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南京大屠杀辞典全套首发 收录部分遇难者名单-南京大屠杀
Guangzhou hotels violating anti-terrorism laws was fined 100,000, for unregistered visitors information
黑龙江漠河遭遇暴雪 公路车辆滞留(图)-黑龙江
Typhoon matmo to 360,000 people were affected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death toll rose to 6 people
滴滴顺风车登陆江城 拼车比打的便宜近一半-滴滴顺风车
食药监总局通报1批次肉制品2批次炒货抽检不合格
习近平的指示 孙政才这样落实
广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局部地区有雷暴-广州
Mystery of the spam messages in Beijing
Fishermen in Poyang Lake in Jiangxi province conflict: sailed on both sides hurled ston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The money of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10
The wise woman of chest1
In 2013 hercules Arnold classic2
Fender Bender that so horrifying1
农夫山泉变身记
这酸爽,让人不敢相信
职场回春术
胸部遭到偷窥的女人们
Sell the barbecue as says father du breul3
七步解决性冷淡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linux初级教程
美女写真2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4
ASP.NET.2.0.XML.高级编程(第3版)
Dance with duck(male prostitution)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Love the forty days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7
Tram sex maniac 2 (H) rar bag14
C++编程教程第三版
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3/26 6:43:52 Edit(编辑)
农地改革进程缓慢 专家称流转权应交还农民

农地改革进程缓慢 专家称流转权应交还农民

农地改革进程缓慢 专家称流转权应交还农民|土地改革_新闻资讯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将中国改革的发力点再次聚焦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是《中国新闻周刊》重点持续关注的话题。正如《地权再变革》封面报道中提出的,在现代工商业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知识、人力、资金等资源后,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局能否得到根本改观,能否重新实现城乡社会的同步有机发展,取决于制度变革的决心与步伐。


  周其仁:把土地流转权交还农民


  “如果不把土地流转权给农民,实际上这个权力就集中在政府、部门和个别官员手里。不要因为存在权力的扭曲,就停顿改革。恰恰相反,正因为权力扭曲的土壤还在,才更需要全面推进改革。”


  本刊记者/韩永


  2008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聚焦“三农”的公报,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令人期待的安排。


  比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同时,《决定》还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确立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


  当时,《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封面报道《地权再变革》。报道指出,“在现代工商业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知识、人力、资金等资源后,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局能否得到根本改观,能否重新实现城乡社会的同步有机发展,取决于制度变革的决心与步伐。”


  此后,农村的土地改革,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改革之一。在城市土地市价坚挺、城乡土地存量利用极不经济的背景下,此项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村发展,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那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这一改革取得了什么进展?制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破解这些困难,让改革得偿所愿?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要点是落实1988年宪法修正案”


  中国新闻周刊: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在农村的土地改革方面,有人说给人的感觉是整体上在不断推动,但进展很慢。你怎么看?


  周其仁:最近不是出台了在33个县市试点的方案嘛。全国2000多个县,选33个县试点。当这个试点结束时,离2020年还有两年。两年内从33个县市推向全国,难度恐怕还是不小。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文件的名称叫《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在这个文件中,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做出了规定,但对业内关心的宅基地流转,仍然没有做出安排。


  周其仁:还是怕宅基地流转吧。最近还看到一种说法:为了防止逆城市化,就不准城市居民购买农民的物业。这都是哪儿来的概念?城市化指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那么“逆城市化”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下降吗?还是说,凡有城市人去乡下,就要戴一顶“逆城市化”的帽子?我们理解的城市化,是人口流动条件下的产物,有人进城,也有人下乡,总的加起来,只要进城人口多、比率上升,那就叫城市化。


  整体上城市人口占比减少,这样的事情将来也许会有,但对于刚过50%城市化率的当下中国来说,根本没有可能出现。随口杜撰一个含义不清的“术语”,对着风车作战,却一刀秒杀了现实世界已大量发生、还将继续发生的流转农民宅基地的经济要求,真有什么道理吗?


  我认为根本问题还是“土地的使用权要不要依法流转”。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说可以依法转让。大家可以去查,没加任何限制词,没说只有国有土地可流转,集体土地就不可流转;也没说这种用途的土地可流转,那种用途的土地就不准流转。宪法准则就是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还不是土地问题的顶层设计吗?


  问题是落实宪法准则。1988年以后,国有土地的转让搞起来了。经验证明,没有这一条,开放、外资、民企、城市化,统统都是空中楼阁。对国有土地而言,“依法转让”不仅有宪法依据,还有日益完备的法律法规。


  但是对农民的集体土地,“依法转让”至今只有宪法准则,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给予实施的支持。更糟糕的是,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一反10年前根据宪法修正案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有关国有、集体土地都可依法转让的正确表述,反而写入“集体土地的转让不得用于非农用途”的字样(下面接一个“但是”,开了破产的乡镇企业用地可转让的小口子)。不论别的,国有土地转让有这样的限制吗?


