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村庄受二恶英污染达10年 部分村民患癌症|二恶英|污染|福建_新闻资讯
央广网福州8月27日消息(记者吴喆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化学名词“二恶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
二恶英可以来源于汽车尾气、钢铁冶炼和垃圾焚烧。因为二恶英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所以对人体危害严重。对于它,人们往往谈之色变。
而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青圃岭村,394名村民却与臭名昭著的二恶英缠斗了10年之久。2000年,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在村庄内建成。村民认为,固体废物处理公司排放了二恶英等污染物质,给村民和作物带来伤害。于是,在五年前,青圃岭村的村民将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告上法庭。
近日,这场长达近5年的环保诉讼拉锯战,终于拉下帷幕,法院判定村民获赔600万元。5年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改变?这场官司又暴露了环保诉讼的哪些问题?
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福州及其周边地区医疗临床废物处置,该公司所属的福建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位于距福州市区约30公里的闽侯县青口镇青圃岭村内。村民林先生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靠近这个处置场的果树只开花不结果。
村民:烧出来的浓烟非常黑,整个灌溉的水源都黑了,山上靠近它厂旁边的树林,果树都枯干死掉,上面的水果都绝收了,都不结果了。
据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志愿律师刘金梅所提供数据,2009年5月到2010年1月期间,青圃岭村因癌症死亡8个人,平均死亡率为1.75%。其中,相继死亡的3人恰是正对企业排污口的3户人家。
村民:烟囱离我们房间就几十米。09年那时候连续产生几个中青年,都是什么肺癌、肝癌、脑癌啊,连续出现四个中青年死亡了,最后我们才感到有点不对了。
令原告代理律师刘金梅困惑的是,这个处理场的选址在山凹处,并处在水源上游。
刘金梅:这个处置场选择的地点在水源上游,污染物和废弃物直接会影响到村民的饮用水。另外因为村民是用工厂旁边的溪流来直接灌溉的,这些污水会直接流到村民灌溉的农田里面。另外一个选址问题就在于整个的地势结构,它那个地方整个是山凹,案件里面300多名原告是环绕着整个这个企业。也就是说排放出来的废气,会吹到居民居住的地方。
据了解,该处置场最初由原福建省环保局以及其直属单位管理,2006年以后被卖给私人经营,由于地处偏僻且失去了有效的监管,该企业多次违法排污。
2010年的10月,闽侯县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福建闽侯青圃岭394人诉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大气、水污染案”。
据了解,福建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排放的污染物中包括二恶英,而二恶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它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司法定性鉴定报告显示,本案中二恶英类污染物超标数千倍。法院判决能否补偿污染带来的伤害?
据介绍,污染是否存在,损失是否存在,以及如何认定因果关系是本案的主要焦点。2012年9月24日,原告代理律师刘金梅等拿到了闽侯县法院委托沧州科技事务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二恶英类污染物超标数千倍:
刘金梅:在这个案件里面,鉴定应该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个是认定了污染本身,另外就是在财产损失方面给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数额,帮助法院认定了这个案件当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是污染的存在和损失的问题。
近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二审判决书,认定被告污染事实存在,判定其赔偿村民各类农作物损失、人身伤害等共计近600万元。
立案难、鉴定难、时间长,是环保案件面临的共性难题。刘金梅律师认为,对于原告人数较多的环保案件,一些地方采取不受理不立案的做法令受害者投诉无门。本案中,闽侯县法院受理案件并一审到底的做法值得肯定:
刘金梅:这个案件应该说并不是我们所经历的案件时间最长的案件,我们动辄有10年以上的案件并不少见,像这种大气啊土壤啊水的案件,虽然人数非常众多,但法院最后还是受理了这个案件,包括一审到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今天下午联系福建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被告知场长已经出差,目前企业整改后正常生产,近期没有村民向该企业投诉污染的情况。据了解,青圃岭村村民已经从污染区搬离,青口镇政府对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给予关心,并想方设法争取资金解决群众搬迁问题。
尽管近600万的赔偿是近年来环境诉讼案件中赔偿数额较大的一次,但村民林先生说,官司虽然赢了,分到村民手中平均每人不到1万块钱,十年污染造成的伤害仍然难以弥补。
村民:我们这个案子这么多的人数,这么长的时间,恐怕在全国来讲也是比较罕见的。在线户口300多人,总数将近600多号,一个人只能拿到6000块钱,十年的损失啊,就这么一点。
十年的损失,六千块钱无法弥补的!数百人的生命健康,六千块钱如何弥补?不过,虽然获赔的钱不多,但这起案件却让我们在艰难的环保诉讼中看到了一点曙光,它能给正在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是正在遭受污染企业侵害的受害者,带来一点启示和有意的借鉴,这才是这起案件值得关注的所在。案件虽然胜诉,但在这里我们还是有一点困惑,那就是,当初这个项目怎么会被批准建在那里呢?
(原标题:394村民受二恶英污染10年 告赢“放毒公司”获赔600万)
(编辑:SN182)
2014年08月27日08:26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