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网络文学目录) All Pictures(图片目录) All Softwares(软件目录)

 
雀儿山上筑天路-雀儿山

Writer: aaa Article type: The daily news(新闻时事) Time: 2014/8/12 3:12:23 Browse times: 193 Comment times: 0

雀儿山上筑天路-雀儿山


Head photo

Go homepage
Upload pictures
Write articles

雀儿山上筑天路|雀儿山|川藏公路_新闻资讯

  清晨5时30分,我们从康定出发,沿川藏公路向雀儿山进发。连续16个小时的颠簸,海拔一路上升,温度从30多摄氏度降到零度。



  到达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隧道工程项目部时,天已全黑,握着工人的手,冰凉冰凉的。



  雀儿山,藏语意为鹰飞不过的地方,终年氧气含量不到内地的60%。记者明显感觉胸闷、头涨、恶心、发飘。



  “这里海拔4270米,刚上来都会失眠头痛,甚至流鼻血。”项目部的人说,外来的人,还要坐车到海拔3600米的德格县城住宿,不然晚上睡不着。



  继续往德格走,路太差,50多公里越野车走了两个多小时。



  “我宁肯走十几小时好路,也不再走这烂路了。”同行记者感叹。



  “等雀儿山隧道打通了就好走了。”司机陈明华说。



  打通雀儿山隧道,是所有人的期盼。主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是川藏公路北线进西藏、青海玉树的唯一通道,山高路险,是著名的“鬼门关”。雀儿山隧道贯通后,“鬼门关”10分钟就能穿过。



  在雀儿山动土,有“三高三低”——海拔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最初的130米,打得异常艰难,冰、砂混着塌落的碎石,结构松散破碎,一挖就大量涌水。高原缺氧,工人们几班倒,24小时不停工,每天进尺只有0.5米。



  在作业面,前晚还因发烧输液的工人陈体贵,今天又一身泥水地在隧道内奋力掘进,“烧退了,就来干活了。”在分不清脸上是汗水还是泥水的状态下,他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



  陈体贵说,“真正考验人的是冬天。”冰天雪地,空气更稀薄,呼吸都困难,工人们仍然昼夜不停开挖,实在干不动了,就吸几口氧气,再接着干……



  开工到现在,项目部先后走了600多人,甚至有人一到雀儿山,就直接掉头走了:“这不是挣钱,是要命。”



  施工队长林修建,第一次上雀儿山,待了18天就跑了,“每天难受窒息的感觉,让我害怕。”可在福建老家待了24天后,他又回来了,“我不能失了诚信,工人是我叫上来的,不能把他们扔在这里自己跑了。”



  “在雀儿山这样的地方,拼的就是意志。”项目负责人王刘勋说,“也许今生咱们不会再见面了,但我相信,凡是到过雀儿山的人,都不会忘记这里。”



(原标题:雀儿山上筑天路(点赞中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编辑:SN117)
2014年08月12日04:20
人民日报




There are 0 records,
Comment:
Must be registered users to comment(必须是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