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rticles(网络文学目录) All Pictures(图片目录) All Softwares(软件目录)

 
专家称高校招生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腐败

Writer: 归海一刀 Article type: The daily news(新闻时事) Time: 2014/6/1 9:20:56 Browse times: 238 Comment times: 0

专家称高校招生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腐败


Head photo

Go homepage
Upload pictures
Write articles

专家称高校招生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腐败|自主招生_新闻资讯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熊琳、李江涛、丁静)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30日因涉嫌受贿罪被捕,高招腐败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有关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高校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

  据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消息,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在去年11月27日,人大校方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已被免职并接受纪检部门调查。

  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网民“枝头”“瑞名”发表评论认为:“自主招生本是为国家选拔培养优秀人才而开创的重要渠道,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命运的发展走向,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本意良好的自主招生制度,缘何在落实中出现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多位北京高校教师对记者说,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高招腐败的“重灾区”。他们表示,蔡荣生的行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杀伤力很大,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自主招生模式下,想要阻止权力寻租并不容易。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环节中如果行政力量干预学术力量公正选拔,难免会加大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可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近几年多所高校负责人因腐败触犯法律,他们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权力缺乏监管,不少学校内部决策没有民主决策,学校成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往往被沦为摆设。

  熊丙奇认为,要制约高校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必须有效制约学校行政的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虽然蔡荣生案件暴露出自主招生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但自主招生的步伐还应进一步扩大。建立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行政权力,不能让行政权力在灰色的空间运行。”储朝晖说,“有的学校做了尝试,让招生教师面试学生时,进行录像,但也只是做做样子。这一块需要让专业人员来做,并且落到实处。”

  公开资料显示,蔡荣生生于1965年,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02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4年05月31日20:32新华网




There are 0 records,
Comment:
Must be registered users to comment(必须是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Disclaimer Privacy Policy About us Site Map
Copyright ©2011-
uuhomepage.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