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 All Pictures| All Softwares| All Video| Go home page| Write articles| Upload pictures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articles
Why North Canton deep love move more employees? ,
科幻还是科技?细说VR和AR技术的不同与发展 - VR,AR
Mega Internet banking fees
亚马逊CEO成世界第四富豪:曾称不专注盈利 - 亚马逊
小米涉嫌做空乐视网股价:惹怒投资者 - 小米,乐视
谷歌街景小车不只可以拍街景,还有大用处 - 谷歌街景小车,谷歌街景,谷歌地图,谷歌
Malicious overdraft 270,000 gambling men on trial were sentenced to 5 years
力压三星、苹果:骁龙820+652处理器组合拳究竟多强?
日本最大视频网站开播《南京!南京!》 - 日本,反日影片
微软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这个 - 微软最大挑战,微软,苹果
Reading number is top 10 pictures
俞敏洪在清华终于说了实话
A letter to parents choose world of warcraft seven big reason
A cat have life principles
XuYing poker perspective garment debut
青春清纯美女大集合3
到底是谁撞谁呀?
A man's favorite things2
Hunan province aizhai super-large suspension bridge open to traffic and 4 world first2
Beautiful Japanese beauty(漂亮的日本美女)2
Other people's teacher VS my teacher
Download software ranking
asp.net技术内幕
传奇私服架设教程
Boxer's Top ten classic battle6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
好色的外科大夫
Ashlynn Video1
网络管理员第三版
在线棋牌游戏3.05版
Ashlynn Video2
linux高级编程
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4/7/27 12:02:19 Edit(编辑)
90后小伙开公司造火箭,欲挑战国企 - 胡振宇,90后小伙造火箭

90后小伙开公司造火箭,欲挑战国企 - 胡振宇,90后小伙造火箭

90后小伙开公司造火箭,欲挑战国企 - 胡振宇,90后小伙造火箭 - IT资讯
90后小伙开公司造火箭,欲挑战国企

1993年出生,江西九江人,今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注册成立了“翎客航天”公司,这是国内首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私人企业,目前公司已获得第一份订单。胡振宇也被媒体称为“火箭小子”。

发射高度4公里,2013年7月,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一处荒漠,胡振宇成功发射第一枚由大学生自制的探空火箭,引起媒体和科研院所的关注。

▲胡振宇(左)、清华大学博士严丞翊(中)、有六年机械工作经验的吴晓飞(右),创立了国内首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私人企业

从“炸弹少年”到“执行董事”,胡振宇的一次“意气用事”,无意间成了国内民间资本进入航天业的“革命”。在“翎客航天”出现前,国内火箭领域始终处于被国企垄断状态。“市场垄断、开发成本高、政策态度模糊”,有意者不愿探步向前。但胡振宇并不畏惧,这个“90后”闯进了火箭垄断的市场,当然,“闯入”也意味着寻找出路。

穿着牛仔短裤在车间里拧螺丝的胡振宇,不太像一个“执行董事”,更像是创业草根。尽管他给公司的估值是一个亿。晚上,他会和伙伴用液氧尝试制作“冻葡萄”吃,零下180摄氏度的超低温,让葡萄黏在了舌头上。这构成了胡振宇的两面:勤恳的创业者与冒险的年轻人。

爱好:高中偏科只爱玩炸药

新京报:大家印象里,火箭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你的火箭和我们印象里的火箭有什么不同?

胡振宇:平时大家看到的火箭多是运载火箭,要把卫星运到轨道内,而我们做的是探空火箭。简单来说,一个不会掉下来,一个会掉下来。

新京报:探空火箭的定义和用途一般是什么?

胡振宇:探空火箭是30至200公里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与运载火箭相比,它体型更小,通常长度不超过10米,是在近地空间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

新京报:很多人都在想,一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怎么会和“火箭”、“企业创始人”的字眼捆绑在一起。

胡振宇:上了大学,我还是很喜欢化学,包括炸药和航天,后来通过其他爱好者接触了火箭,火箭的燃料和炸药有相通性。

新京报:你中学时代就喜欢“玩炸药”?

胡振宇:嗯,我偏科,化学之外的课经常睡觉。业余时间都在家做炸药实验,还因此被炸伤过手。

新京报:恐怕没有父母喜欢让读高中的孩子整天做炸药实验。

胡振宇:我爸只要见到化学原料就扔出去。那时零花钱少,试剂品又贵,我爸妈老扔,怎么办呢?我就找几个一起玩的同学,问谁家管得松,把药品都放他家,周末都去那儿做实验。

新京报:从学工商管理到做火箭,跨度还是很大的。

胡振宇:是的,大二时,通过论坛我参加了科创航天(国内最大的航天爱好者组织),我做过三次实验,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一次是因安全问题被叫停,第二次差太远,直接爆炸了。

新京报:你在2013年7月终于发射成功了?

胡振宇:去年7月发射之前,科创航天开会讨论过,有成员说我技术不过关、设计不合理,飞上去一定会掉头、爆炸等等。说实话,发射前我压力特别大。

创业:把火箭市场价降100万

新京报:毕业后怎么会想到开公司,而不是继续搞研究或在相关单位任职?

胡振宇:父母希望我做工商方面的工作,但我不想去,还是想做火箭,国企和研究所也有机会进,但进去就要做被分配的课题,没有自己做项目的自由。我想给自己打工。

新京报:现在你的公司有多少人?

