经不把微软看做一线公司了,这是因为它一直没有抓住最近发生的四大趋势(Internet、mobile、social、hardware / IoT)。在Internet方面,它投入了钜额,搜索引擎却依然遥遥落后,每年赔钱。在mobile方面,它明明曾经是唯一的smart phone OS,却把市占率拱手让人。Social方面除了投资Facebook,没有任何成绩。Hardware其实微软也是很早开始的部门(X Box),但是却没有抓到最近的机会。微软根深蒂固的问题在于:

公司思惟比较封闭(因为不在硅谷),对业界动荡体会不够深刻(因为错过了这四个趋势),固有的商业模式很难改变(例如Windows收费,当然这点最近有改),而改变这些公司文化是很难的。

微软的两大business:Windows & Office,不但带来了创新者的窘境(旧business太大,成为包袱,不愿意去做新business),而且却都面临这巨大的灾难,每年我们都看到灾难“快了”,但是都没有到来。它还能躲过多久呢?兴起的小的新的business做的不错,但是能足够快地成为新的支柱吗?

微软的产品模式是比较过时的(团队太巨大,工程师和架构师权力太大,产品经理相对弱势,对用户不够敏感,开发周期太长),在迅速网络时代,能有竞争力吗?

因为不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是一线公司,比较难得到顶尖人才。

三、Google最大的挑战是它有“最容易作恶”的最大、最有价值的数据,却有“绝不作恶”的承诺。它能够束缚自己的手脚,不被大数据诱惑吗?如果别的公司都会动用,它能忍住不用吗?如果一旦用了,它的“不作恶”理想把自己放上了神坛,它会被攻击的更严重的(一个小小的“动用”,别的公司没事,Google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承诺和价值观)。我认为把自己放上神坛的公司使命是非常危险的。

Google是个理想主义的公司,当它看到一件事是符合它的理想时,它不在乎外部因素。而且Google在创办人说了算的环境里,是比较固执任性的工程师文化:当我没有错时,我就要证明我对你错,绝不妥协。它和欧盟的僵局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没有柔性的政府关系是危险的。Google碰上的垄断问题,是有可能牵累整个公司的(微软就是为了处理垄断调查,最后公司疲累不堪,为了不触犯法律,谨慎到流程变缓)。另外,Google自认为是个科技为核心的公司,所以希望不断地在各个领域带来颠覆。但是,在硅谷其实颠覆者都是小公司。所以Google会不会还没有颠覆别的领域,就被小公司颠覆了呢?从硅谷的发展,这是难避免的。最后,在非核心领域的产品,似乎总是碰到问题(当然,另外两家公司也是)。

其实,这些挑战大部份都是这些伟大公司成功的双刃剑的另一刃,或许是无法逆转的。另外,每个公司有它的15 minutes of glory。现在,微软的15分钟已过,苹果、Google的15分钟也所剩不多了。但是,伟大的公司,即便15分钟过了,它们对世界的贡献和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会永存的,就像柯达、福特、HP、IBM一样。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