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网络文学目录) All Pictures(图片目录) All Softwares(软件目录)

 
诺奖得主屠呦呦有点吃不消:电话访客太多-诺贝尔医学奖

Writer: qq Article type: The daily news(新闻时事) Time: 2015/10/10 9:17:39 Browse times: 135 Comment times: 0

诺奖得主屠呦呦有点吃不消:电话访客太多-诺贝尔医学奖


Head photo

20150901
Go homepage
Upload pictures
Write articles

诺奖得主屠呦呦有点吃不消:电话访客太多|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_新闻资讯

  ▲85岁的屠老斜靠在沙发上,显得一脸倦容,旁边还有3个中药研究所的同事,整洁的客厅里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篮、果篮和鲜花。 图/柯立

  ▲原科协主席周光召19年前致函香港求是基金会,为青蒿素成果申请“杰出科技成果集体奖”的名单。 图/柯立

  ▲9日,中药研究所邀请部分媒体进行了为期一小时的集体采访,并对国内外媒体记者开放了中药所的实验室,允许中外记者拍照。 图/柯立

  “电话、访客太多了,身体吃不消了!”9日,九派新闻(微信号:cjrnews)记者辗转找到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家,老伴李廷钊心疼地为她挡驾。


  85岁的屠老斜靠在沙发上,显得一脸倦容,旁边还有3个中药研究所的同事,整洁的客厅里摆满了各界送来的花篮、果篮和鲜花。


  简短的交谈中,她一直在强调:“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作用,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集体荣誉。”


  九派新闻记者获得一份原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1996年亲笔署名致香港求是基金会负责人的信函复印件。


  信函中表示:中国科学院经与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及有关同志商议,决定就青蒿素的提出、药理、结构分析、衍生物合成及有效药物的研制,提出十人作为求是基金会年度“杰出科技成果集体奖”获得者,十人分享100万元资金。


  在这份发现并提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十大功臣名单中,屠呦呦是其中之一。


  而中药研究所主要负责人9日接受九派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青蒿素虽然属于几百人集体会战的集体项目,屠老发现用乙醚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分、保持其活性,属于“最重要的原创思想”,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正是诺贝尔奖最看重之所在。


  “523”集体会战成就十大功臣


  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屠呦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科学家的消息,已经传遍千家万户。


  九派新闻记者6日、9日两次踏访屠老的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临街的主楼却没有预想中的张灯结彩,没有庆祝横幅和标语,没有鲜花和庆功会。


  走进主楼内,在大厅右手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横幅下,LED显示屏上显示了“热烈祝贺我院屠呦呦终身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切显得含蓄而低调。


  中医科学院内的中药研究所办公楼前则更喜庆一些,6号当天就挂出了大红的横幅“热烈祝贺我所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中医科学院内,有不愿具名的老专家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关于青蒿素研究第一发明人的争议已有30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把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争议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横行,人体对传统的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越南无奈向中国求助。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1967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防治疟疾新药的使命,代号“523”。


  其时正值“文革”时期,很多老科学家、科研人员被“斗倒”,只能“靠边站”,1969年,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由于研究人员职称评定停滞已久,当时她还是助理研究员。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中屠呦呦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百分之百的抑制率。


  2011年9月12日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九派新闻记者连日来寻访屠老和她的单位同事、相关部门,获知原科协主席周光召19年前致函香港求是基金会,为青蒿素成果申请“杰出科技成果集体奖”的名单。


  这份1996年经卫生部、中国科学院认可的发现、提取青蒿素的十大功臣名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中科院院士周维善,时年73岁,上面注明的主要成就是“主持青蒿素结构测定等”,他已于2012年去世。


  其二许杏祥时年55岁,成就是“完成青蒿素合成等”。


  其三是58岁的研究员朱大元,他“合成了蒿甲醚。


  其四顾浩明,时年56岁是副研究员,“对青蒿素衍生物进行药效实验”。


  第五位李英,时年50岁是研究员,她“对青蒿素类化合物进行系统研究”。


  屠呦呦在这份受奖名单中位居第六,当时的职称已经是研究员,标注的受奖原因是“采用乙醚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分”。


  其后依次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研究员“从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梁钜忠研究员对“乙醚提出物临床观察有抗疟效果”、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首次证实其疗效优于氯喹”、桂林制药厂的工程师刘旭“合成出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


  关于这份十人名单的先后顺序,是根据他们对青蒿素研发的贡献大小?还是根据他们当时在“523”课题组中的职位高低?或者其他原因?


  时隔多年,真相已经很难探究。九派新闻记者多方求证,说法不一。至发稿时,尚无权威部门的负责人对此作出解释。


  9日上午,中药研究所的所领导和当年与屠呦呦共事的姜廷良接受媒体为期一个小时的集体采访。比屠呦呦小3岁的姜廷良,在中药所的专家照片墙中排名第一,屠老排名第二,“姜老师是综合性的,在中药药理方面成就卓著”,所里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姜廷良老人认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发现青蒿素谁居首功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息,这一争议也成为屠呦呦参评院士的主要绊脚石之一。


  而这次屠先生斩获诺贝尔奖,主要还是因为她从古籍药方中得到到启发,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第一个提出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


  “三无”学者获诺奖有望改革科研评价制度


  6日下午,面对蜂拥前来的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的5位领导、专家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9日,中药研究所邀请部分媒体进行了为期一小时的集体采访,并对国内外媒体记者开放了中药所的实验室,允许中外记者拍照。


  8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召开祝贺屠呦呦获诺奖的座谈会,原卫生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出席会议致辞。


  8日下午,由中国科协召集的科技界关于屠呦呦喜获诺贝尔奖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除了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属于科技界的领导外,到场的大都是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名家,比如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等在列。


  对于屠呦呦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科学奖,这些年富力强的学者们更表现一种积极肯定的心态。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教授、博导洪松对九派新闻记者说: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科学史上的重大成果。1973年杨振宁曾经致函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说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要他提名1974年化学奖候选人,他希望提名中科院生物化学所、有机化学所和北京大学参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代表性的科学工作者各一人。


  但经过中方集体研究后,除了政治上的考量外,由于胰岛素研究是“集体成果,难以提出有突出代表性的人选”,婉拒了杨振宁的提议,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此次和屠呦呦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其团队也有100多人。大家都有贡献,但诺贝尔奖奖励的是那最重要的、原创的“灵光一现”。


  对屠呦呦的承认,在国际上源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路易斯·米勒(Louis Miller)与同事苏新专2006年开始的调查。在国内她得到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的力挺,廖于2009年在化学领域的期刊《Molecules》上发表了一篇“社论”,明确指出青蒿素的发现首功归于屠呦呦。2011年,米勒与同事在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他们的调查结论,观点与廖福龙相同。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医学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拉斯克奖,该奖项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的风向标。


  苏新专当年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人颁奖主要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因为关键的想法来自屠呦呦,所以奖就是颁给屠呦呦,而不是给她小组亲自做实验的人。”


  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成为中国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屠呦呦的获奖除了令整个科技界为之一振,也让更多科技工作者深入思索当前中国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看来,青蒿素、中医药,都是“名不见经传”的领域,但恰恰是在这样“非主流”的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要不拘一格地选择方向、选择课题、资助人才,关键在于其独到和精到,而不在于发表了多少文章、取得多少荣誉。”


九派新闻





There are 0 records,
Comment:
Must be registered users to comment(必须是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