胡振宇:目前就三个人。有六年机械工作经验的吴晓飞,还有清华大学的博士严丞翊。我负责燃料、接待媒体、管账和打下手(笑)。

新京报:目前运转如何?

胡振宇:已经获得第一份订单了,争取近期出成果。另外有一笔三百万的投资快敲定了。

新京报:你们公司的客户一般是哪儿?

胡振宇:一般科研机构和高校比较多。我做过半年市场调研,结论是国内市场容积不大,意味着产值不是很高。国家大企业投入的精力、人力成本高,售价也高很多。

新京报:目前国内探空火箭服务主要是谁在做?

胡振宇:据我了解只有一家国企,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一家研究院,他们每次发射的报价300万。

新京报:你觉得这是机遇?

胡振宇:对他们来说,探空火箭一年只有几千万的盈利额,鸡毛蒜皮,但这个数字对小公司是很可观的。

新京报:你们预计制造的火箭,与市场上的比有什么明显改善?

胡振宇:现在市场上的就是天鹰系列探空火箭,我们计划三年内出正式产品,要比天鹰里规格最大的火箭飞行高度高50公里,载重多15公斤,售价要比它低100万人民币。

困难:“政策处在灰色地带”

新京报:创业前想过会遇到什么风险吗?

胡振宇:想过,火箭的技术、国家的政策等等,都是问题。

新京报:媒体报道中,清华大学航空航天教授宝音贺西认为,最大的风险在于政策制约。在中国,航天技术仍牢牢把控在政府手中,国内对于探空火箭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

胡振宇:这也是我在找风投时,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刚开始注册公司时,我也很担心政策上有限制,我之前的几次发射,也都没有拿到批文。

新京报:当时没有说违反相关政策吗?

胡振宇:做实验时我们联系过多个军区和空管局,但没人理我们。在中国,这种航天都是从上向下命令,从没有我们这种从底下向上申请的。现实情况就是,他们说“没有办法批准你,但是也没有条文禁止你。”这就是个灰色地带。

新京报:灰色地带这种说法,没法让投资者信服吧?

胡振宇:现在已经有业内一些人员联系我,表示会鼓励支持我们这种民间航天企业。他们希望有民间力量进来。刚开始投资人也担心,知道这个消息后,都不担心了。

新京报:他们和你是有竞争关系的,为什么要支持你?

胡振宇:我了解到,体制内的管理层实际上是希望市场上有竞争的,他们欢迎民营企业进来。而基层的部分研究员心态也很开放,就是希望把新技术研究出来。

质疑:有人说我是“宣传委员”

新京报:科创航天论坛上有人质疑你,说你年纪尚轻,技术不过硬,更多是包装自己。

胡振宇:对,有人说我只是“宣传委员”、包装自己等等。我真觉得技术上我的确没什么优势,但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没水平,我也不会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认可。

新京报:我看到你后来跟“科创航天”发生了矛盾,还被除名了。

胡振宇:那次发射成功的项目有企业赞助,是校友主动来找我的,10万块,结果立项之后两三个月都没动静,我有点受不了了,后来和一些成员发生了矛盾。项目是有合约的,作为负责人,我必须对项目负责。

新京报:如果你没有被除名,会出来做公司吗?

胡振宇:说实话,可能性很小,我敢下决心做这个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离开科创了,我如果还待得好好的,就说不定了。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和他们的不同在哪里?

胡振宇:我非常看重规划,规划出来后,我就要保证在契约期内完成项目。我讲究契约精神,既然有了规划,就要把项目完成。

新京报:你在火箭制造的民企领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觉得为什么只有你走出来创业了?

胡振宇:我感觉这个可能跟一些爱好者的特征有关吧,他们就是太“爱好者”了。很多人技术很牛,但是做事情没有规划。

思考:“爱好者”应成创新源泉

新京报:你说过在这个领域,我国和发达国家还差很多个数量级,从“爱好者”的角度,你觉得有多大差距?

胡振宇:美国至少有40万很专业的爱好者,我们呢,科创航天是国内最大的爱好者组织,论坛注册用户才4万,真正活跃的火箭爱好者屈指可数。

新京报:这些爱好者能发挥什么作用?

胡振宇:美国大部分非常先进的航天技术突破,最早都是民间的爱好者去做的,很多专业人员都是爱好者出身。40万专业爱好者,每人出一个创意,这行业的创新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他们才会产生Space X(美国著名的私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样的企业。

新京报:你创业之后,不少人说你是中国版的Space X,你怎么看待这种比较?

胡振宇:我们现在跟Space X差远了,没得比,当然不是说以后也没得比,我们还是有意愿做到他们这种级别的,慢慢磨练吧。

新京报:对于未来,你期望公司能实现对市场的冲击吗?

胡振宇:当然,这领域有民营企业进来,如果它能做到一定级别,就可以刺激市场,马上就会有反应。

新京报:你考虑过创业会失败吗?

胡振宇:说实话,创业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的性格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就算失败,我还是可以找钱找资源继续做下去。况且,这个公司仍然会刺激整个行业,会促进国内的航天产业向民营化发展。




添加到del.icio.us 添加到新浪ViVi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POCO网摘 添加到天天网摘365Key 添加到和讯网摘 添加到天极网摘 添加到黑米书签 添加到QQ书签 添加到雅虎收藏 添加到奇客发现 diigo it 添加到饭否 添加到飞豆订阅 添加到抓虾收藏 添加到鲜果订阅 digg it 貼到funP 添加到有道阅读 Live Favorites 添加到Newsvine 打印本页 用Email发送本页 在Facebook上分享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