  再后来,“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转让(不是全国普遍)的提法也出现了。容我问一句:国有土地有经营性土地才可转让这一说吗?当年如果加上这一条,深圳那个土地拍卖,还落得下第一槌吗?那块地原来是什么地?须知在不准流转之前,没有一块地可以叫做经营性的,因为都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划拨的土地,哪幅土地可经营?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就是把指令划拨改为市场性的转让。为什么不从这一可靠的经验出发,要把那么多魔鬼藏到细节之中,看起来头头是道,实质上迷失了改革的基本方向。


  如此国有土地可转让,集体土地不得转让,就构建了一个“半拉子”改革工程,其要害,就是把土地资源的配置,变成唯有到政府手里的土地才可市场化。农民的集体土地呢?对不起,非得征到政府手里不可。这套土地模式,在资源配置效率与收入分配公正这两个基本方面,负面后果日益严重,非改不可。别的不谈,为什么那么多落马贪官都“涉土”?制度性的寻租空间实在大到防不胜防。


  所以,根本问题不是这一点、那一点细枝末叶的事,而是宪法准则的落实,“法律面前同地同权”。要看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已经过去26年了,如果实践经验证明那个修正案表达的宪法准则不合适,那就先修订修正案。否则,听任具体法律法规政策与宪法准则打架,上层建筑与实践打架,怕是不妥当。


  中国新闻周刊:那把农村的土地分成几种性质,是什么考虑呢?


  周其仁:就是对流转权有疑虑嘛。除了破产的乡镇砖瓦厂可流转,其他就拉倒。农民集体土地不准入市,那工业化、城市化用地怎么解决呢?那就继续扩大征地,还是“土地财政”(其实最后是土地欠债)那一套。那还改什么改?


  还要看到,实际上土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市场上流动,早就超出人们主观划定的框框了。哪个大都市郊区、城乡结合部没有农村“非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交易?到处都有,只是不合法。对有关主管部门来说,反正宣布不合法,他的行政责任就没有了。好比把自己的头埋在沙里,非礼莫视、非礼莫听。


  既然都是非法的,倒是去执法呀,倒是把非法的都纠正了啊。又纠正不了,顶多选择性执法,结果就是让很多人生活在法外空间里。文本上说一套,实际干另外一套。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呢,无非就是增加了制度运行的成本。大家今天躲这波明天防那波的猫鼠游戏,搞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堂。


  “该给老百姓的权给了老百姓,官员就无法胡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那农村土地的改革到底卡在什么地方?有人说是出于对稳定的顾虑。


  周其仁:是啊,改革总有不确定性。到底会出现什么,谁也不能完全事先料到。所以可吓唬人的东西还真不少。说这要出事,那也要出事,似乎不改就什么事也不会出。非闹到想改也来不及,才算高明吗?


  中国新闻周刊:那问题是出在决策的层面,还是地方的实践?


  周其仁:中央决定读来是有决心改,难处是能不能落下去。什么叫“肠梗阻”?1988年以来土地制度变化的历程就提供了一个病例。壮士断腕,哪里也不容易,不过土地问题上似乎很典型。


  一些人认为,农民的土地绝不能市场化。农民把地和房都卖了,住哪去?甚至有人担心,土地一旦流转了,农民就会拿着卖地的钱去赌博。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城里人也不该领工资,应该发肥皂、发馒头、发毛巾,防止人们钱到手就乱花。现实之中,什么个案都有,但是制度安排和政策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因为有一些离奇的个案,就把绝大部分能够好好运用的权利、人们的正当权利都剥夺掉?


  在我看来,这都不是不让农民土地入市的理由。一些地方试点的情况也表明,担心土地流转就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的情况,并没有成为预想的潮流。我们总要从经验出发吧,任何顾虑,试验一下看看是否有根据。我们不能假想一个东西,又把天下农民和基层都假设为未成年人。似乎只有我们替他们做抉择,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中国新闻周刊:也有人说,农地的改革进展缓慢,还有为地方政府低价征地留出空间的考虑。


  周其仁:无从推测。我们研究人的行为,不研究人的动机。你只能看结果是什么,结果对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有什么样的效果。至于方方面面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乱猜无益。


  中国的改革历来这样,就是鲁迅讲的,有人说开个窗,答复是不行。憋到有人大吼一声“拆墙”,才有人出来说,那还是开个窗算啦。


  另外,对土地改革和其他关键领域的改革,真正值得顾虑的,是只要权力不受约束,搞什么改革,也可能被歪曲。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啥也别改了,至少不增加有人胡来的机会。另一个是正因为底下有人胡来,更需要把权力任性的根给他拔掉。该给老百姓的权力给了老百姓,想胡来的官员也无法胡来了。


  回到土地,经验说要是不把这个流转权给农民,实际上这个权力就集中在政府、部门和个别官员手里。城乡总需要土地流转的,结果这个流转权实际上就分配给行政权力了。这是现在的一个焦点。因为怕权力胡来,就不敢改这套土地分配权集中到权力部门和人物的体制,那还有治本的可能性吗?


  我认为正确的办法,是一边防范权力乱用,特别是利用改革跑偏祸害老百姓的种种扭曲,同时还是要推进改革。歪了的就纠正歪,通过反腐败收拾乱用权力的行为。但还得推进改革,因为这是治本之策。改革之初,如果不把农地承包给农户,那上下其手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不要因为存在权力的扭曲,就停顿改革。恰恰相反,正因为权力扭曲的土壤还在,才更需要全面推进改革。



中国新闻周刊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